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省中考适应性测试(三)
地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全卷共 6页,满分 50 分,考试时间 60 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填写在本试卷相应的位置。
3.答案全部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选出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选项涂
黑。本大题包含 15 个小题,每小题 1分,共 15 分)
中国是茶的故乡,茶园星罗棋布。近年来,众多茶园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发展生
态旅游,使游客沉浸在花香与自然的怀抱之中。下图示意我国某地茶园分布。据此,完成
1~3 题。
1.图示茶园所处的地形类型是 ( )
A.平原 B.丘陵 C.高原 D.山地
2.流经茶园的河流流向大致是 ( )
A.自西向东 B.自南向北 C.自北向南 D.自东向西
3.该地开展生态旅游活动的选址合理的是 ( )
A.山顶观茶园—①地 B.漂流赏茶景—②地 C.湖边闻茶香—③地 D.采摘体茶趣—④地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世界各地发生极端森林大火的频率不断增加。欧洲南部某季节森林
火灾多发,而气候变化加剧了这一现象。下图为欧洲气候分布图(图 1)、罗马气候资料(图
2)。据此,完成 4~6 题。
4.欧洲南部主要的气 ( )
A.苔原气候 B.温带海洋性气候 C.地中海气候 D.温带大陆性气候
5.欧洲南部森林火灾多发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下列措施合理的有 ( )
A.使用空调,降低城市建筑温度 B.加强监管,限制灌溉农业发展
C.焚烧秸秆,替代传统化石能源 D.植树造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日本渔业资源丰富,海鲜料理种犹在繁多,最具代表性的是以米饭、紫菜搭配鱼片、虾
仁等食材制作而成的寿司。下图示意日本位置(图 1)和寿司(图 2)。据此,完成 7~9 题。
图 1 图 2
7.日本濒临的海域是 ( )
A.日本海、太平洋 B.大西洋、太平洋 C.日本海、印度洋 D.大西洋、印度洋
8.日本主要的粮食作物可能是 ( )
A.小麦 B.水稻 C.玉米 D.青稞
9.日本海鲜料理种类繁多,其发展渔业的有利条件是 ( )
A.海运发达,海鲜进口便利 B.四面临海,渔业资源丰富
C.季风显著,气候条件适宜 D.大河众多,航运条件优良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4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99‰,65 岁及以上老
年人口占总人口 15.6%。下图示意 2015—2024 年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据此,完成 10~12
题。
10.图示期间,我国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 )
A.2016 年 B.2020 年 C.2021 年 D.2024 年
11.图示期间,我国人口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 )
A.持续增加 B.持续下降 C.先减后增 D.先增后减
12.我国人口变化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劳动力资源过 B.幼儿教育飞速发展 C.居民住房短缺 D.银发经济热潮兴起
中欧班列作为往返于中国和欧洲各国之间的铁路货运列车,跨越万水千山,将亚欧大陆
紧密相连。下图示意中欧班列部分运行线路。据此,完成 13~15 题
13.与水路运输相比,中欧班列的主要优势是 ( )
A.单次运量更大 B.不受天气影响 C.运输速度更快 D.运输成本更低
14.搭乘中欧班列运回中国的欧洲“特产”可能是 ( )
A.泰国榴莲 B.西班牙橄榄油 C.巴西咖啡 D.肯尼亚牛油果
15.中欧班列的开通运营主要有利于 ( )
A.便利欧洲居民出行 B.促进我国能源结构调整
C.提高沿线空气质量 D.推动中欧国际贸易合作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 35 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3 个小题,共 35 分。)
16.(10 分)【探究发现】
探究名称:极地科考——绿色能源新突破
探究资料:
资料一 极地科考是人类共同的事业,每年 11 月至次年 3 月是南极地区最佳科考时间。我
国已在南极地区建立五个科考站,其中秦岭站于 2025 年 3 月 1 日率先投用首个规模化新能
源系统,该系统中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占秦岭站总发电量的 60%,让科考站运行更加绿色环
保。
资料二 中国南极科学考察站分布图(图 1)、南极地区气候资料图(图 2)及秦岭站景观图(图
3)。
探究思考:
(1)说出秦岭站位
于昆仑站的方向,以及秦岭站新能源系统投用当天太阳直射的半球。(2 分)
(2)简析 11 月至次年 3月成为南极地区最佳科考时间的原因(2 分)
(3)分别简述秦岭站适宜发展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的气候条件。(4 分)
(4)说明我国极地科考站投用新能源带来的积极影响。(2 分)
17.(13 分)【研究性学习】
课题名称:深哈合作低空起飞
课题资料:
资料— 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新兴产业发达。哈尔滨是以重工业为主的
老工业城市,在其发展过程中曾一度出现资源枯竭、生产结构单一等问题。近些年来,该地
利用冰雪旅游等产业转型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
资料二 广东、黑龙江两省对口合作以来,深圳与哈尔滨持续深化交流互鉴,实现互促
共进。深圳某飞机企业在哈尔滨投资建设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开展大型无人机技术与
产品的研发,开拓“无人机+应急”“无人机+农业”等低空新业态。
资料三 深圳和哈尔滨位置示意图。
课题思考:
(1)分别说出深圳和哈尔滨所属省级行政区的简称。(2 分)
(2)比较两地在建设大型无人直升机产业基地中各自突出的优势。(4 分)
(3)高新技术产业赋能无人机,说出高新技术产业的特点,并列举无人机厌生产生活中的应用。(4 分)
(4)山西省也面临相似的转型挑战,举例说明山西省经济发展可以向哈尔滨借鉴的经验。(3 分)
18.(12 分)【社会调查】
调查名称:探访中国“最佳旅游乡村”
调查资料:
资料一 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迅速发展。各地不断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丰
富乡村旅游产品,探索各具特色的旅游发展路径,为乡村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资料二 “最佳旅游乡村”山东烟墩角村和云南阿者科村,孕育出独特的民居文化。烟墩角
村“海草房”,墙壁厚实,石砖垒砌,屋脊高耸,房顶覆盖厚海草,古朴独特。阿者科村
“蘑菇房”依山势而建,背靠古树丛林。
烟墩角村 阿者科村
资料三 我国“最佳旅游乡村”分布图(图 1)、烟墩角村气候资料图(图 2)、阿者科村民居
位置示意图(图 3)。
调查思考:
(1)分别说出烟墩角村和阿者科村所在的地理区域。(2 分)
(2)简要说明烟墩角村“海草房”建筑风格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4 分)
(3)简述“蘑菇房”上方森林带的生态效益。(4 分)
(4)请你谈谈我国“最美旅游乡村”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具体措施。(2 分)地理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15 个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答案】1~5BCACB6~10DABBC11~15DDCB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含 3 个小题,共 35 分。)
16.(10 分)
(1)东北方向。(1 分)南半球。(1 分)【思路点拨】秦岭站新能源系统投用当天太阳直射的半球
(2)该段时间属于南极地区的暖季,有极昼现象,白天时间长,照明条件良好,较为温暖,适宜开展
科学考察。(2 分)
(3)光伏发电:南极地区气候干燥,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夏半年存在极昼,光照时间
长,利于发展光伏发电。(任答一点得 2 分)风力发电:南极地区多烈风,风力强劲,利于发展风力
发电。(2 分)
【评分说明】需回答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两方面的气候条件,仅回答一方面,最多得 2 分。
(4)保护南极地区生态环境;推动南极清洁能源的发展;有助于提供稳定的电力供应;保障科研设备
的正常运转;确保基本生活设施的绿色运行;实现我国在极地能源领域的绿色科考;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得 2分)
17.(13 分)
(1)深圳:粤。(1 分)哈尔滨:黑。(1 分)
(2)深圳:经济发达,资金充足;科技先进,创新能力强;管理技术先进;等等。(每点 1 分,任答
两点得 2分)哈尔滨:工业基础雄厚,产业基础好;拥有农田、森林等环境,为无人机开展应急、农
业生产等提供应用场景;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等等。(每点 1 分,共 2 分)
(3)特点:产品科技含量高;产品更新换代快;科研人员比例大;研发费用高;等等。(每点 1 分,
任答两点得 2分)应用:无人机播撒农药、施肥;无人机送外卖;无人机表演;无人机运送救援物资;
无人机监控灾情;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得 2 分)
【评分说明】无人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4)开展区域协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加大政策支持;招商引资;充分利用古建筑、红色文化资源,
发展旅游相关产业;开发新能源,推动传统能源转型;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三点得 3 分)
【评分说明】
答案需与哈尔滨转型发展采取的措施相关,且符合山西现状,回答模板答案不得分。
18.(12 分)
(1)烟墩角村:北方地区。(1 分)阿者科村:南方地区。(1 分)
(2)当地靠近海洋,海草原料丰富,便于就地取材;该地冬季寒冷,墙壁很厚有利于保暖;当地降水
集中在夏季,降水较多,屋脊高高隆起有利于排水;厚厚的海草覆盖在房顶,夏季隔热、冬季保暖;
等等。(每点 2 分,任答两点得 4 分)
(3)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制造氧气,净化空气;调节局部气候;防风固沙;等等。(每点 2分,任
答两点得 4 分)
(4)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适度开发;积极发展生态(绿色)旅游产业;培养专
业人才;加强宣传,扩大“最美旅游乡村”知名度;提高服务质量;等等。(每点 1 分,任答两点得
2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