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第四章 运动和力的关系
4. 力学单位制
●目标重点展示
素养目标 学习重点
物理观念 (1)能够认识基本量、基本单位、导出单位、单位制、国际单位制。
(2)能够掌握常见物理量的国际单位。 (1)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
(2)力学中的单位制。
(3)单位制的应用。
科学思维 (1)能利用力学的单位,解决简单的问题。
(2)体会计算结果单位的重要性,养成书写规范的好习惯。
探究点 基本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新知导学
情境:计量一头大象的质量时常用吨(t)做单位,但在计量人的质量时却用千克(kg)做单位。自由落体加速度g的单位是米每二次方秒(m/s2),在初中学习时,g的单位曾用牛顿每千克(N/kg)。
探究:这些单位的使用有什么规则吗?
?[提示]
[提示]
单位的使用受测量工具和计数方便的影响,随着中学生所学知识的增加,会接触到一些新的物理公式,这些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之间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选定几个基本物理量,它们的单位叫基本单位,由基本单位和物理公式就可以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选择的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不同,组成的单位制就不同。
●基础梳理
一、基本单位
1.基本量: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推导出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些被选定的物理量叫作基本量。
2.基本单位:_________的单位叫作基本单位。
3.导出量:由_________根据物理关系推导出来的其他物理量叫作导出量。
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基本量
基本量
4.导出单位:由基本量根据___________推导出来的相应单位叫作导出单位。
5.单位制: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一起就组成了一个单位制。
物理关系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二、国际单位制
1.国际单位制:国际计量大会制订的一种国际通用的、包括一切计量领域的单位制。
2.国际单位制中的七个基本量和基本单位
基本物理量 物理量符号 基本单位 单位符号
长度 l _____ m
质量 m _______(公斤) kg
时间 t _____ s
电流 I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T 开[尔文] K
物质的量 n,(ν) 摩[尔] mol
发光强度 I,(IV) 坎[德拉] cd
米
千克
秒
[判断正误]
(1)物理量的单位均可以互相导出。( )
(2)一个物理量的单位若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的符号表示,这个物理量的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 )
(3)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同时确定单位关系。( )
(4)力学中的基本量包括长度、质量、时间。( )
?[思考]
×
√
×
√
[思考]
为什么长度、质量、时间是力学的三个基本量?
提示:力学研究的是力与运动的关系,因此反映空间尺度的量(长度)和反映自身属性的量(质量)以及描述事件过程长短和发生顺序的量(时间),必然有着最基本且无法替代的地位。
●重难解读
单位制的组成
》特别提醒
单位制中两组易混淆的概念
(1)单位与单位制:单位有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所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叫单位制。
(2)基本单位与国际单位:基本单位是基本物理量的单位,不一定是国际单位制单位,而国际单位制单位也可以是导出单位而非基本单位。
例1:在下面的物理量和单位中,叙述正确的是( )
①力 ②牛 ③米每秒 ④速度 ⑤长度 ⑥质量 ⑦千克 ⑧时间 ⑨克
A.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①⑤⑥⑧
B.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②③⑦
C.属于基本量的是⑤⑥⑧
D.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④⑤⑥
解析: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基本单位的是千克,即⑦,A错误;属于国际单位制中导出单位的是②③,B错误;属于基本量的是⑤长度、⑥质量和⑧时间,C正确;属于国际单位的是②牛、③米每秒和⑦千克,其中⑦是国际单位的基本单位,②③是国际单位的导出单位,D错误。故选C。
?[规律方法]
[规律方法]导出单位和基本单位的判断
一个物理量的单位如果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单位的符号表示,这个物理量的单位一定是导出单位。但是用一个符号表示的单位不一定是基本单位,如力的单位牛顿(N)、功的单位焦耳(J)、功率的单位瓦特(W)等。
跟踪训练1:(2024·河南高一校联考阶段练习)“C919”飞机,全称COMAC919,是中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 075~5 555 km,最大起飞重量约为7.7×104 kg。已于2023年2月完成100 h的验证飞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题中的单位“km”“h”属于单位制中的导出单位
B.力学范围内的三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
C.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分别是:m、kg、s、A、K、mol、cd
D.单位仅仅是一个符号,并无实际意义,在运算过程中可有可无
解析:题中的单位“km”“h”属于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故A错误;力学范围内的三个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基本单位是“kg”,故B正确;国际单位制的七个基本量分别是:长度、质量、时间、电流、热力学温度、物质的量、发光强度,故C错误;单位不仅仅是一个符号,还有实际意义,单位之间的关系体现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故D错误。故选B。
素养能力提升
拓展整合·启智培优
单位制的应用
提升点1——简化计算过程的单位表达
解题计算时,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式子末尾写出所求量的单位即可。
例2:一物体在2 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 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捷而又规范的是( )
解析:物理计算中,在进行数量运算的同时,也要注意单位运算。带单位运算时,每一个数据均要带上单位,且单位换算要准确;也可以把题中已知量的单位都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计算的结果就用国际单位制单位表示,这样在统一已知量的单位后,就不必一一写出各个量的单位,只在结果后面写出正确单位即可。在备选的四个选项中,A、C项均错,B项解题过程正确,但不简捷,只有D项中单位运用正确,且过程简捷、规范,故选D。
跟踪训练2:一列质量为1.2×103 t的火车,由静止开动5 min时速度达到108 km/h。若运动过程中阻力为车重的0.005倍,火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g取10 N/kg。求:
(1)火车的加速度大小;→
由v=a·t求加速度,注意将v、t换算成国际单位制中单位
(2)火车的牵引力大小。→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kmg=ma,将质量m换成kg,由此可求牵引力F
答案:(1)0.1 m/s2 (2)1.8×105 N
提升点2——检验表达式的正误
将某个表达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统一到同一单位制中,当计算结果的单位与待求量的单位一致时,该表达式才可能是正确的。若计算结果的单位不对,则表达式一定错误。
例3:下列表达式中,符号所表示的物理量如表所示。请你利用单位制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达式不合理的是( )
符号 F ρ V a l t m v
物理量 力 密度 体积 加速度 长度 时间 质量 速度
提升点3——推导物理量的单位或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1.推导物理量的单位
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的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关系,所以我们可以根据物理公式中物理量间的关系推导出物理量的单位。
2.判断比例系数的单位
根据公式中物理量的单位关系,可判断公式中比例系数有无单位,如公式F=kx中k的单位为N/m,Ff=μFN中的μ无单位。
例4:飞机起飞时受到的升力的大小F与飞机运动速率的平方v2成正比,即F=kv2,比例系数k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示为( )
A.N·s2/m2 B.N·s/m
C.kg/m D.kg·m/s第四章 4
课后知能作业
基础巩固练
知识点一 基本单位和国际单位制
1.(多选)下列关于单位制及其应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
B.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
C.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公式,其结果的单位就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
D.一般来说,物理公式主要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并不一定能确定单位关系
解析: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一起组成了单位制,选项A正确;选用的基本单位不同,构成的单位制也不同,选项B正确;在物理计算中,如果所有已知量都用同一单位制中的单位表示,只要正确应用公式,其结果的单位一定是用这个单位制中的单位来表示的,选项C正确;物理公式可以确定各物理量间的数量关系,同时也可以确定单位关系,选项D错误。故选ABC。
2.(2024·吉林松原高一期末)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中的三个基本单位是( )
A.牛顿、千克、米 B.厘米、克、牛顿
C.长度、质量、力 D.米、千克、秒
解析: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三个基本物理量是长度、质量和时间,它们的单位分别是米、千克和秒。故选D。
3.(多选)导出单位是由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的单位是m/s2,是由m、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B.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可知它是由m/s和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C.加速度的单位是m/s2,由公式a=可知它是由N、kg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
D.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
解析:加速度的单位是m/s2,是由m、s两个基本单位组合而成的。m/s、N是导出单位,选项A正确,选项B、C错误;根据F=ma知,使质量为1 kg的物体产生1 m/s2的加速度的力为1 N,选项D正确。故选AD。
4.(多选)(2024·广东深圳高一校考期末)关于单位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力学中,力是基本概念,所以力的单位“牛顿”是力学单位中的基本单位
B.因为力的单位是牛顿,而1 N=1 kg·m/s2,所以牛顿是导出单位
C.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D.物理公式只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无法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
解析:力的单位是牛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1 N=1 kg·m/s2,牛顿是导出单位,A错误,B正确;各物理量采用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通过物理公式运算的结果的单位一定为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C正确;物理公式不仅能确定物理量之间的数量关系,也能确定物理量间的单位关系,D错误。故选BC。
5.下列关于重力和质量的单位及其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1 kg=10 N
B.1 kg的质量约为10 N
C.10 N的力约为1 kg的质量
D.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 N
解析:在地球上不同的地理位置,不同的高度,重力加速度有所不同,故同一物体的重力也有所不同,可以说在地面上质量为1 kg的物体,其重力约为10 N,但不能说1 kg的质量约为10 N,或10 N的力约为1 kg的质量,质量和重力是两个不同的物理量,故选项A、B、C错误,选项D正确。故选D。
6.(2024·吉林松原高一期末)据报道,我国人造太阳高11米、直径8米、重达400吨,成功实现5 000万摄氏度持续放电101.2秒的成果,打破了世界纪录。在这则新闻中涉及了长度、质量、温度和时间及其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力学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
B.kg、N、m/s都是导出单位
C.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 N=1 kg·m/s
D.新闻中涉及的1米、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
解析:力学基本量是长度、质量、时间,并非所有的物理量都有单位,如动摩擦因数就没有单位,A错误;kg是基本单位,N、m/s是导出单位,B错误;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表达式可知:1 N=1 kg·m/s2,C错误;新闻中涉及的1米、400吨和101.2秒中,米和秒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基本单位,D正确。故选D。
7.如图为汽车常用的剪式千斤顶。若车轮刚被顶起时,千斤顶两臂间的夹角为120°,汽车对千斤顶的压力为1.5×104 N,若用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来表示这一数据,正确的是( )
A.1.5×104 kg·m·s-2 B.1.5×104 kg·m·s-1
C.1.5×104 kg·m·s D.1.5×104 kg·m·s2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可得1.5×104 N=1.5×104 kg·m·s-2,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知识点二 单位制的应用
8.物理学家于1995年在实验室观察到了顶夸克,这是近二十几年粒子物理研究最重要的实验进展之一。正、反顶夸克之间的强相互作用势能可写为Ep=-K,式中r是正、反顶夸克之间的距离,as=0.12是强相互作用耦合常数,无单位,K是与单位制有关的常数,Ep的单位为焦耳(J),则在国际单位制中常数K的单位是( )
A.J B.N
C.J·m D.J/m
解析:由题意知Ep=K,则K=,as无单位,r的单位为m,Ep的单位为J,则K的单位为J·m,选项C正确。故选C。
9.(多选)有几个同学在一次运算中,得出了某物体位移x的大小同其质量m、速度v、作用力F和运动时间t的关系式分别如下,其中一定错误的是( )
A.x= B.x=
C.x=Ft D.x=
解析:把各物理量的单位都用基本单位表示,v的单位为m/s,a的单位为m/s2,F的单位为kg·m/s2,x的单位为m。由此可解出A、B、C、D的单位分别为s、m2/s、kg·m/s、m,故A、B、C一定错误,D可能正确。故选ABC。
综合提升练
10.(2024·山东潍坊高一校考期末)日本拟向太平洋排放核废水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与谴责。辐射的危害程度常用“当量剂量”这一物理量衡量,其国际单位是希沃特,记作Sv。每千克(kg)人体组织吸收1焦耳(J)为1希沃特。下列选项中用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表达希沃特,正确的是( )
A.m2/s2 B.W/kg
C.J/kg D.m2/s
解析:根据相应物理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可得1 Sv=1 J·kg-1=1 N·m·kg-1=1 kg·m2·s-2·kg-1=1 m2·s-2,故选A。
11.普朗克常量h=6.626×10-34 N·m·s,光速为c,电子质量为me,则在国际单位制下的单位是( )
A.N·m/s B.m
C.N·m2 D.m/s
解析:根据可得其单位为==m。故选B。
12.(2024·湖北武汉高一期末)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与空气的密度ρ、压强p有关。下列速度的表达式(k为比例系数,无单位)中可能正确的是( )
A.v=k B.v=
C.v= D.v=
解析:v的单位是m/s,p的单位是N/m2,ρ单位是kg/m3,经计算得,表达式v=k右侧的单位是=,表达式v=右侧的单位是=,表达式v=右侧的单位是=,表达式v=右侧的单位是=,故选C。
13.一辆质量为400 g的遥控玩具车,从静止出发,在水平导轨上行驶,已知发动机的牵引力为0.16 N,玩具车在运动时所受阻力为车重力的0.02倍(g取10 m/s2),问:
(1)玩具车开出后加速度为多大?
(2)玩具车经过多长时间速度可达1 m/s
答案:(1)0.2 m/s2 (2)5 s
解析:(1)由已知条件知玩具车的质量m=400 g=0.4 kg,所受阻力Ff=kmg=0.02×0.4×10 N=0.08 N,因为牵引力F=0.16 N恒定,故可知玩具车在恒定外力作用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 m/s2=0.2 m/s2。
(2)设经过时间t,玩具车速度达到1 m/s,
则由v=at,得t== s=5 s。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