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与地图) 第4讲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与地图) 第4讲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22 18:12:14

文档简介

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2016·上海市虹口区一模)下图中MQ、MN、NQ分别为晨昏线、纬线、经线的一部分,P点的纬度为30°N,M与N的经度差为30°,此时M点的地方时为5时。据此完成1~2题。21cnjy.com
1.Q点的纬度可能是(  )
A.0°    B.20°N
C.30°S   D.35°S
2.有关该日各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M点正午太阳高度大于P点
B.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
C.N点日出时物体影子朝向西北
D.P点昼长大于14小时
解析:第1题,MQ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且M点的地方时为5:00,为日出时刻,由此可知MQ为晨线的一部分,MN纬线上各地的昼长为14小时(夜长为10小时)。M与N的经度差为30°,则Q点所在纬线7点日出,昼长10小时(夜长14小时),和MN纬线关于赤道对称。P点的纬度为30°N,则MN和Q点纬度大于30°。第2题,M、P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纬度更高的M地正午太阳高度小于P地;Q点所在纬线和MN纬线关于赤道对称,Q点的昼长等于M点的夜长;此时北半球为夏季,故各地日出东北方,日出时物体的影子朝向西南方;此时北半球各地随纬度升高,昼长逐渐变长,故P点的昼长应小于14小时。
答案:1.D 2.B
(2016·枣庄九中期末)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完成3~4题。
3.如图所示,甲、乙、丙、丁为地球绕日公转轨道的四等分点,地球从甲处开始绕日公转一周,途中用时最少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甲—乙段   B.乙—丙段
C.丙—丁段   D.丁—甲段
4.当地球位于图示位置时,太阳直射点所处位置及移动方向是 (  )
A.北半球,向北移动   B.北半球,向南移动
C.南半球,向北移动   D.南半球,向南移动
解析:第3题,地球公转时在近日点附近速度 ( http: / / www.21cnjy.com )最快,远日点附近速度最慢,故丁—甲段用时最少,乙—丙段用时最多。第4题,图示地球位置位于1月初以后,春分日前,则太阳直射南半球,向北移动。21·cn·jy·com
答案:3.D 4.C
(2016·上海市松江区一模)下图中最外圈为晨昏圈,AC为经线,A点的地方时为12时。读图,完成5~6题。www.21-cn-jy.com
5.有关图中A、C、P三个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C、P三点的太阳高度相同
B.A、C、P三点的昼夜长短相同
C.A、C、P三点的地方时相同
D.A、C、P三点的日出时间相同
6.下列四幅光照图中最能正确反映P点位置的是(  )
解析:第5题,据题意知图示为昼半球,A、C、P位于晨昏线上,太阳高度都为0°;根据赤道相对位置,判断A点是晨昏线和极夜边缘纬线切点,南极点周边出现极昼,A、B两点和C点分别位于一个经线圈的两条经线上,昼夜长短、地方时和日出时间不同。第6题,通过对图分析及光照图还原处理可知,P点是南回归线与昏线的交点,北极地区有极夜现象,故C图正确。21教育网
答案:5.A 6.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3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登陆21世纪教育 助您教考全无忧
(建议用时:40分钟) 
一、选择题
(2016·南京二模)北京时间2014年11月1日6时40分左右,嫦娥五号测试飞行器在内蒙古预定区域顺利着陆。图甲为着陆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图乙是飞行器着陆时的地球光照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甲中,当地球公转位置(  )
A.由①到④时公转速度先快后慢
B.由④到③时南京昼长夜短
C.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渐大
D.由②到①时西风带总体南移
2.图乙中B点的区时是(  )
A.11月1日0时       B.10月31日23时40分
C.11月1日12时   D.10月31日12时40分
解析:第1题,依据地球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一致,结合材料中提示时间为11月、图中四点为二分二至日,可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秋分、夏至、春分、冬至。则②到①为由夏至到秋分,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故气压带、风带也向南移动,故D项正确。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为远日点位置,时间上为7月初,最快为近日点位置,时间上为1月初,故A项错误。海口位于20°N,由③到②时海口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故C项错误。由④到③,即由冬至到春分,南京昼短夜长,故B项错误。第2题,由该日为11月,可知图乙中北极出现极夜,则A点位于太阳直射的经线上,为12时;而此时北京时间为1日6:40,则A点经度为160°W;A、B位于同一经线圈上,则B点经度为20°E,位于东一区,与北京时间所在的东八区相差7小时,则区时为10月31日23时40分。
答案:1.D 2.B
(2016·重庆一模)若以地球为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心,可视为太阳沿黄道绕地球公转,其周期为一年,其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下图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太阳运动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注:天赤道是赤道平面的延伸)
3.某次考试期间(9月19~20日)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4.太阳处于甲、丙位置时(  )
A.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
B.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
解析:第3题,从图中看太阳位于甲位置时,太阳 ( http: / / www.21cnjy.com )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根据背景材料可知太阳顺时针运动,此时应在夏至日以后,故本次考试期间太阳应位于乙地附近。第4题,太阳位于甲位置时在夏至日以后,地球接近远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最慢,位于丙位置时,在冬至日以前,地球接近近日点,地球公转速度接近最快,故排除B、C;因为太阳直射点所在半球不同,同一地点日出方位不同,排除D,但太阳直射点都是向南运动,同一地点的昼长变化趋势相同,故选A。21·cn·jy·com
答案:3.B 4.A
(2016·河南实验中学质检)读某地某时间段正午物影变化示意图,完成5~7题。
5.图中N点日期可能为(  )
A.6月6日左右   B.8月9日左右
C.9月9日左右   D.2月2日左右
6.该地纬度最可能位于(  )
A.赤道   B.11.5°S
C.11.5°N   D.23.5°N
7.若测得某日正午太阳高度为55°,则该日可能为北半球(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解析:第5题,M点到6月2 ( http: / / www.21cnjy.com )2日,经历了48天左右,而6月22日到N点也经历相同的时间,所以是8月9日左右,B项正确。第6题,5月5日没有影子,说明该地此时受太阳直射,所以该地在北半球,A、B错误;有一段时间该地影子向南延伸,故该地位于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所以C项正确。第7题,根据上题,该地在11.5°N,所以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是90°-(11.5°+23.5°)=55°符合题意。]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答案:5.B 6.C 7.D
(2016·郑州一测)太 ( http: / / www.21cnjy.com )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8~9题。www.21-cn-jy.com
8.郑州一年中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月份是(  )
A.3月份   B.6月份
C.9月份   D.12月份
9.同一时间,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城市是(  )
A.哈尔滨   B.北京
C.郑州   D.上海
解析:第8题,郑州太阳能集热板和地面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夹角最大时,是郑州的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时,即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所以12月份是郑州一年中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月份。第9题,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城市是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城市,选项中四地均在北回归线以北,同一时间,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故A项正确。【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答案:8.D 9.A
(2016·山东滨州高三一模)读a、b、c三个日期北半球各纬度夜长的分布规律图,完成10~11题。
10.读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曲线出现时,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
B.b曲线出现的机会一年只有一次
C.c曲线出现时,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一年中最大
D.a、b、c三条曲线每年出现的次数相同
11.下列南半球各纬度昼夜长短分布规律图与上图表示日期对应正确的是(  )
解析:第10题, a曲线极点附近的夜长为0,说明太阳直射北半球,地球位于远日点附近;b曲线各地昼长均为12小时,为春、秋分;c曲线北极点附近的区域夜长为24小时,出现极夜,太阳直射南半球,但并非为冬至日;随着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出现a、b、c三种情况的日期一年中出现次数相同。第11题,图A中赤道的昼长不可能为0或24,该图错误;图B中c曲线南极点附近出现极夜,与题图相反;同一日期,南、北半球纬度相同的两地,位于北半球的某地的昼长等于位于南半球的某地的夜长,图C正确;图D中a曲线时南极附近出现极昼与题图不符。21教育网
答案:10.D 11.C
二、综合题
12.(2016·湖南十二校联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A点此时是______时,昼长为______小时,A点的日出时刻是______时。
(2)此图表示的日期是______月______日前后的阳光照射图,此时以______和______经线将地球分为两天。21·世纪*教育网
(3)C点正午太阳高度是________,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设A点的纬度是56.5°,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架飞机以每小时1 110千米的速度,从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问在A地降落时,A地的当地时间是______时。
(5)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的范围, ______(HG或GD)为晨线。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判断该图所示为南半球,E为平分昼半球的那条经线,地方时为12时,G为0时经线,A此时为3时,又因A处于晨线上,故日出时刻也为3时,因为昼长=(12-日出时刻)×2,所以昼长为18小时。第(2)题,由于南极圈内是极昼现象,故日期为12月22日,0时经线和180°经线把全球划分为两天。0时经线对应经度为135°E。第(3)题,C点对应纬线为23.5°,太阳直射23.5°,可知C点正午太阳高度为90°,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分布的规律是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4)题,A、B两地在同一经线圈上,因此,A与B之间的最短距离过极点,其纬度差为:(90°-23.5°)+(90°-56.5°)=100°,由此可知A、B两地最短距离约为11 100千米;飞机以每小时1 110千米的速度飞行,从B地沿最短距离飞到A地,飞行时间为10小时,若起飞时间为当地地方时18时,则在A地降落时,B地时间为次日4时,A地比B地晚12小时,故A地的当地时间是16时。第(5)题,夜半球的范围根据太阳光线位置判断,根据地球自转方向可知,HG为晨线。www-2-1-cnjy-com
答案:(1)3 18 3 (2)12 22 180° 135°E
(3)90° 从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4)16 (5)略。HG
13.(2016·潍坊市期中)读图:虚线 ( http: / / www.21cnjy.com )ACB表示晨昏线,阴影部分表示1月6日,非阴影部分与阴影部分的日期不同,OP与ON夹角为120°,外围大圆表示赤道。据此回答下列问题。2·1·c·n·j·y
(1)图中所示区域是__________半球,太阳直射点所在经度为________。
(2)图中D点夜长时间为______小时。
(3)此时上海的昼夜长短状况是________。此后三个月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________。
解析:第(1)题,已知非阴影部分与阴 ( http: / / www.21cnjy.com )影部分的日期不同,可知OP、ON为180°经线或0时所在经线。从图中晨昏线位置可知,OP恰好为昼(夜)半球的中央经线,所以可知OP为0时所在经线,进而判断ON经线为180°经线,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题中提示时间为1月份,所以可以判断出该半球为北半球;又因为阴影部分的角度为120°,所以OP=180°-120=60°E。已知60°E为0时,可以推断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第(2)题,D点所在地的地方时算出为8时,即日出时间为8时,则其夜长为16小时。第(3)题,1月6日后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继续北移,直至3月21日后移到北半球。21cnjy.com
答案:(1)北 120°W (2)16
(3)昼短夜长 此日后昼渐长、夜渐短,至春分日昼夜等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第 1 页 (共 5 页)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共117张PPT)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与地图)
2017高考导航→明确考纲
考纲解读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与地图)
重难提示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与地图)
方向 ____________
周期 365日6时9分,叫作____________
速度
自西向东
恒星年
南北回归线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C
A
C
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D
D
B
C
直射点
北回归线
赤道
a
北半球节气 达最大值的地区 达最小值的地区
夏至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各纬度 ________各纬度
冬至 ________及其以南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春、秋分 赤道 —
南半球
南回归线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1.太阳高度日变化
极点上
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的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没有变化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非极点
地区
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大值(地方时12时时),即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
回归线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每年有两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有两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
线上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90°,一年中只有一次太阳直射现象,即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回归线
至极点
之间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小于90°,一年中只有一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
D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D
A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A
A
C
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与应用
A
D
B
B
C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变化
规律 特殊
日期 图示
北半球
夏半年
(春分日
至秋分
日)
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昼长夜短,纬度越高,白昼越长,黑夜越短
北半球夏至日,北半球各地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现象
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变化
规律 特殊
日期 图示
北半球
冬半年
(秋分日
至次年
春分日) 南半球 北半球各纬度_________,纬度越高,白昼越短,黑夜越长 北半球冬至日,北半球各地昼
长达一年中最小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
现象
春、秋
分日 赤道 全球各地昼夜等长 —
昼短夜长
东北
西北
昼长夜短
昼短夜长
东南
西南
昼短夜长
昼长夜短
赤道
正东
正西
昼夜长短的变化与计算
C
D
昼夜长短变化规律的综合应用
B
B
C
考点四 四季的更替和五带
较长
3、4、5
季节的判断
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地球公
转规律
直射点
位置
昼夜长
短变化
位于近日点附近,公转速度快
位于远日点附近,公转速度慢
太阳直射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太阳直射北半球,向赤道方向移动
12月22日,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
6月22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北半球冬季 北半球夏季
正午太
阳高度
太阳升
落方向
日出、日
落时间
12月22日,由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6月22日,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达一年中最大值,物影最短
东南升、西南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东北升、西北落(极昼、极夜地区除外)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晚于6点,日落时间早于18点
北半球各地日出时间早于6点,日落时间晚于18点
D
C
节气、季节的判断
C
D
B
D
D
C
C
B
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