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营口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营口市2025届九年级下学期中考二模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7 22:04: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被誉为“商周文化的名片”。下列哪一文物展现了商朝高超的青铜铸造工艺( )
图1 司母戊鼎 图2 铜冰鉴 图3 铜权 图4 五铢钱
A.图1 B.图2 C.图3 D.图4
2.下图是某中学历史社团举办讲座的宣传海报,讲座的名称是( )
A.文景之治 B.汉武帝大一统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
3.“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材料反映了科举制的创立( )
A.背景 B.目的 C.过程 D.影响
4.“文学者,随时代而变迁者也。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下列文学作品的体裁是( )
①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李清照《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②若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关汉卿《窦娥冤》
A.汉赋和唐诗 B.唐诗和宋词 C.宋词和元曲 D.元曲和小说
5.归纳主题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手段。请为下表中的史料提炼一个恰当的主题( )
相关史料 出处
“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 《史记》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宋书》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宋史》
A.城市商业繁荣 B.农业生产发展 C.对外交流频繁 D.经济重心南移
6.某历史学习小组通过人工智能软件搜集到以下图片,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
A.中国近代化探索之路 B.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C.中华民族的反抗斗争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7.某同学在历史公众号上搜索“实业救国、大生纱厂、弃官从商”等关键词。由此可知,他要了解的实业家是( )
A.洪秀全 B.荣德生 C.张謇 D.詹天佑
8.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一种方法,下表中▲处应填写( )
社会主义建设的楷模 杰出贡献的航天员
杨根思、邱少云 雷锋、王进喜 杨利伟、瞿志刚
A.保家卫国的英雄 B.民族团结的领路人
C.改革开放的先驱 D.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9.同学们以“改革开放后的外交成就”为主题进行演讲比赛,下列可被选为素材的是( )
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周恩来参加万隆会议
C.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0.某班举行“古代亚非文明”主题辩论赛,以下观点符合史实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1.王老师在历史课堂上向同学们展示如下速记口诀,口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十四到十七,意国发源地。但丁,达·芬奇,莎翁戏剧奇。人文破教禁,科学照真理。
A.百家争鸣 B.新文化运动 C.文艺复兴运动 D.启蒙运动
12.依靠可信史料认识历史是学习历史应具备的重要能力。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和扩展”这一主题时可信度最高的史料是( )
A.文件原稿《权利法案》 B.小说《战争与和平》
C.人物传记《林肯传》 D.电影《滑铁卢战役》
13.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起草的《共产党宣言》发表。
B.1871年,巴黎的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建立巴黎公社。
C.1917年,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D.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华沙条约》。
14.下面结构图是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的相关知识,☆处最恰当的是( )
A.玻利瓦尔领导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B.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
C.章西女王领导印度民族大起义 D.埃及华夫脱运动
15.下表是同学们开展项目化主题学习时制作的一张学习成果汇报卡,卡片中所介绍的国际组织距今(2025年)成立多少周年( )
★ 机构总部:美国纽约
★ 首要宗旨: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
★ 五大常任理事国:中国、法国、俄罗斯、英国、美国
A.75周年 B.80周年 C.85周年 D.90周年
二、综合题
16.某班设计了以“古韵中国,万象风华”为主题的展板,请你参与完成。
古韵中国,万象风华
板块一思想篇 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
板块二交往篇 材料一 郑和 材料二贞观初年,他西行前往天竺取经,不畏艰险,历经磨难,到达天竺,研习佛法,曾在佛学最高学府那烂陀寺游学,成为远近闻名的佛学大师。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板块三典籍篇
(1)请按照示例,将板块一“思想篇”中的名言与人物对应。(只填写字母即可)
示例: 孟子:A老子: 司马迁: 宋应星:
(2)“交往篇”材料一中的人物率领船队最远到达的地区是 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有何影响。
(3)从“典籍篇”中任选一部典籍,介绍其入选展板的理由。(要求介绍作者名称、朝代及地位)。
17.从奠基到创新: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历程与时代价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破晓·蓄势筑基】
材料一
天津盛锡福帽厂挂上公私合营后的新厂牌
【燎原·锐意拓新】
材料二
1978年—2017年辽宁省农业产值柱状图
材料三 十八大以来,营口市对外贸易持续快速增长,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进出口总额由2012年的54.9亿美元增加到2021年的82.7亿美元, 年均增长4.7%。
【蓝图·未来已至】
材料四 习近平在这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的报告。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摘编自统编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1)材料一体现出国家对哪一行业进行改造 写出改造基本完成的时间。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这一时期辽宁省农业产值变化呈什么趋势 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营口位于哪一沿海经济开放区 写出我国对外开放的影响。
(4)根据材料四回答这次会议确立了哪一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结合中国道路的发展历程谈谈你的认识。
18.某校以“科学叙史·例鉴往来”为主题开展跨学科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活动一:设计文创产品】
作品一 “亚里士多德”纪念册 作品二:南宋持罗盘陶俑模型
【活动二:制作大事年表】
历史大事年表(部分)
时间 历史事件 科学
春秋时期 铁质农具出现 冶铁技术
唐朝 发明火药 火器制造技术
1687年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 物理学诞生
19世纪初 现代工厂制度的确立 ①
1825年 铁路时代开始
1859年 《物种起源》出版 进化论
19世纪70年代 发电机进入生产领域 电力技术
20世纪90年代 人类社会开始进入“②” 互联网技术
2021年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航天技术
(1)结合所学,作品一中的学者源自于哪一文明地区 作品二体现我国古代的哪项发明
(2)上述年表中,哪一事件打破了“上帝创造万物”的神创论 将材料中①②处补充完整。
(3)请从历史大事年表中任选两项,论证“科技引领未来”(围绕观点、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楚)
三、材料题
19.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御侮铸魂】
材料一 1841年5月30日清晨,广州三元里及各乡数千乡民手持武器包围英军盘踞的四方炮台 广大群众手持刀矛,勇猛冲杀,直杀得侵略者连滚带爬,向四方炮台逃命。
——摘编自统编版历史教科书《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远征信仰】
材料二 它“是中国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 “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
——摘编自《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的道路抉择》
材料三 长征是宣言书,宣告了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围造堵截的破产 长征是宣传队,它向十一个省内大约两万万人民宣布,红军的道路,才是解放的道路 长征又是播种机,它散布了许多种子,发芽、长叶、开花、结果,将来是会有收获的。
——摘编自《毛泽东选集》
【华夏脊梁】
材料四
(1)材料一中事件发生在近代哪一战争期间 列举该战争中出现的民族英雄。(写出一位即可)
(2)材料二中的“它”指的是哪次会议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长征胜利的历史意义
(3)请将材料四中①②补充完整,结合所学为材料四拟一个标题。
(4)结合所学,谈谈上述内容展现了中华民族怎样的精神风貌
2025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二模历史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C D A C A D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A C D B
16.(1) C B D
(2)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影响:玄奘西行促进中印文化交流,为佛教传播和研究留下珍贵资料
(3)示例 1(《齐民要术》):北魏贾思勰所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对农业生产有重要指导意义。示例 2(《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编著,是一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被译为多国文字,影响深远。
17.(1)行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时间:1956年。
(2)趋势:持续增长;原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业科技的发展。
(3)地区:环渤海地区;影响: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提升了综合国力,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推动了全球化进程。
(4)习思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认识:中国道路的探索要立足国情,实事求是;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要坚持党的领导。
18.(1)古希腊;指南针(罗盘)
(2)《物种起源》出版;①工业革命;②信息时代
(3)示例:观点:科技引领未来,推动人类社会进步。论证:工业革命时期(19 世纪初),瓦特改良蒸汽机,推动现代工厂制度确立,铁路时代开始,生产力大幅提升,人类进入 “蒸汽时代”,改变了生产和生活方式。20 世纪 90 年代,互联网技术普及,人类进入 “信息时代”,信息传递和交流突破时空限制,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重塑了世界格局。结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从工业革命到信息时代,科技始终是引领未来的核心动力,我们应重视科技创新,拥抱科技变革。
19.(1)鸦片战争;林则徐(或关天培)
(2)遵义会议;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新局面。
(3)①1931.9.18(九一八事变);②1940.8(百团大战)标题: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或中国人民抗战历程)。
(4)示例: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团结奋斗的精神。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