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菏泽市郓城县双桥乡初级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9 09:22:19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侧重第四单元)
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9分)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____________(A.移花接木 B.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____________(A.针锋相对 B.势不两立)。
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襁褓( ) 携( )手 崩kuì(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写在文中横线上。(2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次讲演》中“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的肯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开头第1段就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中心论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C.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D.《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用语亲切自然,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名人和凡人的区别等说法都非常幽默,有效地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3.班级要举行一次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演讲,横小州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1)[任务一 撰写演讲稿]为了能够高质量完成演讲比赛,语文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撰写演讲稿的具体技巧,请你按照给出内容并结合演讲知识填空。(3分)
撰写演讲稿具体技巧:必须要有针对性→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着力锤炼语言
(2)[任务二 挑选背景图]横小州在参加演讲比赛时需要一张背景图片,他找到了以下三张图片,请你帮他选择一张,并说出你的理由。(3分)
(3)[任务三 慧眼看挫折]演讲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又重温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深入阅读后,大家都被保尔历经挫折而百炼成钢的精神所打动。请针对“挫折和人生”的关系,发表一段议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3分)
4.老师整理了古诗文名句寄语青少年。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6分)
寄语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①   ,②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孜孜不倦,追求美好 ③   ,寤寐思服。 《诗经 关雎》
推己及人,尊老爱幼 ④   ,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⑤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
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6.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是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司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①,降辇步迎,如见绮皓②。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策③于齐州紫极官。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
阳冰试弦歌④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殛。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雎》之义,始愧子夏;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选自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改)
【注】①金马:代指唐之翰林院。②绮皓:即绮里季,秦末汉初著名贤人。③授道策:道教中接受新入道者的仪式。策,一种牒文。④试弦歌:担任县令。
7.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当时A著述B十丧C其九D今所存者E皆得F之G他人焉。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谪,封建时代把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李白家族被贬谪到条支。
B.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与《师说》中“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相同。
C.“问以国政”一句中的“以”与《陈情表》中“具以表闻”的“以”用法不同。
D.乙酉,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表示日期,与文中“神龙”“天宝”一样是纪年。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身世不凡,是凉武昭王李属的九世孙,家族曾经显赫,后因罪谪居条支,神龙初年才回到蜀地。他生时因长庚星入梦,所以取名为白。
B.李白受到征召,皇帝对他礼遇有加,降辇步迎,赐食调羹,将他安置在金銮殿,让他出入翰林,询以国政。但后来遭人诽谤,被皇帝疏远。
C.李白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称为八仙之游,李白被称为谪仙人,朝列之士赋谪仙之歌大多是说他不得意的。李白东归蓬莱,在丹丘驾车云游。
D.李白身患重病,把未曾编辑的万卷书稿,于病榻上交给“我”,并让“我”为之写一篇序文。作者虽自愧能力不够,但还是担负起编订遗集的工作。
1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2)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11.李白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从百年苦难走向百年辉煌①
金一南②
A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不但追求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份子心中,都需要腾起的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常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从1840年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东洋东洋打不过,西洋西洋打不过,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就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深陷苦难,却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那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名望、三没有影响、四没有地位,就只有一腔热血,他们就凭一腔热血浴血奋斗,民族救亡。
B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后就剩一千;1927年,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不到一千。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国人托夫勒把人类的力量归结为三种:一是暴力,谁拳头大谁称王;二是金钱,金钱买通一切;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托夫勒忘记了第四种力量——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C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到: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把个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这就是我们先辈的信仰。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跨过鸭绿江,这支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队伍,凭着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几支火炬;凭着信仰,燃烧成熊火,最终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火炬,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你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以,你们喊的“敢于胜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么一句话:“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真正的领袖、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中国共产党因相信而看见!他们坚信,所以他们最终看见了!
1949年建国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
D今天,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先,世界制造业里我们只占2%、3%;2009年,我们上升到18%;2016年,我们就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6.7%,世界第一!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52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你看我们的追赶速度。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出来的!
前不久,我到江南造船集团,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是1980年出生的。我非常感慨:八零后开始担当国家建设的大梁。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九零后,以后,我们还有零零后、一零后,还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过去,长征就是信仰;今天,拼搏同样是信仰。追求胜利!敢于胜利!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注]①选自《一堂好课》的讲稿,有改动。《一堂好课》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邀请思政、文学、科学、体育等领域的“学科领路人”分享所思所得,旨在“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②金一南:国防大学教授,《当代贵州》杂志的顾问。
12.若给选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B.苦难深重的旧中国
C.伟大的第四种力量 D.努力实现民族复兴
13.演讲中,称呼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如,文中加点的“他们”指代中国共产党人,演讲者深情追述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向革命先辈表达由衷的崇敬和赞美。请简析文中另外两处加点的称呼所指代的对象以及相关句子表达的情感。(4分)
14.演讲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内容。文中A、B、C、D四个段落,哪一段最可能是演讲者现场添加的?为什么?(3分)
15.好的演讲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请从内容呼应和句子语气两方面简析选文末段的表达效果。(4分)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6.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7.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1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19.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4分)
写作(50分)
20.小明同学 参加树人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的部分内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作曲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勇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小明同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看法及演讲内容,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下册期末测试题(一)
(侧重第四单元)
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题。(9分)
人类并非生而就平和自信。还在襁褓中的婴儿,就已开始担惊受怕。恐惧伴随着他成长的各个阶段,并在他____________(A.移花接木 B.行将就木)时,给他致命一击使其崩kuì。恐惧是人类工作和休息的天敌,面对它,人类学会用勇气来____________(A.针锋相对 B.势不两立)。
根除恐惧真正的、能持久发挥效用的良药,更多的是自信而非勇气。自信与它的姊妹平和总是携手并进,相辅相承。奥林匹克主义的实质正在于此。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襁褓( ) 携( )手 崩kuì(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____”。(2分)
(3)结合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字母填写在文中横线上。(2分)
(4)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2分)
【答案】(1):qiǎng;bǎo;xié;溃 (2)相辅相承;相辅相成 (3)B;A (4)拟人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最后一次讲演》中“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强大力量的肯定和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
B.《应有格物致知精神》开头第1段就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中心论点——学习自然科学的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
C.演讲又叫讲演或演说,是指在公众场所,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以体态语言为辅助手段,进行宣传鼓动的一种语言交际活动。
D.《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一文用语亲切自然,关于太阳的比喻、关于名人和凡人的区别等说法都非常幽默,有效地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
【答案】B
3.班级要举行一次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主题演讲,横小州邀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9分)
(1)[任务一 撰写演讲稿]为了能够高质量完成演讲比赛,语文老师给同学们提供了一些撰写演讲稿的具体技巧,请你按照给出内容并结合演讲知识填空。(3分)
撰写演讲稿具体技巧:必须要有针对性→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着力锤炼语言
【答案】①注意写好开头 ②明确表达观点 ③精心设计结语
【解析】本题考查掌握撰写演讲稿的技巧的能力。演讲稿应该有针对性,应考虑听众的年龄、身份、心理需求以及演讲的场合等。演讲稿一般包括开场白、正文和结尾三个部分。演讲稿开头方式多样,最好能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快速激发听众兴趣;演讲稿应该中心明确,观点鲜明,做到思路清晰,辨识度高;演讲稿应该精心设计结语,可以重申观点,也可以发出号召,还可以幽默调侃。
(2)[任务二 挑选背景图]横小州在参加演讲比赛时需要一张背景图片,他找到了以下三张图片,请你帮他选择一张,并说出你的理由。(3分)
【答案】[示例一]选图一。保尔肃穆地看着前方,深邃而坚毅的目光体现出保尔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展现出保尔英勇无畏的一面。
[示例二]选图二。保尔在双目失明、双腿瘫痪的情况下坚持写作,继续战斗,表现出保尔钢铁般坚韧顽强的意志。
[示例三]选图三。保尔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可以看出保尔不畏牺牲的精神,展现出他为人民、为祖国奋斗的英勇形象。
(3)[任务三 慧眼看挫折]演讲比赛结束后,同学们又重温了一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在深入阅读后,大家都被保尔历经挫折而百炼成钢的精神所打动。请针对“挫折和人生”的关系,发表一段议论,要求观点明确,有理有据,字数80字以内。(3分)
【答案】[示例一]挫折是奠定人生成功的基石。挫折能够促进人的成长,让我们明确人生目标;挫折可以磨炼人的意志,让我们拥有战胜困难的勇气,走向成功。因此,我们要敢于直面人生中的挫折。
[示例二]挫折有利于造就辉煌的人生。爱迪生历经重重挫折,最终成为举世闻名的发明家;史铁生遭受了多少生活的磨难,最终成就了他的作家梦。所以,我们要正确看待生活中遇到的挫折。
4.老师整理了古诗文名句寄语青少年。请你将下表补充完整。(6分)
寄语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乐观豁达,积极向上 ①   ,②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孜孜不倦,追求美好 ③   ,寤寐思服。 《诗经 关雎》
推己及人,尊老爱幼 ④   ,不独子其子。 《大道之行也》
⑤    ⑥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答案】①海内存知己 ②天涯若比邻 ③求之不得
④不独亲其亲 ⑤关心民生,情怀博大 ⑥安得广厦千万间(注意“厦”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和词义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阅读理解(44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问题。(5分)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5.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
B.颔联曲折的小路,幽深的花木,肃穆的禅房,构成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似乎可以洗濯身心,放飞灵魂。
C.颈联“空人心”对应上句“悦鸟性”,点出如此空灵纯净的世界可以净化心灵,让人参悟这空寂中的禅意。
D.这首诗语言朴素、构思巧妙,善于引导读者在平易中进入胜景,体会诗的旨趣,而不以描摹和词藻取胜。
【答案】A
【解析】A.“反衬出诗人孤寂落寞的情绪”有错。首联写诗人漫步山林,进入古寺。首句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照”字写出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故选A。
6.尾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3分)
【答案】示例:尾联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如答成“以动衬静”亦可),大自然和人世间的所有声响都寂灭了,只有钟磬之音,回应着大自然的寂寞无语(意对即可)。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意对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与写作手法。尾联“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的意思是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正是因为大自然如此寂静,才能听到钟磬之音,因此运用了“以声衬静”的表现手法。联系颈联“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意思是山中明媚景色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空明清澈,临潭照影,令人俗念全消,由此得出正是大自然景象的空灵与纯净,让人世俗的想法全然消失,表达了诗人超脱、淡泊的情怀。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4分)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珪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与名。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是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
不读非圣之书,耻为郑、卫之作,故其言多似天仙之辞。凡所著称,言多讽兴。自三代已来,风骚之后,驰驱屈、宋,鞭挞扬、司马,千载独步,唯公一人。故王公趋风,列岳结轨;群贤翕习,如鸟归凤。卢黄门云:“陈拾遗横制颓波,天下质文,翕然一变,至今朝诗体,尚有梁、陈宫掖之风。至公大变,扫地并尽;今古文集,遏而不行。唯公文章,横被六合,可谓力敌造化欤。”
天宝中,皇祖下诏,征就金马①,降辇步迎,如见绮皓②。以七宝床赐食,御手调羹以饭之,谓曰: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置于金銮殿,出入翰林中,问以国政,潜草诏诰,人无知者。丑正同列,害能成谤,格言不入,帝用疏之。公乃浪迹纵酒,以自昏秽。咏歌之际,屡称东山。又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为八仙之游,谓公谪仙人,朝列赋谪仙之歌,凡数百首,多言公之不得意。天子知其不可留,乃赐金归之。遂就从祖陈留采访大使彦允,请北海高天师授道策③于齐州紫极官。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
阳冰试弦歌④于当涂,心非所好,公遐不弃我,扁舟而相欢。临当挂冠,公又疾殛。草稿万卷,手集未修。枕上授简,俾余为序。论《关雎》之义,始愧子夏;明《春秋》之辞,终惭杜预。当时著述十丧其九今所存者皆得之他人焉。时宝应元年十一月乙酉也。
(选自李阳冰《草堂集序》,有删改)
【注】①金马:代指唐之翰林院。②绮皓:即绮里季,秦末汉初著名贤人。③授道策:道教中接受新入道者的仪式。策,一种牒文。④试弦歌:担任县令。
7.材料中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3分)
当时A著述B十丧C其九D今所存者E皆得F之G他人焉。
【答案】 BDE
【解析】句意:当时他所著的作品,散失了十分之九,如今所保存下来的,都是从别人那里得到的。
“当时著述”为句子主语,“当时”作定语修饰“著述”,B处断开,表示强调;
“十丧其九”为谓语,是对“著作”情况的描述,D处断开;
“今所存者”为主语,E处断开,表示强调。故选BDE。
8.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谪,封建时代把官吏降职并调到边远地方做官,这里指李白家族被贬谪到条支。
B.耻,意动用法,以……为耻,与《师说》中“耻学于师”中的“耻”意思相同。
C.“问以国政”一句中的“以”与《陈情表》中“具以表闻”的“以”用法不同。
D.乙酉,是用天干地支纪年法来表示日期,与文中“神龙”“天宝”一样是纪年。
【答案】 D
【解析】 A.正确。
B.正确。均为意动用法,以……为耻。句意:以创作出像郑、卫那样低俗的作品为耻。/以向老师学习为耻。
C.正确。拿/用。句意:拿国家大事询问他。/详细地用表章向皇帝奏报。
D.错误。“神龙”“天宝”是年号纪年,不是天干地支纪年法。故选D。
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李白身世不凡,是凉武昭王李属的九世孙,家族曾经显赫,后因罪谪居条支,神龙初年才回到蜀地。他生时因长庚星入梦,所以取名为白。
B.李白受到征召,皇帝对他礼遇有加,降辇步迎,赐食调羹,将他安置在金銮殿,让他出入翰林,询以国政。但后来遭人诽谤,被皇帝疏远。
C.李白与贺知章、崔宗之等自称为八仙之游,李白被称为谪仙人,朝列之士赋谪仙之歌大多是说他不得意的。李白东归蓬莱,在丹丘驾车云游。
D.李白身患重病,把未曾编辑的万卷书稿,于病榻上交给“我”,并让“我”为之写一篇序文。作者虽自愧能力不够,但还是担负起编订遗集的工作。
【答案】C
【解析】 C.“在丹丘驾车云游”错误,根据第三段“将东归蓬莱,仍羽人驾丹丘耳”可知,是李白“打算”与仙人一起驾着车马到丹丘仙境去,并不是李白“已经”驾车在丹丘云游。故选C。
10.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
(2)卿是布衣,名为朕知,非素蓄道义,何以及此?
【答案】(1)五代人都是平民百姓,好几代没有多显贵,也真是令人叹惜。
(2)你是平民,名声被我知晓,不是向来积有德行,(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境遇?
11.李白的文学成就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本简要概括。(3分)
【答案】 ①其言多似天仙之辞,风格独特。②改变当时诗体中存有的梁、陈宫掖之风。
③文章独步文坛,横被六合,影响大。
(三)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3分)
从百年苦难走向百年辉煌①
金一南②
A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不但追求胜利,还要“敢于胜利”,这是中华民族每一份子心中,都需要腾起的一团火焰和光明。
我常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中华民族从哪里来?有一个最好的回答——毛泽东主席起草的,周恩来总理书写的,刻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三句话:
第一句话: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二句话: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第三句话: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我们从1840年那苦难深重的旧中国走过来。东洋东洋打不过,西洋西洋打不过,当时的中国“四万万中国人,一盘散沙而已”。
就在国家面临危亡、民族深陷苦难,却无人挺身而出、无人横刀立马之时,1921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经常讲,中国共产党“应”的这个“运”不是什么好运,那是国家最黑暗、民族最无望的时候。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一没有资源、二没有名望、三没有影响、四没有地位,就只有一腔热血,他们就凭一腔热血浴血奋斗,民族救亡。
B中国革命不是从胜利走向胜利,而是从惨败走向胜利:1927年,八一南昌起义,两万两千五百人,两个月后就剩一千;1927年,秋收起义,五千人,二十天后只剩不到一千。在中国革命最困难的时候,很多人怀疑,红旗到底可以打多久?毛泽东的回答就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美国人托夫勒把人类的力量归结为三种:一是暴力,谁拳头大谁称王;二是金钱,金钱买通一切;三是知识,知识就是力量。
但是,托夫勒忘记了第四种力量——信仰,中国共产党人以信仰表现出来的极大的、改天换地的、摧枯拉朽的力量!
C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方志敏在《可爱的中国》里写到:亲爱的朋友们,不要悲观,不要畏馁,要奋斗,要持久地、艰苦地奋斗!把个人所有的智慧才能,都提供于民族的拯救吧!无论如何,我们决不能让伟大的可爱的中国,灭亡于帝国主义的肮脏的手里!
这就是我们先辈的信仰。这支队伍之所以能够五次反围剿、两万五千里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跨过鸭绿江,这支中国共产党锻造的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队伍,凭着的就是信仰的力量!
最初是一小部分人,几支火炬;凭着信仰,燃烧成熊火,最终点燃整个中华民族内心的火炬,实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你们就要像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就像毛主席讲的那样——“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所以,你们喊的“敢于胜利”我印象特别深刻。
有这么一句话:“多数人因看见而相信,少数人因相信而看见。”真正的领袖、真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少数人。中国共产党因相信而看见!他们坚信,所以他们最终看见了!
1949年建国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我们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其他国家两三百年的现代化进程。
D今天,我们是世界最大的制造国。原先,世界制造业里我们只占2%、3%;2009年,我们上升到18%;2016年,我们就已经占世界制造业比重26.7%,世界第一!按照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统计,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39个大类、191个中类、552个小类的国家,形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虽然我们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但你看我们的追赶速度。
你说,这是怎么做到的?这就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一代又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吃苦耐劳、拼搏奋斗出来的!
前不久,我到江南造船集团,我们第三艘航母的总建造师是1980年出生的。我非常感慨:八零后开始担当国家建设的大梁。更厉害的是,我们还有九零后,以后,我们还有零零后、一零后,还有一代又一代建设者成长起来。这就是我们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过去,长征就是信仰;今天,拼搏同样是信仰。追求胜利!敢于胜利!除了胜利,我们无路可走!
[注]①选自《一堂好课》的讲稿,有改动。《一堂好课》是中央电视台制作的节目,邀请思政、文学、科学、体育等领域的“学科领路人”分享所思所得,旨在“点亮思想之光,嘉奖向学之心”。②金一南:国防大学教授,《当代贵州》杂志的顾问。
12.若给选文另拟一个标题,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B.苦难深重的旧中国
C.伟大的第四种力量 D.努力实现民族复兴
【答案】(1)C
【解析】标题具有点明中心论点的作用,传达出文章内容之大概,同时也有引起读者阅读兴趣并引发读者思考的作用。本文由纪念碑上的三句话引出对中华民族从苦难走向辉煌的历程的书写;借助托夫勒的归纳引出“信仰”力量的伟大,这也是文章的重心所在。所以C项点出“信仰”,直指文心,适合为题目。
13.演讲中,称呼与情感表达密切相关。如,文中加点的“他们”指代中国共产党人,演讲者深情追述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所面临的艰难处境,向革命先辈表达由衷的崇敬和赞美。请简析文中另外两处加点的称呼所指代的对象以及相关句子表达的情感。(4分)
【答案】“你们”指在座官兵;演讲者以长者或导师的口吻,勉励官兵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表达了对官兵们的殷切希望。“我们”指新中国、中华民族;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伟大成就,演讲者和听众作为国家的一份子,为此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解析】本题考查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结合“今天,在座官兵就是这支队伍的接续”分析,“你们”是指在座官兵;根据该段文字分析,演讲者以长者或导师的口吻,勉励官兵们要像革命先辈那样敢于斗争、敢于胜利,表达了对官兵们的殷切希望。结合“1949年建国的时候,我们一穷二白,一颗钉子叫‘洋钉’,一袋水泥叫‘洋灰’,一盒火柴叫‘洋火’,全是从外国来的。而今天,完全不一样了”分析,“我们”指新中国、中华民族;该段文字简单写出了新中国成立后,国家短时间内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伟大成就,演讲者和听众作为国家的一份子,称“我们”,显示出无比的自豪和骄傲。
14.演讲要根据现场情况及时调整内容。文中A、B、C、D四个段落,哪一段最可能是演讲者现场添加的?为什么?(3分)
【答案】A。根据A段中“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分析,呼喊口号是突发情况,呼喊的内容“敢于胜利”也是演讲者无法预知的,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故A段内容最可能是演讲者现场添加的。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把握。仔细阅读文本,根据文本内容分析即可。根据A段中“上课前,大家呼喊的口号中最后一句是‘敢于胜利’”分析,呼喊口号是突发情况,呼喊的内容“敢于胜利”也是演讲者无法预知的,不可能提前做好准备。故A段内容最可能是演讲者现场添加的。
15.好的演讲结语能有效调动听众的情绪。请从内容呼应和句子语气两方面简析选文末段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内容呼应:末段中,“过去”“长征”呼应“百年苦难”的相应内容,“今天”“拼搏”呼应“百年辉煌”的相应内容,中华民族是凭着信仰从苦难走向了辉煌;“追求胜利”“敢于胜利”与开头呼应。句子语气:演讲者以坚定、昂扬的语气,号召大家积极参与国家建设,鼓舞听众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心,表达一往无前的决心。
【解析】本题考查结尾段的表达效果。要求从内容呼应和句子语气两方面分析。从内容上看:第一句以分号为界,前面呼应“百年苦难”,后面呼应“百年辉煌”,一以贯之的便是“信仰”;对胜利的呼喊又与开头照应。从句子语气上看:第一句肯定,第二句昂扬,充满了号召力与鼓舞性,要结合具体内容分析。
(四)阅读下文,完成题目。(12分)
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①有一年,一夜秋风劲,郭德纲家的柿子树叶子落尽,红红的柿子,就像院子里升起的灯笼。很快,就有喜鹊登枝,一口一口地啄食柿子。家中小儿急了,不由分说,就去驱赶。老郭看到,急忙拦阻,道:“别这么独,让它吃!”
②接着,老郭对儿子说:“人的一生很长,不差这一个柿子吃。而这只喜鹊这辈子顶多吃这么一个柿子。看它有东西吃,也是种快乐。”
③我觉得这实在是很好的教子素材。“别那么独,让它吃!”天下的父母,若都把这个故事借过来教育自己的子女,孩子的教养一定不会差。
④前些日子坐火车,四个铺位的软卧包厢,除了我们三个人,还有一个空着。车开动不久,老人说,咱们早点儿休息吧。是啊,这几天玩累了,我们倒头便睡。车过嘉兴,上来一位女士,轻轻敲门,见包厢里黑着灯,她便借着走廊里的灯光,放妥行李,整理好床铺,然后关好门,蹑手蹑脚上了自己的上铺。直到躺下,她都没有开灯,哪怕是自己的床头灯。
⑤而那时,也就是晚上7点多,列车里还播放着音乐。
⑥一夜无话。早上列车员来换车票,通知她该下车了,她便窸窸窣窣地整理。起初,我以为她是在收拾自己的行囊,哪料,她是在叠被子。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只见她耐心地把被子舒展开,换了好几种方式,终于叠成昨晚展开之前的模样。然后,她还把两个枕头的每个角都抻平了,抻舒展了,那“唰唰”的抻枕头的声音,听着真悦耳。
⑦她下车的那一站是山东德州。不管她是不是德州人,因为她,这个地方一下子变得亲切起来。你说,还需要知道女士姓什么叫什么吗?教养就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
(摘自《今晚报》2016年3月6日)
16.本文写了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答案】①郭德纲拦阻儿子驱赶喜鹊的行为并教育他。(儿子不让喜鹊吃柿子,郭德纲拦阻并教育)②一位女士上车后不影响旅客休息,晨起后认真整理床铺。
17.赏析文章第⑥段中的画线句子。(3分)
出了无数趟门,坐了无数次车,阅了无数的人,哪里见过这个被子还需要叠的?
【答案】示例:运用了排比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加强语气,写出作者的出乎意料,表现这位女士的良好教养。
18.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
【答案】结构上:照应题目,总结全文。内容上:点明中心,升华主题,表达了作者对有良好教养的人的高度赞美。
19.请谈谈你对“教养是一个人最好的名字”的认识。在生活中你又是如何践行(至少从两个角度来谈)良好教养的?(4分)
【答案】名字是一个人的代名词,拥有良好的教养,是对这个人的最高评价,正所谓名副其实。示例一:主动帮助有困难的同学;示例二:遵守交通规则。(能体现学生良好教养的示例即可)
写作(50分)
20.小明同学 参加树人中学“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演讲比赛,以下是他演讲的部分内容:
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
作曲家贝多芬说:“在全人类之中,凡是坚强、正直、勇敢、仁慈的人,都是英雄!”英雄,是一个比较主观的概念。所有懂得畏惧并最后战胜畏惧的人都是英雄——关键只在于那畏惧的一刻,你是选择战胜它,还是躲避它。所谓的英雄,其实就是勇于挺身而出的普通人。
小明同学“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英雄”的看法及演讲内容,在同学间引起了热烈的讨论。对此,你有怎样的经历、体验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在主题班会上与同学交流分享。
要求:自拟标题,自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等。
【例文】
英雄,就在我们身边
何谓英雄 聪明秀出,谓之英;胆气过人,谓之雄。
昔英雄者,有凌云之壮志,气吞山河之势,容纳九州之器量,包藏四海之胸襟!肩扛正义,可救黎民于水火,解百姓于倒悬!
随着时光的年轮划过一圈又一圈,那个战火蔓延硝烟弥漫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我们跨步走进了新时代。有人说,这是一个缺少英雄的时代,没有战争,就没有英雄;还有人说,这是一个很少需要牺牲的时代,奉献是英雄模范们的事情,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其实这是对英雄的误解。奉献是一种高尚的情操,也是一种平凡的精神。哪个时代都有见义勇为、舍身救人的英雄,哪个时代都需要乐于奉献、勇于牺牲的英雄。
鲁迅曾经说过,真的英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这个时代远去了冲锋陷阵的机会,抛去了闹革命促生产的蛮劲儿,不见了革命小将的造反有理举动,能有的仅仅是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平淡生活。习惯了安逸与漠然,如何在内心激起那种一呼即应的使命感、在简单的生活里保持高尚的操守却成了一件难事儿。
那一年,为救两名落水少年,湖北长江大学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扑进江中营救,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不幸被江水吞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都是19岁。他们的生命永远19岁,他们的青春永远19岁。
且不必说他们是80后、90后、00后,亦不必说他们是大学生,仅仅因为他们站出来的这个举动,我们就该为他们鼓掌、呐喊。而他们不仅站了出来,还用生命向我们证明,这代人,并不尽是世人眼中那所谓垮掉的一代。我们也是有血有肉有感情有灵魂的人,我们的身上也流着英雄的血,充满了英雄的精神。
鲜活的生命已经与大海融为一体,他们用生命做出的呐喊却久久回荡在我们耳边,唤起我们心中沉睡的真神。
英雄,从来就不只是活在历史和记忆里的。真正的英雄,就在我们身边,默默地为这个世界奉献他们微不足道却又举足轻重的力量,让我们得以安生,备受感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