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6 19:11: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来宾市2025年春季学期高一期中检测
历史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古代罗马的庞贝古城曾出土了印度女神雕像,而在印度半岛东海岸的本迪治利城则发现了一个罗马商站遗址出土了大量罗马帝国陶器和罗马帝国钱币。这一现象表明()
A.丝绸之路促进了东西方文明沟通B.亚历山大东征加速了文明的传播
C.区域文明之间存在着联系与沟通D.宗教是早期文明交流的重要载体
2.1066年,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加冕成为英王威廉一世,后又经过五年的战争彻底征服英格兰。威廉一世在没收贵族土地和分封土地的过程中,于1086年召开誓忠会,让所有等级的领主前来对他行“臣服礼”并宣誓效忠。这样,封建制初期在欧洲大陆通行的“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封君封臣原则,在英国却变成“我的附庸的附庸也是我的附庸”。这说明英国()
A.王权得到加强 B.封君封臣制度瓦解
C.市民阶层壮大 D.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3.新航路开辟后,欧洲至亚洲最有利的航线被西、葡两国占据,倒逼英、荷两国开始探索其它航线。1497年,卡伯特父子找到纽芬兰岛;16世纪,巴伦支3次航行北冰洋地区;1642-1643年,塔斯曼环航澳大利亚。这些探索()
A.打破了西、葡海上霸主地位 B.扩大了人类对世界的认知
C.加剧了英、荷两国贸易摩擦 D.促进了全球贸易中心转移
4.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国家按照传统方式收取货币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实际收入因为货币贬值而急剧减少,甚至陷入贫困而破产。手工工场主、资本主义农场主和新贵族获利很大,他们既能够廉价地购买劳动力,又有大量产品待价而沽。这反映了欧洲()
A.价格革命的影响 B.股票市场的出现
C.商业革命的萌发 D.手工工场的发展
5.1423年,意大利教育家维多里诺创办了一所宫廷学校,称“快乐之家”。维多里诺强调发展儿童的个性,在他的学校里,学生们通过团体游戏激发责任感;在音乐、舞蹈和唱赞美诗等活动中,发展学生主动积极活泼的天性。据此可知,维多里诺的教育()
A.旨在助推社会阶层的流动 B.摆脱了神学思想束缚
C.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 D.成为培养贵族的阵地
6.马丁·路德说,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据此可知,宗教改革()
A.质疑上帝的至高无上 B.批判封建君主专制
C.挑战罗马教廷的权威 D.提倡“因行称义”
7.18世纪,“中国热”一度在欧洲流行。在西方启蒙运动那里,东方是一个重要参照,孔子成为理性主义的代言人和领路人,东方世界为西方启蒙思想家提供了所向往的理性精神。伏尔泰表现出对孔子思想的极大认可和欣赏,号召西方,尤其是欧洲的君主们应该认真向孔子、向中国学习。伏尔泰此举旨在()
A.对中国古代制度表示赞赏 B.促进中西文化交流
C.暴力推翻法国的专制统治 D.宣传资产阶级启蒙思想
8.埃里·凯杜里在《民族主义》中写道:“1792年后,法国革命和集会逐步把法国的爱国主义带到了欧洲各地,尽管引发了拿破仑的征服下的一些国家不满,但欧洲全境更加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后拓展到拉丁美洲。”该学者旨在强调法国大革命()
A.激发世界各地人民的爱国主义B.唤醒了欧共体成员民族民主意识
C.对近代欧美民族主义影响显著D.客观上扫荡了欧洲大陆封建秩序
9.1829年《利物浦水星报》刊登雨山桥实验的比赛广告,该比赛的目的是为了决定新建的铁路采用哪种动力。比赛吸引了10000~15000人参加,从哲学教授到机修工都参与其中,有人发明了“手动车”,有人发明了“轮足机”(如下图所示)。这反映了当时()
A.畜力仍是动力的主要来源 B.民众对技术创新充满热情
C.群众性体育运动的兴起 D.机械力与畜力难以兼容
10.1760年前后,英国贵族地主阶级中掀起“忠君爱国”的王政思潮。托利党领袖博林布洛克在《爱国君主思想》一文中反对“篡权”的内阁与政党,“党派是一种政治罪恶”,君主才是“人民的中心”。在此思潮影响下,乔治三世扩大君主权力。这反映出当时英国()
A.宪政道路曲折复杂 B.启蒙运动尚未展开
C.两党竞争十分激烈 D.资产阶级实力弱小
11.从19世纪中叶开始,欧洲女权主义者提出了改革妇女服装的倡议,设计并试穿了短裙和女式长裤,但受到舆论责难。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加入劳动大军,妇女裤装和短裙开始流行。这说明()
A.服装的变化反映了妇女政治地位的提高B.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促使妇女成为劳动者
C.妇女装束变化与其社会角色变化相适应D.妇女以穿着裤装和短裙来维护自身权利
12.英国吞并印度的过程中,从印度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中征集组成了一支大约20万人的土兵,由4万英国警官控制、监视,顺利地把它变成了统治印度的工具。这表明()
A.印度的种族和宗教矛盾异常尖锐B.英国大力帮助推动印度的发展
C.英印军队战斗力差距较大 D.印度的民族意识亟待觉醒
13.二战后,美军单独占领日本并在日本推行“民主化改革”。有美国学者评价道:“(驻日盟军总司令)麦克阿瑟,蓝眼睛的幕府将军,家长式温情的军事独裁者。正如天皇和江户时代的将军们一样,他坐在司令部里,骄横地颁布法令。”该学者意在强调()
A.改革过程背离了民主原则 B.美国将日本变为其殖民地
C.民主化不符合日本的国情 D.美军竭力清除法西斯残余
14.1921年,苏俄政府通过粮食税等市场机制建立工农联盟,同时允许私营企业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并以租让制等形式在一些经济部门引入外国资本。上述举措属于()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社会主义工业化” D.“农业集体化”
15.1964年,中法建立外交关系。1966年,法国总统戴高乐访问苏联,两国发表了联合声明,强调由欧洲人来考虑和解决欧洲事务,还达成了空间技术合作协定,进一步扩大了合作领域。这表明()
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 B.欧洲一体化向纵深发展
C.世界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 D.法国改变战略目标与价值取向
16.某教授曾撰文写道:“到戈尔巴乔夫上台时,这种高度集中统一的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对整个经济的制约作用已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打破这种体制的要求已非常强烈,而这种体制也确实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可以印证戈尔巴乔夫改革()
A.适应时代需要,获得成功 B.能够使苏联经济得到迅速发展
C.冲击了苏联的所有制结构 D.改变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济模式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11世纪后西欧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农民影响很大,农民要向领主缴纳货币地租,数目越来越多,有时甚至取代了部分或全部劳役地租,使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有所松动,但并未减轻甚至加重了农民的负担。在西欧大陆上的有些地区,农民组成公社进行斗争,从封建主那里取得写明农民负担数额的证书。落后的庄园经济只能维持简单的再生产,而不能扩大生产能力,逐渐走向瓦解。庄园经济转化为租佃制度,封建主从身份性地主向非身份性的经济型地主转向,小农阶层取代备受束缚的农奴阶层,而成为农民的主体,无地少地的雇工阶层也出现了。
-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13世纪末叶,庄园中富裕农民兴起,成为“头面人物”,也称“庄头”,他们在村庄中担任各种公职的······没有他们的合作,领主就难以进行管理。在法庭上,庄头及其他庄园的执事人员常常作为起诉人,对那些侵犯领主特权的人进行指控;佃户包括农奴佃户则根据惯例据理力争。法庭由庄园全体成员组成,出席法庭和参与判决是庄民的义务,也是他们的权利······庄头常常起到“召集人”、“中间人”的角色。
-摘编[英]马修·黑尔《英格兰普通法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西欧庄园经济的发展趋势。(4分)
(2)西欧中世纪“头面人物”产生的基本条件是什么?并分析其作用。(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美国历史学者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在他1972年的著作《哥伦布大交换》中,首先提出了“哥伦布大交换”这个概念,指的是东半球与西半球之间生物、农作物、人种,包括黑奴文化、传染病甚至思想观念的突发性交流。它是人类历史上跨越种族的一个重要事件。在人类历史上,这是关于生态学、农业、文化许多项目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克罗斯比认为:“哥伦布航行带来的改变,最重大的一项,乃是属于生物式的改变。”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重大结果之一是:使旧大陆和新大陆的病菌、植物品种进行了交流互换,极大地影响了此后的世界历史。
-摘引自武斌《记疫、祈祷、隔离与共生》
材料二16-17世纪葡萄牙、西班牙商人参与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贸易而输入(中国)白银统计表
葡萄牙商人(从日本流入) 西班牙商人(从美洲输入)
1586-1630年 从长崎输入 近1500万两 1571年后 平均每年运入 150吨
1557-1644年 从日本流入 1亿两左右 后20年中 共运输 3000吨
注:这些白银绝大部分流入中国内地 注:这些白银基本流入了中国
-据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改编
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美洲传向世界的物种两例,并概括“哥伦布大交换”的影响。(10分)
(2)请简要评析16-17世纪“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之现象。(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工业革命是以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就是手工工场向大机器工厂的一个飞跃。这个飞跃之所以能够实现,与手工工场的高度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工场手工业的高度发展是工业革命不可缺少的技术前提。资本的积累则为其提供了经济前提。此外,英国为追求更多的利润,还以满腔的热情来关注生产的发展,从而刺激了机器的发明和新科学技术的使用。
-摘编自张跃发《近代文明史》
材料二这是个最坏的时代,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是个令人绝望的春天,这是个充满希望的春天,我们前面什么也没有,我们前面什么都有。
-狄更斯《双城记》
材料三西方列强的入侵,给国家和人民带来苦难的同时,也带来了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给中国的发展和变革带来了历史的机遇,为了“自强”和“求富”,19世纪60年代,中国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发展。
-摘编自杨健《工业革命对中国的若干影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产生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6分)
2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纵观人类的发展史,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世界,社会的迅速发展都是在思维活跃的时候。社会发展有突进和渐进两种形式,突进表现为打碎旧的生产关系,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暴力革命。这时,思维活跃犹如翻江倒海一般,表现得尤为明显,形成不可遏止的思想解放运动;渐进则是政治上的改良和生产力的改进,此时,思想则呈现出比较活跃的状态。而一切暴力,如果没有思想解放运动作为先导,只是按固有的思维模式提出一些纲领或改革措施,其结果只能是改朝换代,而单纯的暴力,则只能对社会造成破坏,无益于社会的进步。
-摘编自赵立、史云谋《思想解放与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研究》
阅读材料并结合世界近代史的相关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写一篇历史小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成文)
  2024—2025学年度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答案
  一、选择题
  1.C
  2.A
  3.B
  4.A
  5.C
  6.C
  7.D
  8.C
  9.B
  10.A
  11.C
  12.D
  13.A
  14.B
  15.A
  16.C
  二、非选择题
  17.
  (1)落后的庄园经济逐渐走向瓦解;租佃制度在庄园经济中越来越重要。
  (2)基本条件:经济实力上升。作用:以公职身份在村庄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利用庄园法庭以习惯法为审判依据行使司法权;在维护庄园主利益的同时,一定程度上保障普通庄民的利益和权利。
  18.
  (1)物种:马铃薯、玉米、可可、番茄、甘薯、花生、南瓜(答出两点即可)。影响:推动了人口的迁移;促进了世界动植物的大交流;导致了各种疾病的传播;提升了商品的世界性流动;改变了世界的人文地理格局和自然环境状态(答出三点即可)。
  (2)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商人形成以澳门为中转站的贸易网络,西班牙商人经营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一个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逐渐形成;大量白银流入,推动白银货币化,促进了中国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或雄厚商人群体的形成)等。但流入中国的白银没有转化为资本,没有起到推动社会转型的作用。
  19.
  (1)先进社会制度的确立;丰富的资本;广阔的海外市场;廉价的原料产地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的技术积累(任答三点即可)。
  (2)积极性: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引起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出现两大对立阶级;促进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初步形成;改变人们生活和社会面貌;提高政治民主化水平;出现自由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思潮等(任答两点即可)。消极性:导致贫富分化加剧;环境污染严重;殖民扩张加剧;疾病和犯罪问题严重等(任答一点即可)。
  20.
  论题: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
  论述:14—17 世纪的文艺复兴冲击了天主教神学权威,解放了人性,促进了思想解放;16—17 世纪的宗教改革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有利于欧洲资本主义成长;17—18 世纪的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猛烈抨击封建制度,主张自由、平等、民主,影响了法国大革命,推动法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三大思想解放运动推动了西欧资本主义发展和世界文明进步。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