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苍县2025年春季九年级第三次诊断性质量监测
历 史
注意: 1. 分值: 60分; 时间: 60分钟
2.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全部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地方。
3.在答试题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等涂写在答题卡指定的地方。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收回,试题卷由学生保留。
Ⅰ选择题(30分)
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战国时期某思想学派认为,治国首先要加强中央集权,其次必须用“术”,再次以法为教。该思想学派是( )
A.道家 B.法家 C.墨家 D.儒家
2.有国外学者认为:商鞅推广县制,是秦国国力日强,并最终打败群雄,建立中华一统国家的根本原因。该学者如此评价,主要原因在于县制( )
A.强化了诸侯义务 B.规范了选官标准
C.增强了军事实力 D.加强了中央集权
3.“诸侯王嫡长子继嗣王位之外,其余兄弟亦当推恩,均沾先王之福荫。”材料反映汉武帝实行( )
A.独尊儒术 B.休养生息政策 C. “推恩令” D.盐铁专卖
4.唐都长安约有百万人口,其中有来自中亚、波斯、大食、新罗等地的商人、使节、留学生数千人。很多外商在西市开设货栈,买卖货物。这反映出( )
A.长安是国际性大都市 B.长安城布局严整对称
C.唐朝民族关系和睦 D.唐朝政治制度完备
5.右图为某同学的学习笔记摘录,判断该同学学习的主题为( )
A.明清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C.明清时期社会经济发展
D.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6.据《清代文字狱档》记载,从乾隆六年至五十三年,文字狱达53起,几乎遍及全国各地,造成以文肇祸的恐怖气氛,致使知识分子再也不敢轻易表露个人思想。说明文字狱( )
A.禁锢了思想言论 B.打击了违法犯罪
C.提高了儒学地位 D.保障了社会发展
7.20 世纪30年代中后期,金陵兵工厂、广东第一兵工厂、杭州飞机厂纷纷搬迁至四川、云贵等地,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D.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开辟
8.“当新中国第一辆汽车试车成功,当新中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飞过天安门广场上空……当新中国工业无数个‘第一’层出不穷的时候, 中国人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这主要得益于( )
A.国内经济体制的改革 B.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C.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分清历史史实与历史解释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能力之一。下列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等14个沿海城市
B.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
C.2001年,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深圳是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0.照片是重要的史料。下面两幅拍摄于1972年的照片折射的历史信息是( )
A.中国外交事业取得重大突破 B.中美、中日两国正式建交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实行全方位外交
11.他首创“元首制”这一政治形式,掌握了国家的最高统治实权,成为罗马共和国演变为罗马帝国的关键人物。 “他”是( )
A.伯里克利 B.凯撒 C.屋大维 D.亚历山大
12.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历史笔记,他学习的内容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法国大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俄国农奴制改革
13.有人评述华盛顿会议(1921—1922年);“英美日都在分赃的一方,中国却在被分的一方。”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 B.《凡尔赛条约》的签订
C.《中美联合公报》的发表 D.《九国公约》的签订
14.列宁说:“我们在1921年春天遭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为应对危机,苏俄政府实行( )
A.新经济政策 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C.农业集体化 D.第一个五年计划
15.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和意大利等经历了“经济奇迹”,发展为稳固的中产阶级福利国家。这些国家发生“经济奇迹”的缘由是( )
A.欧盟的建立 B.成立“经互会”
C.欧洲的联合 D.实行非军事化
Ⅱ非选择题(3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0分)
16.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0分)
【开辟新纪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新纪元。经过近代以来一百多年的奋斗,中国人民终于赢得了民族独立,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时,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巩固了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为大规模的经济建设铺平了道路。 ——摘编自《八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1)根据材料和所学,指出新中国成立后采取了哪些巩固新生人民共和国的措施 (2分)
【探索新道路】
20世纪50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 ——摘编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位我国社会主义道路探索阶段涌现出的时代楷模。 (1分)
【踏上新征程】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和80年代后期以城市改革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时期。 ——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
(3)材料中,20世纪80年代农村改革的主要政策是什么 (2分)中共十四大提出什么改革目标使“改革进入了新时期” (2分)
【焕发新气象】
历史和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是完全正确的,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是完全正确的,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是完全正确的。
——摘编自2018年5月4日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习总书记的讲话
(4)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回答,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
(1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了哪些理论成果 (任举2例,2分)
17.古今中外的航海家扬帆远航,逐渐改变了世界。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0分)
材料一:郑和率领的船队虽然是一支庞大的舰队,但从来没有进行过侵略他国的活动,而是重在进行友谊的传播、维护和平。郑和的船队运用各种手段调节各国间的矛盾,平息冲突,震慑和打击倭寇,消灭海盗;郑和下西洋传播了先进的中华文明,将中华礼仪、儒家思想、农业技术、制造技术等带到了落后地区,促进那里的开发。
———《浅谈郑和下西洋之目的与影响》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指出郑和下西洋向世界展示了怎样的中国形象。 (2分)
材料二 (文艺复兴)对知识和创造力的热情带来了许多的新思想,也鼓励了科学探索。地球被证实是圆的,罗盘地图和航海地图被广泛运用。在1492年,哥伦布从帕洛斯港出发,在信风的帮助下穿过了大西洋,最终在古巴和海地登陆。随之而来的是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这些地理大发现和新航线的开辟,打开了欧洲对世界的眼界,带来了对外贸易和经济的扩张,推动欧洲从中世纪走向近代。 ——摘自朱孝远《欧洲文明史五十讲》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更多的欧洲探险之旅”有哪些 这些探险活动有何影响 (4分)
材料三 据统计,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被贩卖到美洲的西非黑奴有近千万,而每成功运送一个奴隶,至少有10个黑人死于非命。——摘编自钱乘旦主编《新世界史纲要》
(3)材料三反映的航程被称为什么 简述这段历史对非洲造成的影响。 (4分)
18.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深重灾难,从20世纪开始,各国为维护世界和平,不断进行全球治理的探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0分)
1914年英法德美殖民地比较
国家 英国 法国 德国 美国
殖民地面积 (万平方公里) 3350 1060 290 30
殖民地人口 (万人) 39350 5550 1230 970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一战前美、德两国工业生产占世界比重较大的原因,并归纳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 (4分)
材料二 从时间纵向观察20世纪国际秩序(格局)的演变,上半叶,由于一战而“建构”,由于二战而“解构”,由于停战而“重构”;下半叶,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几近半个世纪的“对峙”,又由于苏联的解体而开启了世界多极化趋势。
——据刘新宇等《在世界格局新变化中聚焦“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2)材料二中“建构”和“重构”分别指什么 (2分)
材料三 全球治理方案演变
(3)分析材料三全球治理方案演变,完善①②空白处。 (2分)
(4)请就如何应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提出你的建议。 (2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题目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C A B A C B D A
题目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B D A C
二、材料解析题 (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6.材料解析题(10分)
(1)措施:①土地改革,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使农民获得土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内部巩固了新生政权;②抗美援朝。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从外部巩固了新生政权;(每点1分,共2分)
(2)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任举1位即可,1分)
(3)政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分)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分)
(4)运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1分)
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任举二例即可,每点1分,共2分)。
17.材料解析题(10分)
(1)中国形象:对外友好、睦邻的大国形象。(2分)
(2)探险之旅:迪亚士到达好望角;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每点1分,任写两点,共2分)
影响: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意思相近即可得分,照抄原文得1分,共2分)
(3)(1)三角贸易(2分)非洲人口损失严重、造成了非洲的长期贫穷。(2分)
18. 材料解析题(10分)
(1)美国和德国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取得发明创新较多,经济发展超过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2分)。一战爆发的主要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之秀(德国)要求重新瓜分世界。(2分)
(2)建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体系;重构:两极格局(或雅尔塔体系)(每点1分,共2分)
(3)①联合国;②人类命运共同体。(每点1分,共2分)
(4)建议:反对战争,珍惜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等。(言之有理即可,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