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学校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深圳模拟)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2kg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5s
2.(2025·深圳模拟)密度知识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开空调时,风口向上比较好,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的密度大,会下沉
B.航空器材经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材料制成
C.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冻裂是因为水结成冰后,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3.(2025·深圳模拟)抖空竹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宋代《梦粱录》中就有其详细记载。如图,空竹圆轮以竹木制成,其外侧开有若干方形哨口,哨口内有大小不同的气腔,因其转动时会发出嗡嗡声,又名“空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竹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C.气腔内空气振动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D.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4.(2025·深圳模拟)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5.(2025·深圳模拟)在湖南,春天气温快速回升时,较光滑的地面上会出现水渍,俗称“回潮天”。关于“回潮”形成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回潮”是地底的水渗出地表形成的
B.“回潮”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回潮”发生时天气必须很干燥
D.“回潮”过程需要吸热
6.(2025·深圳模拟)如图,设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关于p、F及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变大,F变大,变大 B.p变大,F不变,变大
C.p变大,F变小,变大 D.p变小,F不变,变大
7.(2025·深圳模拟)“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是家用水龙头的示意图,作用在A点的力F抬起把手可打开水龙头,若将把手视为绕O点转动的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图。
8.(2025·深圳模拟)图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画面。图乙,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请画出蜻蜓位置A和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9.(2025·深圳模拟)物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深圳湾学校凌云书院学生在“2025迎新年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任写一种具体方式即可)来增大摩擦,从而赢得比赛;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中,小明参加了1000米考试项目,当他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 。
10.(2025·深圳模拟)小明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而体积较大的芒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则桔子的密度 芒果的密度,此时桔子受到的浮力 它自身的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1.(2025·深圳模拟)小明以“厨房中的物理”为主题开展了科学实践活动。如图甲,是用金属螺钉、锡箔纸和饮料瓶制作的一个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 。如图乙,用细绳将不锈钢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则勺子悬挂点 (选填“左”或“右”)侧的质量较大一些,这是因为
12.(2025·深圳模拟)课外兴趣小组需要配制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组成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
(2)测量前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如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15g,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4)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玻璃管、薄膜(质量不计)、刻度尺、烧杯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细线把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 为止,测出薄膜到水面的距离为h1,薄膜到待测液体的液面的距离为h2;
④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液= (用ρ水、h1、h2表示)。
13.(2025·深圳模拟)小明和小吉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2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已知导线、电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 ;
(3)排除故障后,小明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并作出I-R图像,如图乙。小吉认为小明在第 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小吉的判断理由是 ,你认为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 ;
(4)修正实验错误,记录正确数据之后,小明和小吉发现,由图像不方便直接看出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数据特点,作出了图像,如图丙,分析其特点,可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理由是: ;
(5)小明和小吉对实验进行了反思:若再换用两个定值电阻,增加两组数据,使数据点分布合理,有利于绘出的图像更好的反映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你建议选用 (选填“、”或“、”)的定值电阻;
(6)小明和小吉找到一卷规格为的镍铬合金丝(无绝缘表层),截取了长度为、、、的四段,对应阻值为、、、。分别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制成了四个简易定值电阻,如图丁所示。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对制作的电阻进行了测量检验,发现测量值均偏小,且有的偏小值较大,原因可能是 。
试验次数
1 5 0.4
2 10 0.2
3 15 0.15
4 20 0.1
14.(2025·深圳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最喜爱的用于锻炼臂力的健身拉力器结构示意图。小明每次向下拉动拉杆时,拉力为250N,在0.4s内使质量为20kg的配重块匀速升高到40cm后放手,让其自由落下。(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g取10N/kg)求:
(1)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2)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15.(2025·深圳模拟)物理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模型,如图甲。模型中电源电压为12V,R0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压敏电阻Rx在一定范围内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油量表(实质上是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汽油的密度为0.75g/cm3,g取10N/kg。求:
(1)油箱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当油箱中加入40L的汽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3)为保护电路安全,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多少牛?
16.(2025·深圳模拟)如下图是在巴黎奥运会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全红婵跳水入水时的情景,她以巨大优势夺得女子单人10m跳台项目的金牌。如何才能减少跳水入水时产生的水花呢?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驱动问题】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项目研究】实验小组提出以下因素会影响水花大小
猜想1: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猜想2:入水速度;猜想3:入水面积;猜想4:人体体积;
(1)根据全红婵选择的入水姿势可知,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 时,水花会较小;
(2)实验小组找来A、B、C三个矿泉水瓶进行实验,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 (选填“酒精”、“水”或“沙子”);
(3)为探究猜想2,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比较水花大小;
(4)已知A、B、C三个瓶盖的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17.(2025·深圳模拟)从龙骨水车到世界之最发电机组
“龙骨水车”早在12世纪前被我们人民广泛用于灌溉农田等,如图甲所示,水车灌溉时,用人力或风力等转动摇杆,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风力发电、海底潮汐能发电等技术已达到世界之最。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组成,其简化结构如图乙所示,叶片在风的作用下旋转,经过齿轮箱增速后,发电机转子高速旋转发电。
(1)水灌到水田,“哗啦”声与“涟漪”同时出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为了省力,水车的摇杆长度应 大轮轴半径(选填“>”、“<”或“=”);如果每个刮水板能将4L水刮到3m高的田中,则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 J;
(2)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风能发电的能量转化不受方向性限制
B.风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C.龙骨水车提水与吸管吸饮料原理一样
D.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3)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 (选填“A”、“B”或“C”)所示,理由是 ;
风力发电机
正常发电风速范围 2.0~12m/s
最大输出功率 400kW
(4)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某风力发电机参数如上表所示。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kW。该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中转动加速器的加速比为1∶20(即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转子1.5min转600圈。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 圈,工作1h输出的电能相当于 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煤=3×107J/kg)。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 A.铅笔的质量大约10克,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有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之间,故B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大约37℃,故C错误;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4秒,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对质量、长度、温度和时间的认识分析。
2.【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夏天使用空调是为了致冷,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比较好,因为冷的空气密度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航空器材经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材料制成,可以实现轻量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自来水冻裂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由可知,质量一定时,冰的体积比水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气体对流的知识分析;
B.根据m=ρV可知,当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则物体的质量越小;
C.根据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判断;
D.根据密度的特性判断。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空竹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是传声的介质和温度,与物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根据影响声速的因素判断;
D.响度表示声音大小,与振幅大小有关。
4.【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A. 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 说明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而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可知,布和吸管摩擦,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所以带上异种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可知,吸管带了电,而小星星和吸管相互吸引,则小星星带上异种电荷或者不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管带电后,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这说明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摩擦起点的本质判断;
B.相互摩擦的物体,一个失去电子,一个得到电子,因此二者带同种电荷;
CD.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5.【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BCD、“回潮”形成的原因是在湿润的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6.【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如图乙),水的深度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强p变大;
正放时,水柱为圆柱,则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倒放时,下口小,则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所以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F变小;
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瓶子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因此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可知,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由图可知瓶子倒过来后水深度的变化,根据p=ρ液gh可知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变化;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变化,由图可知受力面积的变化,根据可知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7.【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则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要连接OA,通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动力即可,如下图所示:
【分析】当以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动力臂时最长,此时最省力。
8.【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通过A'作水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水面上方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连接A'与眼睛,这条直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入射点到眼睛的线为反射光线,连接入射点与A点,这条线即为入射光线,作图如下:
【分析】眼睛和像点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入射点与眼睛的连线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发光点的连线为入射光线,据此分析。
9.【答案】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深圳湾学校凌云书院学生在“2025迎新年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增大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从而赢得比赛。
(2)小明参加了1000米考试项目,当他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0.【答案】小于;等于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桔子漂浮在水面上,则桔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且桔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芒果沉在水底,芒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桔子的密度小于芒果的密度。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11.【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除;右;悬挂点左侧部分的力臂大于悬挂点右侧部分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勺子悬挂点右侧部分的重力较大。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1)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除。
(2)根据图片可知,悬挂点左侧部分的力臂大于悬挂点右侧部分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勺子悬挂点右侧部分的重力较大。
12.【答案】(1)零刻度线处
(2)左;59.8
(3)解:如图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4)平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①如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端重左端轻,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②如图乙所示,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则游码质量为4.8g,那么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3)
(4)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平整为止,
此时薄膜两侧受到水和待测液体的压强相等,则有:;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
【分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2) 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侧调节; 物体的质量大小为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
(3)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
(4)根据橡皮膜变平时,上下方受到的压强相等分析。
(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1]测量前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端重,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3)如图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4)[1][2]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平整为止,此时薄膜两侧受到水和待测液体的压强相等,根据,则有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
13.【答案】(1)
(2)断路
(3)3;由图乙可知,,而,则第三次实验的电压与其它组不一样。;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2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则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3V量程,且与电阻并联,如下图如下:
(2) 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已知导线、电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由图乙可知,,
而,
所以小明在第3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
比较可知,换用15Ω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符合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则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由图丙可知,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则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即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所以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要使得图像更准确,数据点要多且分布要尽量均匀,由图乙可知,之间的数据点较少,所以应用、的定值电阻。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电阻值变小,缠绕越紧密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会使偏小值较大。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电压表电压的最大值,进而确定它的量程,结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解答;
(2)当定值电阻R发生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很小;
(3)根据乙图分别计算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比较大小,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可能原因;
(4)根据图像分析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
(5)根据已有的数据分析规律分析;
(6)根据螺旋状的合金丝可能接触造成长度变小分析。
(1)电源为2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作图如下:
(2)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发生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端与电源相通,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1][2][3]实验中要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由图乙可知
而
所以小明在第3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由图丙可知,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即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所以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要使得图像更准确,数据点要多且分布要尽量均匀,由图乙可知,之间的数据点较少,所以应用、的定值电阻。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电阻值变小,缠绕越紧密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会使偏小值较大。
14.【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做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答: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250W;
(2)解:配重块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有用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答: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20J。
(3)解: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答: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是80%。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 (1)首先根据公式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根据公式计算出功率;(2)根据计算W有用=Gh有用功,再根据W额=W总-W有用计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观;
(3)根据计算出机械效率。
(1)图中均为定滑轮,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做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2)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有用功为
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则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15.【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压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
此时总电阻为;
此时阻值为;
由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50N,
则油箱受到的重力。
(2)解:40L的汽油的质量为;
则汽油的重力为;
此时受到的压力;
由乙图可知,此时阻值为,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解:由乙图可知,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则总电阻越小,
根据,电流表示数越大。
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则电流最大为150mA,
则此时总电阻最小为,
则阻值最小为,
由乙图可知,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500N。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60mA=0.06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中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乙图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而压力等于油箱受到的重力;
(2)当油箱中加入40L的汽油时,根据G=mg=ρVg计算汽油的重力,进一步计算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由乙图知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根据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计算Rx的最小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压敏电阻承受的最大压力。
(1)分析电路可知,、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此时总电阻为
此时阻值为
由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50N,则油箱受到的重力。
(2)40L的汽油的质量为
则汽油的重力为
此时受到的压力
由乙图可知,此时阻值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由乙图可知,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则总电阻越小,根据,电流表示数越大。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则电流最大为150mA,则此时总电阻最小为
则阻值最小为
由乙图可知,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500N。
16.【答案】(1)90°
(2)水
(3)不同
(4)大;E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全红婵是垂直于水面进入水中的时水花较小,即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90°时,水花会较小。
(2)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水,因为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3)要探究猜想2,即探究水花大小与入水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水瓶进入水中的速度不同,而入水时的速度与它在空中的高度有关,则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
(4)①A瓶体积大于B瓶体积,且A瓶进入水中时的水花较大,所以相同条件下,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
②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比较A与C落水情况,C的体积大于A的体积,C的瓶盖面积比A大,但C瓶入水时的水花较小,说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入水面积越大,水花越小,图D与图E比较,图E中,手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即入水面积大,所造成的水花要小一些,故运动员跳水时应选择图E所示的手势为好。
【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水花最小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
(2)根据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分析;
(3)根据入水时的速度与人在空中下落时的高度有关分析;
(4)①比较A和B的体积大小,进而确定水花大小与物体体积大小的关系;
②根据图片信息分析解答。
(1)从照片看,全红婵是垂直于水面进入水中的,此时水花较小,即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90°时,水花会较小。
(2)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水。
(3)要探究猜想2,应控制水瓶进入水中的速度不同,则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这样水瓶到达水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
(4)[1]比较A和B瓶落水情况,二者瓶盖面积相同,由于两个瓶子从水面上方相同高度由静止下落,到达水面时速度相同,但A瓶体积大于B瓶体积,且A瓶进入水中时的水花较大,所以相同条件下,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
[2]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比较A与C落水情况,C的体积大于A的体积,C的瓶盖面积比A大,但C瓶入水时的水花较小,说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入水面积越大,水花越小,图D与图E比较,图E中,手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即入水面积大,所造成的水花要小一些,故运动员跳水时应选择图E所示的手势为好。
17.【答案】(1)>;120
(2)D
(3)A;见解析
(4)50;6;48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水车的摇杆相当于动力臂,大轮轴半径相当于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省力,应使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水车的摇杆长度应>大轮轴半径。
②根据题意可知,4L水的体积为
4L的重力为;
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为
(2)A.所有的能量的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
B.风能可以在短时间内的对补充,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龙骨水车提水主要是利用了轮轴等机械原理,而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故C错误;
D.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
故选D。
(3)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可知,叶片上方一面流速较小,叶片下方流速较大,所以叶片上方应该是平的,下方是向下凸起的,因此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A。
(4)①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故有,
则;
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②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400kW,1.5min发电量为;
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为1∶20,发动机转子转600圈,叶片对应转了30圈,当该风速时发动机输出电能为,叶片需要转动n圈,则;
解得:;
即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6圈。
③1h发电量为;
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
【分析】 (1)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
(2)风能发电的能量转化受方向性限制,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龙骨水车提水是克服重力做功,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
(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4)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根据功率公式、热值公式进行计算。
(1)[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省力,应使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水车的摇杆长度应>大轮轴半径。
[2]4L水的体积为
4L的质量为
4L的重力为
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为
(2)A.能量的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
B.风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得,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龙骨水车提水主要是利用了轮轴等机械原理,通过人力或风力等转动摇杆,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而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当我们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吸管进而进入口腔,所以二者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
D.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将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故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
故选D。
(3)[1][2]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可知,叶片上方一面流速较小,叶片下方流速较大,所以叶片上方应该是平的,下方是向下凸起的,因此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A。
(4)[1]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为400kW,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故有,则
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2]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400kW,1.5min发电量为
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为1∶20,发动机转子转600圈,叶片对应转了30圈,当该风速时发动机输出电能为,叶片需要转动n圈,则
解得
即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6圈。
[3]1h发电量为
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
1 / 1广东省深圳市深圳湾学校2025年中考二模物理试题
1.(2025·深圳模拟) 生活中处处有物理,根据你的经验,下列描述最符合实际的是( )
A.一根铅笔的质量约为2kg B.物理课本宽度约为18cm
C.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5s
【答案】B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时间的估测;长度的估测
【解析】【解答】 A.铅笔的质量大约10克,故A错误;
B.物理课本的宽度大约有十几厘米到二十厘米之间,故B正确;
C.人体正常体温大约37℃,故C错误;
D.中学生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4秒,故D错误。
故选B。
【分析】根据对质量、长度、温度和时间的认识分析。
2.(2025·深圳模拟)密度知识与人类社会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夏天开空调时,风口向上比较好,因为冷空气的密度比热空气的密度大,会下沉
B.航空器材经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材料制成
C.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冻裂是因为水结成冰后,冰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
D.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利用密度鉴别物质
【答案】C
【知识点】密度及其特性;密度公式及其应用;密度的应用与物质鉴别
【解析】【解答】A.夏天使用空调是为了致冷,应将空调出风口向上调节比较好,因为冷的空气密度大,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 航空器材经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合金或新型材料制成,可以实现轻量化,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寒冷的冬天自来水冻裂是因为冰的密度比水小,由可知,质量一定时,冰的体积比水大,故C错误符合题意;
D.利用密度来鉴别物质,因为密度是物质的属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根据气体对流的知识分析;
B.根据m=ρV可知,当体积相同时,密度越小,则物体的质量越小;
C.根据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判断;
D.根据密度的特性判断。
3.(2025·深圳模拟)抖空竹是中国民间传统游戏之一,宋代《梦粱录》中就有其详细记载。如图,空竹圆轮以竹木制成,其外侧开有若干方形哨口,哨口内有大小不同的气腔,因其转动时会发出嗡嗡声,又名“空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空竹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
B.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
C.气腔内空气振动越快,声音传播速度越大
D.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
【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解析】【解答】A.根据题意可知,空竹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的,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空竹发出的声音是由气腔内的空气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影响声音传播速度的因素是传声的介质和温度,与物体的振动频率大小无关,故C错误符合题意;
D.气腔内空气振动幅度越大,发出声音的响度越大,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声音由物体振动产生;
C.根据影响声速的因素判断;
D.响度表示声音大小,与振幅大小有关。
4.(2025·深圳模拟)如图,用轻薄的纸折成小星星,轻放于地面的小钢针上,用与布摩擦过的吸管靠近,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此过程中( )
A.摩擦创造了电荷 B.布和吸管带上同种电荷
C.吸管和小星星带上同种电荷 D.吸管带电后能吸引轻小物体
【答案】D
【知识点】两种电荷;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物体带电情况的判断
【解析】【解答】A. 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 说明发生了摩擦起电现象,而摩擦起电的本质是电荷的转移,而不是创造了电荷,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题意可知,布和吸管摩擦,失去电子的带正电,得到电子的带负电,所以带上异种电荷,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题意可知,吸管带了电,而小星星和吸管相互吸引,则小星星带上异种电荷或者不带电,故C不符合题意;
D.吸管带电后,小星星被吸引着转动,这说明了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A.根据摩擦起点的本质判断;
B.相互摩擦的物体,一个失去电子,一个得到电子,因此二者带同种电荷;
CD.根据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和带电体的性质分析。
5.(2025·深圳模拟)在湖南,春天气温快速回升时,较光滑的地面上会出现水渍,俗称“回潮天”。关于“回潮”形成的原因,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回潮”是地底的水渗出地表形成的
B.“回潮”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C.“回潮”发生时天气必须很干燥
D.“回潮”过程需要吸热
【答案】B
【知识点】液化及液化放热
【解析】【解答】ABCD、“回潮”形成的原因是在湿润的天气,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形成的,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液化指物质由气态转变成液态,液化要放热。
6.(2025·深圳模拟)如图,设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强为p、压力为F,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为。将瓶子从正放(如图甲)变为倒放(如图乙),则关于p、F及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变大,F变大,变大 B.p变大,F不变,变大
C.p变大,F变小,变大 D.p变小,F不变,变大
【答案】C
【知识点】压强的大小及其计算;液体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如图乙),水的深度增大,根据液体压强公式可知,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强p变大;
正放时,水柱为圆柱,则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倒放时,下口小,则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所以水对瓶底或瓶盖的压力F变小;
将瓶子从正放变为倒放,瓶子对桌面的压力都等于瓶子和水的总重力,因此对桌面的压力不变,受力面积减小,根据可知,瓶子对桌面的压强变大。
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分析】 由图可知瓶子倒过来后水深度的变化,根据p=ρ液gh可知水对瓶子底部的压强变化;
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可以根据水产生的压力和水重力的关系进行分析,注意上下粗细一样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等于水的重力;上面粗、下面细的容器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力小于水的重力;上面细、下面粗的容器中水的压力大于水的重力;
根据水平面上物体的压力和自身的重力相等可知瓶子对桌面压力的变化,由图可知受力面积的变化,根据可知对桌面压强的变化。
7.(2025·深圳模拟)“节约用水,人人有责”。如图是家用水龙头的示意图,作用在A点的力F抬起把手可打开水龙头,若将把手视为绕O点转动的杠杆,请在图中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动力F及其力臂L的示意图。
【答案】
【知识点】力臂的画法;杠杆中最小力的问题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支点在O点,动力作用在A点,则连接OA就是最长的动力臂,此时动力最小。要连接OA,通过A点作垂直于OA向上的动力即可,如下图所示:
【分析】当以杠杆的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连线为动力臂时最长,此时最省力。
8.(2025·深圳模拟)图甲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画面。图乙,A'点表示水中“蜻蜓”的位置,请画出蜻蜓位置A和光从蜻蜓经水面反射后进入人眼的光路图;
【答案】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通过A'作水面的垂线,然后根据“物像等距”在水面上方找到对应的发光点A。连接A'与眼睛,这条直线与水面的交点为入射点。入射点到眼睛的线为反射光线,连接入射点与A点,这条线即为入射光线,作图如下:
【分析】眼睛和像点的连线与水面的交点就是入射点,入射点与眼睛的连线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发光点的连线为入射光线,据此分析。
9.(2025·深圳模拟)物理知识在体育运动中发挥着非常大的作用。深圳湾学校凌云书院学生在“2025迎新年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 (任写一种具体方式即可)来增大摩擦,从而赢得比赛;在刚刚结束的体育中考中,小明参加了1000米考试项目,当他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 。
【答案】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惯性
【知识点】惯性及其现象;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解析】【解答】(1)深圳湾学校凌云书院学生在“2025迎新年拔河比赛”中,可以通过增大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从而赢得比赛。
(2)小明参加了1000米考试项目,当他冲过终点时,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他具有惯性。
【分析】(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
10.(2025·深圳模拟)小明洗水果时,发现体积较小的桔子漂浮在水面上,而体积较大的芒果却沉在水底,如图所示。则桔子的密度 芒果的密度,此时桔子受到的浮力 它自身的重力。(均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答案】小于;等于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解析】【解答】根据图片可知,桔子漂浮在水面上,则桔子受到的浮力等于它自身的重力,且桔子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芒果沉在水底,芒果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所以桔子的密度小于芒果的密度。
【分析】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分析解答即可。
11.(2025·深圳模拟)小明以“厨房中的物理”为主题开展了科学实践活动。如图甲,是用金属螺钉、锡箔纸和饮料瓶制作的一个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 。如图乙,用细绳将不锈钢勺子悬挂起来,使其静止在水平位置,则勺子悬挂点 (选填“左”或“右”)侧的质量较大一些,这是因为
【答案】同种电荷相互排除;右;悬挂点左侧部分的力臂大于悬挂点右侧部分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勺子悬挂点右侧部分的重力较大。
【知识点】杠杆的平衡条件;验电器的原理及使用
【解析】【解答】(1)验电器其工作原理是同种电荷相互排除。
(2)根据图片可知,悬挂点左侧部分的力臂大于悬挂点右侧部分的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勺子悬挂点右侧部分的重力较大。
12.(2025·深圳模拟)课外兴趣小组需要配制密度为1.15g/cm3的盐水。为检验配制的盐水是否合格,小组成员设计了实验方案并进行了如下操作:
(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 ;
(2)测量前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需将平衡螺母向 (选填“左”或“右”)调节;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盐水,如图乙所示,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
(3)将烧杯中的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如图丙所示,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为15g,则盐水的密度为 kg/m3;
(4)另一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根粗细均匀两端开口的薄玻璃管、薄膜(质量不计)、刻度尺、烧杯和水,来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如图丁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玻璃管的一端用细线把薄膜扎好;
②将玻璃管扎有薄膜的一端逐渐插入装有水的烧杯中;
③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 为止,测出薄膜到水面的距离为h1,薄膜到待测液体的液面的距离为h2;
④待测液体密度表达式:ρ液= (用ρ水、h1、h2表示)。
【答案】(1)零刻度线处
(2)左;59.8
(3)解:如图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4)平整;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液体密度的测量
【解析】【解答】(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①如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端重左端轻,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
②如图乙所示,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则游码质量为4.8g,那么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3)
(4)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平整为止,
此时薄膜两侧受到水和待测液体的压强相等,则有:;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
【分析】 (1)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解答;
(2) 平衡螺母总是向较轻的一侧调节; 物体的质量大小为砝码与游码示数之和;
(3)根据容器的质量和容器和盐水的总质量可以求得盐水的质量,利用求得的盐水质量和告诉的盐水体积,利用密度的计算公式可以求得盐水的密度。
(4)根据橡皮膜变平时,上下方受到的压强相等分析。
(1)使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并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
(2)[1]测量前发现指针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指针右偏,说明右端重,则需将平衡螺母向左调节,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如图乙所示,横梁标尺分度值为0.2g,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3)如图丙所示,量筒分度值为,则量筒中盐水的体积为
量筒中盐水的质量为
则盐水的密度为
(4)[1][2]往玻璃管内缓慢加入待测液体直到薄膜平整为止,此时薄膜两侧受到水和待测液体的压强相等,根据,则有
解得待测液体密度。
13.(2025·深圳模拟)小明和小吉在探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实验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为2节新干电池。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甲所示电路补充完整 ;
(2)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已知导线、电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 ;
(3)排除故障后,小明换用不同的电阻进行实验,将实验数据记录在表中,并作出I-R图像,如图乙。小吉认为小明在第 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小吉的判断理由是 ,你认为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 ;
(4)修正实验错误,记录正确数据之后,小明和小吉发现,由图像不方便直接看出电流与电阻的定量关系,于是他们进一步分析数据特点,作出了图像,如图丙,分析其特点,可得出结论: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理由是: ;
(5)小明和小吉对实验进行了反思:若再换用两个定值电阻,增加两组数据,使数据点分布合理,有利于绘出的图像更好的反映电流与电阻的关系,你建议选用 (选填“、”或“、”)的定值电阻;
(6)小明和小吉找到一卷规格为的镍铬合金丝(无绝缘表层),截取了长度为、、、的四段,对应阻值为、、、。分别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制成了四个简易定值电阻,如图丁所示。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对制作的电阻进行了测量检验,发现测量值均偏小,且有的偏小值较大,原因可能是 。
试验次数
1 5 0.4
2 10 0.2
3 15 0.15
4 20 0.1
【答案】(1)
(2)断路
(3)3;由图乙可知,,而,则第三次实验的电压与其它组不一样。;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
【知识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2节新干电池串联组成电源,则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0-3V量程,且与电阻并联,如下图如下:
(2) 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已知导线、电表均完好且接触良好,则原因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由图乙可知,,
而,
所以小明在第3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
比较可知,换用15Ω的电阻后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符合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规律,则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由图丙可知,图像为一条通过坐标原点的斜线,则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即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所以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要使得图像更准确,数据点要多且分布要尽量均匀,由图乙可知,之间的数据点较少,所以应用、的定值电阻。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电阻值变小,缠绕越紧密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会使偏小值较大。
【分析】(1)根据图片确定电压表电压的最大值,进而确定它的量程,结合电压表的连接方法解答;
(2)当定值电阻R发生断路时,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此时测电源电压。由于电压表的内阻很大,因此电流表的示数很小;
(3)根据乙图分别计算各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然后比较大小,并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确定可能原因;
(4)根据图像分析通过导体的电流随电阻的变化规律;
(5)根据已有的数据分析规律分析;
(6)根据螺旋状的合金丝可能接触造成长度变小分析。
(1)电源为2节新干电池,电源电压为3V,所以电压表应选用小量程与电阻并联,作图如下:
(2)闭合开关,观察到电流表无示数,说明发生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的两端与电源相通,则故障可能是定值电阻R断路。
(3)[1][2][3]实验中要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由图乙可知
而
所以小明在第3次实验中有操作错误,小明的错误之处可能在于换用的电阻后,没有移动滑片控制定值电阻的电压一定。
(4)由图丙可知,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象,即电流与电阻的倒数成正比,所以可得: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5)要使得图像更准确,数据点要多且分布要尽量均匀,由图乙可知,之间的数据点较少,所以应用、的定值电阻。
(6)镍铬合金丝表面无绝缘表层,将它们绕成螺旋状后,相邻的两圈合金丝可能相互接触,且两端缠绕在接线柱上固定,相当于横截面积变大、长度变小,所以会导致测得的电阻值变小,缠绕越紧密越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所以会使偏小值较大。
14.(2025·深圳模拟)如图所示是小明最喜爱的用于锻炼臂力的健身拉力器结构示意图。小明每次向下拉动拉杆时,拉力为250N,在0.4s内使质量为20kg的配重块匀速升高到40cm后放手,让其自由落下。(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g取10N/kg)求:
(1)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2)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两个滑轮均为定滑轮,
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做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答: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250W;
(2)解:配重块的重力G=mg=20kg×10N/kg=200N;
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有用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答: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是20J。
(3)解: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答: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是80%。
【知识点】功率计算公式的应用;机械效率的计算;有用功和额外功
【解析】【分析】 (1)首先根据公式W=Fs计算出拉力做的功,根据公式计算出功率;(2)根据计算W有用=Gh有用功,再根据W额=W总-W有用计算克服摩擦做的额外观;
(3)根据计算出机械效率。
(1)图中均为定滑轮,则绳子自由端移动距离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做功为
则小明拉动拉力器的功率
(2)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有用功为
不计拉杆和绳的重力,则小明拉动拉力器过程中克服摩擦所做的功
(3)在小明锻炼过程中拉力器的机械效率
15.(2025·深圳模拟)物理项目化学习活动中,某科技小组的同学设计了测量小汽车油箱内油量的装置模型,如图甲。模型中电源电压为12V,R0是阻值为20Ω的定值电阻,压敏电阻Rx在一定范围内的阻值与所受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油量表(实质上是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汽油的密度为0.75g/cm3,g取10N/kg。求:
(1)油箱受到的重力为多少?
(2)当油箱中加入40L的汽油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
(3)为保护电路安全,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多少牛?
【答案】(1)解:根据图片可知,定值电阻、压敏电阻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
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
此时总电阻为;
此时阻值为;
由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50N,
则油箱受到的重力。
(2)解:40L的汽油的质量为;
则汽油的重力为;
此时受到的压力;
由乙图可知,此时阻值为,
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解:由乙图可知,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则总电阻越小,
根据,电流表示数越大。
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则电流最大为150mA,
则此时总电阻最小为,
则阻值最小为,
由乙图可知,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500N。
【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其应用;重力及其大小的计算;电阻的串联;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解析】【分析】 (1)闭合开关,两电阻串联接入电路,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的示数为60mA=0.06A,根据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路中的电阻,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计算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乙图知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而压力等于油箱受到的重力;
(2)当油箱中加入40L的汽油时,根据G=mg=ρVg计算汽油的重力,进一步计算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由乙图知压敏电阻接入电路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电阻规律结合欧姆定律计算此时电流表的示数;
(3)根据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流表的最大示数,根据计算出此时的总电阻,再根据计算Rx的最小阻值,最后根据乙图确定压敏电阻承受的最大压力。
(1)分析电路可知,、串联,电流表测电路电流。当油箱中的油全部消耗完时,电流表示数I1=60mA,此时总电阻为
此时阻值为
由乙图可知,此时受到的压力为50N,则油箱受到的重力。
(2)40L的汽油的质量为
则汽油的重力为
此时受到的压力
由乙图可知,此时阻值为,则电流表的示数为
(3)由乙图可知,压力越大,阻值越小,则总电阻越小,根据,电流表示数越大。电流表量程为0~150mA,则电流最大为150mA,则此时总电阻最小为
则阻值最小为
由乙图可知,该压敏电阻最大可以承受压力为500N。
16.(2025·深圳模拟)如下图是在巴黎奥运会上演“水花消失术”的全红婵跳水入水时的情景,她以巨大优势夺得女子单人10m跳台项目的金牌。如何才能减少跳水入水时产生的水花呢?实验小组进行了以下项目式学习:
【驱动问题】水花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项目研究】实验小组提出以下因素会影响水花大小
猜想1: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猜想2:入水速度;猜想3:入水面积;猜想4:人体体积;
(1)根据全红婵选择的入水姿势可知,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 时,水花会较小;
(2)实验小组找来A、B、C三个矿泉水瓶进行实验,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 (选填“酒精”、“水”或“沙子”);
(3)为探究猜想2,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 (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比较水花大小;
(4)已知A、B、C三个瓶盖的横截面积关系为SA=SB【答案】(1)90°
(2)水
(3)不同
(4)大;E
【知识点】物理学方法;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解析】【解答】(1)根据图片可知,全红婵是垂直于水面进入水中的时水花较小,即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90°时,水花会较小。
(2)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水,因为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
(3)要探究猜想2,即探究水花大小与入水速度的关系时,应控制水瓶进入水中的速度不同,而入水时的速度与它在空中的高度有关,则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
(4)①A瓶体积大于B瓶体积,且A瓶进入水中时的水花较大,所以相同条件下,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
②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比较A与C落水情况,C的体积大于A的体积,C的瓶盖面积比A大,但C瓶入水时的水花较小,说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入水面积越大,水花越小,图D与图E比较,图E中,手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即入水面积大,所造成的水花要小一些,故运动员跳水时应选择图E所示的手势为好。
【分析】(1)根据图片分析水花最小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
(2)根据人体密度与水的密度差不多分析;
(3)根据入水时的速度与人在空中下落时的高度有关分析;
(4)①比较A和B的体积大小,进而确定水花大小与物体体积大小的关系;
②根据图片信息分析解答。
(1)从照片看,全红婵是垂直于水面进入水中的,此时水花较小,即入水时身体与水面的夹角=90°时,水花会较小。
(2)人的密度约等于水的密度,所以为模拟运动员的身体特征,他应在矿泉水瓶内灌满水。
(3)要探究猜想2,应控制水瓶进入水中的速度不同,则实验小组应将矿泉水瓶从水面上方不同高度由静止下落,这样水瓶到达水面时的速度是不同的。
(4)[1]比较A和B瓶落水情况,二者瓶盖面积相同,由于两个瓶子从水面上方相同高度由静止下落,到达水面时速度相同,但A瓶体积大于B瓶体积,且A瓶进入水中时的水花较大,所以相同条件下,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
[2]在其他情况相同时,运动员体积越大,水花越大,比较A与C落水情况,C的体积大于A的体积,C的瓶盖面积比A大,但C瓶入水时的水花较小,说明在其他情况相同时,入水面积越大,水花越小,图D与图E比较,图E中,手与水面的接触面积大,即入水面积大,所造成的水花要小一些,故运动员跳水时应选择图E所示的手势为好。
17.(2025·深圳模拟)从龙骨水车到世界之最发电机组
“龙骨水车”早在12世纪前被我们人民广泛用于灌溉农田等,如图甲所示,水车灌溉时,用人力或风力等转动摇杆,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
我国在可再生能源发电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其中风力发电、海底潮汐能发电等技术已达到世界之最。风力发电机组主要由叶片、齿轮箱、发电机等组成,其简化结构如图乙所示,叶片在风的作用下旋转,经过齿轮箱增速后,发电机转子高速旋转发电。
(1)水灌到水田,“哗啦”声与“涟漪”同时出现,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为了省力,水车的摇杆长度应 大轮轴半径(选填“>”、“<”或“=”);如果每个刮水板能将4L水刮到3m高的田中,则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 J;
(2)结合上述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风能发电的能量转化不受方向性限制
B.风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能源
C.龙骨水车提水与吸管吸饮料原理一样
D.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
(3)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 (选填“A”、“B”或“C”)所示,理由是 ;
风力发电机
正常发电风速范围 2.0~12m/s
最大输出功率 400kW
(4)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某风力发电机参数如上表所示。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kW。该风力发电机组齿轮箱中转动加速器的加速比为1∶20(即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转子1.5min转600圈。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 圈,工作1h输出的电能相当于 kg的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煤=3×107J/kg)。
【答案】(1)>;120
(2)D
(3)A;见解析
(4)50;6;48
【知识点】燃料的热值;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杠杆的平衡分析法及其应用;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功的计算及应用
【解析】【解答】(1)①水车的摇杆相当于动力臂,大轮轴半径相当于阻力臂。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省力,应使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水车的摇杆长度应>大轮轴半径。
②根据题意可知,4L水的体积为
4L的重力为;
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为
(2)A.所有的能量的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
B.风能可以在短时间内的对补充,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龙骨水车提水主要是利用了轮轴等机械原理,而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故C错误;
D.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
故选D。
(3)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可知,叶片上方一面流速较小,叶片下方流速较大,所以叶片上方应该是平的,下方是向下凸起的,因此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A。
(4)①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故有,
则;
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②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400kW,1.5min发电量为;
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为1∶20,发动机转子转600圈,叶片对应转了30圈,当该风速时发动机输出电能为,叶片需要转动n圈,则;
解得:;
即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6圈。
③1h发电量为;
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
【分析】 (1)动力臂越长越省力;根据功的公式W=Fs进行计算。
(2)风能发电的能量转化受方向性限制,风能是一种可再生的能源,龙骨水车提水是克服重力做功,发电机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来工作的;
(3)在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4)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进行计算;根据功率公式、热值公式进行计算。
(1)[1]由杠杆平衡条件可知,为了省力,应使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水车的摇杆长度应>大轮轴半径。
[2]4L水的体积为
4L的质量为
4L的重力为
每个刮水板至少对水做功为
(2)A.能量的转化都具有方向性,故A错误;
B.风能可以在自然界源源不断的获得,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故B错误;
C.龙骨水车提水主要是利用了轮轴等机械原理,通过人力或风力等转动摇杆,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刮板刮水上行,而吸管吸饮料利用的是大气压强原理,当我们吸饮料时,口腔内气压降低,外界大气压将饮料压入吸管进而进入口腔,所以二者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故C错误;
D.在风力发电的过程中,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旋转,将风的动能转变为风轮轴的机械能,然后带动发电机旋转发电,故风力发电机的原理是电磁感应,故D正确。
故选D。
(3)[1][2]当风正面垂直吹向静止叶片时,从正面看,叶片会顺时针转动,则叶片上方的压强大于下方的压强,由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可知,叶片上方一面流速较小,叶片下方流速较大,所以叶片上方应该是平的,下方是向下凸起的,因此叶片P的形状应是如图A。
(4)[1]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达到最大,为400kW,已知风力发电机正常发电时输出功率P与风速v的三次方成正比,故有,则
当风速为6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
[2]当风速为12m/s时,发电机的输出功率为400kW,1.5min发电量为
叶片转速与发电机转子转速之比为1∶20,发动机转子转600圈,叶片对应转了30圈,当该风速时发动机输出电能为,叶片需要转动n圈,则
解得
即当该风速时发电机输出电能2kW·h,叶片需要转动6圈。
[3]1h发电量为
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