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选修2人教版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课件(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选修2人教版 《第五单元 法国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的斗争》课件(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1.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3 11:43:51

文档简介

课件11张PPT。第五单元法国民主力量 与专制势力的斗争波旁王朝君主立宪派专政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复辟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督政府执政府)八月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政变1830年七月革命1793年起义法国曲折的民主进程:资本主义封建专制共和制君主立宪帝制君主专制波旁王朝君主立宪派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法兰西第一帝国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法兰西第二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第一课法国大革命的最初胜利一、法国大革命与波旁王朝的覆灭(一)法国大革命1、背景(原因)(1)根本原因:波旁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思想基础:启蒙运动动摇了封建统治(4)导火索: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危机被迫召开三级会议(3)资产阶级、人民群众与特权等级的矛盾激化2、法国大革命的爆发(1)三级会议的召开以及第三等级的斗争(2)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时间:1789年7月14日意义: 从根本上动摇了波旁王朝封建统治,但未彻底推翻。(二)君主立宪派专政时期1、君主立宪派的专政(1)代表阶级:大资产阶级、自由派贵族(3)措施:主张君主立宪制,颁布废除封建特权的法令,制定《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4)对君主立宪派的评价①积极作用:基本完成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②局限性:与封建特权等级联系紧密,无法推进革命进一步发展2、《1791年宪法》的主要内容(1)以《人权宣言》为宪法前言(2)宣布法国为君主立宪制国家(3)确立“主权在民”原则(4)国家实行“三权分立”原则(5)对公民权、选举权的限定实质:确立大资产阶级的统治缺陷:对公民选举权进行财产限制(三)波旁王朝被推翻1、原因:(1)国内封建势力强大,积极实行反扑(2)国外封建君主的武装干涉(3)君主立宪派的软弱(4)路易十六出逃2、时间与过程:1792年八月起义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的成立(一)背景:1、前提条件: 八月起义推翻波旁王朝,君主政体垮台 2、主要原因:人民群众的积极推动3、阶级条件:资产阶级民主派的积极号召 4、外部原因:外来武装干涉促使资产阶级采取更激进的革命措施(二)吉伦特派专政与第一共和国的建立2、第一共和国的建立(1)时间:1792年9月(2)意义:法国民主力量在与专制势力的斗争中取得决定性胜利 1、吉伦特派专政(1)代表阶级:工商业资产阶级(2)权力机构:国民公会(1792年9月成立)(3)措施:成立第一共和国、处决路易十六课件12张PPT。第二课拿破仑帝国的建立与封建制度的复辟一、拿破仑帝国(一)建立背景:第一共和国政局混乱1、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1793年5月)(1)背景:法国局势紧张,而吉伦特派统治无能①国外:反法同盟的武装干涉②国内:物价飞涨,民众生活每况愈下王党分子的反革命暴动(2)结果:推翻吉伦特派统治,雅各宾派专政2、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1)代表阶级:中小资产阶级和下层民众(2)权力机构:救国委员会(3)恐怖统治的背景:共和国形势严峻(4)恐怖统治的措施①彻底废除封建制度,解决农民土地问题②实行恐怖政策经济:颁布限价法令政治:严惩嫌疑犯③发布总动员令,大批青年应召入伍(4)评价雅各宾派的恐怖统治①积极意义:建立了和人民的联盟,挽救了革命②消极影响:A、这只是一个战时体制,不适合形势稳定的国家建设B、限价法令违反了资本主义经济自由的原则,损害了资产阶级的利益C、恐怖政策使人人自危,导致民心不定3、“热月政变”与督政府的建立(1)“热月政变”(1794年7月) 标志政权从资产阶级民主派转到代表大资产阶级利益的热月党(2)热月党的主要措施①迅速结束恐怖统治,恢复资产阶级正常的政治经济秩序②保持共和制,但取消普选制③颁布共和三年宪法,组建督政府4、“雾月政变”(1799年11月)(1)背景:督政府腐败无能,法国局势动荡不安(2)结果:督政府被推翻,建立以拿破仑·波拿巴为第一执政的的执政府(3)影响:法国从民主共和制向军事独裁制转变(4)法国出现军事独裁的必然性 多次的动荡使法国民众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政权维持社会的安稳,独裁统治的建立成为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客观需要。(二)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时间:1804年(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政策1、对内:(1)稳定政局,鼓励资本主义发展(2)颁布《民法典》(1804年颁布)2、对外:与反法同盟进行战争成为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典范(四)拿破仑帝国的灭亡1、帝国危机(1)连年征战严重破坏了国内经济,动摇了帝国根基(2)对外战争从保卫革命成果转变为侵略扩张,激起各国民族反抗运动(3)拿破仑恢复封建习俗,有违大革命基本原则2、帝国的瓦解(1)拿破仑第一次被迫退位(1814年3月)(2)“百日王朝”与帝国的彻底覆灭(1815年)二、复辟的波旁王朝(1815-1830年)(一)背景反法联军进入巴黎,拿破仑帝国覆灭(二)复辟王朝的“白色恐怖”统治1、强化封建专制制度,恢复森严的等级制度2、对革命者进行反攻倒算3、查理十世解散议会,限制资产阶级选举权(三)复辟王朝的覆灭1830年“七月革命”三、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建立(一)“七月革命”与七月王朝的建立1、1830年“七月革命”的爆发(1)背景:波旁王朝的专制统治损害资产阶级利益(2)结果:推翻波旁王朝、建立七月王朝2、七月王朝的统治(1)代表阶级:资产阶级中的金融贵族(2)措施:①匡正复辟王朝的专制政策,实行君主立宪制②将工商业资产阶级和民众排挤在政权之外(二)“二月革命”和第二共和国的建立1、1848年“二月革命”(1)背景:七月王朝的政治危机、经济危机(2)导火线:“宴会运动”主导者:资产阶级共和派(3)革命爆发:1848年2月巴黎武装起义(4)结果:推翻七月王朝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成立 资产阶级共和派掌权,制定第二共和国宪法,实行普选制(五)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课件7张PPT。第三课法国资产阶级共和制度的最终确立一、法兰西第二帝国的建立(一)背景 路易·波拿巴当选第二共和国总统,修改宪法,实行独裁统治(二)第二帝国的建立时间:1852年11月(三)拿破仑三世的独裁统治1、代表阶级:大资产阶级中的金融贵族和大工业家2、对内:推行专制独裁(1)实行军事独裁:取消公民自由权,确立政治宣誓效忠制度,通过强化军队控制社会(2)经济:极力保障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3、对外:进行侵略扩张战争(四)第二帝国的覆灭1、独裁统治下的危机(1)对内独裁、对外战争引起国内局势紧张(2)1870年修改宪法有名无实2、帝国覆灭的导火线:1870年普法战争3、帝国覆灭:1870年巴黎“9月4日革命”4、帝国覆灭的原因:国内阶级矛盾激化,对外战争失败二、第三共和国的成立和共和制的确立(一)第三共和国的建立(1870年)(二)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的斗争1、巴黎公社被镇压与共和派力量的削弱2、君主派掌握政权与内部分歧3、共和制的建立:1875年宪法的制定(三)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宪法)1、宪法主要内容:(1)议会:两院制,掌握立法权,但受到总统限制(2)总统:国家元首,掌握行政权、政府官员任免权,统帅军队,在参议院赞同下可解散众议院(3)总理、内阁:议会中获多数支持的政党首领出任总理,总理组阁,内阁对议会负责2、第三共和国宪法的意义:(1)为共和国存在提供了法律依据 (2)限制了君主派的复辟活动 (3)为共和制的最终确立奠定了基础 (4)对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四)共和制的最终确立 1879年,共和派控制总统、内阁、议会职位,共和制最终确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