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磕绊(kē bàn) 自乂(yì) 望眼欲穿(chuān) 眼花缭乱(liáo)
B. 钟灵毓秀(yù) 飞珠迸玉(bìng) 匮乏 (kuì) 留连驻足(zhù)
C. 妙手偶得 (ǒu) 坦荡如砥 (dǐ) 主宰(zǎi) 晕圈(yùn)
D.袅娜(niǎo nuó) 毕肖 (xiào) 惬意 (qiè) 无与伦比(lún)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常常感到压抑,从而有一种内在的返璞归真的需求,而花卉正可以 环境 , 性情, 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花卉装饰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正在得到快速发展。21·cn·jy·com
A.丰富 陶冶 美化 B.美化 丰富 陶冶
C.美化 陶冶 丰富 D.丰富 美化 陶冶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B.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发令枪响后,博儿特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D. 5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古城传递,从体育场到人民广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B.把北山建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C.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D.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_____________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
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
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
6、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4分)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2·1·c·n·j·y
, ; , 。
7、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 “群居终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D、 “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21cnjy.com
B.《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www.21-cn-jy.com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21·世纪*教育网
9、名著阅读。(5分)
(1)绰号 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 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 ,后雪夜上梁山。www-2-1-cnjy-com
(2)(1)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垮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此段中描写的“汉子”是指 ,原著中林冲和他相斗的原因是
10、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11、诗句默写填空。(6分)
(1)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3)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4)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5)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4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2-1-c-n-j-y
12、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13、什么是“敬”?(用原文回答)(2分)
1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3分)
15、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3分)
1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4分)【来源:21cnj*y.co*m】
(二)阅读下列文字 (26分)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哆里哆嗦地抖出你的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版权所有:21教育】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学到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21*cnjy*com
17、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出处:21教育名师】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
18、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21教育网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19、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20、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那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21、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4分)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三、写作(40分)
2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马英九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巩固“九二共识”、设置“两岸热线”等五点主张。马英九在开场致辞时说,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伸手相握,握出一份血融于水的感情,握出一份自信,一份热情…… 21*cnjy*com
请以“伸手相握”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
班级 姓名 计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0分)
一、基础积累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字形有误的一组是( )(3分)
A. 磕绊(kē bàn) 自乂(yì) 望眼欲穿(chuān) 眼花缭乱(liáo)
B. 钟灵毓秀(yù) 飞珠迸玉(bìng) 匮乏 (kuì) 留连驻足(zhù)
C. 妙手偶得 (ǒu) 坦荡如砥 (dǐ) 主宰(zǎi) 晕圈(yùn)
D.袅娜(niǎo nuó) 毕肖 (xiào) 惬意 (qiè) 无与伦比(lún)
【答案】B
【解析】分析: B有错,“迸”读bèng。
点评:辨识拼音,首先要读准汉字,排除方言的干扰,不可读错,拼读时注意易混的声母与韵母。辨识字形,要根据词义字义结合和形声字的特点注意偏旁部首。
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中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3分)
城市居民普遍生活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常常感到压抑,从而有一种内在的返璞归真的需求,而花卉正可以 环境 , 性情, 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以,花卉装饰备受人们的关注和喜爱,正在得到快速发展。【版权所有:21教育】
A.丰富 陶冶 美化 B.美化 丰富 陶冶
C.美化 陶冶 丰富 D.丰富 美化 陶冶
【答案】C
【解析】分析:第一空根据“花卉”对“环境”的作用即可判断为“美化”,排除CD两项,再根据“性情”一词的搭配关系即可了解用“陶冶”,答案为C。www.21-cn-jy.com
点评:依次填词语,先要分析词本身的意思,根据语境判断选用,要分析句子之间的关系、句子中成分搭配的关系、修饰语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抓一个词义比较简单的词语与句子比照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3分)
A.面对藏独分子突如其来的袭击,残疾人火炬手金晶毫不畏惧,双手紧紧抱着火炬,脸上流露出骄傲的神情。
B.在自私自利者的心目中,公而忘私、舍己为人的行为是不堪设想的。
C.发令枪响后,博儿特首当其冲,跑在最前头,最终夺得了金牌。
D. 5月26日,北京奥运圣火在古城传递,从体育场到人民广场,沿途街道门庭若市。
【答案】 A
【解析】分析:本题用反选排除法,“门庭若市”形容很热闹,但句中已经有处所名词“街道”,而成语中“门庭”表达的作用与其相同,且“门庭”是表示比较小的场所,如院子,与“街道”意义不合;C“首当其冲” 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不符合句意;B“不堪设想”是指坏的结果让人不敢想像,不符合语意,答案为A。
点评:判断成语使用是否恰当,不仅要知道其含义,还要了解其用法和情感色彩,要根据语境从这三个方面判断正误。可使用排除法,先总观各项,把明显有错的先排除,缩小判断的范围,减轻判断的难度。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自编自演的课本剧在发展个性、引导学生阅读名著,都有一定的作用。
B.把北山建成省级森林公园是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工程。
C.那蝉声在晨光之中非常分外轻逸,似近似远,又似有似无。
D.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边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答案】B
【解析】分析:本题有反选排除法,A句语序不当,“引导阅读”比“发展个性”作用要浅,两句应前后颠倒一下;C句“非常”与“分外”意义重复;D“在……使……”两个介词短语连用,使句子缺少主语。故选B。【出处:21教育名师】
点评: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前后矛盾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
5、填入下面横线上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创设“清明”这个节日的人无疑是一个大智者。“山水”同在为“青”,“日月”同在为“明”。这里的“同在”,道出了天地的秘密,也道出了中国文化的秘密。______________。山因水不枯,水因山不浊;日因月不烈,月因日不晦。这一切,都在一种“大同”之中实现了。
A.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月之日少了温柔
B.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
C.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水之山少了情韵,无山之水少了风骨
D.无月之日少了温柔,无日之月少了热烈;无山之水少了风骨,无水之山少了情韵
【答案】B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阅读各个句子,准确判断它们共同表达的中心意思,再分析各句之间的关系,有时也可利用总写分写的写作顺序以及句式特点,注意其中的关联词、次序语、衔接语。本题要注意阅读前几句的内容,注意它们的顺序是先说“山水”后说“日月”,根据这个顺序排除CD两项,再比较AB句,分析“热烈”与“温柔”两词的与前句“情韵”“风骨”的意义联系为“情韵”“温柔”旨性情,“风格”“热烈”气魄,即可得出答案为B。
点评: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6、仿照画线句续写两个句子。(4分)
冬日离去,暖春中一觉醒来,你会发现大自然已开始分配工作了:小草,就交给细密的春雨去染绿吧;繁花,就交给辛勤的蜜蜂去细数吧;21*cnjy*com
, ; , 。
【答案】示例:群星,就交给淘气的萤火虫去点亮吧;天空,就交给孤傲的雄鹰去丈量吧。
【解析】分析:本句运用了拟人的方法,仿写就要选择与“小草”“繁花”一样的自然物来仿写。
点评:仿句,要求有三,一是所述事物属于同类事物,二是句子的结构要相同,三是句式和语气要一致,有的还要求写作手法相同,比如修辞方法相同。
7、下列引文和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B、“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 “群居终日,言不及交,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D、 “安其居,乐其业。”——《老子》
【答案】A
【解析】分析: A错,“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出自《中庸》的第十四章,不是出自《论语》。
点评:所学课文中的引用古语学习要加强记忆,要注意课文注释中有关引用古诗的说明。
8、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它像一面镜子照出了科举制度下形形色色士人的丑恶嘴脸和封建末世衰颓的世风。
B.《傅雷家书》中,除了生活琐事之外,傅雷谈论更多的是艺术与人生,目的是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C.培根随笔善用比喻,其中很多比喻都成为格言警句。例如,“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知识就是力量”。
D.林冲在高俅的陷害下,先后误入白虎堂,身陷野猪林,但他一直委曲求全。最后因为陆谦火烧草料场,林冲才被逼上梁山。
【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掌握情况。B、C、D选项解释正确。其中A项中的《儒林外史》的作者是清代的吴敬梓,所以“《儒林外史》是我国明代的一部长篇讽刺小说”是错误的。
点评:答好此类题的关键是掌握文学常识。文学常识考查的主要是考查学生对教材涉及到的中外著名作家、作品的了解及掌握情况,考查内容主要来自于学生所学教材。
9、名著阅读。(5分)
(1)绰号 的林冲,原为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后被 设计误入白虎节堂,刺配 ,后雪夜上梁山。
(2)话说林冲打一看时,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托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垮口腰刀,提条朴刀;生得七尺五六身材;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腮边微露些少赤须。
此段中描写的“汉子”是指 ,原著中林冲和他相斗的原因是
【答案】(1)沧州 高俅 豹子头(2)(1)杨志 林冲上梁山,当时的大头领王伦几日内要杀个人才能上梁山,结果遇见了杨志。(意思对即可)21cnjy.com
【解析】分析:抓住题中的信息点,仔细回顾所读作品填答,注意不要写错字。
点评: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字、号)、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本题抓住文字信息根据知识积累判断作品,了解作品有关知识和内容作答即可。
10、请根据丰子恺先生《巷口》这幅画,围绕“盼”描写一个场景。要求:
①想象合理;②运用两种修辞手法;③字数不超过80字。(4分)
【答案】(示例)夕阳西下,晚霞如飘扬在天空中的轻纱,暮色温柔。奶奶牵着孙子的小手,伫立巷口,翘首盼望那远游者归来的身影——是儿子,是父亲。背后,深巷幽幽,低吟着等候者的悠悠心曲。【来源:21·世纪·教育·网】
【解析】分析:仔细观察图中的人物行态和文字。根据“巷口”这一词来想像环境,加以描述。抓住图人老人“望”的形象结合“巷口”这一词来考虑老要在“望”什么,可从图中祖孙两人的关系来想像老人在是“望”谁,用描述的语言来表达这一情景。
点评:读图题是近年来的新题型,目的在于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和表达能力。平时学习时要多加练习。
11、诗句默写填空。(6分)
(1) ,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2) ,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 咏梅》)
(3)疑怪昨宵春梦好, ,笑从双脸生。(晏殊《破阵子》)
(4)更深月色半人家, 。(刘方平《月夜》)
(5) ,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1·c·n·j·y
【答案】(1)足蒸暑土气 (2)零落成泥碾作尘 (3)元是今朝斗草赢(4)北斗阑干南斗斜;(5)八百里分麾下炙, 沙场秋点兵
【解析】分析:本题中易错字有:蒸、碾、赢、阑、麾、炙,要根据语境仔细判断,注意书写,不要笔误。
点评:默写诗文,易写错字,一是由于记忆不清,二是好望文生义,所以平时背诵时要熟读熟记,要理解诗句中每个字的含义。 21*cnjy*com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40分)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列文字,回答文后问题。(14分)
第一要敬业。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可惜被后来有些人说得太精微,倒变得不适实用了。惟有朱子解得最好,他说:“主一无适便是敬。”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业有什么可敬呢?为什么该敬呢?人类一面为生活而劳动,一面也是为劳动而生活。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凡可以名为一件事的,其性质都是可敬。当大总统是一件事,拉黄包车也是一件事。事的名称,从俗人眼里看来,有高下;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只要当大总统的人,信得过我可以当大总统才去当,实实在在把总统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拉黄包车的人,信得过我可以拉黄包车才去拉,实实在在把拉车当作一件正经事来做,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这叫做职业的神圣。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惟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惟一的秘诀就是忠实,忠实从心理上发出来的便是敬。《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说道:“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惟吾蜩冀之知。”凡做一件事,便把这件事看作我的生命,无论别的什么好处,到底不肯牺牲我现做的事来和他交换。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我信得过我当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你们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同一价值。大家同是替社会做事,你不必羡慕我,我不必羡慕你。怕的是我这件事做得不妥当,便对不起这一天里头所吃的饭。所以我做这事的时候,丝毫不肯分心到事外。曾文正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渎职业之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自己。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我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
12、选文作者的观点是什么?(2分)
【答案】我们要敬业。
【解析】分析:阅读全文,了解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的方法,即可了解第一句即是论点。
点评:议论文中,论点是作者发表的主要观点。论点通常在标题或文首或文尾的位置,联系全文找到作者概括性(提领或总结)的表达主要观点的“议论句”,即是论点,或者根据作者的分析所说的道理来概括其观点。www-2-1-cnjy-com
13、什么是“敬”?(用原文回答)(2分)
【答案】“主一无适便是敬。”或“用现在的话讲,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
【解析】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即说到“敬”的含义,抓住“用现在的话讲……”一句概括即可。
点评:此类问题要仔细阅读文段,可以直接引用作者的语句,也可以根据文段内容概括。
1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________论证,其目的是什么?(3分)
【答案】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解析】分析:首先要了解常用论证方法与特点,根据语句内容来判断。引用名言为道理论证中的引用论证,根据文段内容来说明其论证的道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点评:论证方法除了举例论证外,在讲道理方面还有比喻证论、引用证论、类比论证以及正反论证等。根据具体内容判断。论证方法的作用联系全文的中心论点和本论证方法所在文段中的分论点来说明论证方法的作用,即说明了什么问题,论证了什么观点。根据不同的论证方法用评价语,如“有力地证明”“形象生动地说明”等。
15、怎样理解画线句子?请结合实例谈谈。(3分)
【答案】道理 从道理上论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答对意思即可)。
【解析】分析:结合本文论点“要敬业”从论证的方法方面来分析此句是从反面说理来证明论点的。
点评:对于议论文的阅读,要注意从议论文的写作特点方面去理解句子,看是不是观点句,或论据句。
16、“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举一个例子吗?并加以短评。(4分)
【答案】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上说,就是轻慢职业的神圣,没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就不能从内心深处认真思考如何做好,那么其结果肯定是一团糟,连自己也不会满意,结果自己害了自己。比如教师如果不敬业,就不会认真研究教材、大纲,也教不好学生,得不到学生的尊重,自己当然很痛苦。
【解析】分析:可以从生活中举“敬业”或“不敬业”的事例,说明“敬业”的重要性。
点评:此类开放题,要注意根据文中主要的观点结合实例来简要阐述。
(二)阅读下列文字(26分)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地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看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哆里哆嗦地抖出你的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21·世纪*教育网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宗教信仰,至此也不由得要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学到了忍耐,学得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第二天,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7、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
【答案】(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 因回忆儿子的往事(回想与儿子在一起的日子)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只能靠回忆来寄托思念之情)而惆怅。
18、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 “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6分)21教育网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案】(1)儿子变成了朋友(“我又多了一个朋友”不得分) (2)第一处从“转折”或“衬托”的角度作答,即可;第二处从“反问”的角度作答即可。
【解析】分析: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点评:此类题仔细阅读文段,找到关键词语句,分析解答即可。
19、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明理由。(4分)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案】应选第二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般。
【解析】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章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理解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学会结合文本内容,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含义。
点评:仔细阅读文段内容,根据语境来判断选句。
20、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6分)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的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那些弱点?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案】(1)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 (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的弱点。 (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解析】分析:学生能谈出作者的主观感受、领悟或情感的体验,或谈由选文引发的思考,获得人生启迪、审美情趣等。学生理解原文的内容、思想和情感,并能陈述理由。
点评:阅读本文,抓住问题的答点“自身弱点”“两代人关系”梳理内容,分析概括。
21、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4分)
【答案】应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述,未结合主旨回答不得分。
【解析】分析:主要考查学生把握文体和文章内容的能力。围绕两代人的相处来表述合理即可。
点评:这是一种开放题型,近几年中考中经常出现,学生在读懂原文基础上,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然后将自己的理解表述出来,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第三部分:习作(40分)
三、写作(40分)
22、2015年11月7日两岸领导人习近平、马英九7日下午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马英九予以高度评价,并提出巩固“九二共识”、设置“两岸热线”等五点主张。马英九在开场致辞时说,今天,我与习近平先生分别以台湾与大陆领导人的身份,穿越66年的时空,伸手相握,握着两岸的过去与未来,也握着中华民族振兴的希望。伸手相握,握出一份血融于水的感情,握出一份自信,一份热情……21·cn·jy·com
请以“伸手相握”为题作文。
要求:①选材新颖,内容具体。②主题深刻,有真情实感。③运用记叙、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④诗歌除外,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来源:21cnj*y.co*m】
【写作指导】
本题的引导语内容叙述了重大的事件,目的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伸手相握”的题旨,应该从题目中理解到“平等”“交流”“沟通”“友爱”“爱心”这些内容。学生在写作时,不必选国家大事来写,可以从平常生活中人际交往来写,也可以把导语内容作为引文,选取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来叙述,表达“一个国家、一个地区如此,伸手相握,即可获得和平,得到安稳和发展,那么对于平常生活来说,人与人之间,伸手相握,那就会得到理解,就会和谐”这样的思想。本题写作,不要空发议论,一定要在叙述具体的事例的基础上发生感慨,点明题旨,提示题意。2-1-c-n-j-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