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2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修2人教新课标版 《第四单元 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3 09:56:57

文档简介

课件10张PPT。第四单元构建资产阶级代议制的政治框架资产阶级代议制(间接民主)君主立宪制(英国)民主共和制(美国)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古代民主政治(直接民主)古希腊的民主政治(代议制立宪政体)(代议制共和政体)第一课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一、英国《权利法案》(一)背景1、历史依据:英国悠久的宪政历史2、1688年“光荣革命”《权利法案》是对英国限制王权传统的继承(1)资产阶级力量得以巩固与增强(2)资产阶级与国王的相互妥协《权利法案》是两者矛盾与妥协的产物(三)《权利法案》的主要内容1、议会拥有的权力(保障公民权利)(1)议会必须定期召开及征税的权力(2)议会享有的自由权力2、限制国王的权力(1)国王不得废止或停止法律 (2)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和军权 (二)《权利法案》的颁布1689年,议会通过,英王签署(四)《权利法案》的历史意义1、英国宪政史上的重要文献,以法律文件的形式结束了君主专制统治,确认了议会高于王权的原则 2、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成为以后很多国家资产阶级效法的样板二、英国君主立宪制(一)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必然性历史传统与资产阶级革命力量的构成(二)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1、奠定基础:“光荣革命”2、法律保障:《权利法案》3、逐步确立:《三年法案》《王位继承法》(1)《三年法案》:关于议会定期召开(2)《王位继承法》:对继承者资格的规定(三)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本原则 限制王权和议会权力至上(四)君主立宪制与封建君主制的区别君主立宪制封建君主制实质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封建专制统治国王与议会两者并存,国王“统而不治”议会不常设,无权干涉国家行政事务国家权力王权受限,议会权力至上王权占主导地位(五)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特点1、以责任内阁制为核心,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实际上对议会负责。 2、国王是国家元首,但实际上首相掌握最高行政权 。3、以代议制民主为基础,议会是国家的最高立法机关,是国家权力中心所在。 (六)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的历史意义 1、资产阶级分享到国家权利,使英国获得了政治稳定与经济持续发展的制度保障。 2、英国在本质上逐渐实现了向现代民主国家的转变,是英国政体上的创新。3、为欧洲乃至世界的民主政治进程作出贡献。课件8张PPT。第二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一、英国的责任制内阁(一)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过程阶段时间概况起源16C初枢密院的外交委员会,强化专制王权的工具萌芽17C后期国王在王宫密室召集部分亲信共商国是开始形成18C初期下院多数党领袖主持内阁会议,国王逐渐“统而不治”,第一任内阁首相——沃波尔(华尔波尔)进一步完善18C后期-19C上半期内阁行使最高行政权力,标志英国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二)内阁的权限1、内阁的主要职权(1)对提交议会讨论的政策作出最后的决定(2)按照议会规定的政策行使最高行政权力(3)协调和确定政府各部的职权2、内阁与议会的关系(1)内阁由议会产生,阁员大都由议员兼任(2)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政府对议会全权负责)——内阁制政府的特征(三)首相、内阁和政府的产生1、法定程序下院大选,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出任首相英王任命首相首相提出内阁成员和政府成员名单 英王批准 2、首相的职责(1)一身二任(政府首脑、多数党领袖)掌握国家实权(2)受议会监督,有义务向议会报告工作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一)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阶段权力重心中世纪贵族开创议会国王是权力重心17C革命议会改造成资产阶级代议制19C议会改革以后下院开始居于权力重心 内阁渐成英国现代政治权力中心实质:基本框架无根本变化,只是国家权力重心在转移特点:连续性、渐进性(二)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特点 间接民主,有更多弹性、更广泛的宽容性、更大的自由度 (三)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2、基本框架:由国王、上院、下院、内阁组成1、原则:主权在民3、实行方式:间接民主(按一定程序选举代表组成的代议机关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 )(四)英国代议制的间接民主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实行间接民主的原因(1) 随着民族、国家的形成,人口和疆域的扩大,直接民主制失去了历史和客观的条件 (2)资产阶级摧毁了封建制度的政治特权,建立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从而为资产阶级政治平等自由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和民意基础。 (3)代表来自于公民的选举,职责是负责制定法律和管理公共事务,并有一套相应的机构对之加以监督约束,人民的权益能得到保障 。(五)英国代议制民主政治的影响1、缓解社会矛盾,促使英国进入一个政治稳定、经济快速发展的时期 2、顺应了资产阶级民主与法制社会的历史潮流,促进了资产阶级政治文明的发展 3、不同程度地影响了欧洲和北美地区以及英国海外殖民地的政治文明进程 4、今天世界上有许多国家采用了英国式的代议制民主的政治框架课件12张PPT。第三课美国代议共和制度的建立一、1787年宪法制定的背景(一)1777年《邦联条例》存在缺陷1、《邦联条例》的制定(1)背景:独立战争需要进一步联合的全国性政府(2)性质:具有宪法性质的法律文件2、《邦联条例》的内容(1)联盟正式定名为“美利坚合众国”。(2)邦联国会是唯一中央政府,但不得干涉各州内部事务。3、《邦联条例》的成就与缺陷(1)成就:为独立战争取得最后胜利提供保障(2)缺陷:没有建立有效的全国性政府,邦联只是松散的联盟。(二)直接原因:1786年“谢司起义” 促使联邦派决心建立强大的全国性政府,以维护独立战争的成果。二、1787年《美利坚合众国宪法》(一)1787年宪法的制定1、1787年制宪会议的召开2、宪法的颁布:9月通过草案,1788年生效(二)1787年宪法的文本结构Part 1:序言(宪法的宗旨和目的)Part 2:正文(国家政治体制的规定)(Part 3:宪法修正案)(三)1787年宪法的主要内容及原则1、确立“主权在民”的原则“人民”是政府的权力基础2、确立以代议制为基础的共和体制(确立共和制原则)(2)所有公职向人民开放,总统和国会议员都是民选 (1)废除贵族头衔和世袭职务3、确立“三权分立”、相互制衡的原则(1)立法权:国会立法程序:议员提出议案两院审议、表决通过总统签署(2)行政权:总统(3)司法权:各级联邦法院 直接领导行政部门,统帅三军,有权否决国会立法联邦法院拥有终审权4、确立联邦制(联邦政府与州政府的权力分割互不侵权原则 )5、人民通过选举对政府进行控制的原则联邦地位高于各州,联邦宪法为最高法律三、1787年宪法的影响(一)历史意义1、建立了总统制、联邦制、代议共和制相结合的国家制度。2、为此后美国两百多年间的发展与强大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3、这个制度为以后很多国家所效仿。 (二)宪法的缺陷与修正1、宪法存在缺陷的原因宪法是制宪会议上各利益集团相互妥协的产物2、宪法的主要缺陷(1)间接承认了奴隶制的合法性。(2)公民选举权受到较大限制。3、宪法的修订比较美国总统制与英国君主立宪制美国总统制英国君主立宪制国家元首总统国王元首产生方式选民选举世袭元首任期任期制终身制元首权限掌握行政权“统而不治”政府行政首脑总统首相内阁产生方式总统任命议会产生立法权国会(参众两院)下院内阁特点对总统负责,不对国会负责首相与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议会与行政机关的关系行政机关与立法机关独立行政机关由议会产生,受议会监督总统
(行政权)国会
立法权联邦法院
(司法权)审批权弹劾权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总统任命的司法官员须经参院通过司法审查:可宣布国会立法违宪司法审查:可宣布总统政府违宪任命大法官美国的分权与制衡首相议会下院内阁 (政府)下院大选中获胜的多数党领袖对议会负责提出名单组成责任制内阁集体对议会负责内阁与首相在政治上共进退监督内阁,从而控制行政英国议会与政府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