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含解析)-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1.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6 19:3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
1.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13×17= 624÷6= ※589÷6=
2.竖式计算。
43×18= 354÷6= 130÷5=
3.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297÷3= 41×88= *487÷3=
4.用竖式计算,带*的算式要验算。
19×21= 515÷5=
47×56= *439÷6=
5.用竖式计算,带*验算。
65×18= 403×8= 618÷6= *215÷4=
6.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6×57= 65×44=
840÷6= ※538÷5=
7.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5×48= 504÷4= ※356÷8=
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5÷6= ★927÷9=
34×89= ★63×28=
9.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6×22= 702÷6=
☆960÷8= 95×30=
10.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8×65= ※835÷7=
43×78= ※709÷8=
11.列竖式计算。
38×39= 355÷3= 49×26=
416÷8= 44×52= 788÷9=
1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48×35= 75×44= 824÷4= *459÷8=
13.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13÷3= 42×14= 45×76=
14.列竖式计算。
13×24= 343÷5= 803÷5= 45×18=
15.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532÷7= 74×25= △482÷7=
16.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636÷6=
17.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
(1)
(2)
18.求出下面图形的面积。

19.计算下面各图形的面积。(单位:厘米)
20.写出下面各图形的面积。(每个小方格面积为1平方厘米)
21.求下面涂色部分的面积。
22.计算下面图形的周长和面积。(单位:厘米)
《期末计算题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下册北师大版》参考答案
1.221;104;98……1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验算乘法算式是否正确,可用交换因数的位置,再乘一遍来验算乘法,也可用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来验算乘法。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详解】※13×17=221 624÷6=104
验算:
※589÷6=98……1
验算:
2.774;59;26
【分析】(1)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3)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详解】43×18=774 354÷6=59 130÷5=26

3.99;3608;162……1
【分析】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百位除起,百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是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接着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依此计算。
【详解】297÷3=99 41×88=3608 *487÷3=162……1
验算:
4.399;103;
2632;73……1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先用下面因数个位的数去乘上面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下面因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上面的因数,得数的末位和下面因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数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
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
【详解】19×21=399 515÷5=103

47×56=2632 *439÷6=73……1
验算:
5.1170;3224;103;53……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计算:从个位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三位数每一位上的数,与哪一位上的数相乘,乘得的结果就和那一位对齐,当乘数末尾有0时,可先不让0参与计算,最后将0的个数补在积的末尾处即可。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应先从最高位除起,最高位不够除时,就用前两位数除,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到哪一位,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没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被除数=商×除数。
【详解】65×18=1170 403×8=3224
618÷6=103 *215÷4=53……3
验算
6.2052;2860;
140;107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加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36×57=2052 65×44=2860

840÷6=140 ※538÷5=1073
验算:
7.1680;126;44……4
【分析】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乘数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去乘,积的末尾就和那一位对齐,哪一位乘得的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再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要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不够商1,就对着这一位商0,除的过程中每一步的余数必须小于除数。
有余数除法的验算方法是:商×除数+余数=被除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35×48=1680 504÷4=126

※356÷8=44……4
验算:
8.391;103;
3026;1764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乘法验算,交换乘数的位置再相乘即可。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除法验算方法是除数乘商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235÷6=391 ★927÷9=103
验算:
34×89=3026 ★63×28=1764
验算:
9.1012;117
120;2850
【分析】(1)(4)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2)(3)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时,如果没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详解】46×22=1012 702÷6=117

960÷8=120 95×30=2850
验算:
10.2470;119……2
3354;88……5
【分析】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把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用哪一位上的数字去乘,乘得的积的个位就和那一位对齐,乘到哪一位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计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先用除数去除被除数的最高位,最高位不够除,再看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每一步除得的余数都要比除数小;可以运用商乘除数加余数,看结果是否等于被除数进行验算。据此计算。
【详解】38×65=2470 ※835÷7=119……2
验算:
43×78=3354 ※709÷8=88……5
验算:
11.1482;118……1;1274;
52;2288;87……5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末尾与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字去乘第一个乘数,所得的积末尾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最高位开始除起,一位不够除就看两位,除到哪一位,商就写在那一位的上面,每次余下的数都要比除数小。
【详解】38×39=1482 355÷3=118……1 49×26=1274
416÷8=52 44×52=2288 788÷9=87……5
12.1680;3300;206;573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先用第二个乘数的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个位对齐;接着第二个乘数的十位上的数与第一个乘数相乘,所得的积与十位对齐,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从被除数的高位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百位上的数,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多一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上商;每次除后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在验算时,用商×除数+余数=被除数即可。
【详解】
验算:
13.204……1 ;588;3420
【分析】(1)除数是一位数的笔算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用除数试除被除数的最高位,如果它比除数小,再试除前两位数;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在那一位上面写商;求出每一位商,余下的数必须比除数小。验算时,如果没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如果有余数,就用商乘除数再加上余数看是否等于被除数。
(2)(3)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法则:先用第二个两位数的个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两位数的十位分别与第一个两位数的每一位数相乘,乘得的积的末尾和十位对齐。最后,将两次乘得的积相加。
【详解】613÷3=204……1 42×14=588 45×76=3420
验算:
14.312;683;1603;810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去乘两位数,得数的末尾和两位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的结果加起来。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先试除被除数的前一位,前一位不够除就试除被除数的前两位,除到哪一位就把商写在哪一位,哪一位上不够商1就用0占位,每次除后余下的数要比除数小。
【详解】13×24=312 343÷5=683 803÷5=1603 45×18=810

15.76;1850;68……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法则:从被除数的最高位除起,如果最高位不够商1,就看前两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如果不够商1,就在这一位商0;每次除得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有余数的除法可以根据被除数=商×除数+余数来验算。
【详解】532÷7=76 74×25=1850 △482÷7=68……6
验算
16.1848;23
950;106
【分析】两位数乘两位数,竖式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先用第二个乘数个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个位对齐;再用第二个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第一个乘数,得数的末位和第二个乘数的十位对齐;然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整数除法计算法则:先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除数是几位数,就看被除数的前几位;如果不够除,就多看一位,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如果哪一位上不够商1,要补“0”占位。每次除得的余数要小于除数。除法验算根据被除数=除数×商。
【详解】24×77=1848 161÷7=23

38×25=950 ☆636÷6=106
验算:
17.(1)1600cm2
(2)416平方厘米
【分析】(1)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用40乘40,列式计算即可。
(2)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用26乘16,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1)40×40=1600(cm2)
正方形的面积是1600cm2。
(2)26×16=416(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是416平方厘米。
18.450平方米;625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正方形面积=边长×边长,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详解】25×18=450(平方米)
25×25=625(平方厘米)
长方形面积是450平方米;正方形面积是625平方厘米。
19.264平方厘米;256平方厘米
【分析】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将边长数据带入计算即可。
【详解】24×11=264(平方厘米)
16×16=256(平方厘米)
长方形的面积是264平方厘米,正方形的面积是256平方厘米。
20.4平方厘米;6平方厘米;7平方厘米;8平方厘米
【分析】物体的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用小方格的数量乘每个小方格面积,可以计算出图形的面积;
(1)有4个小方格,用4乘1即可;
(2)有6个小方格,用6乘1即可;
(3)有7个小方格,用7乘1即可;
(4)有8个小方格,用8乘1即可;据此解答。
【详解】(1)4×1=4(平方厘米)
所以图1的面积为4平方厘米。
(2)6×1=6(平方厘米)
所以图2的面积为6平方厘米。
(3)7×1=7(平方厘米)
所以图3的面积为7平方厘米。
(4)8×1=8(平方厘米)
所以图4的面积为8平方厘米。
21.75平方米
【分析】看图可知,该图形是个长方形,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先求出大长方形的面积,再用大长方形的面积减去15就是涂色部分的面积。
【详解】18×5-15
=90-15
=75(平方米)
所以涂色部分的面积为75平方米。
22.(1)周长:16厘米,面积:14平方厘米
(2)周长:106厘米,面积:544平方厘米
【分析】(1)观察图形,通过平移,这个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图形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长5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剪掉一个边长为1厘米的正方形,据此即可解答。
(2)观察图形,通过平移,这个图形的周长相当于一个长(25+12)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的周长,根据长方形周长公式即可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这个图形的面积相当于一个长25厘米、宽16厘米的长方形面积与一个边长为12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之和,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得:
(1)周长:
(5+3)×2
=8×2
=16(厘米)
面积:
3×5-1×1
=15-1
=14(平方厘米)
(2)周长:
25+12=37(厘米)
(37+16)×2
=53×2
=106(厘米)
面积:
25×16+12×12
=400+144
=544(平方厘米)
答:图一的周长是16厘米,面积是14平方厘米;图二的周长是106厘米,面积是544平方厘米。
【点睛】本题考查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的综合应用,牢记长方形的周长公式:(长+宽)×2,面积公式:长×宽,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边长×边长;熟练掌握把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转化成规则图形的周长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