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5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二模)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5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二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5.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7 14:50:25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5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二模)
1.(2025·诸暨二模)在1,-2,π,-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1 B.-2 C.π D.-
2.(2025·诸暨二模)《九章算术》中的“圆亭”,原指正圆台体形建筑物。如图是一个“圆亭” 形状的几何体,则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3.(2025·诸暨二模)为实现共同富裕,浙江提出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到202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 数值“13万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4.(2025·诸暨二模)下列式子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5.(2025·诸暨二模)对于一组统计数据6,7,6,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 C.众数是6 D.方差是6
6.(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若点A(3,1)的对应点D(6,2),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7.(2025·诸暨二模)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8.(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P 是 AB 上一动点(不与 A, B 重合),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过点 P 分别作 AC, BD 的垂线,分别交 AC, BD 于点 E 与点 F,交 AD, BC 于点 G 与点 H,若正方形的边长是 2,则四边形 OEPF 的周长是(  )
A.2 B. C.4 D.
9.(2025·诸暨二模) 已知反比例函数 ),第一象限有一点P,过P向坐标轴作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点,分别交反比例函数于C,D点,若,,则(  )
A.2 B.3 C.4 D.5
10.(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顶点E,F分别在边AB,AD上,满足,,,,在CE上取一点M,满足,则(  )
A.1 B. C. D.2
11.(2025·诸暨二模) 因式分解:a2-1=   .
12.(2025·诸暨二模)分式方程=1的解是   .
13.(2025·诸暨二模) 如图,⊙C交⊙O于点D,BC切⊙O于点B,A点在⊙O上,若∠A=30°,则∠C为   .
14.(2025·诸暨二模)现将背面完全一样,正面分别写有“已”,“蛇”,“五”,“入”的四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取的卡片上的文字为“蛇”的概率是   .
15.(2025·诸暨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CD=2,连接AC,BD,点E,F,G分别是BD,AC,BC的中点,则EG+FG=   .
16.(2025·诸暨二模)如图,在第一象限中,连接□AOBC对角线AB,OC,∠ABC=90°,sin∠AOC=,函数图象经过A,B两点,函数图象经过点C,则   
17.(2025·诸暨二模) 计算:
18.(2025·诸暨二模) 解方程组:
19.(2025·诸暨二模)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D是BC边上的高线,E是BC的中点,连接AE,已知AB=8,AC=6。
(1)求AD的长;
(2)求cos∠DAE的值。
20.(2025·诸暨二模)某校开展了一项“最喜爱的社团活动”的调研,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参加调研的学生只选择一项最喜爱的社团活动,以下是根据调研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总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根据统计信息,估计该校对“绘画”的选择人数。
21.(2025·诸暨二模)△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图中网格线的交点)上,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请借助网格和无刻度直尺按要求作图。
(1)在图①中,作出△ABC的中线CD;
(2)在图②中,作出△ABC的重心,记为点O。
22.(2025·诸暨二模)如图①,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站即停运休息;慢车到达A站即停运休息。下图②表示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慢车的行驶速度;
(2)求两车相遇后到快车停运休息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点G的横坐标t。
23.(2025·诸暨二模) 已知二次函数y=mx2-mx-12m(m≠0)。
(1)若函数经过(2,5),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A(t-1,n),点B(t,n)均在函数图象上,求t的值;
(3)当-4≤x≤1时,函数最大值为7,求m的值。
24.(2025·诸暨二模)如图,已知矩形ABCD,在边BC,CD上分别取点E,F,连接AE和BF满足∠AEB=2∠FBC,△ABE的外接圆交BF于点G,连接AG,CG。
(1)当∠FBC=31°时,求∠GAD的度数;
(2)猜测AG和B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AB=10,AD=11,AE//CG时,求EC的长度。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2<<0<1<π,
∴ 在1,-2,π,-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2.【答案】A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一个“圆亭”形状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俯视图的定义: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看得见的轮廓线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3.【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13万=130000=1.3×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即可得出答案.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 ≤ a < 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n是负数.
4.【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不能合并,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幂的乘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7+6+5+6)=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5,6,6,6,7,故中位数为:6,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这组数据6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6,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方差为:S2=[(6-6)2+(7-6)2+(6-6)2+(5-6)2+(6-6)2]=0.4,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计算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6.【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与△DEF是位似图形,点A(3,1)的对应点D(6,2),
∴△ABC~△DEF,且相似比为1:2,
∴△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得到△ABC~△DE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7.【答案】A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解①得:,
解②得:,
则x的解集为:,
则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得出答案.
8.【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OB=OD=BD,AC⊥BD,∠ABO=∠BAO=45°,
∴AC=BD=AB=,∠AOB=90°,
∴OB=,
∵PE⊥AC,PF⊥BD,
∴∠PEO=∠PFO=90°,
∴四边形PEOF是矩形,∠BPF=45°,
∴OF=EP,OE=PF,∠BPF=∠ABO,
∴PF=BF,
∴PF=BF=OE,
∴四边形 OEPF 的周长为:
OE+OF+PE+PF=2(OE+OF)=2(BF+OF)=2OB=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得BD,OB的长度,再根据垂线的性质可证得四边形PEOF是矩形,也可得出△P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 四边形 OEPF 的周长等于OB长度的二倍,即可得解.
9.【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P在第一象限,
设P(a,b),则a>0,b>0,
∵PA⊥x轴,PB⊥y轴,
∴四边形OAPB是矩形,
∴BP=OA=a,AP=OB=b,
∵CA=1,
∴C(a,1),
∵点C,D在反比例函数(k>0,x>0)图象上,
∴,
∴k=a,
∵3BD=DP,
∴BD=BP=,
∴D(,b),
∴,
∴b=4,
∴CP=AP-CA=4-1=3;
故答案为:B.
【分析】设P(a,b),则a>0,b>0,得到BP=OA=a,AP=OB=b,推出点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k的值,由3BD=DP得到点D的坐标,求出b的值,得到CP=AP-CA,即可得到答案.
10.【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如图,
∵∠AEC=∠AFC,
∴∠BEC=∠DF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B=CD,AD=BC,AB∥CD,
∴△CEB~△CFD,
∴,
∵AF=CF=4,CE=6,
∴,
设DF=2a,则EB=3a,
∴BC=AD=4+2a,CD=AE+EB=1+3a,
∴,
即,
解得:a=1,
∴CD=CF=4,CB=CE=6,
∴∠CMF=∠A,∠FME=180°-∠CMF=180°-∠A,
∴∠CEB=∠FME,
∴FM∥AE,
又AE∥CD,
∴AE∥FM∥CD,

又∵CE=6,
∴CM=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AEC=∠AFC,可证得△CEB~△CF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AD=BC=EC=6,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证得FM∥AE,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11.【答案】(a+1)(a-1)
【知识点】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解析】【解答】解: a2-1 =(a+1)(a-1);
故答案为:(a+1)(a-1).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2.【答案】x=3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去分母得:x-1=2,
解得:x=3,
检验:将x=3代入(x-1)中得,
3-1=2≠0,
故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x=3.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13.【答案】30°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BC与⊙O相切,
∴OB⊥BC,
∴∠OBC=90°,
∵ ∠A=30°,
∴∠BOC=60°,
∴ ∠C=90°-∠BOC=90°-60°=30°,
故答案为:30°.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再根据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4.【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有正面分别写有“巳”“蛇”“五”“入”的四张卡片,
∴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到卡片正面上的文字是“蛇”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 点E,F,G分别是BD,AC,BC的中点,
∴EG,FG分别是△BCD,△ABC的中位线,
∴EG=CD,FG=AB,
∵ AB=4,CD=2,
∴EG=1,FG=2,
∴ EG+FG=1+2=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EG,FG分别是△BCD,△AB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EG,FG的长度,进而可得EG+FG的值.
16.【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则四边形OEDF是矩形,设AB、OC相交于点Q,
∵四边形AOBC是平行四边形,∠ABC=90°,
∴∠OAB=90°,AQ=BQ,OQ=CQ,
∵,即,
∴OA=,
设AQ=,则OQ=5,BQ=,AB=OA=,
∴△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A(a,b),即AE=a,OE=b,
∵∠OEA=∠ADB=∠OAB=90°,
∴∠OAE=90°-∠DAB=∠ADB,
∴△OAE≌△ABD(AAS),
∴BD=AE=a,AD=OE=b,
∴BF=b-a,OF=DE=a+b,
∴B(a+b,b-a),
作CG⊥x轴于点G,作BH⊥CG于点H,则四边形BFGH是矩形,
由条件可知OA=BC,
∴△OAE≌△CBH(AAS),
∴CH=OE=b,BH=AE=a,
∴OG=2a+b,CG=2b-a,
∴C(2a+b,2b-a),
∵A(a,b)、B(a+b,b-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1=ab=(a+b)(b-a)=b2-a2,
∵C(2a+b,2b-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2=(2a+b)(2b-a)=3ab+2(b2-a2)=5ab,
∴,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则四边形OEDF是矩形,设AB、OC相交于点Q,先证明△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a,b),通过AAS证明△OAE≌△ABD,得到B(a+b,b-a),作CG⊥x轴于点G,作BH⊥CG于点H,则四边形BFGH是矩形,再证明△OAE≌△CBH,可得到C(2a+b,2b-a)再根据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7.【答案】解:原式==1.
【知识点】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计算三角函数、立方根、零指数幂,再加减即可.
18.【答案】解: ,
将①式变形为x=5+y,
代入②式得y=-1,
代入①式得x=4,
∴此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19.【答案】(1)解:∵∠BAC=90°,AB=8,AC=6
∴BC=10
(2)解:∵E是BC的中点
∴AE=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度,再利用面积法计算即可得出AD的长度;
(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AE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即可得解.
20.【答案】(1)解: 人
(2)解:人;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解: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根据舞蹈的人数和舞蹈所占百分比得出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40%,即可得出书法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
(3)用“绘画”所占百分比乘总人数可得答案.
21.【答案】(1)解:如图,CD为所求作点。
(2)解:如图,点O为所求作点。
【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及应用;尺规作图-中线;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分析】(1)取AB的中点D,连接CD即可;
(2)作△ABC的三条中线,相交于点O,则点即为所求.
22.【答案】(1)解:
(2)解:D(6,0)E(10,800)
设y=kx+b
(3)解:由(2)可得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由图②可求出慢车速度;
(2)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3)先求出甲车速度,再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
23.【答案】(1)解:将(2,5)代入得,
4m-2m-12m=5,
-10m=5,
解得:,

(2)解: ,

(3)解:①m>0时,x=-4时,
y=16m+4m-12m=7
②m<0时,x=时,
综上所述,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分析】(1)直接将点 (2,5) 代入解析式,解出m的值,即可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2)根据点A,B的坐标的特征及抛物线的对称性即可解得t的值;
(3)根据开口方向判断最值的位置,结合区间的端点及顶点处的函数值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24.【答案】(1)解:∵矩形ABCD
∴AD//BC
∴∠DAE=∠AEB
又∵∠FBC=∠GAE,∠AEB=2∠FBC
∴∠DAG=∠FBC=31°
(2)解:(方法不唯一)(注:(2)中利用(1)中31°条件则扣除(2)题中所有分数)
猜测:AG=BG
理由如下:
设∠DAG=∠GAE=∠FBC=α
则∠AEB=2α=∠AGB
∵ABCD为矩形
∴∠ABE=90°,∠BAE=90°-2α
∴∠GAB=90°-α=∠ABG
∴AG=BG
(3)解:方法1:延长AG,BC交于点P
∵∠EAP=α,∠AEB=2α
∴∠P=α=∠GAP,AE=EP
∵AG=BG
∴G是AP中点
∵CG//AE
∴C是EP中点
设CE=x,AE=EP=2x
在Rt△ABE中
(舍去)
故EC的长度为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解析】【分析】(1)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DAE=∠AEB,再根据圆周角定理结合∠AEB=2∠FBC,即可解答;
(2)同理(1)得∠DAG=∠FBC,设∠DAG=∠GAE=∠FBC=α,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EB-2α=∠AGB,再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AE=90°-2α,∠GAB=90°-α=∠ABG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AG,BC交于点P,根据∠EAP=∠FBO∠AEB=2∠FBC,推出∠AEB=2∠EAP,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推出∠EAP=∠P,进而得到AE=EP,由(2)知AG=BG,推出G是AP中点,C是EP中点,设CE=α,AE=EP=2α,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1 / 1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25年5月初中毕业班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二模)
1.(2025·诸暨二模)在1,-2,π,-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
A.1 B.-2 C.π D.-
【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大小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直接比较法
【解析】【解答】解:∵-2<<0<1<π,
∴ 在1,-2,π,-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实数大小比较方法: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据此判断即可.
2.(2025·诸暨二模)《九章算术》中的“圆亭”,原指正圆台体形建筑物。如图是一个“圆亭” 形状的几何体,则其俯视图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
【解析】【解答】解:如图是一个“圆亭”形状的几何体,其俯视图是两个同心圆,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俯视图的定义:俯视图是从物体的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找到从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即可,注意看得见的轮廓线画实线,看不见的画虚线,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3.(2025·诸暨二模)为实现共同富裕,浙江提出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到2025年,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万元。 数值“13万元”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10的数
【解析】【解答】解:13万=130000=1.3×105,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即可得出答案.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 ≤ a < 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0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 1时,n是负数.
4.(2025·诸暨二模)下列式子运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法则及应用;幂的乘方运算
【解析】【解答】解:A.,不能合并,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故B错误,不符合题意;
C.,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 ,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相乘,同底数幂相除,幂的乘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
5.(2025·诸暨二模)对于一组统计数据6,7,6,5,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平均数是6 B.中位数是6 C.众数是6 D.方差是6
【答案】D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6+7+6+5+6)=6,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这组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5,6,6,6,7,故中位数为:6,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这组数据6出现的次数最多,故众数为:6,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方差为:S2=[(6-6)2+(7-6)2+(6-6)2+(5-6)2+(6-6)2]=0.4,故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均数、中位数、众数、方差的概念计算即可判断得出答案.
6.(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与是位似图形,位似中心为点O,若点A(3,1)的对应点D(6,2),则的面积与的面积之比是(  )
A. B. C. D.
【答案】C
【知识点】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应面积;位似图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ABC与△DEF是位似图形,点A(3,1)的对应点D(6,2),
∴△ABC~△DEF,且相似比为1:2,
∴△ABC的面积与△DEF的面积之比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概念得到△ABC~△DEF,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得出答案.
7.(2025·诸暨二模) 不等式组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解析】【解答】解:,
解①得:,
解②得:,
则x的解集为:,
则在数轴上表示为:
故答案为:A.
【分析】先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再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即可得出答案.
8.(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正方形 ABCD 中,点 P 是 AB 上一动点(不与 A, B 重合),对角线 AC, BD 相交于点 O,过点 P 分别作 AC, BD 的垂线,分别交 AC, BD 于点 E 与点 F,交 AD, BC 于点 G 与点 H,若正方形的边长是 2,则四边形 OEPF 的周长是(  )
A.2 B. C.4 D.
【答案】B
【知识点】矩形的判定与性质;正方形的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
【解析】【解答】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且边长为2,
∴OB=OD=BD,AC⊥BD,∠ABO=∠BAO=45°,
∴AC=BD=AB=,∠AOB=90°,
∴OB=,
∵PE⊥AC,PF⊥BD,
∴∠PEO=∠PFO=90°,
∴四边形PEOF是矩形,∠BPF=45°,
∴OF=EP,OE=PF,∠BPF=∠ABO,
∴PF=BF,
∴PF=BF=OE,
∴四边形 OEPF 的周长为:
OE+OF+PE+PF=2(OE+OF)=2(BF+OF)=2OB=2×=;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可得BD,OB的长度,再根据垂线的性质可证得四边形PEOF是矩形,也可得出△PBF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可得 四边形 OEPF 的周长等于OB长度的二倍,即可得解.
9.(2025·诸暨二模) 已知反比例函数 ),第一象限有一点P,过P向坐标轴作垂线,分别交x轴,y轴于A,B点,分别交反比例函数于C,D点,若,,则(  )
A.2 B.3 C.4 D.5
【答案】B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矩形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P在第一象限,
设P(a,b),则a>0,b>0,
∵PA⊥x轴,PB⊥y轴,
∴四边形OAPB是矩形,
∴BP=OA=a,AP=OB=b,
∵CA=1,
∴C(a,1),
∵点C,D在反比例函数(k>0,x>0)图象上,
∴,
∴k=a,
∵3BD=DP,
∴BD=BP=,
∴D(,b),
∴,
∴b=4,
∴CP=AP-CA=4-1=3;
故答案为:B.
【分析】设P(a,b),则a>0,b>0,得到BP=OA=a,AP=OB=b,推出点C的坐标,代入解析式,求出k的值,由3BD=DP得到点D的坐标,求出b的值,得到CP=AP-CA,即可得到答案.
10.(2025·诸暨二模)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的顶点E,F分别在边AB,AD上,满足,,,,在CE上取一点M,满足,则(  )
A.1 B. C. D.2
【答案】D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两条直线被一组平行线所截,所得的对应线段成比例;相似三角形的判定
【解析】【解答】解:如图,
∵∠AEC=∠AFC,
∴∠BEC=∠DFC,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B=CD,AD=BC,AB∥CD,
∴△CEB~△CFD,
∴,
∵AF=CF=4,CE=6,
∴,
设DF=2a,则EB=3a,
∴BC=AD=4+2a,CD=AE+EB=1+3a,
∴,
即,
解得:a=1,
∴CD=CF=4,CB=CE=6,
∴∠CMF=∠A,∠FME=180°-∠CMF=180°-∠A,
∴∠CEB=∠FME,
∴FM∥AE,
又AE∥CD,
∴AE∥FM∥CD,

又∵CE=6,
∴CM=2;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AEC=∠AFC,可证得△CEB~△CFD,再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得出AD=BC=EC=6,再根据平行线的判定证得FM∥AE,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即可求解.
11.(2025·诸暨二模) 因式分解:a2-1=   .
【答案】(a+1)(a-1)
【知识点】因式分解-平方差公式
【解析】【解答】解: a2-1 =(a+1)(a-1);
故答案为:(a+1)(a-1).
【分析】根据平方差公式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2.(2025·诸暨二模)分式方程=1的解是   .
【答案】x=3
【知识点】解分式方程
【解析】【解答】解:,
去分母得:x-1=2,
解得:x=3,
检验:将x=3代入(x-1)中得,
3-1=2≠0,
故x=3是原分式方程的解;
故答案为:x=3.
【分析】根据解分式方程的步骤解方程即可得出答案.
13.(2025·诸暨二模) 如图,⊙C交⊙O于点D,BC切⊙O于点B,A点在⊙O上,若∠A=30°,则∠C为   .
【答案】30°
【知识点】圆周角定理;切线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 BC与⊙O相切,
∴OB⊥BC,
∴∠OBC=90°,
∵ ∠A=30°,
∴∠BOC=60°,
∴ ∠C=90°-∠BOC=90°-60°=30°,
故答案为:30°.
【分析】根据切线的性质和圆周角定理即可得出∠BOC的度数,再根据两锐角互余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14.(2025·诸暨二模)现将背面完全一样,正面分别写有“已”,“蛇”,“五”,“入”的四张卡片,洗匀后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取的卡片上的文字为“蛇”的概率是   .
【答案】
【知识点】简单事件概率的计算
【解析】【解答】解:∵有正面分别写有“巳”“蛇”“五”“入”的四张卡片,
∴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到卡片正面上的文字是“蛇”的概率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概率公式:概率所求情况数与总情况数之比,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5.(2025·诸暨二模)如图,四边形ABCD中,AB=4,CD=2,连接AC,BD,点E,F,G分别是BD,AC,BC的中点,则EG+FG=   .
【答案】3
【知识点】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
【解析】【解答】解:∵ 点E,F,G分别是BD,AC,BC的中点,
∴EG,FG分别是△BCD,△ABC的中位线,
∴EG=CD,FG=AB,
∵ AB=4,CD=2,
∴EG=1,FG=2,
∴ EG+FG=1+2=3;
故答案为:3.
【分析】根据题意可判断EG,FG分别是△BCD,△ABC的中位线,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EG,FG的长度,进而可得EG+FG的值.
16.(2025·诸暨二模)如图,在第一象限中,连接□AOBC对角线AB,OC,∠ABC=90°,sin∠AOC=,函数图象经过A,B两点,函数图象经过点C,则   
【答案】
【知识点】反比例函数的性质;矩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边的关系
【解析】【解答】解: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则四边形OEDF是矩形,设AB、OC相交于点Q,
∵四边形AOBC是平行四边形,∠ABC=90°,
∴∠OAB=90°,AQ=BQ,OQ=CQ,
∵,即,
∴OA=,
设AQ=,则OQ=5,BQ=,AB=OA=,
∴△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设A(a,b),即AE=a,OE=b,
∵∠OEA=∠ADB=∠OAB=90°,
∴∠OAE=90°-∠DAB=∠ADB,
∴△OAE≌△ABD(AAS),
∴BD=AE=a,AD=OE=b,
∴BF=b-a,OF=DE=a+b,
∴B(a+b,b-a),
作CG⊥x轴于点G,作BH⊥CG于点H,则四边形BFGH是矩形,
由条件可知OA=BC,
∴△OAE≌△CBH(AAS),
∴CH=OE=b,BH=AE=a,
∴OG=2a+b,CG=2b-a,
∴C(2a+b,2b-a),
∵A(a,b)、B(a+b,b-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1=ab=(a+b)(b-a)=b2-a2,
∵C(2a+b,2b-a)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
∴k2=(2a+b)(2b-a)=3ab+2(b2-a2)=5ab,
∴,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过点B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F,则四边形OEDF是矩形,设AB、OC相交于点Q,先证明△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设A(a,b),通过AAS证明△OAE≌△ABD,得到B(a+b,b-a),作CG⊥x轴于点G,作BH⊥CG于点H,则四边形BFGH是矩形,再证明△OAE≌△CBH,可得到C(2a+b,2b-a)再根据及反比例函数的性质求解即可.
17.(2025·诸暨二模) 计算:
【答案】解:原式==1.
【知识点】求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计算三角函数、立方根、零指数幂,再加减即可.
18.(2025·诸暨二模) 解方程组:
【答案】解: ,
将①式变形为x=5+y,
代入②式得y=-1,
代入①式得x=4,
∴此方程组的解为
【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析】【分析】利用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即可.
19.(2025·诸暨二模)如图所示,在△ABC中,∠BAC=90°,AD是BC边上的高线,E是BC的中点,连接AE,已知AB=8,AC=6。
(1)求AD的长;
(2)求cos∠DAE的值。
【答案】(1)解:∵∠BAC=90°,AB=8,AC=6
∴BC=10
(2)解:∵E是BC的中点
∴AE=5
【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
【解析】【分析】(1)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C的长度,再利用面积法计算即可得出AD的长度;
(2)先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求出AE的长度,再根据三角函数计算即可得解.
20.(2025·诸暨二模)某校开展了一项“最喜爱的社团活动”的调研,随机抽取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参加调研的学生只选择一项最喜爱的社团活动,以下是根据调研结果绘制的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总人数;
(2)补全条形统计图;
(3)若该校共有学生2000人,根据统计信息,估计该校对“绘画”的选择人数。
【答案】(1)解: 人
(2)解:人;
补全图形如图所示:
(3)解: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条形统计图;用样本所占百分比估计总体数量
【解析】【分析】(1)根据舞蹈的人数和舞蹈所占百分比得出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40%,即可得出书法人数,即可补全统计图;
(3)用“绘画”所占百分比乘总人数可得答案.
21.(2025·诸暨二模)△ABC的顶点都在正方形网格格点(图中网格线的交点)上,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请借助网格和无刻度直尺按要求作图。
(1)在图①中,作出△ABC的中线CD;
(2)在图②中,作出△ABC的重心,记为点O。
【答案】(1)解:如图,CD为所求作点。
(2)解:如图,点O为所求作点。
【知识点】三角形的重心及应用;尺规作图-中线;三角形的中线
【解析】【分析】(1)取AB的中点D,连接CD即可;
(2)作△ABC的三条中线,相交于点O,则点即为所求.
22.(2025·诸暨二模)如图①,一辆快车和一辆慢车分别从A,B两站同时出发,匀速相向而行。快车到达B站即停运休息;慢车到达A站即停运休息。下图②表示的是两车之间的距离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的函数图象。请结合图象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慢车的行驶速度;
(2)求两车相遇后到快车停运休息前,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求点G的横坐标t。
【答案】(1)解:
(2)解:D(6,0)E(10,800)
设y=kx+b
(3)解:由(2)可得


【知识点】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
【解析】【分析】(1)由图②可求出慢车速度;
(2)用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3)先求出甲车速度,再根据路程相等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t的值.
23.(2025·诸暨二模) 已知二次函数y=mx2-mx-12m(m≠0)。
(1)若函数经过(2,5),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A(t-1,n),点B(t,n)均在函数图象上,求t的值;
(3)当-4≤x≤1时,函数最大值为7,求m的值。
【答案】(1)解:将(2,5)代入得,
4m-2m-12m=5,
-10m=5,
解得:,

(2)解: ,

(3)解:①m>0时,x=-4时,
y=16m+4m-12m=7
②m<0时,x=时,
综上所述,或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
【解析】【分析】(1)直接将点 (2,5) 代入解析式,解出m的值,即可得出二次函数解析式;
(2)根据点A,B的坐标的特征及抛物线的对称性即可解得t的值;
(3)根据开口方向判断最值的位置,结合区间的端点及顶点处的函数值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24.(2025·诸暨二模)如图,已知矩形ABCD,在边BC,CD上分别取点E,F,连接AE和BF满足∠AEB=2∠FBC,△ABE的外接圆交BF于点G,连接AG,CG。
(1)当∠FBC=31°时,求∠GAD的度数;
(2)猜测AG和BG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AB=10,AD=11,AE//CG时,求EC的长度。
【答案】(1)解:∵矩形ABCD
∴AD//BC
∴∠DAE=∠AEB
又∵∠FBC=∠GAE,∠AEB=2∠FBC
∴∠DAG=∠FBC=31°
(2)解:(方法不唯一)(注:(2)中利用(1)中31°条件则扣除(2)题中所有分数)
猜测:AG=BG
理由如下:
设∠DAG=∠GAE=∠FBC=α
则∠AEB=2α=∠AGB
∵ABCD为矩形
∴∠ABE=90°,∠BAE=90°-2α
∴∠GAB=90°-α=∠ABG
∴AG=BG
(3)解:方法1:延长AG,BC交于点P
∵∠EAP=α,∠AEB=2α
∴∠P=α=∠GAP,AE=EP
∵AG=BG
∴G是AP中点
∵CG//AE
∴C是EP中点
设CE=x,AE=EP=2x
在Rt△ABE中
(舍去)
故EC的长度为
【知识点】矩形的性质;圆周角定理
【解析】【分析】(1)利用矩形的性质可得∠DAE=∠AEB,再根据圆周角定理结合∠AEB=2∠FBC,即可解答;
(2)同理(1)得∠DAG=∠FBC,设∠DAG=∠GAE=∠FBC=α,由圆周角定理得到∠AEB-2α=∠AGB,再根据矩形的性质求出∠BAE=90°-2α,∠GAB=90°-α=∠ABG即可得出结论;
(3)延长AG,BC交于点P,根据∠EAP=∠FBO∠AEB=2∠FBC,推出∠AEB=2∠EAP,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推出∠EAP=∠P,进而得到AE=EP,由(2)知AG=BG,推出G是AP中点,C是EP中点,设CE=α,AE=EP=2α,利用勾股定理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