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检测卷(答案版) 广州市2024-2025学年下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检测卷(答案版) 广州市2024-2025学年下册物理人教版八年级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5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09-23 09:16: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章 简单机械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如图所示,小明用苹果和橘子来玩跷跷板.他将苹果、橘子分别放在轻杆的左、右两端,放手后,杆马上转动起来.使杆顺时针转动的力是( D )
A.苹果的重力    B.橘子的重力 C.杆对橘子的支持力  D.橘子对杆的压力
2.踮脚是一项很好的有氧运动,它简单易学,不受场地的限制,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踮脚运动的基本模型是杠杆,前脚掌着地,小腿肌腱就会对脚后跟产生一个拉力,使人体重心提高(如图所示).下列踮脚动作分析正确的是( C )
A.脚后跟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B.脚后跟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C.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省力杠杆
D.脚掌与地面接触的地方是支点,是费力杠杆
3.下列常用的机械和装置的工作原理不能用杠杆原理解释的是( D )
A.水龙头把手   B.跷跷板   C.汽车方向盘   D.山区盘山公路
4.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肘关节为支点,哑铃对手的压力为阻力.当曲肘向上举起哑铃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B.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C.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
D.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
5.如图所示,拉力F通过滑轮拉着物体匀速上升了2 m,物体重力为5 N(滑轮重、滑轮与绳子间的摩擦力不计),则( C )
A.F=5 N,F移动了2 m
B.F=10 N,F移动了4 m
C.F=10 N,F移动了1 m
D.F=5 N,F移动了1 m
6.如图是甲、乙两个机械工作时的参数.甲、乙两个机械相比,乙的( C )
A.总功较小 B.有用功较小
C.额外功较大 D.机械效率较高
7.如图1所示,小明分别使用甲、乙两种机械匀速提升物体M(绳长不变),做功情况如图2所示,则( C )
A.甲的总功大于乙的
B.甲的机械效率等于乙的
C.甲的机械效率高于乙的
D.甲提升M的高度小于乙提升M的高度
8.如图所示,杠杆可绕O点转动,力F作用在杠杆一端且始终与杠杆垂直;在将杠杆缓慢地由位置A拉到位置B的过程中,力F( A )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D.先变大后变小
9.如图所示,杆秤是一种传统测量质量的工具,其中A、B是两个不同量程的提纽,秤钩C处悬挂被测物,提起提纽A或B,在秤杆E上移动秤砣D,达到平衡后,根据秤砣的位置可以在秤杆上读出被测物的质量.下列有关该杆秤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B )
A.它只能测量比秤砣质量大的物体
B.用提纽A时比用提纽B时的量程更大
C.将秤砣质量减小,则该秤的读数将偏小
D.只有当秤杆的粗细均匀时,杆秤的刻度才是均匀的
10.一个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在水平力F将木块C由A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推力F将( B )
A.大小不变 B.逐渐增大
C.先增大后减小 D.先减小后增大
【解析】对木板受力分析可知,木板受到向下的重力G和向上的支持力F支,木板AB构成杠杆,支点为B,设木板AB的长度为l,则重力G对应的力臂为l,支持力F支对应的力臂为l0,由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G×l=F支×l0,在水平力F将C由A向B匀速推动过程中,支持力F支对应的力臂l0逐渐减小,而G×l始终不变,则F支将逐渐增大,木板受到的支持力F支和木板对木块C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F支增大,则木块C对水平面的压力增大,木块C受到的摩擦力增大,由于木块C做匀速直线运动,故推力F增大.故选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10分)(1)图甲是一种防烫碗夹,其手柄可看作杠杆,使用时是一种 省力 杠杆,其与生活中的筷子 不是 (选填“是”或“不是”)同一类杠杆.图乙是其简化的示意图,图中O为支点,F2是其受到的阻力,在图乙中画出在A点施加的最小动力F1的示意图及阻力臂l2.(保留作图痕迹)

(2)如图丙所示,为方便残疾人上下台阶,一些公共场所设计了专用通道.某人和他的电动轮椅总重600 N,他乘坐电动轮椅,沿6 m长的专用通道匀速直线行驶到0.5 m高的平台处,该过程中,电动轮椅的牵引力恒为80 N.

①该专用通道相当于 斜面 (填简单机械名称),使用它可以 省力 (选填“省功”“提高机械效率”或“省力”);
②电动轮椅牵引力做的功为 480 J,该专用通道的机械效率为 62.5% .
12.(7分)(1)图甲是《天工开物》里记载的舂(chong),把稻谷放在石臼里,用脚踩在A点上施加动力,使石球上下运动,这种杠杆的动力臂 小于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阻力臂,属于 费力 杠杆.
(2)如图乙所示,A点为硬棒的重心,O为支点,硬棒水平静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2.4 N.硬棒所受的重力为 7.2 N.能否用左图中的弹簧测力计按右图所示的方法测量同一硬棒所受的重力? 不能 ,依据是 硬棒的重力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

13.(4分)如图所示,分别使用甲、乙、丙三种方式把同一物体M匀速提升至相同高度(绳长不变),测得的各拉力大小如图所示.
(1)图乙中所用定滑轮的特点是 改变力的方向 ,利用丙机械提升物体M时 费力 (选填“省力”“费力”或“不省力也不费力”).
(2)F乙和F丙两个力所做的功分别为W乙、W丙,则W乙 < W丙(选填“>”“<”或“=”).
(3)机械乙与机械丙的效率分别为η乙、η丙,则η乙 > η丙(选填“>”“<”或“=”).
14.(8分)如图甲所示,工人沿斜面把装有货物的箱子从底端拉进车厢,箱子移动的距离s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在此期间,工人拉这个箱子沿斜面匀速运动时的拉力为600 N,此斜面的长为5 m,高为1 m,箱子和货物共重为1 500 N,求:
(1)在0~5 s内,拉力做的功;
解:(1)由图像可知,货物在0~5 s内处于静止状态,通过的路程为0,根据W=Fs可知拉力所做的功为0
答:(1)在0~5 s内,拉力做的功是0;
(2)移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
解:(2)由图像可知,货物通过的路程s=5 m,所用的时间t=30 s-5 s=25 s
移动时拉力做的功W总=Fs=600 N×5 m=3 000 J
拉力做功的功率P===120 W
答:(2)移动时拉力做功的功率是120 W;
(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
解:(3)有用功W有用=Gh=1 500 N×1 m=1 500 J
则该斜面的机械效率η===50%
答:(3)该斜面的机械效率是50%;
(4)箱子沿斜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
解:(4)箱子沿斜面匀速运动时,摩擦力所做的额外功W额=W总-W有用=3 000 J-1 500 J=1 500 J 
由W额=fs可得,摩擦力f===300 N
答:(4)箱子沿斜面匀速运动时所受的摩擦力是300 N.
15.(8分)如图所示,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80%,重为1 600 N的物体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0.4 m/s的速度匀速上升.(不计绳重和摩擦)求:
(1)拉力F的大小;
解:(1)由题图可知,动滑轮上绳子的股数n=2
由η====可得拉力F的大小
F===1 000 N
答:(1)拉力F为1 000 N;
(2)10 s内拉力做的功;
解:(2)绳端移动的速度
v绳=nv物=2×0.4 m/s=0.8 m/s
由v=可得,绳子自由端移动的距离
s=v绳t=0.8 m/s×10 s=8 m
拉力做的功W=Fs=1 000 N×8 m=8 000 J
答:(2)10 s内拉力做的功为8 000 J;
(3)拉力的功率;
解:(3)拉力的功率P===800 W
答:(3)拉力的功率为800 W;
(4)物体重为1 0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精确到0.1%)
解:(4)不计绳重和摩擦,由F=可得,动滑轮的重力
G动=nF-G物=2×1 000 N-1 600 N=400 N
则物体重为1 0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η'====≈71.4%
答:(4)物体重为1 000 N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1.4%.
16.(7分)如图甲所示,AB为轻质杠杆,O为支点,杠杆上的刻度每一格都相等,现分别在支点两侧挂上a、b两个物体,杠杆处于静止状态,则:
(1)此时杠杆是否平衡? 是 (选填“是”或“否”),你的依据是 杠杆处于静止,是平衡状态 .
(2)物体a的质量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物体b的质量.
(3)如图乙所示,若撤掉物体a,在B处的虚线方向施加一个力F1,使杠杆仍在原来的位置平衡.请在图乙中作出力F1的示意图以及F1的力臂l1.若F1为动力,此时杠杆AB为 省力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

17.(7分)小明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时,提出了以下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角有关.
为了验证以上猜想,小明与几位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实验次序 1 2 3
斜面倾角θ 30° 30° 45°
物块重力G/N 5.0 3.0 3.0
斜面高度h/m 0.6 0.6 0.8
沿斜面拉力F/N 4.2 2.5 2.8
斜面长s/m 1.2 1.2 1.8
有用功W有用/J ① 1.8 2.4
总功W总/J 5.0 3.0 3.4
斜面的机械效率η ② 60% 71%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平行于斜面向上 匀速 拉动物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A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2)根据表格数据,第1次实验中①、②数据分别为 3.0 、 60% .
(3)分析实验1、2的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对于同一斜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 无关 (选填“无关”或“有关”).分析实验2、3的数据,可验证小明的猜想 B (填字母)是 正确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18.(9分)如图甲所示,杆秤是我国古老的质量称量工具,刻度是均匀的,使用时先把被测物体挂在秤钩处,提起秤纽,移动秤砣,当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秤砣悬挂点对应的数值即为物体的质量.
(1)杆秤是杠杆原理的应用,其中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F1l1=F2l2 .
(2)如图乙所示,当秤钩上未悬挂物体时,提起秤纽,秤砣悬挂点位于A点时杠杆水平平衡,A点为杆秤的0刻度线.若此时在秤钩中悬挂重物,为了保持杆秤平衡,要秤砣往 右 (选填“左”或“右”)移动.
(3)小明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待测物体质量大于杆秤的量程,于是小明决定在原来的杆秤基础上,通过改变秤纽的位置改变杆秤的支点,制作一个量程更大的杆秤.他的设计如下:
制作器材:小桶,细沙,刻度尺,杆秤,电子秤.
制作步骤:
①为了使杆秤的测量范围更大,此时应该使秤纽向 左 (选填“左”或“右”)移动;
②确定新杆秤的0刻度线:秤钩不挂物体时,提起秤纽, 移动秤砣直至秤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则标记秤砣悬挂点为0刻度线;
③确定新杆秤的最大测量值:将秤砣移动到最右端,在秤钩中挂上小桶, 在小桶内装入细沙 ,直到杠杆水平平衡;
④ 用电子秤测量小桶和细沙的总质量 ,即为杆秤的最大测量值m;
⑤将0刻度线到最大测量值处的长度均匀划分为各个刻度.
(4)若杆秤在使用过程中,秤砣有磨损,质量变小,则测量的待测物体质量将 偏大 (选填“偏小”“偏大”或“不变”)
【解析】若杆秤在使用过程中,秤砣有磨损,质量变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得,秤砣距离秤纽的距离变远,故测量的待测物体质量将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