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件(共39张)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课题2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复习课教学设计+课件(共39张)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6-06-23 10:44:18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九年级化学的教学过程,是在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课堂的实效性,就必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在设计中也应以学生所求、所需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研读、质疑、思悟为主体,以教师启发、辨析、点拨为主导,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本节课的教学思想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思维为核心,以能力素质为目标。?
二、教材分析?
“燃料及其利用”是人教版九年级第七单元的教学内容。本单元共3个课题:燃烧和灭火;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其中1、3课题是重点,也是难点,并且配有大量的实验来解决重点和难点。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并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理念。
?三、学情分析?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图像,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同时,注意通过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的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2、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3、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
源的重要性。???
过程和方法:
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
从化石燃料的元素组成及其变化角度,分析化石燃料燃烧在使用过程
中对环境的污染;?
??3、通过对燃料的选用和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学习,培养比较、分类、归
纳、概括等信息加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自主研究,学习对现象,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的科学方法,认识燃烧的条件;认识灭火的基本原理;掌握灭火的常用措施;了解常见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增强安全意识;?
2、以化石燃料的利用为载体,体会化学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体会化石燃料的宝贵性和开发新能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能源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五、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能源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六、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七、教学方法:实验、归纳、练习设计相结合。
?八、教学过程:?
教材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着重于描述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第二部分着重描述爆炸,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引入】在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时,我们知道许多物质可以在氧气或空气中燃烧。在本节中,
我们将学习燃烧、燃烧的条件、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提问】生活中有许多燃烧现象,你能根据这些现象列举一些使物质燃烧的方法吗??
【回答】用火柴、打火机、烟火、炉火等火源将纸、煤、酒精灯等引燃,用电子打火点烟、
钻木取火等?
物质燃烧的共同特征和反应实质。?待征——发光、发热?实质——剧烈的氧化反应?
【演示】在烧杯中放入半杯80℃左右的热水,在烧杯上放一块薄铜片,在铜片的两端分别
放一小粒白磷和一小堆红磷,过一会儿后白磷燃烧起来而红磷不燃烧。?
【提问】通过对上述实验进行分析,可燃物在什么条件下才能够燃烧??
【演示】在玻璃棒的下端、中部、上部三处各系上一小块白磷,把玻璃棒插到盛有80℃热
水的烧杯里,使下端的白磷浸没在热水中,中部的白磷悬于水面处,上部的白磷露在烧杯外,结果只有水面处的白磷燃起来了。?
【分析】水面上的白磷和水中的白磷温度都达到了着火点,不同的是水面上的白磷与空气接
触了而水中的没有,这就说明物质必须与氧气接触才能燃烧;水面上的白磷与烧杯外的白磷同在空气中,而烧杯外的白磷下面没有热水,其温度未达到着火点,说明物质要燃烧还得使其温度达到着火点。?
????????燃烧:可燃物跟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
(2)要与氧气接触。?
(3)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时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小结】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设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若缺少一个就不能燃烧。当发生了火灾时,应如何
灭火呢??
【讲解】灭火的原理是由燃烧的条件决定的,即破坏燃烧的条件之一,就可以灭火。可见,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是从不同的角度来说明同一问题,两者不是相互割裂的。?
????二: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原理一: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
原理二:将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讨论】1.实验室如何熄灭酒精灯?它应用了什么原理??
2.木头着火时,通常泼水可以熄灭,为什么??
3.?请联系实际,列举一些常用的灭火方法,并分别说说它们的灭火的原理。?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引入】大家知道,同是一种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燃烧的现象也不相同。如碳、硫、磷等在氧气中燃烧就要比在空气中剧烈;在同一条件下,有些物质能平静燃烧,有些物质则急剧燃烧,甚至会发生爆炸。为什么同是燃烧,但现象会出现如此的差异呢??燃烧的特殊现象——爆炸?
【讲解】通过上述实验我们看到:?
1.氧气的含量不同,可燃物燃烧的激烈程度是不同的。?
2.由于可燃物与空气充分混合,经点燃在一定空间内急剧燃烧,生成的气体受热急剧膨胀即引起爆炸。所以在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的一些车间都写有严禁烟火的警告,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会有爆炸的危险。?
【引入】外界条件的变化对燃烧的现象也有影响,总的来说就是?
【板书】可燃物与氧气接触面积越大,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就越剧烈。在一定空间内急剧
燃烧,并有气体生成,可以引发爆炸。
课件39张PPT。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科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复习课)2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中考考点清单
常考类型剖析
实验突破 3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考点二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考点三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返回总目录4
1.燃烧
(1)定义:通常情况下,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 发光、放热的剧烈的 反应。考点一 燃烧与灭火 氧化中考考点清单5(2)燃烧条件(高频考点)
① ;
②与 接触;
③达到燃烧所需的 。
(也叫可燃的 )。
【特别提醒】不是所有的燃烧都要有氧气参加,如H2在Cl2 中也能够燃烧。
(3)燃烧条件的探究(详见实验突破栏目) 最低温度中考考点清单着火点可燃物氧气(或空气)三者缺一不可例题6(4)燃料充分燃烧的条件
①充分燃烧的条件
a.燃烧时要有足够多的 (或氧气);
b.燃料和空气(或氧气)要有足够大的 。
②燃烧不充分的缺点:产生的热量少,浪费资源;

中考考点清单 空气接触面积72.灭火的原理和方法(高频考点)
(1)原理:破坏 的条件
(2)方法
①清除 或使 与其他物品隔离
②隔绝 ,
③使温度降到 以下
中考考点清单 燃烧可燃物空气(或氧气)着火点 三者必
具其一可燃物8(3)常见灭火器及适用范围
中考考点清单9 中考考点清单(4)日常生活中的灭火实例、灭火方法及原理隔绝空气(或氧气)隔绝空气(或氧气)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或氧气)隔绝空气(或氧气)隔离可燃物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实例灭火方法103.火险应对措施
(1)如果火势不大,可根据起火原因选择合适的 方法和灭火器材将火扑灭。
(2)如果火势较大或有蔓延的趋势和可能,应立 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如用 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或沿墙壁跑离着火区 域等。
中考考点清单返回考点目录例题11中考考点清单考点二 易燃物与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1.爆炸:可燃物在 急剧燃烧,就 会在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 而引起爆炸。
例如:家庭用的天然气、煤气或液化石油气等有 泄漏,可燃性气体聚集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等有限空间 内,遇到明火就会急剧地燃烧,很有可能发生爆炸事 故,而造成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害。有限的空间内迅速膨胀12中考考点清单当心火灾—易燃物质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禁止带火种禁止燃放鞭炮禁止吸烟2.常见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13中考考点清单3.生活中的安全常识
(1)加油站、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和煤矿的矿井内,都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因为这些地方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气体,它们遇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14(2)当室内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煤气等泄漏后,室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在此环境中,切不能打电话或打开换气扇。应首先关闭燃气阀门,开窗通风,并在
杜绝一切明火的同时,查找泄漏原因。
【特别提醒】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中考考点清单返回考点目录15考点三 燃料的合理利用与开发
1.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1)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
①放出热量:如 ②吸收热量:如
返回类型目录返回考点目录C +CO2 2CO16中考考点清单(2)能量变化的意义
人类需要的大部分能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最常见的就是生活燃料的使用,如利用沼气燃烧可以煮饭、炒菜等。此外,人们还利用燃烧等化学反应产生的能量照明、发电等,如蜡烛燃烧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光能、火力发电是将煤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化为电能等。17中考考点清单2.化石燃料的利用(高频考点)
三大化石燃料是指生活中使用的  、   、
   等,它们是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煤天然气石油不可再生18
(1)煤和石油
①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元素,此外还含有氢元素和少量的氮、硫、氧等元素及无机矿物质;
②石油也是一种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
素。将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将它们分离,可以得到不同的产品,使石油得到综合利用。
【特别提醒】石油加热炼制利用的是石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从而分离得到不同的产品,属于物理变化。
中考考点清单19(2)天然气:主要是由碳和氢组成的气态碳氢化碳氢化合物,其中最主要的成分是甲烷(CH4)。甲烷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特别提醒】只含碳、氢(或碳、氢、氧)元素的物质充分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和H2O。CH4+2O2 CO2+2H2O20中考考点清单(3)合理利用与开发化石能源
合理利用化石能源的方法主要是使燃料充分燃烧。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一是燃烧时要有足够的空气,如做饭时调节燃气灶的进风口等;二是燃料与空气要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如工业燃煤时常将煤块粉碎成煤粉等。21中考考点清单(4)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①燃料中的一些杂质,如硫燃烧时会产生空气污染物,如二氧化硫等;
②燃料燃烧不充分会产生一氧化碳;
③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及炭粒、尘粒等排放到空气中形成浮尘;
④煤燃烧时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在空气中发生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酸雨22中考考点清单⑤汽车尾气的主要污染物是     、未燃烧的碳氢化合物、      、含铅化合物和烟尘等。减少汽车尾气对空气的污染措施有:改用压缩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作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乙醇作为汽车燃料,可适当节省石油资源。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特别提醒】酸雨对环境的危害主要有:使农田和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水中其他生物,腐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和名胜古迹等。其防治措施有:使用除硫煤、开发新能源、工厂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等。一氧化碳氮的氧化物C2H5OH+3O2 2CO2+3H2O233.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1)氢气(高频考点)
本身无毒,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约为同质量甲烷的两倍多(液氢完全燃烧约为同质量汽油的三倍多),且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空气。所以它被认为是理想的    、    燃料。中考考点清单清洁高能24(2)乙醇
乙醇俗称    ,化学式为     。有特殊
气味且易    ,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易燃,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对环境无污染,被称为“绿色能源”,属于    (填“不可再生”或“可再生”)能源。
(3)其他新能源:    、   、    、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中考考点清单太阳能风能 地热能溶于水可再生酒精C2H5OH返回考点目录例题25常考类型剖析类型一 燃烧的条件
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类型三 三大化石燃料和新能源返回总目录26常考类型剖析
类型一 燃烧的条件
命题解读:湖南中考关于燃烧条件的考查涉及的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和实验与探究题。考查的形式有两种:一是根据现象判断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与空气或氧气接触、达到可燃物燃烧的着火
点);二是判断燃烧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也常结合灭火一起综合考查。27例 “纸船烧水”的实验中,当酒精灯加热盛水的
纸船时纸张不会燃烧。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纸张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
B.纸张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
C.空气不充足,纸张不会燃烧
D.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
【解析】纸张是可燃物,A错误;纸张的着火点属于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降低,B错误;纸船
与氧气充分接触,C错误;水蒸发时吸热,温度达
达不到纸张的着火点,纸船不会燃烧,D正确。常考类型剖析
D返回类型目录返回考点目录28类型二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命题解读: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湖南中考的高频考点,常以选择题形式考查。涉及的内容主要有:①灭火方法所利用的原理(主要),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也常与燃烧的条件综合考查;②灭火方法的选择等。常考类型剖析
29例 (’13襄阳)用扇子轻轻的把燃着的蜡烛扇灭,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解析】对着燃着的蜡烛用扇子扇风,不可能隔绝空气,也不会清除可燃物,只能将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带走,使其温度降低至着火点以下达到熄灭的目的。着火点是可燃物的性质,一般不能改变。D常考类型剖析
返回类型目录返回考点目录30类型三 三大化石燃料和新能源
命题解读:湖南中考关于三大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考查题型以选择题和填空题为主。主要考查对三大化石燃料和新能源的认识,化石燃料使用对环境的影响等。在填空题中常结合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综合考查。
常考类型剖析
31例(’13扬州)如图是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比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煤、石油是可再生能源
B.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68%
C.应提倡以煤炭为主的能源消费
D.应适度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D常考类型剖析
32【解析】煤、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A错误;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所以化石燃料占能源消费比例的90%,B错误;煤炭是不可再生能源,且燃烧后会污染环境,所以应该减少以煤炭为主的化石燃料的使用,C错误;水电、风电、核电不仅不会污染环境,且水电、风电还是可再生能源,所以应该提倡使用。
常考类型剖析
返回类型目录返回考点目录33实验突破实验 燃烧条件的探究
湖南3年41套卷:2013年考查2次,2012年考查7次,2011年考查4次;命题点有:通过对比实验法中的对比点判断燃烧的条件;根据装置判断实验目的、实验能否成功的判断。
1.实验装置返回总目录342.实验设计中运用的实验方法
(1)对比实验法: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是一组对比点;铜片上的白磷与水中的白磷是另一组对比点。
(2)条件控制法:把白磷放在热水中,通过液封而隔绝空气,其设计意图是:提供可燃物与反应所需的温度,但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检验是否能够燃烧(提供燃烧所需的任意两个条件而控制另外一个条件)。实验突破353.实验现象及解释
(1)现象: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图1 水中的白磷不燃烧。
(2)解释:热水的温度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而未达到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不燃烧;热水的温度虽然达到了白磷的着火点,但烧杯中的白磷没有与足量的氧气接触,所以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铜片上的白磷既与足量的氧气接触,又达到了着火点,白磷燃烧。实验突破364.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的条件是: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三者缺一不可。
5.实验的改进
由于铜片上的白磷露置在空气中,燃烧会对空气造成污染,所以应加以改进,让白磷在密闭的环境中燃烧;另外如再增加一个实验:将氧气(或空
气)直接用导管通入热水中的白磷处(如图2),出现水火相容的现象则效果更佳。实验突破37【例】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红磷的着火点为240℃,五氧化二磷会刺激人的呼吸道。他设计实验如下: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入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
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实验突破38(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 。
(3)请举一例说明燃烧必须有可燃物参加。
关闭燃气灶阀门,火焰熄灭(或打火机没燃料后打
不着火或森林起火设置隔离带,火势不再蔓延或木柴
燃烧而石块不燃烧等)
4P +5O2 2P2O5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与空气(或氧气)接触实验突破39(4)请你根据小军查阅的资料和实验现象,指出他设计的装置有何不足。
白磷燃烧没有在密闭装置中进行,生成的五氧化二磷会污染空气
实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