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采薇》导学案(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二第二单元第4课《采薇》导学案(无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6-06-23 10:0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采薇》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并掌握《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进一步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二、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难点:了解家园之思的文化内涵,进一步认识故乡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以此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教与学过程
(一)前置作业
1、预习课文,注意课文注释中的注音的字词;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2、思考:这首诗表现了什么样的主题?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
明确:
3、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犭严
狁之故(
)(

不遑启居(

我戍未定(

象弭鱼服(

王事不盬(

小人所腓(

靡使归聘(

四牡骙骙(

(二)
基点知识预习自测
(1)通假字
岁亦莫止(

彼尔维何(

维常之华(

犭严
狁孔棘(

(2)词类活用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岂不日戒(

(3)古今异义
不遑启居
古义:
今义:
君子所依
古义:
今义:
小人所腓
古义:
今义:
(4)一词多义
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

靡室靡家(

忧心烈烈(

载饥载渴(

忧心孔疚(

今我来思(

(三
)重点精讲
1、“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视为情景交融的佳句,试赏析。
明确:
2、本诗的哪些章节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手法?表达效果如何?
明确:
(四)疑点探究
探讨本诗中蕴含的乡思情结的内涵。
讨论探究:
四、课堂小结
1、诗歌十分注重用具体生动的细节来展现生活图景。
2、情景交融。
3、旋律协调,音节和谐,一唱三叹。
五、课后巩固练习
1、下列四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望风披糜
忧心忡忡
世外桃园
即来之,则安之
B.糜糜之音
纵横驰聘
弥天大谎
人才辈出
C.兵荒马乱
戍马倥偬
仓遑逃窜
箭拔弩张
D.寻物启事
莫名其妙
沧桑巨变
山清水秀
2、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止:句尾语气助词,无实义。
B.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聘:问候
C.行道迟迟
迟迟:很晚
D.戎马既驾,四牡业业
业业:高大的样子
3、下列各组句中,每句都包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A.岁亦莫止/
我戍未定
B.忧心孔疚/
我行不来
C.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
D.象弭鱼服/
小人所腓
4、下列有关《诗经》常误,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收入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有“诗三百”之称。
B.《诗经》为我国古典文字现实
( http: / / www.21cnjy.com )主义传统的监觞,汉代儒家将其奉为经典,列为
“五经”之首;“楚辞”是我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以《离骚》为代表,因此又称“骚体”诗。
C.《诗经》依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雅》、《颂》三部分,其中《风》又称为《国风》,艺术成就最高;《诗经》的形式以四言为主,普遍采用赋、比、兴的手法,与“风”、“雅”、“颂”合称为《诗经》六艺。
D.《雅》分《大雅》和《小雅》,作者多属贵族阶级;诗作以歌颂和维护其统治为基本倾向。《采薇》是《大雅》中的一篇。
5、阅读4、5两章,完成下列题目
(1)“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简析这四句诗表现的内容及作用的艺术手法。
内容:
艺术手法:
(2)“牡”在诗中指驾车的雄马,其本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
,其反义词是
。请写出含“牡”或其反义词的成语:

(3)请结合“四牡骙骙”、“四牡翼翼”
( http: / / www.21cnjy.com )“四牡业业”“象弭鱼服”等诗句,说说本诗描写战争面的特色:
六、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