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辽宁省辽阳市灯塔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5月期中历史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3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06-17 22:19: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灯塔市七年级(下)期中质量监测
历史试卷
(本试卷 19道题 满分 70分 考试时间 50分钟)
考生注意: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作答,在本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 30分)
本题共包括 15小题,每小题 2分。下列每小题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
1 .某同学整理了如图学习笔记,据此判断▲ 处应填写( )
A .隋文帝 B .隋炀帝 C .李渊 D .武则天
2 .如图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一项选官制度,该制度正式确立于( )
A .汉朝 B .隋朝 C .唐朝 D .元朝
3 .武则天曾下令:凡是官吏所在地区,“ 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这体现了武则天( )
A .重用人才 B .重视农业 C .善于纳谏 D .提倡节俭
4 .“ ……初,上留心理道,革去弊讹,不六七年间,天下大理。 ”在这种“ 天下大理 ”之下唐朝的国力达到了前 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被称为( )
A .开元盛世 B .开皇之治 C .贞观之治 D .文景之治
5 .“ 文死谏,武死战 ”是古代文臣武将的无上光荣。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进谏 200 多次,被太宗皇 帝称为“ 镜子”。这位大臣是( )
A .魏征 B .房玄龄 C .杜如晦 D .姚崇
6 .唐朝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长安城。具体负责长安城工程建设的是六部中的( )
A .吏部 B .户部 C .刑部 D .工部
7 .2024 年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的节目《山河诗长安》震撼全场。“ 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 听 ……”全民齐诵《将进酒》,将这首诗飘逸洒脱的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激发出无数中华儿女满满的自豪感。
这首诗的作者是( ) ·
A .韩愈 B .李白 C .杜甫 D .白居易
8 .文成公主入藏时,带去了蔬菜种子、茶叶、丝绸、工艺品以及佛经、医药、历法、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书籍。据 此,我们可以推断出,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 B .为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C .有利于吐蕃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D .有利于吐蕃政权的建立与巩固
9 .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是 ( )
A .玄奘西行 B .鉴真东渡 C .文成公主入藏 D .遣唐使到来
10 .“ 盛唐的升平景象,在爆发了大规模的动乱后,迅速由盛转衰。”“ 大规模的动乱”主要是指( )
A .黄巢起义 B .安史之乱 C .八王之乱 D .七国之乱
11 .“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黄巢领导的这次起义( )
A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平定了安史之乱
C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D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12 .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 安定的是宋朝实行了( )
A .休养生息政策 B .重文轻武政策 C .科教兴国政策 D .重农抑商政策
13 .金庸先生的小说《天龙八部》通过对宋、大理、西夏、吐蕃政权之间的武林恩怨和民族矛盾的描写,展示了 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这一时期时代特征是( )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经济重心南移 C .民族政权并立 D .繁荣与开放
14 .瓦子在宋代城市盛行,主要是因为( )
A .士大夫的提倡 B .达官贵人的需要 C .农民的需要 D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15. .培根在评述中国古代文明的三项成果时说:“ 这三种东西曾经改变了整个世界的事物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 文字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材料中的三种东西是指( )
A .甲骨文、造纸术、指南针 B .印刷术、青铜器、指南针
C .书法、火药、指南针 D .印刷术、火药、指南针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本题共包括 4小题,共 40分。
16( 10 分) .鉴于往事,资于治道。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贞观九年,太宗谓侍臣曰“ 往昔初平京师,宫中美女珍玩无院不满。炀帝意犹不足,征求无已,兼东 西征讨,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遂致亡灭。此皆朕所目见,故夙夜孜孜,惟欲清净,使天下无事。”
——摘自(唐)吴兢《贞观政要》
( 1 )根据材料一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2 分) ·
材料二:唐太宗曾对大臣说:“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 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 2 )材料二中“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体现了唐太宗怎样的治国理念?( 1 分) 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3 分)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节选自唐 杜甫《忆昔二首》
( 3 )根据材料三回答:杜甫这首诗反映的盛世局面当时的统治者是谁?( 1 分)
( 4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古代中国的治国理政有哪些经验值得吸收借鉴。( 3 分)
17 .( 10 分)中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经济发展是中华文明不断传承发展的基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荣,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北宋柳永《望海潮》
( 1 )柳永词中所提城市是杭州,它并非自古繁荣,而是得益于历史上哪项大工程的建造?( 1 分) 材料二:如图所示
( 2 )劳动工具的进步,都预示着经济的大发展。 请概述三幅图中的生产工具在经济发展方面相同作用是 什么 ?( 2 分)
材料三:中唐以后,南方的茶、陶瓷、丝织品、盐业等的发展赶上或超过北方。南宋时,“ 苏湖熟,天下足 ” “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 3 )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自唐朝中期到南宋,经济重心有怎样的变化?( 2 分)经济重心的变化与人 口南迁有怎样的关系?( 2 分)
材料四:两汉至唐代,中国的对外交通以陆上丝绸之路为主。入宋之后,特别是南宋,发生了划时代的变 化——以海上丝绸之路为主了。宋元时期,中国与阿拉伯、波斯以及东非之间有大量的商船往返。宋代时与中 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 140 多个。
材料五: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 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西方的药物、文学、历法、数学等也 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朝受到重视。
一一部编教材八下《中国古代史》
( 4 )根据材料四及所学说出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主要是在哪一朝代?( 1 分)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一句 话概括指出元朝古代海陆交通发展产生的影响。( 2 分)
18.( 11 分)我国是统一多民族国家,民族间交往除和平的方式外还有战争。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下列内容。
【契丹】
材料一 :他统一契丹各部,任用汉人为官,改革习俗,建筑城郭,创制契丹文字,发展了农业和商业。
( 1 )材料一中的“ 他”是谁?( 1 分)“ 他”于哪一年统一契丹各部,建立契丹政权?( 1 分)定都哪里?( 1 分)后版图扩大,改国号为什么?( 1 分)
【党项】
材料二:他是党项族拓跋部人。他懂得蕃汉文字,任用汉人为官,根据汉文创制西夏文字,曾订立官制、军制、 法律。
( 2 )生活在我国西北地区的党项,原属什么的一支?( 1 分)材料二中的“ 他”于 1038 年称大夏皇帝,“ 他” 是谁?( 1 分)他称帝后定都哪里?( 1 分)
【和与战】
( 3 )请你围绕北宋与辽、西夏的和与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4 分)(要求:写出议和的主要事件及影响,并 说说如何才能维护好民族关系)
19( 9.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元朝的疆域图
(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分析元朝为管理地方,实行了哪一制度?( 1 分)被称作“ 腹里”的是?( 1 分) 以下是一段人物小传:
朝廷委任文天祥为右丞相,派他到元军大营谈判。他遭到扣留,不受利诱,威武不屈,后来乘机逃出,历经磨 难,继续组织北宋余部进行顽强抵抗。兵败被俘后,写下了“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名句。 元世祖铁木真钦佩其为人,亲自劝降文天祥,无果,最终将其处死,时年 47 岁。
( 2 )阅读这段人物介绍,从中找出不符合史实之处。( 2 分)
材料二:(澎湖) 岛分三十有六,巨细相间 ……地隶泉州晋江县。至元间立巡检司,以周岁额办盐课中统钱钞 一十锭二十五两,别无科差。
——《岛夷志略》
( 3 )依据材料二,指出“ 巡检司”主要是为管理当今中国哪一地区?( 1 分)
( 4 )请用史实说明新疆地区自古以来是中国的一部分。( 4 分)
2025 七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共 15小题, 30分) 选择题(共 15 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A B B A A D B C A B C B C D D
二、非选择题(共 4题, 40分)
16.(10分)( 1 )原因:隋炀帝奢侈无度,好大喜功,穷兵黩武,不恤民力(隋炀帝的暴政)。
( 2 )以民为本。唐太宗广纳贤才,知人善任,如任用房玄龄、杜如晦等贤才为宰相;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 励发展农业生产;制定法律,减轻刑罚等。
( 3 )唐玄宗(或李隆基)。
( 4 )要坚持开放的对外政策、要重视教育、重视人才、要努力发展经济等。 17.(10分)( 1 )隋朝大运河。
( 2 )促进经济(农业)发展:提高劳动生产力;提高效率,省力。
( 3 )经济重心从唐朝中期开始南移,到南宋时最后完成。北方人口大批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 和技术,使南方农业发展速度加快,带动经济发展逐渐超过北方。
( 4 )元朝。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18.(11分)( 1 )耶律阿保机;916 年;上京;辽。
( 2 )羌人;元昊;兴庆府。
( 3 )宋太宗即位后,向辽发动两次战争试图夺回燕云地区,均遭到失败。 1004 年,辽军大举攻宋,宋真宗率 兵来到澶州城,宋军士气大振,打退辽军。 1005 年,北宋与辽议和,双方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给辽钱 物,称为“ 岁币 ”。这次宋辽盟约称“ 澶渊之盟 ”。此后很长时间,宋辽间保持着和平局面。元昊称帝后,多 次亲率军队进攻北宋, 1044 年,北宋与西夏进行和谈,订立和约,元昊向宋称臣,宋给西夏钱物,称为“ 岁 赐 ”。议和后,宋夏虽时有战事,但关系一直较为稳定。我们应该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促进各民族相交流, 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
19.(9分)( 1 )制度:行省制。“ 腹里” :今山东、山西和河北省。
( 2 )不实之处:文天祥组织的是南宋余部进行抗元斗争,不是北宋余部;元世祖是忽必烈,不是铁木真。
( 3 )今台湾地区。
( 4 )公元前 60 年,西汉王朝设立西域都护,负责管理西域地区事务;唐朝时期,先后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
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清朝时期,清政府平定了准噶尔叛乱和大、小和卓叛乱,设伊犁将军,负责管理新疆 地区的事务;19世纪 70年代,左宗棠收复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 1884 年清朝在新疆设立行省,加强了西北边 疆的管理和防务,因此说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