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暑假预习练 北师大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有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2.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6-17 17:26: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下列乐器中,主要通过空气柱振动发声的是(  )
A.编钟 B.二胡 C.钢琴 D.长笛
2.运动会上进行百米赛跑,如果终点的计时员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所记录的成绩比看到枪冒烟就开始计时的成绩(  )
A.少记2.94s B.多出0.294s
C.少记0.294s D.无法计算
3.关于声现象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 B.声音传播不需要介质,真空也能传播
C.在钢铁中的声速小于在水中的声速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与光的速度相等
4.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能产生声音的是(  )
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
B.真空罩中响铃的闹钟
C.敲击水瓶琴
D.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
5.列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它的正前方有一个隧道,列车驶入隧道前必须鸣笛,司机鸣笛2s后,听到自隧道口处的峭壁反射的回声,鸣笛处距离隧道口的距离是(声速是340m/s)(  )
A.320m B.340m C.360m D.380m
6.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
C.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
D.物体的振动停止后,还会发出很弱的声音
7.国庆节期间,小明随父母去爬山,一座高山,走了好久还走不到,大约还有多远呢?小明想到可以利用回声来测量距离,听一下回声,用手机上的秒表记下两声之间的时间间隔为1.5s,那么他到山崖的距离大约是(  )
A.510m B.255m C.340m D.1020m
8.下列古诗句中描述的声现象是由于空气振动发声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C.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D.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二、填空题
9.“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这是唐诗中的名句,船上的客人听到寒山寺的钟声,这是由于寒山寺的大钟受撞击发生了 ,在 中以 形式传入人的耳中,引起人耳的 振动。
10.住宅的玻璃门窗通常采用真空玻璃。其结构特点是将两块玻璃边部密封在一起,通过抽气口将两层玻璃之间抽成接近真空,并用玻璃柱支撑,如图所示。这种双层真空玻璃“既不影响采光,又能隔音”。;“能隔音”的原因是 。
11.课堂上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 传入学生耳中的;如图所示,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指轻敲桌面,我们能听到清晰的敲击声,这个现象表明 可以传声;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 也能传声。
12.声波在火星大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240m/s。某火星探测器在火星表面向着一块巨石发出一束声波,0.25s后收到回波,则火星探测器与该巨石间的距离是 m。
三、实验题
13.小明做“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的实验,如图所示。
(1)把正在响铃的手机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又会听到铃声逐渐变 ;
(3)推理过程: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 ;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我们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4)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 ,真空不能 ;
(5)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 (填序号)得出的,是我们学习的第一个理想实验。
①推理假设 ②实验验证 ③归纳总结
四、计算题
14.一门反坦克炮瞄准一辆坦克,开炮后经过0.6s看到炮弹在坦克上爆炸,再经过2.1s听到爆炸的声音。(v=340m/s) 求
(1)大炮距坦克多远?
(2)炮弹的飞行速度多大?
《3.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D C A D C A B D
1.D
【详解】A.编钟属于打击乐器,通过编钟振动发声的,故A不符合题意;
B.二胡是弦乐器,通过拉弦时弦振动发声,故B不符合题意;
C.钢琴是弦乐器,通过按琴键时琴弦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长笛是管乐器,通过吹奏时长笛里面的空气柱振动发声,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C
【详解】听到枪声才开始计时,说明枪声已经传播100米到达终点时才开始计时,测得时间肯定少了,少的时间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3.A
【详解】试题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靠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中不能传播声音.
A.人唱歌时歌声是声带振动发生的,正确
B.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播,错误
C.在钢铁中的声速大于在水中的声速,错误
D.在空气中声音的速度远小于光的速度相等,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
点评:声音的产生、传播知识点较为简单,是一道基础题,注意声的传播需要介质,以波的形式传播.
4.D
【详解】A.拨动张紧的橡皮筋,橡皮筋振动,可以产生声音,故A不符合题意;
B.响铃的闹钟能产生声音,但真空不能传声,所以没听到声音,故B不符合题意;
C.敲击水瓶琴,水瓶琴振动发声,故C不符合题意;
D.关闭的立体声收音机,没有产生振动,不能产生声音,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C
【详解】列车的速度为
v车=72km/h=20m/s
由速度公式可知,从司机鸣笛到听到回声列车行驶的路程为
s车=v车t=20m/s×2s=40m
2s时间内声音传播的路程为
s声=v声t=340m/s×2s=680m
则鸣笛时离隧道口的距离为
故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
故选C。
6.A
【详解】ACD.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发声体是正在振动的物体,振动停止,发声停止,故A正确,CD错误;
B.物体振动产生声音,但必须靠介质的传播我们才能听到,故B错误。
故选A。
7.B
【详解】小明到小明到山崖的距离
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8.D
【详解】选D.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
9. 振动 空气 波 鼓膜
【详解】[1][2][3][4]僧人撞击大钟时,大钟会由于振动而发出声音,钟声通过空气以波的形式传到人的耳朵里,引起人耳鼓膜的振动,从而使人听到声音。
10.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详解】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无法在真空中传播,所以两层玻璃之间抽成接近真空后声音无法传播,起到了隔音的效果
11. 空气 固体 液体
【详解】[1][2][3]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液体、气体和固体都可以作为传播声音的媒介。课堂上老师的讲话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学生耳中的;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用手指轻敲桌面,我们能听到清晰的敲击声,这个现象表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的;在水中的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液体也能传声。
12.30
【详解】火星探测器与该巨石间的距离是
13.(1)小
(2)大
(3)小
(4) 介质 传声
(5) 不能 ①
【详解】(1)把正在响铃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在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空气逐渐减小,传播声音的介质减少,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小。
(2)打开阀门,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空气逐渐增多,会听到铃声逐渐变大。
(3)玻璃罩内空气越少,传出的声音越小,推理,如果玻璃罩内抽成真空后,就听不到手机响铃的声音了。
(4)[1][2]在“探究真空是否能传声”实验中,真实的实验是随着罩内空气的不断抽出,听到铃声越来越弱,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推理,如果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于是得出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5)[1][2]此实验中,用抽气机抽气不能得到真空,实验的结论是通过实验推理得出的结论,用到实验推理法,故①符合题意,②③不符合题意。
故选①。
14.(1)714m
(2)1190m/s
【详解】(1)声音的传播速度为 v声 =340m/s,声音传播的时间为t=2.1s;声音传播的距离为
s=vt=340m/s×2.1s=714m
所以大炮距坦克714m。
(2)炮弹飞行的距离为s=714m,飞行时间为t 炮弹=0.6s,炮弹的飞行速度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