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期末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期末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86.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7 14:3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式子是方程的是( )
A. B.
C. D.
2.下列式子不是方程的是( )
A. B. C. D.
3.元旦期间某商场进行促销活动,一件进价为160元的衬衫打八折销售后仍可获利进价的.设这件衬衫的标价为x元,根据题意可列方程为( )
A. B.
C. D.
4.下列方程中解是x=2的是(  )
A.2x﹣2=1 B.3﹣x=x﹣1 C.x﹣1=x D.4=7x﹣2
5.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是( )
A. B. C. D.
6.如图,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且AB=4,则点A表示的数是( )
A.4 B.-4 C.2 D.-2
7.把一些图书分给七(2)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这个班有多少名学生?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8.如图,沿着边长为米的正方形,按方向,甲从以米/分的速度,乙从以米/分的速度同时行走,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某个顶点处,则这个顶点是( )
A.顶点A B.顶点B C.顶点C D.顶点D
9.学校组织植树活动,已知在甲处植树的有人,在乙处植树的有人现调人去支援,使在甲处植树的人数是乙处植树人数的倍,问应调往甲、乙两处各多少人?设应调往甲处人,则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10.如图,已知A、B是线段上两点,,、分别为、的中点,且,则长为( )
A. B. C. D.
11.甲队有28人,乙队有20人,现从乙队抽调x人到甲队,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依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12.如图,长方形ABCD中,AB=8cm,AD=6cm,P,Q两动点同时出发,分别沿着长方形的边长运动,P点从B点出发,顺时针旋转一圈,到达B点后停止运动,Q点的运动路线为B→C→D,P,Q点的运动速度分别为2cm/秒,1cm/秒,当一个动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动点也同时停止运动.设两动点运动的时间为t秒,要使△BDP和△ACQ的面积相等,满足条件的t值的个数为(  )
A.2 B.3 C.4 D.5
二、填空题
13.中国古代人民很早就在生产生活中发现了许多有趣的数学问题,其中《孙子算经》中有个问题:今有三人共车,二车空;二人共车,九人步,问人与车各几何?这道题的意思是:今有若干人乘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若每2人共乘一车,最终剩余9个人无车可乘,问有多少人,多少辆车?如果我们设有x辆车,则可列方程 .
14.今年小宇15岁,小亮12岁,( )年前,小宇和小亮的年龄和是15.
15.已知,则x的值为 .
16.如图,a、b、c三根木棒钉在一起,,现将木棒a、b同时顺时针旋转一周,速度分别为18度/秒和3度/秒,两根木棒都停止时运动结束,则 秒后木棒a,b平行.
17.某水果商三月份销售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销量之比,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单价之比为.四月份水果商家加大了宣传力度.预计三种水果的营业额都会增加.其中苹果增加的营业额占总增加的营业额的,此时,苹果的营业额与四月份三种水果总营业额之比为,为使四月份草莓、榴莲两种水果的营业额之比为,则四月份榴莲增加的营业额与四月份三种水果总营业额之比为 .
三、解答题
18.某礼品制造厂接了一批玩具熊的订单,按计划天数生产,若每天生产20个玩具熊,则最终比订单少生产100个;若每天生产23个玩具熊,则最终比订单多生产20个.原计划几天完成订单?
19.某商场在“春节”黄金周投入13800元资金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共500箱,矿泉水的成本价和销售价如表所示:
类别/单价 成本价 销售价(元/箱)
甲 24 36
乙 33 48
(1)该商场购进甲、乙两种矿泉水各多少箱?
(2)为了促销,该商场将甲种矿泉水打九折,乙种矿泉水打八折出售.这样,500箱矿泉水在“春节”黄金周结束时全部售完,该商场可获得利润多少元?
20.解方程
(1)x﹣2=1﹣x
(2)
21.目前南宁市民用天然气价格分为三个档次,费用跟每年每户用气量有关,具体如下:
收费标准
级别 每年每户用气量(单位:立方米) 气价(单位:元/立方米)
第一档 360及以下 2.8
第二档 超过360但不超过600的部分 3.3
第三档 超过600的部分 4.2
(1)若小王家全年用气量为450立方米,则需要缴纳的费用是多少元?
(2)若小王家全年缴纳的费用为1140元,则全年用气量是多少立方米?
(3)最新政策:如果家庭人口超过4人则可以申请“多人口家庭”,若审核通过,每增加1人,相应增加第一、第二档年用气量60立方米,小李家有6口人,若全年用气量为660立方米,则审核通过后,小李家全年缴纳的费用比政策出之前能节省多少元?
22.为庆祝“五一”,学校统一组织合唱比赛,七、八年级共92人(其中七年级的人数超过46人但不足90人)准备统一购买服装参加比赛.若两个年级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下表是某服装厂给出服装的价格表:
购买服装的套数 1套至45套 46套至90套 91套以上(含91套)
每套服装的价格 60元 50元 40元
(1)求七、八年级各有多少学生参加合唱比赛;
(2)七年级参加合唱比赛的学生中,有10名同学抽调去参加绘画比赛,不能参加合唱比赛,请你为两个年级设计一种最省钱的购买服装方案.
23.某市积极推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制定了参加医疗保险的农民医疗费用报销规定,享受医保的农民可在定点医院就医,在规定的药品品种范围内用药,由患者先垫付医疗费用,年终到医保中心报销.医疗费的报销比例标准如下表所示:
费用范围 500元以下(含500元) 超过500元且不超过10000元的部分 超过10000元的部分
报销比例标准 不予报销
(1)甲农民一年的实际医疗费为4000元,则按标准报销的金额为  元,乙农民一年的实际医疗费为13000元,则按标准报销的金额为  元.
(2)设某农民一年的实际医疗费为x元(),按照标准报销的金额为多少元?
(3)若某农民一年内自付医疗费为3200元(自付医疗费实际医疗费按标准报销的金额),则该农民当年实际医疗费为多少元?
24.如图,数轴上A,B两点对应的有理数分别为﹣10和20,点P从点O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点Q同时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正方向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
(1)分别求当t=2及t=12时,对应的线段PQ的长度;
(2)当PQ=5时,求所有符合条件的t的值,并求出此时点Q所对应的数;
(3)若点P一直沿数轴的正方向运动,点Q运动到点B时,立即改变运动方向,沿数轴的负方向运动,到达点A时,随即停止运动,在点Q的整个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合适的t值,使得PQ=8?若存在,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第五章一元一次方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D D B B C D
题号 11 12
答案 D C
1.D
【分析】本题考查方程的定义.根据题意利用方程定义“等式两边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知识点即可得到本题答案.
【详解】解:∵不是等式,
∴A选项不是方程,
∵不是等式,
∴B选项不是方程,
∵是代数式,没有等号,
∴C选项不是方程,
∵符合方程的定义,
∴是方程,
故选:D.
2.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依据方程的定义求解即可.
【详解】解:A、是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B、是方程,不符合题意;
C、是代数式,不是方程,故符合题意;
D、是方程,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设这件衬衫的标价为x元,根据利润实际售价进价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这件衬衫的标价为x元,
由题意得,,
故选:C
4.B
【分析】分别求出选项中方程的解即可进行判断.
【详解】解:A、解方程2x﹣2=1得:,不符合题意;
B、解方程3﹣x=x﹣1得:x=2,符合题意;
C、解方程x﹣1=x得:,不符合题意;
D、解方程4=7x﹣2得:,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练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根据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详解】移项得:,
合并同类项得:,
系数化1得:,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熟记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是解题的关键.
6.D
【分析】根据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可设点A表示的数是 ,则点B表示的数是 ,从而得到 ,即可求解.
【详解】解:∵数轴上点A,B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
∴可设点A表示的数是 ,则点B表示的数是 ,
∵AB=4,
∴ ,解得: .
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反数的性质,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7.B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根据两种分法书的本数不变可列方程为:,进而可得答案.
【详解】解:设这个班有x名学生,根据题意得:

故选B.
8.B
【分析】设乙第一次追上甲用了分钟,则有乙行走的路程等于甲行走的路程加上,根据其相等关系列方程得,再根据可得出答案.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题关键是要读懂题目的意思,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
【详解】解︰设乙第一次追上甲用了分钟,
由题意得∶,
解得∶,
而.
所以乙第一次追上甲时是在正方形的顶点处.
故选∶.
9.C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设应调往甲处人,根据题意列出方程即可求解,根据题意找到等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详解】解:设应调往甲处人,
由题意可得,,
故选:.
10.D
【分析】本题考查了两点间的距离,利用中点性质转化线段之间的倍分关系是解题的关键,在不同的情况下灵活选用它的不同表示方法,有利于解题的简洁性.同时,灵活运用线段的和、差、倍、分转化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也是十分关键的一点.如图,由于,可以设,,,而、分别为、的中点,那么线段可以用表示,而,由此即可得到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线段的长度.
【详解】解:,
可以设,,,
而、分别为、的中点,
,,





的长为.
故选:D.
11.D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元一次方程,准确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根据题意设甲队人数为人,则乙队人数为人,列出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设甲队人数为人,则乙队人数为人,
由题意得:.
故选D.
12.C
【分析】分五种情况,根据运动的路径和△BDP和△ACQ的面积相等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进行分类讨论:
①当P点在AB上,Q点在BC上时(t≤4),
BP=2t,CQ=6﹣t,
要使△BDP与△ACQ面积相等,则

解得:;
②当P点在AD上,Q点在BC上时(4<t≤6),
DP=14﹣2t,CQ=6﹣t,
要使△BDP与△ACQ面积相等,则DP=CQ,
即14﹣2t=6﹣t,
解得:t=8(舍去);
③当P点在AD上,Q点在CD上时(6<t≤7),
DP=14﹣2t,CQ=t﹣6,
要使△BDP与△ACQ面积相等,则

解得t=;
④当P点在CD上,Q点在CD上时(7<t≤11),
DP=2t﹣14,CQ=t﹣6,
要使△BDP与△ACQ面积相等,则DP=CQ,
即2t﹣14=t﹣6,
解得:t=8;
⑤当P点在BC上,Q点在CD上时(11<t≤14),
BP=28﹣2t,CQ=t﹣6,
要使△BDP与△ACQ面积相等,则

解得:t=;
综上可得共有4种情况满足题意,所以满足条件的t值得个数为4.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长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面积以及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读懂题意,找到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注意:需要分类讨论.
13.
【分析】本题考查根据实际问题列一元一次方程,考查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属于初中基础题.
根据题意以人数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可.
【详解】解:由题意,设有x辆车,每三人乘一车,最终剩余2辆车,所以有人,
若每2人共乘一车,余9个人无车可乘,所以有人,
所以方程为,
故答案为:.
14.6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设x年前,小宇和小亮的年龄和是15,则设x年前,小宇和小亮的年龄分别为岁,岁,再根据年龄之和为15,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解:设x年前,小宇和小亮的年龄和是15
由题意得,,
解得,
所以6年前,小宇和小亮的年龄和是15,
故答案为:6.
15.8或2/2或8
【分析】本题考查了绝对值方程,根据绝对值等于一个正数的数有2个求解即可.
【详解】解:∵,
∴,
∴或,
∴或2.
故答案为:8或2.
16.2或14或50或110
【分析】设t秒后木棒a,b平行,分四种情况讨论:当秒时,当时,当时,当时,即可求解.
【详解】解:设t秒后木棒a,b平行,根据题意得:
当秒时,,
解得:t=2;
当时,,
解得:t=14;
当时,木棒a停止运动,
当时,,
解得:t=-10;(不合题意,舍去)
当时,或,
解得:t=50或t=110;
综上所述,2或14或50或110秒后木棒a,b平行.
故答案为:2或14或50或110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明确题意,利用分类讨论思想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17./1∶3
【分析】根据三种水果的数量比、单价比,可以按照比例设未知数,即三月份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销售的数量和单价分别为2a、a、a;b、3b、4b,则四月份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销售额比为2:3:4.因问题中涉及到苹果的三月销售数量,因此可以设四月份苹果增加的营业额为4x,则四月份总增加的营业额为15x;再根据苹果的营业额与四月份三种水果总营业额之比为1:4,建立等式,求出x.可以根据四月份草莓、榴莲两种水果的营业额之比为,算出四月份榴莲增加的营业额即可求解.
【详解】解:三月份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销售的数量和单价分别为2a、a、a;b、3b、4b,
∴三月份苹果、草莓、榴莲三种水果的销售额分别为2ab,3ab,4ab;
∵苹果增加的营业额占总增加的营业额的,
∴设四月份苹果增加的营业额为4x,则四月份总增加的营业额为15x;
又苹果的营业额与四月份三种水果总营业额之比为,
∴(4x+2ab):(15x+9ab)=,
解得x=ab,
∴四月份苹果的营业额为6ab,三种水果总营业额为24ab,
∴草莓、榴莲的营业额之和为18ab,
若四月份草莓、榴莲两种水果的营业额之比为,
则草莓、榴莲的营业额分别为6ab,12ab;
∴榴莲增加的营业额为12ab-4ab=8ab,
∴四月份榴莲增加的营业额与四月份总营业额之比为8ab:24ab=.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重点是假设未知数,求得榴莲增加的营业额是解题的关键.
18.原计划40天完成任务.
【分析】设原计划x天完成任务,利用“订货任务的数量”作为相等关系列方程求解.
【详解】解:设原计划x天完成任务,
由题意得:20x+100=23x-20,
解得:x=40,
答:原计划40天完成任务.
【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设出未知数,找出合适的等量关系,列方程求解.
19.(1)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300箱,购进乙种矿泉水200箱
(2)3600元
【分析】(1)设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x箱,购进乙种矿泉水箱,由题意得可列出关于x的方程,解出x的值,即可求解;
(2)由题意直接列出算式计算即可.
【详解】(1)设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x箱,购进乙种矿泉水箱,
由题意得:
解得:.

答:商场购进甲种矿泉水300箱,购进乙种矿泉水200箱.
(2)由题意可得:(元).
答:该商场可获得利润3600元.
【点睛】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应用.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列出等式是解题关键.
20.(1)x=1.5
(2)x=1
【分析】(1)按照移项,合并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2)按照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的步骤解方程即可.
【详解】(1)解:x-2=1-x,
移项得:x+x=1+2,
合并得:x=1.5;
(2)
解:去分母得:2(2x 2)+6=3(x+1),
去括号得:4x 4+6=3x+3,
移项得:4x 3x=3+4 6,
合并得x=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熟知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1)元
(2)400立方米
(3)114元
【分析】(1)分两部分计费,360立方米的部分的单价为每立方米元,超过部分90立方米的单价为每立方米元,再利用单价乘以数量即可;
(2)先判断小王家全年用气量大于360立方米,小于600立方米,设小王家全年用气量为立方米,列方程为 再解方程即可;
(3)先按老政策计算小李一家应缴费为元,再按新政策,小李一家应缴费为元,从而可得答案.
【详解】(1)解:小王家全年用气量为450立方米,应缴费为:
所以小王家全年缴费为元.
(2)解: 当用气600立方米时,缴费为:
元,

所以小王家全年用气量大于360立方米,小于600立方米,
设小王家全年用气量为立方米,则
整理得:
解得:
答:小王家全年用气量400立方米.
(3)解:按老政策小李家庭应缴费为:
元,
新政策后,小李家有6口人,第一档,第二档各增加120立方米,
小李一家应缴费为:
元,
所以小李家全年缴纳的费用比政策出之前能节省元.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段计费的问题,同时考查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理解分段计费的区间,理解超过部分的含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22.(1)七年级52人,八年级40人
(2)两个年级一起买91套时最省钱
【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利用分类讨论的思维是解题关键.
(1)设七年级有x人,根据七年级的人数多于八年级的人数,且七年级的人数不足90人,得出七年级,八年级的人数范围,从而确定服装价格;再根据两个年级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列方程求解即可;
(2)分别计算:①两个年级单独买、②两个年级一起买82套、③两个年级一起买91套的总花费,即可判断;
【详解】(1)解:设七年级有x人,则八年级有人,
∵七年级人数超过46但不足90人,
(2)∴八年级人数不足46人,
∴七年级每套服装50元,八年级每套服装60元,
∵两个年级分别单独购买服装一共应付5000元,
∴,
解得:,
∴,
∴七年级52人,八年级40人;
解:由题意得:七年级参加合唱比赛的人为(人),
八年级参加合唱比赛的人为40人,设总花费为y,则:
①两个年级单独买时:(元),
②两个年级一起买82套时:(元),
③两个年级一起买91套时:(元),
∵,
∴两个年级一起买91套时最省钱.
23.(1)2450;9050;
(2)
(3)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列代数式,有理数四则混合计算的实际应用:
(1)根据所给报销标准列式计算即可;
(2)根据所给报销标准列式计算即可;
(3)设该农民当年实际医疗费为y元,先证明,再根据题意可得方程,解方程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1)解:元,元,
故答案为:2450;9050;
(2)解:元,
∴按照标准报销的金额为元;
(3)解:设该农民当年实际医疗费为y元,
∵,
∴,
∴,
解得,
答:该农民当年实际医疗费为元.
24.(1)8;2
(2)当PQ=5时,t的值为5时,Q所对应的数为0;当PQ=5时,t的值为15时,Q所对应的数为20;
(3)在点Q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存在合适的t,使得PQ=8,此时t的值为2或
【分析】(1)分别求出当t=2及t=12时,P、Q对应的数,再利用数轴上两点距离公式求解即可;
(2)分别求出运动t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t,点Q表示的数为,然后根据数轴上两点距离公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当时点Q表示的数为-10+2t;当时点Q表示的数为,两种情况同(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详解】(1)解:由题意得,当t=2时,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
∴;
当t=12时,点P表示的数为:;点Q表示的数为:,
∴;
(2)解:由题意得,运动t秒时,点P表示的数为t,点Q表示的数为,
∵PQ=5,
∴,
∴,
∴t-10=5或t-10=-5,
∴t=15或t=5,
当t=5时,-10+2t=0,
当t=15时,-10+2t=20,
∴点Q对应的数为0或20,
∴当PQ=5时,t的值为5时,Q所对应的数为0;当PQ=5时,t的值为15时,Q所对应的数为20;
(3)解:由题意得,
∵,
∴点Q从A运动到B需要15秒,从B运动到A也需要15秒
∴当时点Q表示的数为-10+2t;当时点Q表示的数为,
当时,
∵PQ=8,
∴,
∴,
∴t-10=8或t-10=-8,
∴t=2或t=18(舍去);
当时,
∵PQ=8,
∴,
∴,
∴3t-50=8或3t-50=-8,
∴或t=14舍去);
综上所述,在点Q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存在合适的t,使得PQ=8,此时t的值为2或.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数轴上两点的距离,数轴上的动点问题,解绝对值方程,熟知数轴上两点距离的表示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