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期末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4.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6 15:35: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模拟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弗应(fú) 撕咬(shī) 推荐(jiàn) 赛马(sài)
B.策略(cè) 吓唬(hè) 名誉(yù) 惹怒(rě)
C.放肆(sì) 龇牙(cī) 双赢(yíng) 胳膊(bo)
D.桅杆(wéi) 瞄准(miáo) 攻陷(xiàn) 上浮(fú)
2.读下面句子,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听完老师讲的笑话之后,小南龇牙咧嘴地笑了起来。
B.小明是神机妙算的高手,他又获得了班级口算比赛的冠军。
C.成年礼上,正值豆蔻年华的哥哥收到了许多礼物。
D.妹妹急切地望着正在包粽子的妈妈,跃跃欲试。
3.这个小偷屡次逃脱,这次终于被抓住了,警察严肃地说:“ 。”填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恻隐之心,人之端也
B.多行不义,必自毙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杨氏之子》一文中的对话真是巧妙,使我体会到了语言的魅力。
B.妈妈总是在百忙之中,挤出时间指挥我复习功课。
C.经过治疗,小军的病很快恢复了健康。
D.我的作业全都写完了,只剩一道题目还没有完成。
5.对下列句子中运用的说明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
A.用约230万块石材砌成,平均每块重2.5吨左右。(列数字)
B.胡夫金字塔的塔基面积相当于126个篮球场那么大。(打比方)
C.科学家提出了许多设想,例如:在火星或者月球上建造移民基地。(举例子)
D.松鼠有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很是漂亮。(打比方)
6.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今年,小涛的爸爸40岁,爷爷70岁,他们分别在生日当天吟出诗句:“生当______仍痴迷,读得书多不记时。”“人生七十古来稀,再活三十享______”。( )
A.及笄 古稀 B.不惑 古稀 C.不惑 期颐 D.及笄 期颐
二、连线题
7.读一读,连一连。
①忠厚传家远 下自成蹊
②信言不美 诗书继世长
③桃李不言 美言不信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 千秋思廉蔺
⑤为国忘私仇 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⑥闲居非吾志 甘心赴国忧
三、填空题
8.读下面的语段,根据拼音把“阅读收获”补充完整。
阅读中,我们会认识形形色色的人。手术台上,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刘伯承一声不吭,令医生sù rán qǐ jìng ( )。 粉刷墙前,一桶白浆,一身漆黑,刷子李pài tóu( )十足,令徒弟yóu zhōng ( )感叹。赛马场上,合理安排马匹出场顺序,孙膑chū móu huà cè( ),令田忌大为zàn xǔ( )。他们面对伤痛的顽强意志,他们追求技艺的精益求精,他们shěn shì( )局势的细察善思,都能成为我们成长的力量。
9.下面是“天”字的不同字体,请按要求完成练习。
(1)按字体演变的先后顺序排列: 、 、 、 、①。(填序号)
(2)图①的“天”字楷书字形方正,笔画规整平直,《颜勤礼碑》就是一篇典型的楷书作品,它是著名书法家 的代表作。
10.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充满欢乐。小小的牧童骑在牛背上纵情地吹奏着属于自己的小调:“牧童归去横牛背, 。”小小的冰块也能为孩子们带来无限乐趣:“ ,彩丝穿取当银钲。”
(2)爱国是一种情怀。想到在金统治地区饱受摧残的遗民,陆游悲叹:“遗民泪尽胡尘里, ,”听到失地被收复的消息,杜甫激动不已:“剑外忽传收蓟北, 。”
(3)聆听圣贤教诲,参悟人生智慧。孔子说:“君子坦荡荡, 。”孟子说:“ ,仁之端也。”《朱子语类》中说:“人有耻, 。”
四、现代文阅读
留守儿童
材料一:留守儿童是指外出务工连续三个月以上的农民托留在户籍所在地的家乡,由父母单方或其他亲属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2013年,全国妇联根据中国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中国共有6102.55万农村留守儿童。而2016年多部门联合开展的农村留守儿童摸底排查工作统计认为,全国不满16 周岁、父母均外出务工的农村留守儿童数量为902万人。
材料二: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据调查显示,父母外出打工后,与自己的孩子聚少离多,沟通少,远远达不到其作为监护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给这些可怜的孩子留下了一生的遗憾。
材料三: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长期的单亲监护或隔代监护,甚至是他人监护、无人监护,使留守儿童无法像其他孩子那样得到父母的关爱,家长也不能随时了解、把握孩子的心理、思想变化。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隔代教育”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最为突出。
B.留守儿童和父母很少见面,缺乏沟通。
C.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是学习问题。
D.留守儿童缺乏父母的关爱。
12.针对材料二和材料三的调查结果,你想给留守儿童的家长提出什么建议?
普通人
①父亲最初( )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 )被选去当群众演员。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长及上衣第二颗纽扣,总体银白。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
②父亲第一次当群众演员,在《泥人常传奇》剧组。导演是李文化。副导演先找了父亲。父亲说得征求我的意见。父亲大概将当群众演员这回事看得太重,以为便等于投身了艺术。所以希望我替他做主,判断他到底能不能胜任。我替父亲拒绝了。那时群众演员的酬金才2元。我之所以拒绝不是因为酬金低,而是因为
③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他见我还有些顾虑接着说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④从此,父亲便开始了他的“演员生涯”,在他74岁的时候……
⑤( )父亲演的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 )他从不懈怠(xiè dài)①。说那也算“角色”,是太夸大其词了。不同的服装,使我的老父亲在镜头前成为老绅士、老乞丐、摆烟摊的或挑菜行卖的……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然而听到别人夸奖自己的父亲,内心里总是高兴的。
⑥一次,我从办公室回家,经过北影一条街——就是那条旧北京假景街,见父亲端端地坐在台阶上,而导演们在摄影机前指手画脚地议论什么,不像再有群众场面要拍的样子。时已中午,我走到父亲跟前,说:“爸爸,你还坐在这儿干什么呀?回家吃饭吧。”父亲说:“不行。我不能离开。”我问:“为什么?”父亲回答:“我们导演说了——别的群众演员没事儿了,可以打发走了。但这位老人不能走,我还用得着他。”父亲的语调中,很有一种自豪感似的。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他身上的演员服,是一件褐色绸质长袍。他将长袍的后摆,掀起来搭在背上。而将长袍的前摆,卷起来放在膝上。他不依墙,也不靠什么。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也不知已经坐了多久。
⑦我细思忖: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
⑧那两年内,父亲睡在我的办公室。有时我因写作到深夜,常和父亲一块儿睡在办公室。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我被雷声惊醒,翻了个身,黑暗中,恍恍地,发现父亲披着衣服坐在折叠床上吸烟。我好生奇怪,不安地询问:“爸,你怎么了 为什么夜里不睡吸烟 爸,你是不是有什么心事啊 ”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这雨天影响了拍摄可就不好了!”
⑨父亲不论在哪一个剧组当群众演员,都一概地称导演为“我们导演”。从这种称谓中我听得出来,他是把他自己——一个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群众演员,与一位导演之间联系得太紧密了。
——梁晓声《普通人》节选(有删改)
注:
①懈怠:指松懈懒惰。
13.在文中的括号内填入合适的关联词、词语。
(1)父亲最初( )他那十分惹人注目的胡子,( )被选去当群众演员。
(2)( )父亲演的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 )他从不懈怠。
14.在第③自然段加上正确的标点。
放心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他见我还有些顾虑接着说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无奈,我只好违心同意。
15.联系第③自然段的内容,在第②自然段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内容。
16.第⑤自然段划线句是对父亲的 (正面/侧面)描写,第⑥自然段的划线句是对父亲的 (正面/侧面)描写,这两处描写都体现了父亲 。
17.文章以“普通人”为题回忆父亲,写了父亲的三件事,请简要概括第三件事的内容。(不超过15字)
第一件事:父亲让儿子判断自己是否胜任群众演员工作。
第二件事:父亲牢记导演使命,长久端坐不离片场。
第三件事:
18.下列对文章的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父亲屡次被邀请做群众演员,都是因为他有漂亮的胡子。
B.作者在这篇怀念父亲的散文中,在歌颂父亲的优点之外,对他摆不正自己的位置的缺点也毫不掩饰,真实可信。
C.在父亲做群众演员的几件事中,作者对父亲的认识有了一个不理解到理解,直至崇敬的变化过程,凸显了父亲的人格魅力。
五、书面表达
19.题目:从未有过的欢喜
提示: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也许是收获了老师的肯定,也许是得到了同学的鼓励,也许是受到了父母的称赞,也许是突破了自己……总有一件事,让你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欢喜,请以此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450字。
《期末模拟测试卷-2024-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B A B C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撕咬(shī)——sī;
B.吓唬(hè)——xià;
C.龇牙(cī)——zī;
故选D。
2.D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A.“龇牙咧嘴”形容疼痛难忍的样子,也形容凶狠的样子。而句子描述的是小南听完老师讲的笑话后笑起来的情景,用“龇牙咧嘴”来形容笑的样子不恰当,可改为“开怀大笑”。
B.“神机妙算”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形容有预见性,善于估计客观情势,决定策略。在这小明只是获得了班级口算比赛的冠军,用“神机妙算”来形容他,夸大其词,使用不恰当,可改为“聪明伶俐”。
C.“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时,而句子中描述的是哥哥,是男性,不能用“豆蔻年华”来形容。
故选D。
3.B
【详解】本题考查了名言警句。
名言警句是指一些名人说的,写的,历史纪录的,经过实践所得出的结论或建议,以及警世的比较有名的言语。名言警句易于流传。
A.“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出自《孟子 公孙丑上》,意思是同情心是仁的开端,羞耻心是义的开端。
B.“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意思是坏事干多了,一定会自取灭亡。题干中小偷被警察抓获,正是因为他做了太多坏事,最终得到了应有的惩罚,符合语境。
C.“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出自朱熹《朱子语类》,意思是人如果有了羞耻之心,有些不该做的事情就能够不去做了。
D.“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出自《论语》,意思是君子心胸开阔,能够包容别人,小人爱斤斤计较,患得患失。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
B.用词不当。“指挥”一词使用不当,“指挥”通常指发令调度,一般用于指挥军队、乐队等,在这里用“指导”更合适,所以该选项有语病。
C.搭配不当。“病”不能“恢复健康”,应该是“小军”恢复了健康,可改为“经过治疗,小军很快恢复了健康”,所以该选项有语病。
D.前后矛盾,“全都写完了”和“只剩一道题目还没有完成”不能同时成立,可删去“全都写完了”,所以该选项有语病。
故选A。
5.B
【详解】本题考查说明方法。
B.本句是将“胡夫金字塔的塔基面积”和“126个篮球场的面积”作比较,从而突出胡夫金字塔塔基面积大的特点,运用的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而不是打比方。打比方是通过比喻的修辞方法来说明事物特征的一种说明方法,一般是用人们熟悉、具体的事物来比喻陌生的、抽象的事物,使说明更生动形象。所以该选项判断错误。
故选B。
6.C
【详解】本题考查国学常识。
“及笄”指女子年满十五岁;
“古稀”指人七十岁;
“不惑”指人四十岁;
“期颐”指人一百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十岁被称为“不惑之年”;古稀:七十岁的代称。从题目中的“明明的爸爸40岁,爷爷70岁”可知爸爸今年40岁,故填“不惑”;爷爷今年70岁,再过30年,就是100岁,故填“期颐”。
故选C。
7.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诗、名言警句的识记。
①“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三槐堂铭》 ,译文:忠厚的品德可以让家族长久传承,读书学习可以使家族世代兴旺。强调品德和读书的重要性。
②“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摘自《老子·德经·第八十一章》译文:真实的话因为揭示了现实的残酷,所以不美妙动听;美妙的言辞、文章,内容往往不真实,不可信。
③“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摘自《史记·七十列传·李将军列传》,译文:桃树和李树不主动招引人,但人们都来看它们开出的鲜花,采摘它们结出的果实,在树下走成了一条小路。
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摘自《论语·子路篇》,译文:统治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百姓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即使发号施令,百姓也不会听从。
⑤“为国忘私仇,千秋思廉蔺”出自清代严允肇的《古风》,译文:是能为国家利益而忘掉私人恩怨,使人们千年万代都怀念廉颇、蔺相如两位先贤。
⑥“闲居非吾志,甘心赴国忧。”出自两汉曹植的《杂诗七首》,译文:闲居本不是我的意愿,情愿献身为国解除烦忧。
8. 肃然起敬 派头 由衷 出谋划策 赞许 审视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肃”“派”“衷”“谋”“赞”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9.(1) ② ④ ③ ⑤
(2)颜真卿
【详解】(1)本题考查汉字造字法和演变。
汉字字体演变顺序通常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按字体演变先后顺序为②甲骨文、④金文、③小篆、⑤隶书、①楷书。所以依次填②、④、③、⑤。
(2)本题考查作家作品。
《颜勤礼碑》是著名书法家颜真卿的代表作。颜真卿是唐代中期极具影响力的书法家,其楷书风格雄浑刚健、气势恢宏,对后世书法发展影响深远。《颜勤礼碑》作为他晚年的经典之作,充分体现了其楷书“筋肉丰满、结构端庄”的特点,是学习楷书的重要范本之一。
10. 短笛无腔信口吹 稚子金盆脱晓冰 南望王师又一年 初闻涕泪满衣裳 小人长戚戚 恻隐之心 则能有所不为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和名言警句的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腔、吹、稚、晓”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望、初、闻、满”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戚、恻、隐、所”的正确写法。
11.C 12.家长可以定期探望,视频沟通方式,主动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和学习情况,让留守儿童感受到家庭的关爱和温暖。
【导语】这篇阅读材料聚焦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通过三则材料形成递进式论述:先界定概念与数据规模(材料一),再揭示监护缺失导致的教育困境(材料二),最后深入剖析心理健康隐患(材料三)。文本采用楷体排版凸显人文关怀,数据对比(6102万/902万)展现时代变迁,而"隔代教育""心理问题"等关键词形成问题链。行文既有宏观统计又有微观案例,客观数据与主观情感并重,体现了社会议题类文本的典型特征——用事实引发思考,以问题唤起共情。
11.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C.由材料三第1句“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可知,“心理问题”是农村留守儿童最值得关注的问题,而非“学习问题”。
故本题叙述错误。
故选C。
12.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分析材料二可知:主要讲述父母与孩子沟通少、监护缺失,导致“隔代教育”存在不足的问题。
分析材料三可知:主要讲述缺乏父母关爱,心理问题突出的问题。
结合材料内容提出建议,示例:家长多与孩子通电话,关心孩子的学习和心情,尽量抽时间回家陪伴孩子。
13. 因为 所以 虽然 但是 14.“ , 。” , ,“ ?” 15.我不愿我的老父亲在摄像机前被人呼来喝去的。 16. 侧面 正面 认真负责、一丝不苟、爱岗敬业 17.父亲雨天睡不着,担心剧组拍摄 18.C
【导语】《普通人》以质朴笔触勾勒父亲当群众演员的日常。通过“征询演出意见”“片场正襟危坐”“雨夜为拍摄发愁”等细节,生动刻画父亲认真敬业的形象。作者以旁观者视角,从最初的不解到由衷敬佩,将平凡小人物对工作的热忱与执着娓娓道来,平凡中见伟大,温情中显力量。
13.本题考查关联词。
(1)从第①段“父亲的胡子留得很长……谁见了都对我说:‘梁晓声,你老父亲的一把大胡子真帅’”以及当群众演员的情节可知,父亲因胡子“惹人注目”这一特点,才被选去当群众演员,存在因果关联。“因为”引出原因(胡子惹人注目 ),“所以”表结果(被选当群众演员 ),故可填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因为……所以……”。
(2)从第⑤段“父亲演的都是迎着镜头走过来或背着镜头走过去的‘角色’”(说明角色简单 )与“他从不懈怠”(体现态度认真 )可知,前后是转折关系。“虽然”承接前面角色不起眼的情况,“但是”转折突出父亲认真的态度,故可填表示因果关系的关联词“虽然……但是……”。
14.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空填(“):“放心”是李文化说的话,属于直接引语,在直接引语开头要用前引号。
第二空(,):“放心”这句话还没说完,句子内部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所以“放心”后用逗号。
第三空(。”):“我吩咐对老人家要格外尊重” 是完整的陈述语句,并且是前面直接引语的结束,所以先用句号表示陈述结束,再用后引号表示引语结束。
第四空(,):“他见我还有些顾虑”是句子中的一般性停顿,用逗号来分隔。
第五空(,“):“接着说”表明后面又是直接引语,在“说”字后,引语开始,要用逗号和前引号。
第六空(?”):“像尊重老演员们一样还不行吗”是反问句,句末要用问号,同时这是直接引语的结束,要用后引号。
1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③自然段“李文化亲自来找我——说他这部影片的群众演员中,少了一位长胡子老头儿”可知,导演因父亲独特的长胡子,专门来请父亲当群众演员。而第②段“我替父亲拒绝了”,结合生活常理,“我”拒绝是出于对父亲的心疼,觉得父亲年纪大(74岁,从第④段 “在他74岁的时候”可知 ),当群众演员可能辛苦,没必要去,所以可推出“我”拒绝的原因与顾虑父亲年纪、不想他受累有关,据此补充横线内容。
示例:我觉得父亲一把年纪,去当群众演员干体力活,太折腾。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从第⑤自然段“不久,便常有人对我说:‘哎呀晓声,你父亲真好。演戏认真极了!’”可知,这句话通过他人对父亲的评价来表现父亲的特点,并非直接描写父亲的行为或外貌,属于侧面描写。
第⑥自然段中“父亲坐得很特别,那是一种正襟危坐……就那样子端端地坐着”,直接对父亲的坐姿、动作(如掀后摆、卷前摆、不依墙等)进行细节刻画,是对父亲行为的正面描摹,属于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中他人称赞父亲“认真极了”,正面描写中父亲“正襟危坐”“端端地坐着”的姿态,都直接指向父亲对待群众演员工作时一丝不苟、不敷衍的态度,体现了他的认真负责。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从第⑧自然段“有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雨……黑暗之中,但闻父亲叹了口气。许久,才听他说:‘唉,我为我们导演发愁哇!这雨天影响了拍摄可就不好了!’”可知,该段详细描写了雨夜中父亲因担心大雨影响拍摄而失眠叹气的情景。父亲作为群众演员,却心系导演的拍摄工作,此情节为文中叙述的第三件事。
故第三件事可概括为:父亲雨夜为导演拍摄发愁。
18.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A.从第⑦自然段“都愿请我的老父亲当群众演员,当然并不完全因为他的胡子”可知,父亲被邀请当群众演员的原因不仅是胡子,还包括他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因此“都是因为他有漂亮的胡子”表述错误。
B.全文围绕父亲当群众演员的经历展开,通过“认真极了”“正襟危坐”“为导演发愁”等内容,始终在展现父亲对待工作的严谨与热忱,文中并未提及父亲“摆不正自己位置”的缺点,选项表述与原文不符。
C.作者最初认为父亲的角色“太夸大其词”,对其认真态度“一笑置之”(第⑤自然段 “但那也算‘演戏’吗?我每每地一笑置之”),体现出不理解;
随着父亲在片场“正襟危坐”(第⑥自然段)、雨夜为拍摄发愁(第⑧自然段)等事件的呈现,作者逐渐感受到父亲的认真品格,最终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父亲的肯定与敬意。这种认知变化贯穿全文,凸显了父亲作为普通人的人格魅力,选项表述正确。
故选C。
19.例文:
从未有过的欢喜
在五年的小学生活中,有许多难忘的瞬间,但最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欢喜的,是在去年运动会上赢得接力赛的那一刻。那是一种从心底涌出的喜悦,像阳光一样温暖着我。
那天,学校举办了运动会,我参加了班级的4×100米接力赛。作为最后一棒,我紧张得手心冒汗。比赛开始前,老师拍了拍我的肩膀,微笑着说:“加油,你能行!”同学们也围着我,齐声喊:“别怕,我们支持你!”这让我心里踏实了一些。枪声一响,前三位同学飞快地奔跑着,我紧盯着队友的身影。当第三棒把接力棒递给我时,我像离弦的箭一样冲了出去。耳边是呼呼的风声和同学们的呐喊,我拼命向前跑,脚步越来越快。终于,我第一个冲过了终点线!顿时,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老师冲过来拥抱我,同学们把我围住,纷纷说:“太棒了!你赢了!”那一刻,一股从未有过的欢喜涌上心头,仿佛整个世界都亮了起来。
这次胜利不仅让我收获了荣誉,更让我明白了坚持的力量。从此,每当我遇到困难,都会想起那个欢喜的瞬间,它激励我继续努力。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
本题是命题作文。写作的时候要围绕“从未有过的欢喜”展开,即描述一件在小学五年中发生的、让你感到无比喜悦的事件。提示中给了例子,如老师的肯定、同学的鼓励等,我选择了“突破自己”(运动会获胜)作为核心事件。在作文的主体部分,你需要详细描述这件事的经过。描述时要注意事件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整个事件的发展过程。除了描述事件的经过外,还需要在作文中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这可以通过对事件的评价、对参与者的情感描写等方式来实现。注意描述事件经过时,使用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细节,可以使作文更加生动和真实。在表达真情实感时,可以适当使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来增强作文的情感色彩。
开头:简要介绍背景和事件,引出主题。
中间:详细描述事件经过,突出“欢喜”的时刻。
结尾:总结感想,点题并升华。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