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力 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为双手捧.如图所示,人双手捧起米所用的力约为( B )
A.0.3 N B.3 N C.30 N D.300 N
2.诗句“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描绘的是儿童放飞风筝的画面.如图所示,放风筝时,没有对风筝施力的物体是( C )
A.线绳 B.地球 C.手 D.空气
3.如图所示的四个现象,能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的是( C )
A.图甲中用力捏橡皮泥,橡皮泥的形状发生了变化
B.图乙中在磁体的作用下,钢球的运动方向发生了变化
C.图丙中人用力向前推小船,人和他乘坐的小船同时向后退
D.图丁中在磁体的作用下,钢球速度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4.小明和小刚相约打台球,小明用球杆将白球击出,白球撞击红球侧边将红球击进球洞,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A.白球撞击红球后白球运动方向改变,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红球被击进球洞,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形状
C.小明使白球撞击红球侧边,因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D.白球撞击红球的力大于红球撞击白球的力
5.撑竿跳高是一项运动员经过持竿助跑、借助撑竿的支撑腾空、再完成一系列复杂的动作后越过横杆的运动.如图是撑竿跳高运动员起跳上升时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撑竿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手的形变是塑性形变
B.手对撑竿的力和撑竿对手的力是同时产生的
C.手对撑竿的作用力是由于撑竿的形变产生的
D.撑竿对手的作用力的方向与撑竿的形变方向相同
6.如图所示,把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A.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2 N
B.已调零的弹簧测力计可以上下颠倒使用
C.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D.将整套装置带到月球,可以测得钩码在月球上所受的重力
7.如图所示的情况中,甲、乙两只小球相互间一定有弹力作用的是( B )
A  B  C  D
8.过春节时贴年画是我国的传统习俗.在竖直墙壁上贴长方形年画时,可利用重垂线来检查年画是否贴正,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重垂线利用了重力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为了把年画贴正,应将年画顺时针转动一个小角度
C.为了把年画贴正,应逆时针转动年画,使年画的竖直边与重垂线平行
D.为了把年画贴正,应调整重垂线,使重垂线与年画的竖直边平行
9.如图是甲、乙两根弹簧的拉力和长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弹簧的伸长量始终和拉力成正比关系
B.乙弹簧受到8 N的拉力时伸长了4 cm
C.甲弹簧受到2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的长度是3 cm
D.甲弹簧更适合做量程较大的测力计
【解析】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伸长量越大,超过弹性限度时,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不成正比,故A错误;由题图可知,当乙弹簧受到8 N的拉力时,弹簧伸长2 cm,故B错误;由题图可知,当甲弹簧受到4 N的拉力时,伸长量为6 cm,若甲弹簧受到2 N的拉力,则伸长量为3 cm,故C正确;由题图可知,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乙的最大测量值较大,所以乙弹簧更适合做量程较大的弹簧测力计,故D错误.
10.如图是小明利用橡皮筋、回形针、牙膏盒、刻度尺、塑料盘、砝码等器材自制的橡皮筋测力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可以把回形针的上端当作指针
B.可以向塑料盘中加砝码拉伸橡皮筋来标注刻度
C.用不同的橡皮筋做成的测力计,它们的量程都相同
D.此测力计指针指到零刻度位置时,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不为零
【解析】由题图可知,回形针在橡皮筋的下部,可以把回形针上端当作测力计的指针,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钩码上标有质量的数值,且每个钩码的质量相同,故可以用钩码拉伸皮筋标注刻度,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橡皮筋的长短、粗细都影响着测力计的量程,所以不同橡皮筋做的测力计量程不相同,故C错误、符合题意;由于回形针具有重力,测力计指针指到零刻度位置时,橡皮筋的形变量一定不为零,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共60分.按题目要求作答.
11.(6分)(1)如图甲所示,货物静止在传送带上,试画出货物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示意图.
 
(2)如图乙所示,弹簧的左端与墙固定连接,右端跟物块连接.某时刻物块正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向右加速滑动,画出物块此时受力的示意图(不计空气阻力).
 
12.(6分)(1)如图甲所示,运动员用球拍击球时,以球对球拍的作用力为研究对象, 球 是施力物体, 球拍 是受力物体,球和球拍同时发生形变说明力的作用是 相互 的.
甲
(2)图乙为我国传统农耕器具——石磨.小明在A点推石磨但没推动,他可以改在 B (选填“B”或“C”)点施加等大的力或在A点施加更大的力,上述两种方式分别是通过改变力的 作用点 和 大小 来改变力的作用效果.
乙
13.(6分)(1)图甲是一种常见的订书机,固定在钉槽内右部的弹簧给订书钉一个向 左 (选填“左”或“右”)的弹力,该力是由于 弹簧 的形变产生的.在使用过程中,随着订书钉的减少,这个力将 减小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甲
(2)如图乙所示的弹簧测力计的测量范围是 0~5 N ,最小分度值为 0.2 N ,读数为 3.2 N .
乙
14.(6分)(1)在地球上的物体都会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 地球 .如图甲所示,建筑工人利用重垂线可以判断砌好的墙是否符合标准,这是利用了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图乙是桥头的限重标志,则汽车对桥面的压力不能超过 1×105 N,否则桥就有损坏的危险.(g取10 N/kg)
(2)一名质量为70 kg的航天员在地球上所受重力为 700 N.图丙为航天员出舱活动时的情境,图中 ③ (填序号)表示他受到的重力的方向.已知月球的引力约为地球引力的六分之一,该航天员在地球表面最多能举起600 N的物体,若在月球表面他最多能举起 360 kg的物体.(g=10 N/kg)
15.(12分)有一辆质量为12 t、油罐容积为25 m3的油罐车.图甲为它某次运送5 m3的油缓慢经过油站智能地磅时的情境,地磅测出油罐车此时的质量为16 t.求:(g=10 N/kg) 
(1)油罐内的油的密度;
解:(1)油罐内的油的质量m油=m总-m0=16 t-12 t=4 t=4×103 kg
则油罐内的油的密度ρ油===0.8×103 kg/m3
答:(1)油罐内的油的密度为0.8×103 kg/m3;
(2)本次油罐车运送油的重力;
解:(2)油罐内的油的重力G油=m油g=4×103 kg×10 N/kg=4×104 N
答:(2)本次油罐车运送油的重力为4×104 N;
(3)通过计算说明油罐车满载时能否安全通过有图乙标志的桥梁.
解:(3)满载时,油罐车载油的体积等于油罐的容积,即V油'=V0=25 m3
则满载时油的质量m油'=ρ油V油'=0.8×103 kg/m3×25 m3=2×104 kg=20 t
满载时油罐车的总质量m总'=m油'+m0=20 t+12 t=32 t>30 t
所以满载时,油罐车不能安全通过有题图乙标志的桥梁
答:(3)罐车满载时不能安全通过有题图乙标志的桥梁.
16.(5分)如图所示,使一薄钢条的下端固定,分别用不同的力去推它,使其发生甲、乙、丙、丁各图中的形变,如果力的大小F1=F3=F4>F2.
(1)在研究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大小有关的实验中,要控制 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相同,可以比较图 甲、乙 .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在物理学上叫作控制变量法.
(2)可以通过比较图 甲、丁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作用点有关.
(3)可以通过比较图 甲、丙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方向有关.
(4)实验中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观察钢条形变程度来得知的,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作 转换法 .
17.(9分)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按照图乙所示方式把钩码逐个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分别测出它们受到的重力,并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质量m/g 100 200 300 400 500
重力G/N 1 ① 3 4 5
(1)如图甲所示,弹簧测力计存在的问题是 没有调零 ,问题解决后,第二组数据如图乙所示,则表格①中应填 2 .
(2)根据表格中的实验数据,在图丙中画出重力与质量的关系图像.
 
(3)由此得出实验结论:物体所受重力与其质量成 正比 .
(4)图丁是做“判断重力方向”的实验装置.将装置放在水平桌面上,逐渐改变木板M与桌面的夹角α,观察到悬线OA的方向 不变 (选填“变化”或“不变”);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可以得出:重力的方向总是 竖直向下 的.
(5)题中表格在设计上存在不足的地方,你认为改进的方案为 A (填字母).
A.增加一栏重力与质量的比值
B.增加一栏质量与重力的比值
18.(10分)如图所示,小明发现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就越长.小明根据这一现象提出猜想:在弹性限度内,橡皮筋的伸长量跟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即橡皮筋受到的拉力大小F和橡皮筋的伸长量ΔL的比值是定值).请你设计实验验证其猜想.
(1)实验器材:橡皮筋、铁架台、 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若需要,请补充器材).
(2)写出实验步骤(可以用文字或画图表达).
①将橡皮筋悬挂在铁架台的支架上,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的长度L0;
②用弹簧测力计测拉长橡皮筋的拉力,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此时的长度L;
③仿照步骤②,多次改变拉力大小进行实验;
④计算每次的拉力F与(L-L0)的比值,若比值不变,说明猜想正确,否则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