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声波的应用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4声波的应用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17 17:25: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4声波的应用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声波在生产、医疗和科学研究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关于声波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超是利用次声波检查身体 B.声纹锁是通过响度进行识别
C.在月球上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 D.超声波可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
2.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说明超声波能传递信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D.图丁中,蝙蝠依靠次声波发现昆虫
3.有时在你认为很静,没有任何声音时,狗却突然表现得非常警惕,这是因为( )
A.狗的耳朵能转动,能准确确认声音的方向
B.狗的发声频率比人大
C.狗的听觉频率比人的范围大
D.同样的声音狗听起来响度大
4.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图击鼓时,看到鼓面上泡沫跳动,跳动的越高,声音音调越高
B.乙图中两列声波的音调相同,该特性由振动频率决定
C.丙图演奏者通过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的变化来改变笛声的音色
D.丁图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5.关于图所示四幅图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片A所示的实验表明,真空不能传声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
C.图片C所示的实验表明,噪声可以在人耳处减弱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电磁波导航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甲所示,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消除噪声
B.如图乙所示,a、b两个音叉的波形图不同,但音调相同
C.如图丙所示,噪声监测仪既可以监测噪声的强弱,又可以防止噪声的产生
D.如图丁所示,用超声波清洗精密器械,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的特性
7.古诗词是我国的文化瑰宝,很多诗句里蕴含着物理声学知识。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钟振动并通过空气传播的
D.“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我们是靠音色判断演奏的乐器是“玉笛”
8.医生给病人检查身体时,经常使用到听诊器,可以听到心脏跳动发出的微弱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因为这个声音属于超声波
B.听诊器增大了心脏的振幅,从而增大了声音的响度
C.听诊器改变了心跳的频率,使音调变高了
D.医生可以判断病人的病情,是因为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是一个人工智能助手,直接与它对话下发命令,人工智能助手就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语音命令控制家里的电器,人工智能助手需要识别声音传递的 (选填“信息”或“能量”)才能控制相应的电器。
10.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叫 ,高于20000Hz的声音叫 ,人耳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两种声音。雷声隆隆,预示着大雨就要来临了,这说明声波可以传递 。
11.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 传到人耳。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 不同(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声呐是利用 (选填“超声波”或“次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
12.一个声源2min内振动了720次,它的频率为是 Hz,人耳 (能/不能)听到该声音;小明同学练声时,发出声音的频率是200Hz,则他的声带每秒钟振动 次.
三、实验题
13.在探究“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时:
(1)如图甲所示,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发现 ,说明发声的条件是: ;
(2)如图乙所示,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
(3)如图丙所示,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说明声音具有 。如果在月球上进行这个实验,挂在左边的音叉旁的泡沫塑料球 (填“会”或“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
(4)如图丁所示,用简易抽气机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小明只能听到微弱的闹钟声,由此现象 (填“可以”或“不可以)直接得出真空不能传声的结论;
四、计算题
14.海面上有一艘大型轮船,为了探测某处海洋的深度,静止在海面上向海底发出超声波,经过4.0s接收到反射回来的回声。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00 m / s。求:
(1)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
(2)探测处的海洋深度?
(3)当轮船在海面上匀速直线前进时,发现前方1575m处有一山崖,于是向山崖发出超声波信号,9 s 后接收到返回来的信号。已知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 / s ,请问这艘轮船当时的速度为多少?
《3.4声波的应用》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C B A D A D
1.D
【详解】A.B超是利用超声波检查身体,故A错误;
B.声纹锁是通过音色进行识别,故B错误;
C.月球表面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在月球上不能利用超声波进行交流,故C错误;
D.超声波可以作为声呐,利用超声波可用来探测鱼群的位置,故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A.图甲中,大力击鼓时鼓声更响亮,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高,故A错误;
B.图乙中,超声波清洗机正在清洗眼镜,将污物击碎,说明超声波能传递能量,故B错误;
C.图丙中,给摩托车安装消声器,在声源处处理噪声,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正确;
D.图丁中,蝙蝠依靠超声波回声定位发现昆虫,故D错误。
故选C。
3.C
【详解】因为声音频率低于20Hz或高于20000Hz的声音人都听不到,当有次声波时,狗能听到,而人却听不到。
故选C。
4.B
【详解】A.击鼓时,鼓面上的泡沫跳动得越高,表明鼓面振幅越大,则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故A错误;
B.乙图中两列声波在相同时间内都呈现两个波形,说明两列声波的频率相同,则声音的音调相同,故B正确;
C.手指在笛子上按压位置不同,可以改变笛子内空气柱的长度,从而改变空气柱振动时的频率,改变笛声的音调,故C错误;
D.扬声器对着烛焰发声,烛焰在晃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
故选B。
5.A
【分析】(1)声音的传播必须靠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2)频率的高低影响音调的高低;
(3)振幅影响声音响度的大小;
(4)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
【详解】A.闹铃的声音听不到,因为它周围是真空,真空不能传声,故A正确;
B.图片B所示的实验表明,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B错误;
C.图片C所示的实验即可研究声音响度的大小与振幅的关系,也可研究声音的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故C错误;
D.图片D中的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此题是一道声学综合题,涉及较多声学知识,但都是基础知识,比较容易。
6.D
【详解】A.航母舰载机引导员戴上耳罩,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音,故A错误;
B.由两音叉的波形图可以看出,a音叉的振动频率大于b的振动频率,说明两个音叉发声时音调不同,故B错误;
C.噪声监测仪只能监测噪声的强弱,不能防止噪声的产生,也不能减弱噪声,故C错误;
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能传递能量。超声波清洗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7.A
【详解】A.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高声语”是指声音的响度大,故A错误,A符合题意;
B.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故B正确,B不符合题意;
C.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钟声”是由钟振动发声,由空气传播到“客船”的,故C正确,C不符合题意;
D.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人们是靠音色判断出演奏的乐器是“玉笛”, 故D正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D
【详解】A.我们平时不能听到心跳的声音,是心跳声音的强度太弱,响度太小,故A错误;
BC.听诊器前端实际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被体检者体内的心跳振动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振动,传到耳塞的一端,由于腔道狭窄,气体的振幅就比前端要大很多,医生听到传来的声音也就大了很多,故BC错误;
D.医生是根据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来判断病人的病情,故D正确。
故选D。
9.信息
【详解】需要通过声音知道要控制哪种电器,说明此时智能助手识别的是声音传递的信息。
10. 次声波 超声波 不能 信息
【详解】[1][2][3]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其中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是超声波。人耳听不到超声和次声。
[4]声音能够传递信息的例子有:隆隆的雷声预示着一场大雨、利用超声波探测海底深度、利用超声波探测鱼群、B超探病、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检查身体等;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例子有:利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结石、利用超声波清洗牙齿、清洗精细的机械、爆竹声震耳发痛等。
11. 空气 音色 超声波
【详解】[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介质,在音乐社团活动过程中,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空气传到人耳。
[2]不同的发声体音色不同,人耳能区分钢琴和长笛发出的声音,是由于它们所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3]声呐是利用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制成的,利用超声波能够传递信息。
12. 6 不能 200
【详解】频率指的是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所以该声源振动的频率为6次/秒,即6Hz;人耳能听到声音的频率范围为20Hz—20000Hz,该声音的频率6Hz,属于次声波,所以人耳听不到;声音的频率是200 Hz,即声带每秒钟振动200次.
所以本题答案依次为:6 、不能 、200 .
13. 乒乓球弹跳起来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观察小纸屑的振动 能量 不会 不可以
【详解】(1)[1][2]用悬挂着的乒乓球接触正在发声的音叉,可观察到乒乓球弹跳起来,说明发声体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3]桌子是较大的物体,发声振动不易观察,可转换成桌面上小纸屑的振动,所以可在桌子上放一些小纸屑。
(3)[4]敲击右面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并且泡沫塑料球会弹起,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5]在月球上进行,月球表面接近真空,所以泡沫塑料球不会如图所示那样弹起,这是因为真空不可以传声。
(4)[6]用抽气筒不停地向外抽气,经过较长的时间后,由于技术等原因,玻璃罩内还会有空气,小明将还能听到微弱的手机声音。由于技术等原因,玻璃罩内不能抽成真空,所以真空传声不可以直接验证,是在实验的基础上经过科学推理得到的。
14.(1)2s
(2)3000m
(3)10m/s
【详解】(1)依题意得,超声波探测海洋深度时到达海底所用时间为
(2)探测处的海洋深度为
(3)这艘轮船当时的速度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