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6届九年级3月独立作业语文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江省绍兴县杨汛桥镇中学2016届九年级3月独立作业语文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2 16:24: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学科独立作业
本试卷总分:150分
测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文基础积累。(25分)
1.根据语境和拼音填写汉字。(3分)
一路上他享受着他所遭遇的一切:有时候他遇到
(chán)岩前阻,他愤激地奔腾了起来,怒吼着,回旋着,前波后浪地起伏催逼,直到冲倒了这危崖,他才心平气和地一
(xiè)千里。有时候他经过了细细的平沙,斜阳芳草里,看见了夹岸红艳的桃花,他快乐而又羞
(qiè),静静地流着,低低地吟唱着,轻轻地度过这一段浪漫的行程。
2.古诗文名句填空。(9分)
①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论语》)

,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
《登飞来峰》)

,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⑤水是眼波横,
。(王观《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鸟鸣山更幽。(王籍《入若耶溪》)
⑦三顾频烦天下计,
。(杜甫《蜀相》)
⑧李白的《月下独酌》中以花、酒来表现孤独的诗句是: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警方提醒市民要提高警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学会辨识
的骗子,以免上当。
②每逢节日,看到同学与亲人团聚的场面,他总会
,深深思念远在家乡的母亲。
③古人讲究称呼,对象不同称呼不同,对自己用谦称,对别人要用尊称,不能

A.
形形色色
触景生情
混为一谈
B.
五花八门
触景生情
混淆是非
C.
形形色色
睹物思人
混淆是非
D.
五花八门
睹物思人
混为一谈
4.给下列句子组成语段正确顺序(填序号)(3分)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序号依次是:
5.名著阅读。(7分)
(1)根据你的阅读印象,选出下面名著内容描述有错误的两项。(
)(3分)
A.秀贞生下的女儿小桂子又被家人送到城墙根脚下,不知去向。英子对她非常同情,于是答应帮秀贞找小桂子。英子在不经意间发现妞儿的身世与小桂子极其相似,又发现她脖颈后的青记,急忙带她去找秀贞。
B.当简·爱和罗切斯特在教堂举行婚礼时,突然有人出证:罗切斯特先生10年前已经结婚。原来他的妻子就是那个被关在三楼密室里的疯女人。
C.《老人与海》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位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他一连八十天都没有钓到一条鱼,但他仍不肯认输,终于在第八十五天钓到一条身长十八尺,体重一千五百磅的大马林鱼。
D.既为奇人,他们有许多轶事,但作者均只选择一件极富个性色彩的小事来表现他们的“奇”。刷子李充满自信、豪气干云的个性和泥人张沉稳、干练、镇定自若的个性,都是通过曲折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富有个性的行事言语表现出来的。
(2)填空。(4分)
①在小人国,一位相当重要的人物对格列佛说:“应该承认皇帝陛下多次表现宽大为怀,一再强调你建立的功绩,竭力想减轻你的罪责。财政大臣和海军大将却要把你处死-----”这里的“功绩”是
(写一项),王国对格列佛最终的处理意见是

②《红楼梦》中薛宝钗服用过的“冷香丸”配方奇特:用春之白牡丹花、夏之白荷花、秋之白芙蓉花、冬之白梅花等花的花蕊,配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无独有偶,鲁迅《朝花夕拾》中《
》一文写到的庸医开的方子里的
(填一味“药引子”)也有这般古怪。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课内文言文积累。(9分)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6分)
(1)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2)地不满东南,故百川水潦归焉
(3)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4)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5)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6)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1)(
)(2)(
)(3)(
)(4)(
)(5)(
)(6)(

7.比较下列加点词在句子中用法或释义相同的一项。(
)(3分)
A.安求其能千里也。《马说》
风雨不动安如山。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马说》)
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
C.自以为大有所益。(《孙权劝学》)
皆以美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D.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
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鱼我所欲也》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知之难乎哉!夫人之所以谓知者,非知其姓与名也,亦非知其声容之与笑貌也;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知其言者,千不得百焉;知其所以为言者,百不得一焉。然而天下皆曰:“我能读其书,知其所以为言矣。”此知之难也。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司马迁读之,而知悲其志,是贤人之知贤人也。夫不具司马迁之志,而欲知屈原之志,则几乎罔矣。
〔注〕本文节选自章学诫的《知难》。知难,即知音难,是说古代贤人在后世少有知音。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夫不具司马迁之志(

(2)则几乎罔矣


(3)知其所以为言矣(

(4)千不得百焉(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
知之难乎哉
/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B.
读其书者,天下比比矣/其如土石何?
C.
人知《离骚》为辞赋之祖矣
/
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
D.
而欲知屈原之志/
温故而知新
10.请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文。(2分)。
读其书,知其言,知其所以为言而已矣。
11.问什么,司马迁能真正“知其所以为言”成为屈原的知音?(2分)
(三)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春寒①
梅尧臣
春昼自阴阴,云容薄更深。蝶寒方敛翅,花冷不开心。
亚树青帘②动,依山片雨临。未尝辜景物,多病不能寻。
【注】①这首诗写于庆历六年初春,当时作者支持的范仲淹革新政治活动处于低潮。②“亚”通“压”,“青帘”指酒旗。
12.欣赏颔联中“不开心”的妙处。(3分)
13.颈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分)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14~17题。(13分)
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新闻摘要】2014年3月5日上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召开,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2015年3月5日,李克强总理向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再次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3月15日,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又曾两度提及此话题:一次是网购图书,一次是全民阅读。
【权威调查】调查一:亚马逊中国“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阅读几乎成为大部分受访者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受访者几乎每天都会阅读,每天阅读多于1小时的比例更是达到36%。近一半受访者保持着大量阅读的习惯,过去一年的阅读量达10本以上图书,几乎是一个月一本。在阅读载体的选择上,电子阅读呈明显上升趋势,而使用Kindle电子书阅读器可大幅度提升阅读总量,72%的Kindle用户全年阅读总量超过12本,其中50%Kindle用户的年阅读量超过24本。
调查二:随着社交网络的兴起,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报告显示,51%的受访者每天会用超过1个小时的时间阅读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刷微信、看微博或通过电子设备看新闻等),而每天读纸质书超过1个小时的受访者仅占36%.数据还显示,“睡前”“节假日”“工作休息时以及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仍是读者主要的阅读时间,在阅读时间的选择上越来越碎片化。利用“上下班、上下学或出差途中”等零散时间阅读的比例明显上升,2014年利用零散时间阅读的受访者比例达39%,而2013年这一比例仅为29%。
调查三:数字化阅读趋势在亚马逊“2015‘全民阅读’调查报告”中得到了体现,2014年看电子书的受访者比例达78%,相比2013年增长11%。从亚马逊中国销售数据来看,2014年Kindle书店电子书下载量是2013年的3倍。在电子书阅读介质上,Kindle成为除手机外最受读者欢迎的电子书阅读器。从调查反馈中发现,Kindle使用者80%集中在18-35岁之间,Kindle使用者每次的阅读时长为65分钟左右。读者购买、阅读电子书的主要原因是“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而读者最看重的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前三名为“快速翻书功能”“内置智能词典”“跨设备无间断阅读”。
【网民心声】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古今中外优秀的领导人都不遗余力地倡导读书。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指出中国共产党人依靠学习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学习走向未来。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中华民族历来有“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为什么?因为书籍积累了人类创造的精神成果,积累了人类走向美好生活的经验,积累了成功与失败的例证,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
【媒体观点】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就需要出版部门转变观念,不是只有阅读纸质书籍才叫阅读。我们是不是该将更多纸质书籍的精彩内容搬到网络上?网络上的电子书不少内容低劣,这何尝不是传统出版部门的拱手相让?我们是不是也该依据年轻人的阅读喜好,多创作短小精悍的优秀作品?是不是也能出版更多的正规电子书?
14.阅读【新闻摘要】,简要归纳其内容要点(20字以内)(2分)
15.阅读【权威调查】,概括出目前我国全民阅读呈现的三个特点。(3分)
16.阅读【权威调查】二、三两则材料,分析电子阅读比例上升的主要原因。(4分)
17.阅读【网民心声】和【媒体观点】,简要陈述我国领导人大力倡导全民阅读的重要意义,并就“打造全民阅读时代”向出版部门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4分)
(二)(14分)
冰湖(陈彦斌)
(1)“爹,遛网吧?”儿子猫腰拎起大网漂子,扔到船上。刚遛了几下就喊起:“大鱼!爹,上了一条大的!”“慢点儿,慢着点儿,别拽跑了!”他一别船桨,渔船贴过去,渔网紧挨在船的右舷边。
(2)大鱼一见亮,吓得惊慌乱挣,宽宽的鱼尾巴击打得湖水四溅。他掂起抄罗子探过身去,连鱼带网一起抄到船上。“爹,咱们掏到白鱼窝子啦。”儿子说着,又把一条二三斤重的白鱼从网上摘下,扔进舱里。
(3)“打完这次鱼,回去,你就去上学,啊!”他看着儿子说。“不!”儿子一直没回头,还在遛着网,“我和你一起打鱼。”“我揍你……没出息的小兔崽子!”
(4)下午的时候,一小团乌云从湖西面升起,越集越密,阴沉沉地移过来。他忙招呼儿子起网。他们刚把渔网拽到船上,铅灰色的乌云已低低地覆盖住了整个天空,整个湖面都陷入阴沉沉的风雪中。翻起的湖浪骤然变得浑黄,像煮开锅的小米粥,变得稠糊糊的。气温骤降,湖水拍溅在船帮上,立刻结成了冰,渔船变得沉重起来。
(5)不好!他心里暗暗叫了一声,使劲儿地扳起桨往回划。可风浪太大了,他拼尽了全力,还是顶不动。渔船上下颠簸着,四周涌动的大浪,一个接一个扑向船舷。他不敢再硬顶着风划船了,便把两只船桨深深地插在水里,任凭风浪带着渔船往东南方向漂去。
(6)大雪是后半夜停的,风浪也渐渐小下来。在风雪里挣扎了几个小时的爷儿俩累得话都懒得说了,脑子里一阵阵地犯糊涂,麻木的手也痛得发痒。他真想躺在儿子身边睡一会儿,却不敢。这么冷的天,湖随时都会封上。
(7)天快亮的时候,一阵可怕的寂静从四周围拢过来,涌动着的浪几乎瞬间就凝住了,滑行的渔船也冻结在冰里。船浆抵在光滑的冰面上,打着滑拢到船尾,船仍是一动没动。不好,封湖了,封湖了!他拿起船桨,疯狂地砸着冰。儿子被砸冰声惊醒,昏昏沉沉地爬起,拿起另一只桨砸下去。冰冻得还不太厚,一桨下去,冰碎了。渔船挤进窄窄的冰缝,一点点挤过去,船身被锋利的冰碴儿刮得“沙沙”响。
(8)他疯狂地砸着冰,儿子再把大冰块砸碎,渔船这才能前进一点儿。儿子没砸几下,“扑通”一声倒在舱里,挣扎几下没起来。他探手摸摸儿子的头,滚烫!可他已顾不上儿子了,只是更狠劲儿地抡着船桨,朝冰砸下去。
(9)中午的时候,一条线般的暗影出现在远远的天边。此刻,他的棉衣棉裤已被汗浸透了,黏黏地贴在身上。他瘫坐在船舱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双手的虎口也震裂了,渗出的血结成了紫黑色的血痂。他几乎再也举不动那支松木船桨了,只想就这么躺着,好好喘息一会儿。可当他看见蜷缩在舱里浑身瑟缩、脸色发青的儿子,又站了起来,举起船桨。
(10)“咔嚓”一声,桨断了。桨头甩在冰上,滑出好远才停下来,孤零零地躺在冰面上。他凶狠地骂一句,看着手里攥着的那半截已经没有用了的船桨,把它甩了出去。他直起腰来朝湖岸那边看去,隐隐约约看得出是村子附近那片柳树林。他默默地朝那边望了一会儿,扶着船帮把一只脚跨到船外,随着“咔嚓”的冰裂声,冰塌陷了,他下到水里。他一只手紧紧抓住船,拖在身后,向湖岸的方向扑去。
(11)“爹,你怎么啦?”儿子被冰碎声惊醒,挣扎着爬到船边,看到水里游动的爹,一下抓住他的手,哭喊着往上拽,“爹,你上来,上来呀,爹!”“放开手,爹……爹送你……回去……上学!”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儿子感觉到爹的手在不停地哆嗦,过电般地传到自己的身上。儿子越发哆嗦了,可他还是用力地点了点头。
(12)湖岸那边有船过来了。他的眼前变得模糊起来,但是,手指却像是五根铁钉,死死地抠进船板里……
(选自《金奖小小说》,有删节)
18.请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将小说的故事情节补充完整。(2分)
父子俩遛网打鱼——
(1)
——砸冰行船——
(2)
——看到希望
19.试分析第(7)段画线句环境描写的作用。(4分)
20.笫(11)段画线句的语言极富表现力,请简要分析。(4分)
他的左手紧紧抓住船头板,右手努力地向前扒着冰,两条腿也在身后使劲儿地蹬着,整个身子扑向前面的冰,压下去,冰碎了,把船拉过去,身子再向前挪,又压在冰上……
21.
文中的父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作答。(4分)
四、语言运用。(8分)
22.又到桃红柳绿、春暖花开季节,班级开展了一次题为“春日节气知多少”的语文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相关任务。(8分)
⑴【辨节气】下面文字描写的节气是(
)(2分)
你可以遐想:在远方一声初始的雷鸣中,万千沉睡的幽暗生灵被唤醒了,它们睁开惺忪的双眼,不约而同,向圣贤一样的太阳敞开了各自的门户。
——苇岸《一九九八二十四节气》
A.雨水
B.惊蛰
C.清明
D.谷雨
⑵【探习俗】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清明”既是节气,也是节日。请阅读下面几首古诗,从中推知古人清明时有哪些传统习俗。(3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
——明〃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
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明〃王磐《清江引〃清明日出游》
⑶【树新风】清明时节,墓区时有燃放鞭炮、焚烧纸钱、赶坟头(讨钱)等不文明现象。请你针对其中某种现象,谈谈自己的看法。(3分)
五.按要求作文。(60分)(书写分5分,共65分)
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自选文体;(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九年级语文学科独立作业答案参考
一、语文基础积累(25分)
1.(3分)巉;泻;怯。2.(9分)①—⑦略⑧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3.(3分)A

4.(3分)④⑤③①②

5.(7分)(1)BC(15年、八十四天)(2)①打败不来夫斯古帝国的入侵(打败敌人的入侵),或皇宫救火;刺瞎(剜去)双眼,或刺瞎双眼,再慢慢饿死。②《父亲的病》
经霜三年的甘蔗,或原配的蟋蟀、败鼓皮丸(打破的皮鼓)、平地木。
二、古诗文积累与阅读(25分)
(一)课内文言文积累(9分)
6.(6分)(1)不通,理解不清;(2)积水;
(3)连接;
(4)湿透;
(5)恶;(6)通。
7.(3分)C;
(二)课外文言文阅读(11分)
8.(4分)(1)具有,具备(2)迷惑无
所得(3)……的原因(4)一千(人)。9.
(3分)
C;
10.(2分)读他的书,(能)理解他的言论(或:学说),而且能懂得他有这样言论(或:学说)的愿因罢了。
11.司马迁“知悲其志”。或:司马迁具有与屈原同样的心志。
(三)(5分)。12.(3分)答案示例:“不开心”三字一语双关,一是写出了花蕾因天冷无力舒展的形态,照应了题目“春寒”;二是移情入景(情景交融),抒发了作者凄苦、悲凉的心情。
13.(2分)【解析】本题考查对诗中意境的描绘。颈联写压挂在树枝上的酒旗翻动,足见风很猛;依傍山丘的阴云挟带着阵雨压来,表明雨势之急。在理解诗句含义的基础上来描绘画面。
答案示例:压挂在树枝的酒旗随风翻转,依傍山丘的阴云送来了阵雨,风雨交加,春寒料峭。
三、现代文阅读(27分)
(一)(13分)全民阅读
书香中国
14.(2分)李克强(总理)代表政府多次倡导全民阅读。
评分说明:意近即可,超过字数酌情扣分。
15.(3分)1目前全民阅读的氛围浓厚;2以社交媒体为主的浅阅读已经成为很多读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3数字化(电子)阅读比例增加。每点1分,意近即可。
16.(4分)1社交网络兴起,社交媒体信息丰富;2电子书携带方便以及更低的价钱;3电子书阅读器功能强大。评分说明:每点1分,意近即可,有分析1分。
17.(4分)意义:1读书是人类传承文明、走向未来的重要途径;2读书学习,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自强不息、开拓未来的重要手段;3读书能给人以重要的精神启迪。建议:丰富电子书的内容,提高电子书的质量。评分说明:意义2分,答对两点即可;建议1分。意近即可。
(二)(14分)
冰湖(陈彦斌)
18.(2分)(1)遭遇风雪。(2)扒冰拖船。
19.
(4分)①渲染紧张气氛,突出环境恶劣②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③烘托人物形象,使“父亲”的性格更加鲜明。有结合分析内容满分。
20.
(4分)①运用短句,
表现当时形势的危机。②运用一系列动词,表现一连串的动作,生动形象的描绘了父亲扒冰拖船的情景。有结合分析内容满分。
21.
(4分)①技艺娴熟,经验丰富
②机智勇敢,顽强不屈
③关心孩子成长。有结合内容满分。
四、语言运用(8分)
22.(8分)⑴ (2分)B.惊蛰;⑵(3分)⑵寻春(踏青);寒食(吃冷食);禁烟(禁火);省墓(上坟,扫墓,祭祖);荡秋千。(对写一个得
1
分,3分得满为止。)
⑶(3分)示例:在墓区燃放鞭炮,容易造成噪音扰人;而放燃鞭炮和烧纸钱还容易焚造成环境污染,引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