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透镜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5.1透镜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17 17:1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5.1透镜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把一个透明且均匀的玻璃球切成a、b、c、d、e五部分,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属于凸透镜的是(  )

A.只有b B.a、c、d、e
C.a、b、c D.a、b、c、d、e
2.小明家安装了新的家用监控摄像头,小明对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产生好奇,于是拆下旧监控摄像头的镜片进行观察。关于监控摄像头的镜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间薄、边缘厚的透明镜片
B.中间薄、边缘厚的不透明镜片
C.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
D.中间厚、边缘薄的不透明镜片
3.下图中,不是凸透镜的是(  )
A. B. C. D.
4.下列关于透镜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B.凸透镜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
C.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
D.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一定会聚于焦点
5.小科同学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此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0cm。若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A.一定小于10cm B.一定等于10cm
C.一定大于10cm D.可能小于10cm,也可能大于10cm
6.一束光沿着平行主光轴的方向射到凸透镜上,如图,则光路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从光源发出的光线,穿过金属板上的小孔进入烟箱,按图示那样传播,则a、b、c三个位置上必然分别放置着(  )
A.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凸透镜
B.a是凹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C.a是平板玻璃,b是凸透镜,c是凹透镜
D.a是凸透镜,b是平板玻璃,c是凹透镜
8.光线经过甲、乙两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如图所示,下列对两透镜类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甲透镜的折射光线会聚于一点,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B.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是发散的,说明乙透镜是凹透镜
C.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甲透镜是凸透镜
D.乙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说明乙透镜是凸透镜
二、填空题
9.如图,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上形成积水窝。此时为防止阳光灼伤蔬菜,菜农总是及时将积水除掉,这是因为积水相当于 透镜,它对太阳光有 作用。
10.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过一个透镜后相交于主光轴上的A点,取走透镜后,光线相交于B点,则该透镜起到 (会聚/发散)作用,是 透镜,由此说明,能把光线相交于一点的透镜 (一定/不一定/一定不)是凸透镜。

11.小明为辨别直径相同的两个透镜的类型,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方,在纸上得到相应的光斑,其操作正确的是 (选择“A”或“B”)。透镜与光斑的大小如图2所示,d1 < d,形成甲光斑的是 (选填“凸”或“凹”)透镜;小夏利用光具座测透镜甲的焦距,则该透镜的焦距为 cm。
12.透镜分类:透镜分为 和 。
(1)凸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远视镜镜片,照相机的镜头、投影仪的镜头、放大镜等);
(2)凹透镜:中间 、边缘 的透镜(近视镜等)。
三、作图题
13.如图所示,凹透镜和凸透镜有一侧的焦点重合,请在图中画出光经过凹透镜、凸透镜折射的光路图。
四、实验题
14.为了研究凸透镜的焦距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选择了如图(a)所示的四个透镜(其中A、B和C、D分别是两组厚度相同的凸透镜,它们分别用玻璃、塑料和水晶制作而成。
(1)若要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透镜材料的关系”,小组应选择图(a)中 做实验(选填字母)。
(2)若选择A和C两个透镜还可以探究“凸透镜的焦距与 的关系”小组同学让一束与主光轴平行的光,分别经过两凸透镜后会聚于焦点处,如图(b)所示。比较两次实验的现象,可以得到的初步结论是:当 。
(3)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五、综合题
15.①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 ;
②如图所示,在我国首次“太空授课”中,女航天员王亚平制造了一个小水球,我们看到她在水里的倒立的像。水球相当于 (选填“平面镜”、“凸透镜”或“凹透镜”)
《5.1透镜》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C B A A A D D
1.B
【详解】由图知:玻璃a、c、e、d都是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能使光线会聚,而玻璃b是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能使光线发散,故ACD不符合题意,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2.C
【详解】监控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3.B
【详解】ACD.凸透镜是中间厚,边缘薄的一种透镜,ACD中的透镜中间厚,边缘薄,是凸透镜,故ACD不符合题意;
B.该透镜中间薄,边缘厚,是凹透镜,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4.A
【详解】A.凹透镜对所有光线有发散作用,故A正确;
B.凸透镜的焦点到光心的距离为焦距,而不是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叫做焦距,故B错误;
C.凸透镜对所有光有会聚作用,不单指对平行光,故C错误;
D.只有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才会聚于焦点,故D错误。
故选A。
5.A
【详解】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纸面上得到一个最小的光斑时,这个最小的光斑是凸透镜的焦点,而此时在纸面上得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且凸透镜远离纸面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说明凸透镜的焦距小于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即焦距小于10cm。
故选A。
6.A
【详解】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入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则折射光线过焦点,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D
【详解】a处会聚光线,是凸透镜,b处没有改变光线方向,是平板玻璃,c处使光线发散,是凹透镜,故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8.D
【详解】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由图可知,光线经过甲之后,甲透镜的折射光线比入射光线更远离主光轴,折射光线推迟会聚了,说明甲应为凹透镜;光通过乙透镜后折射光线更向主光轴靠拢,折射光线会聚了,因此乙为凸透镜。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9. 凸 会聚
【详解】[1][2]雨过天晴时,蔬菜塑料大棚的积水窝形状是中间厚、边缘薄,符合凸透镜的形状特点,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如果热量集中,容易造成造成火灾。
10. 发散 凹 不一定
【详解】[1] [2] [3]放上透镜的会聚点A要比不放透镜的会聚点B更要远离透镜,由此可知,该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该透镜是发散透镜即凹透镜;由于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所以凸透镜可以将光线会聚于一点;但在此种情况下,会聚的入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也会会聚于一点,由此可知,能够使光线会聚于一点的不一定是凸透镜。
11. B 凸 10.0
【详解】[1]要辨别两个透镜的类型,应分别将它们正对太阳,即让凸透镜与太阳光垂直,由图可知,操作正确的是B。
[2]因为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所以根据图示可知,甲一定是对光线起了会聚作用,因此形成甲光斑的一定是凸透镜。
[3]由图知,该凸透镜的焦距
f = 60.0cm 50.0cm = 10.0cm
12. 凸透镜 凹透镜 厚 薄 薄 厚
【详解】[1][2]透镜分为凸透镜与凹透镜
(1)[3][4]根据凸透镜的定义可知,凸透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其特点是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
(2)[5][6]根据凹透镜的定义可知,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其特点是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
13.
【详解】凸透镜左右两侧各有一个焦点,且这两个焦点关于光心对称,同理凹透镜也是如此;已知凸透镜与凹透镜的一个焦点重合,则由图可知凹透镜的右焦点和凸透镜的左焦点重合。入射光线延长线过凹透镜虚焦点的光线,经过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过凸透镜的焦点,作图如下:
14. A、B或C、D 厚度 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异侧焦点 控制变量法
【详解】(1)[1]探究焦距与材料的关系,则应保证除材料不同外,其他条件均相同,则应选择A、B或C、D。
(2)[2]A和C两个透镜材料相同,厚度不同,则可用于探究凸透镜焦距与厚度的关系。
[3]比较实验现象可知,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经过异侧焦点。
(3)[4]每次控制一个条件不同,其他条件相同,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
15. 凸透镜
【详解】①[1]如图,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向主光轴方向偏折,并且会经过焦点射出;直接经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画出图中两条入射光线经凸透镜后的光线如下图所示:
②[2][3]如图所示,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特点可知,当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图中水球具有中间厚,边缘薄的特点,因此水球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