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三校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第三次模拟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6 22:09: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历史 ·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
1 .战国时期学术思想领域非常活跃,不同的学派各陈其说。其中墨子主张( )
A .“ 仁者爱人” B .顺应自然
C .实行 “ 礼治” D .“ 兼爱”“ 非攻”
2 .西汉刚建立时,“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 为此西汉政府采取的相应措 施是(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废除井田制
C .外戚专权 D .统一度量衡制度
3 .东晋打败前秦的战役是( )
A .牧野之战 B .淝水之战
C .赤壁之战 D .巨鹿之战
4 .创立殿试制度的是(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5 .康熙帝巩固西北边疆的措施是( )
A .设置了西域都护 B .设置了安西都护府
C .册封达赖喇嘛 D .平定噶尔丹叛乱
6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是( )
A .陈胜、吴广起义 B .黄巢起义
C .李自成起义 D .太平天国起义
7 .史学家常把 1916 年至 1927 年称为中华民国历史上最黑暗的时期,其主要依据是这一时期( )
A .日本侵占东北三省 B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
C .清政府镇压革命 D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8 .胡适认为,文学的生命全靠能用一个时代的活的工具来表现一个时代的情感与思想。工具僵化了,必须 另换新的、活的,今日之白话是一种活的语言。材料反映出胡适( )
A .提倡文学革命 B .宣扬民主科学
C .主张变法维新 D .反对封建礼教
9 .1971 年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是( )
A .推动万隆会议圆满成功 B .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C .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中日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10 .科学家袁隆平的科研成就是( )
A .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B .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 .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D .成功完成了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11 .下列属于两河流域文明成果的是( )
A .金字塔 B .《查士丁尼法典》
C .佛教 D .《汉谟拉比法典》
12 .从 9 世纪开始逐渐流行,大约到 11 世纪遍布欧洲各地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是( )
A .手工工场 B .庄园
C .租地农场 D .大工厂
13 .1848 年 2 月,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了 “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的号召。下列 历史事件中响应了这一号召的是( )
A .第一国际成立 B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 .国际联盟成立 D .卡德纳斯改革
14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调整和确立了战胜国在东亚和太平洋地区的关系的是( )
A .雅尔塔会议 B .波茨坦会议
C .华盛顿会议 D .巴黎和会
15 .1991 年苏联解体后,国际政治风云变幻,多种力量此消彼长。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是( )
A .单极化 B .全球化
C .信息化 D .多极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 5 小题,共 45 分)
1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面对黄河水患,远古时期的英雄采用疏导的办法开凿河渠引洪水入海,因为治水有功,他被 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面对岷江水患,公元前 256年蜀郡郡守带领当地人民开山凿石,分水筑堰,经过多 次失败与尝试,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
材料二:东汉末年的一位医学家在著作中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方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 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
材料三: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宋代在科技方面取得令人目眩的成就。北宋时,一位匠人发明了 活字印刷术,提高了印刷效率,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
材料四;长城,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变迁和精神塑造,是中国古代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 袭扰而修筑的。长城的修筑几乎全部由人力完成,其中明长城工程质量更为优异。明长城气势宏伟,是世 界建筑史上的一个奇迹。
( 1 )材料一中的 “ 远古时期的英雄”“ 蜀郡郡守” 分别指的是谁?除 “ 都江堰” 外,请再写出我国古代的 水利工程一例。( 3 分)
( 2 )材料二中的 “ 一位医学家” 被尊称为什么?请写出明代的医学著作一例。( 2 分)
( 3 )材料三中的 “ 一位匠人” 指的是谁?依据材料指出活字印刷术的优点。(写出一点)( 2 分)
( 4 )依据材料四指出中国古代修建长城的目的。“ 明长城” 西至哪里?( 2 分)
( 5 )通过以上材料,你体会到哪些优秀品质?( 1 分)
1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中国和日本打起来了,而中国却打败了。日本割去了台湾,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 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割台湾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群情激愤。
材料二:全民族抗战爆发后,收复台湾的呼声日益高涨。 1945年 10月 25 日,在台北举行了中国战区
台湾省受降典礼,宝岛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随着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台湾 海峡长期隔绝了台湾与大陆 ……
材料三:邓小平说:“ 祖国统一后,台湾特别行政区可以有自己的独立性,可以实行与大陆不同的制度。 台湾还可以有自己的军队,只是不能构成对大陆的威胁。大陆不派人驻台,不仅军队不去,行政人员也不去。”
材料四:1988年,台湾同胞终于能够回到祖国大陆探亲……2015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举行会晤,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 1 )材料一中涉及的是哪场战争?根据材料指出 “ 割台湾” 的危害是什么?(写出一点)( 2 分)
( 2 )材料二中的 “ 全民族抗战爆发” 的标志是什么?“ 国民党反动统治的覆灭” 发生在哪场战争中?( 2 分)
( 3 )材料三体现了什么构想?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成功实践这一构想的地区一例。( 2 分)
( 4 )材料四中的 “ 台湾同胞终于能够回到祖国大陆探亲” 是由于台湾当局被迫调整了哪一政策?材料中的 “ 台湾方面领导人” 指的是谁?( 2 分)
( 5 )为促进祖国统 一 ,海峡两岸应做出哪些努力?( 1 分)
18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据统计, 1493—1600年,葡萄牙在非洲掠走了超过 27万公斤的黄金。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 里,被贩卖到美洲的西非黑奴有近千万,而每成功运送一个奴隶,至少有 10个黑人死于非命 ……
材料三:1868年,日本天皇决心励精图治,其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 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军事;大学归功于美国。
材料四:1945年,对人类文明产生极大破坏的空前大搏杀结束,美苏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美苏 两国所追求的战略目标发生严重对立,冷战出现。 20世纪 50年代,冷战双方都希望通过各种更微妙的手段 以求达到颠覆敌对阵营并维护自己阵营团结的目的。因此,东西方的文化交流中,从体育竞赛、音乐演出 到科学研究双方都进行宣传。
( 1 )依据材料一图示指出古代阿拉伯人担当的角色?依据材料二,概括西方殖民掠夺对非洲造成的破坏。 (写出一点)( 2 分)
( 2 )材料三涉及的是日本历史上的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1 分)
( 3 )材料四中涉及的 “ 空前大搏杀结束” 的标志是什么?依据材料四指出冷战双方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进 行宣传的目的。( 2 分)
( 4 )通过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今天文明间的交往应遵遁怎样的原则?( 1 分)
19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10 分)
历史上中国共产党作出了许多正确选择:1927年,毛泽东分析了敌强我弱的形势,开始创建第一个农 村革命根据地;1934—1936年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进行了战略转移; 1950—1953年进行了被称为立国之战 的战争;1953—1957年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1978年 12月的会议成为一个新的起点。这些选择成为中 国革命走向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要求;( 1 )概括材料中的观点,并从材料涉及的历史事件中选取四例对观点进行论述(论述部分不要重复 材料中语句)。( 2 )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 180 字左右。
20 .探究大国崛起,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思想风暴】( 1 )起源于意大利,肯定人的价值,被认为是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的运动是什么?启蒙运动 对法国大革命有什么作用?( 2 分)
【法制实践】( 2 )17 世纪 80 年代末英国为限制王权颁布了哪一法律文献?1787 年美国宪法依据哪一原则 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 2 分)
【科技先锋】( 3 )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了哪一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哪一动力机的发明解决了交 通运输工具的发动机问题?( 2 分)
【改革调整】材料一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初期的政策(如下图)。
材料二:在经济大萧条时期,人民对胡佛政策失望了,甚至对美国的政府体制也产生了动摇 ……他于
危难之际大胆启动新政 ……这些新政一方面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另一方面也开启了福利主 义的大门。
( 4 )材料一涉及政策的名称是什么?( 1 分)
( 5 )材料二中的 “ 他” 指的是谁?材料中认为他的新政有什么作用?(写出一点)( 2 分)
( 6 )综上所述,请你总结大国崛起的历史经验。( 1 分)
参考答案
一、1 .D 2 .A 3 .B 4 .C 5 .D 6 .D 7 .B 8 .A 9 .C 10 .A 11 .D
12 .B 13 . A 14 .C 15 .D
二、 16 .( 1 )禹(大禹)。李冰。灵渠、隋朝大运河。(一例即可)( 2 )医圣。《本草纲目》。( 3 )毕昇。提 高了印刷效率,而且原材料消耗大为降低。(一点即可)( 4 )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袭扰。嘉峪关。( 5 )勇于创 新、勤劳智慧、善于总结和思考、敢于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等。(符合题意即可)
17 .( 1 )甲午中日战争。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一点即可)( 2 )七 七事变(卢沟桥事变)。解放战争。( 3 )一国两制。香港、澳门。(一例即可)( 4 )“ 三不” 政策。马英九。
( 5 )加强两岸的经济、文化交流,密切两岸人员的友好往来,加强高层领导人的对话等。(符合题意即可) 18 .( 1 )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大量财富被掠夺、人口损失严重。(一点即可)( 2 )明治维新。( 3 )日本 正式签署投降书。达到颠覆敌对阵营并维护自己阵营团结的目的。( 4 )尊重不同文明的发展成果,尊重文
明的多样性,不应该损害其他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学习、借鉴其他文明的先进成果等。(符合题意即可)
19 .( 1 )观点:中国共产党作出的许多正确选择成为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障。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红军长征。粉碎了国民 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 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抗美援朝战争。抵御了帝国主义侵略扩张,捍卫了新中国安全, 保卫了中国人民和平生活;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 里程碑。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中共十一届三中 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 时期。(写出其中四个事件并加以论述)史论结合,表述成文,字数 180 字左右。
20 .( 1 )文艺复兴。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2 )《权利法案》。分权制衡原则。( 3 )蒸汽时代。 内燃机。( 4 )新经济政策。( 5 )罗斯福。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开启了福利主义的大门。( 一 点即可)( 6 )思想解放推动社会进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改革是强国之路等。(符合 题意即可)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