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名句默写(含解析)(安徽地区)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春 巢湖市期末)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
(7)“一书一信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岑参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即“ , ”(《逢入京使》);韩愈春游郊外用“ , ”两句诗,借花木争芳斗艳表达自己的惜春之情(《晚春》)。
2.(2024春 金寨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政入万山围子里,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 。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7)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3.(2024春 蒙城县期末)古诗文默写。
(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表达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 。
(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用 , 表达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3)韩愈《晚春》中看似是揶揄,实则是表达对春天赞许的两句诗是: ,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新颖而独到的两句诗是: , 。
(5)杜甫《望岳》中将静止的泰山写得充满雄浑的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的诗句是: , 。
4.(2024春 桐城市期末)默写。
(1)古诗带给我们丰富的感悟和体验。在“ , ”(《游山西村》)中,我们欣赏到了农村风俗画卷;在“ , ”(《望岳》)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在“ , ”(《己亥杂诗 其五》)中,我们感受到诗人虽已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爱国情怀。
(2)诗文是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 ”表达自己对不思国事、只知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出自己远离世俗纷扰,摆脱繁杂公务的淡泊闲适情怀。
5.(2024春 安庆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家国之情往往融合于思乡念亲之中。岑参的万千思念,尽在“ , ”(《逢入京使》)的嘱托中;李白在笛声中生发“ , ”(《春夜洛城闻笛》)的感慨。家国之情还表现为心怀天下的情怀。“ ,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但仍怀报国之志。
(2)诗歌中有自然情趣。王维晚年隐居,用“ , ”(《竹里馆》)来体现夜静人寂的夜景;暮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真可谓“ , ”(韩愈《晚春》)。
6.(2024春 利辛县期末)默写。
(1)我们都是攀登者,在攀登高峰的路上,应该心怀壮志,乐观自信,就像杜甫《望岳》中“① ,② ”一样。攀登的过程犹如行走在万山深处,会有无数座“山”拦着你,就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的“③ ,④ ”一样。即使前路困难重重,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⑤ ,⑥ ”一般。
(2)诵读古诗文,在一室一花中品读君子风骨。刘禹锡《陋室铭》中“⑦ ,⑧ ”的交友原则,体现了他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周敦颐《爱莲说》中“⑨ ,⑩ ”借莲言志,表达了他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
7.(2024春 大观区校级期末)古诗文名句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不畏浮云遮眼,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 ,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
(4)故园难舍。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①“ , ”的凝噎;有的人,闻折柳而伤别,那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②“ , ”的思念;也有人,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那是《木兰诗》中③“ , ”的归心似箭。
8.(2024春 和县期末)默写。
(1)在“古诗词的魅力”主题演讲中,小明借用古诗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告诉我们真挚的情感可以冲破空间的阻隔,慰藉着我们的离愁别绪;“ ,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关心广大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牵动着我们的家国情怀;“ , ”(陆游《卜算子 咏梅》)诗人那坚持正义的人格启迪着我们的人生追求。
(2)读古诗文,犹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体味不同的社会风情。古诗文中有“ , ”(《诗经 蒹葭》)的芦苇茂盛、露转为霜的情景;古诗文中有“ ,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生活情景。
9.(2024春 霍邱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并表达自己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 。
(6)家国情怀,是古诗中最感人的情感之一。李白用“ , ”(《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漂泊游子的无尽乡思;杜牧用“ , ”(《泊秦淮》)表现了对家国兴亡的无比忧虑。
10.(2024春 寿县期末)默写。
(1)景物描写可以使抒情言志更有奇妙的艺术感染力。杜甫在《望岳》中,用“ , ”两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抒发自己的惊叹喜悦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 ”两句写山间水畔之景,表现自己对前途抱有希望;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 ”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表现自己的高洁傲岸。
(2)青春正当时,韶华需珍惜。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要有《登飞来峰》中所说“ , ”那种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勇往直前;也要有《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说的“ , ”那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与奉献。
11.(2024春 谯城区期末)默写。
(1)古诗中有一种“少年精神”,即总是能保持着希望和奋斗的热情。杜甫《望岳》中,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中,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之情的句子是“ , ”。
(2)环境描写常常能衬托人物形象。《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的苦寒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 ”。《陋室铭》中“ , ”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
12.(2024春 淮北期末)默写。
(1)古诗中有丰富的人生哲理。“ , ”(王安石《登飞来峰》)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事理;“ ,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提醒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 ”(杜甫《望岳》)告诉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思乡怀亲是古诗中的重要主题。“ , ”(岑参《逢入京使》)表现了岑参远赴边塞,偶遇使者时的思乡之情;“ , ”(《木兰诗》)传达出木兰放弃功名,希望尽快回家团聚的愿望。
13.(2024春 濉溪县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有别样的色彩。韩愈的“ , ”(《晚春》)写出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的一派生机;杜甫的“ , ”(《望岳》)设问开篇描绘了连绵不断的峰峦山色;龚自珍以“ , ”(《己亥杂诗》)两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言外之意。
(2)古诗文中悠悠的水韵。《木兰诗》中木兰夜宿黄河边“ , ”,流水声坚定了木兰保家卫国的决心;赵师秀《约客》“ , ”从季节天气写起,展现了有声有色的江南景致。
14.(2024春 蚌埠期末)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中国古代文人以诗词言志,“情动而辞发”,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如“ , ”(杜甫《望岳》);有的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如诗句“ , ”(王安石《登飞来峰》);有的则借古讽今,表现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如“ , ”(李商隐《贾生》)
(2)古代的先贤常用蕴含哲理的诗文总结人生智慧,传达人生理趣。“ , ”(陆游《游山西村》)告诉我们要在困境中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做起来并不轻松的道理“ , ”。
15.(2024春 宣城期末)古诗文默写。
在诗文中,古人传情言志的方式非常精妙。
(1)赵师秀说寂寞:“ , 。”(《约客》)写景寄情,用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2)李白言思乡:“ , 。”(《春夜洛城闻笛》)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而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3)“ ,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坚定的政治理想。言在此,意在彼。
(4)“ , ”(《爱莲说》)是周敦颐通过写莲的生长环境,歌颂的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德。
16.(2024春 凤台县期末)默写。
(1)家国之情往往融于思乡念亲之中:岑参的万千思念,尽在“ , ”(《逢入京使》)的嘱托中;游子在笛声中生发“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感慨。家国之情还表现为心怀天下的情怀:“ ,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但仍怀报国之志。
(2)古诗中饱含丰富的哲理。面对眼前的困境,陆游《游山西村》中“ , ”以自然之境启示我们满怀希望,走向光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 ”告诉我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道理。
17.(2024春 贵池区期末)默写。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之情是龚自珍虽脱离官场,却仍怀有的报国之志:①“ , ”(《己亥杂诗》(其五));家国之情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②“ , ”(《泊秦淮》)。
(2)青春是什么?是勇气,是担当。乐府民歌《木兰诗》告诉我们③“ , ”青春就是,即使身处军营,炽热的心也不会惧怕北方的寒气,月光的寒冷;杜甫的《望岳》告诉我们,青春须有④“ , ”的乐观与自信;于谦的《石灰吟》告诉我们,青春须有⑤“ , ”的无畏和决心。
18.(2024春 界首市期末)默写。
(1)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花一叶总是情。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 ”,借莲花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 ,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2)诗言情,词达意,古人以笔墨寄托情感,流传千古。诗圣杜甫在《望岳》中,用“ , ”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攀登精神;陆游的《游山西村》,“ , ”以山间水畔的景色,告诉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迎来光明和希望;而杜牧的《泊秦淮》,“ , ”,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19.(2024春 凤阳县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有“志”。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 ,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 ”抒写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杜甫在《望岳》中用“ , ”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2)古诗中以丰富的哲理启迪读者。陆游《游山西村》中“ , ”告诉我们: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 ”告诉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20.(2024春 青阳县期末)古诗文默写。
(1)荡胸生曾云, 。(《望岳》)
(2)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箫鼓追随春社近, 。(《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己亥杂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 。(《逢入京使》)
(6)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7)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8)《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精神是: , 。
21.(2024春 合肥期末)默写。
(1)诵读中华古诗文不仅能了解古人的思想,还能够发现古人别样的生活情趣,刘禹锡用“ , ”表达对没有嘈杂音乐和繁琐公文生活的惬意(《陋室铭》);赵师秀在夜半时分用“ , ”表达期待友人到来排解心中的寂寞孤独之意(《约客》)。
(2)面对学习挑战,我们要有“ , ”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杜甫《望岳》);面对生活困境,我们要有“ , ”的勇气和信心(陆游《游山西村》);面对时代责任,我们要有“ , ”的无私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22.(2024春 淮北期末)默写。
古诗文中常运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木兰诗》中“ ,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神速;《泊秦淮》中“ , ”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竹里馆》中“ ,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视为知音,写出了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情景;《爱莲说》中“ , ”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君子高洁的情操;《陋室铭》中“ , ”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的交往之雅。
23.(2024春 安庆期末)默写。
(1)诗文绘景。《木兰诗》中用“ , ”特定的北方之景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 ”两句写月色迷离,轻烟微笼,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杜甫在《望岳》中,用“ , ”两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抒发自己的惊叹喜悦之情。
(2)诗文言志。“ ,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局面的人生思考;“ ,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者借“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24.(2024春 六安期末)默写。
回首初中这一年的学习,我们对古诗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维度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主题 凌云之志 (1)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人生感慨 念天地之悠悠,(2)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家国情怀 (3) , 。 龚自珍《己亥杂诗》
手法 寓理于景 (4) , 。 陆游《游山西村》
借古讽今 (5) , 。 杜牧《泊秦淮》
25.(2024春 肥西县期末)阅读古典诗文寻觅美德 默写。
品千古诗文,觅中华美德。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1)“ , ”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2)“ , ”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报喜不报忧”的孝心;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3)“ , ”表现出民风的淳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4)“ , ”写出陋室来往客人高雅的情操;《木兰诗》中,(5)“ , ”传达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德。
解析版
一.默写(共25小题)
1.(2023春 巢湖市期末)默写。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4)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杜牧《泊秦淮》)
(7)“一书一信皆是诗,一草一木总关情。”岑参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表达怀亲之情,即“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韩愈春游郊外用“ 草树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两句诗,借花木争芳斗艳表达自己的惜春之情(《晚春》)。
【答案】(1)独怆然而涕下 (重点字:涕)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会当凌绝顶 (重点字:凌)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点字:疑)
(6)夜泊秦淮近酒家
(7)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独怆然而涕下 (重点字:涕)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不畏浮云遮望眼
(4)会当凌绝顶 (重点字:凌)
(5)山重水复疑无路 (重点字:疑)
(6)夜泊秦淮近酒家
(7)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2024春 金寨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3)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4)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5)《陋室铭》一文中表现作者对自己摆脱了喧嚣生活和繁杂公务的欣喜之情的语句是: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
(6)王安石《登飞来峰》一诗中与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7)陆游《游山西村》中的“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既表达了诗人看到胜景迭出的喜悦,又给人以逆境中孕育希望的启示。
【答案】(1)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一山放出一山拦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遮)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会当凌绝顶(重点字:凌)
(2)化作春泥更护花
(3)一山放出一山拦
(4)烟笼寒水月笼沙
(5)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6)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遮)
(7)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3.(2024春 蒙城县期末)古诗文默写。
(1)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与之表达意思相近的语句是: 将军百战死 , 壮士十年归 。
(2)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用 念天地之悠悠 , 独怆然而涕下 表达了自己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3)韩愈《晚春》中看似是揶揄,实则是表达对春天赞许的两句诗是: 杨花榆荚无才思 , 惟解漫天作雪飞 。
(4)王维《竹里馆》一诗中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新颖而独到的两句诗是: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
(5)杜甫《望岳》中将静止的泰山写得充满雄浑的力量,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的诗句是: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
【答案】(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3)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榆荚”“惟”的书写)
(4)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注意“割”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2)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3)杨花榆荚无才思 惟解漫天作雪飞(注意“榆荚”“惟”的书写)
(4)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5)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注意“割”的书写)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4.(2024春 桐城市期末)默写。
(1)古诗带给我们丰富的感悟和体验。在“ 箫鼓追随春社近 ,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中,我们欣赏到了农村风俗画卷;在“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望岳》)中,我们体会到了诗人勇于攀登人生顶峰的雄心和气概;在“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其五》)中,我们感受到诗人虽已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的爱国情怀。
(2)诗文是古代文人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表达自己对不思国事、只知寻欢作乐的达官贵人的忧虑和愤慨;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写出自己远离世俗纷扰,摆脱繁杂公务的淡泊闲适情怀。
【答案】(1)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凌)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1)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凌)
(2)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重点字:牍)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5.(2024春 安庆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家国之情往往融合于思乡念亲之中。岑参的万千思念,尽在“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的嘱托中;李白在笛声中生发“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的感慨。家国之情还表现为心怀天下的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但仍怀报国之志。
(2)诗歌中有自然情趣。王维晚年隐居,用“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来体现夜静人寂的夜景;暮春时节,花草树木竞相开放,争妍斗艳,真可谓“ 草树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韩愈《晚春》)。
【答案】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重点字:凭)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重点字:柳)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重点字:菲)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重点字:凭)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重点字:柳)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重点字:菲)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6.(2024春 利辛县期末)默写。
(1)我们都是攀登者,在攀登高峰的路上,应该心怀壮志,乐观自信,就像杜甫《望岳》中“① 会当凌绝顶 ,② 一览众山小 ”一样。攀登的过程犹如行走在万山深处,会有无数座“山”拦着你,就如《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的“③ 政入万山围子里 ,④ 一山放出一山拦 ”一样。即使前路困难重重,只要坚持下去,就会豁然开朗,正如陆游《游山西村》中的“⑤ 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般。
(2)诵读古诗文,在一室一花中品读君子风骨。刘禹锡《陋室铭》中“⑦ 谈笑有鸿儒 ,⑧ 往来无白丁 ”的交友原则,体现了他安贫乐道、洁身自好的高雅志趣;周敦颐《爱莲说》中“⑨ 出淤泥而不染 ,⑩ 濯清涟而不妖 ”借莲言志,表达了他洁身自爱的生活态度。
【答案】①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②一览众山小
③政入万山围子里(注意“政”的书写)
④一山放出一山拦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注意“疑”的书写)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柳”的书写)
⑦谈笑有鸿儒(注意“儒”的书写)
⑧往来无白丁
⑨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
⑩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①会当凌绝顶(注意“凌”的书写)
②一览众山小
③政入万山围子里(注意“政”的书写)
④一山放出一山拦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注意“疑”的书写)
⑥柳暗花明又一村(注意“柳”的书写)
⑦谈笑有鸿儒(注意“儒”的书写)
⑧往来无白丁
⑨出淤泥而不染(注意“淤”的书写)
⑩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濯”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7.(2024春 大观区校级期末)古诗文名句默写。
(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2)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
(3)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不畏浮云遮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来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
(4)故园难舍。有的人,马蹄未远泪沾襟,那是岑参。《逢入京使》时①“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的凝噎;有的人,闻折柳而伤别,那是李白《春夜洛城闻笛》中②“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的思念;也有人,面对高官厚禄不为所动,那是《木兰诗》中③“ 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 ”的归心似箭。
【答案】(1)柳暗花明又一村
(2)苔痕上阶绿(注意“痕”的书写)
(3)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注意“缘”的书写)
(4)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注意“袖”的书写)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注意“柳”的书写)
③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注意“驰”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柳暗花明又一村
(2)苔痕上阶绿(注意“痕”的书写)
(3)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注意“缘”的书写)
(4)①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注意“袖”的书写)
②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注意“柳”的书写)
③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注意“驰”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8.(2024春 和县期末)默写。
(1)在“古诗词的魅力”主题演讲中,小明借用古诗词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海内存知己 ,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告诉我们真挚的情感可以冲破空间的阻隔,慰藉着我们的离愁别绪;“ 安得广厦千万间 ,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人关心广大人民疾苦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牵动着我们的家国情怀;“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 咏梅》)诗人那坚持正义的人格启迪着我们的人生追求。
(2)读古诗文,犹如欣赏美丽的自然风光和体味不同的社会风情。古诗文中有“ 蒹葭苍苍 , 白露为霜 ”(《诗经 蒹葭》)的芦苇茂盛、露转为霜的情景;古诗文中有“ 黄发垂髫 , 并怡然自乐 ”(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老人和小孩安闲快乐的生活情景。
【答案】(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重点字:碾)
(2)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重点字:髫)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重点字:碾)
(2)蒹葭苍苍 白露为霜 黄发垂髫 并怡然自乐(重点字:髫)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9.(2024春 霍邱县期末)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
(1)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木兰诗》)
(2) 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杜甫《望岳》)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
(5)王安石《登飞来峰》中富有哲理并表达自己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
(6)家国情怀,是古诗中最感人的情感之一。李白用“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表达了漂泊游子的无尽乡思;杜牧用“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表现了对家国兴亡的无比忧虑。
【答案】(1)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
(2)荡胸生曾云(注意“曾”的书写)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遮”的书写)
(6)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隔”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万里赴戎机(注意“戎”的书写)
(2)荡胸生曾云(注意“曾”的书写)
(3)柳暗花明又一村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遮”的书写)
(6)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隔”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0.(2024春 寿县期末)默写。
(1)景物描写可以使抒情言志更有奇妙的艺术感染力。杜甫在《望岳》中,用“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抒发自己的惊叹喜悦之情;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两句写山间水畔之景,表现自己对前途抱有希望;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写环境的清幽宁静,表现自己的高洁傲岸。
(2)青春正当时,韶华需珍惜。正值青春年华的我们要有《登飞来峰》中所说“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那种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勇往直前;也要有《己亥杂诗(其五)》中所说的“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那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爱国与奉献。
【答案】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割”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落红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割”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1.(2024春 谯城区期末)默写。
(1)古诗中有一种“少年精神”,即总是能保持着希望和奋斗的热情。杜甫《望岳》中,充分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王安石《登飞来峰》中,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险、自信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龚自珍《己亥杂诗 其五》中,诗人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之情的句子是“ 浩荡离愁白日斜 , 吟鞭东指即天涯 ”。
(2)环境描写常常能衬托人物形象。《木兰诗》中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军旅生活的苦寒气氛,烘托木兰勇敢、坚强性格的名句是“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陋室铭》中“ 苔痕上阶绿 , 草色入帘青 ”两句描写了陋室环境清幽、色调淡雅的特点,体现了作者独特的志趣。
【答案】(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2)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注意“痕”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直接型默写和理解型默写。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2)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注意“痕”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2.(2024春 淮北期末)默写。
(1)古诗中有丰富的人生哲理。“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蕴含“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事理;“ 政入万山围子里 , 一山放出一山拦 ”(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提醒了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对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做好充分的估计,不要为一时一事的成功所陶醉;“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告诉我们只有不畏艰险、敢于攀登,才能俯视一切。
(2)思乡怀亲是古诗中的重要主题。“ 故园东望路漫漫 , 双袖龙钟泪不干 ”(岑参《逢入京使》)表现了岑参远赴边塞,偶遇使者时的思乡之情;“ 愿驰千里足 , 送儿还故乡 ”(《木兰诗》)传达出木兰放弃功名,希望尽快回家团聚的愿望。
【答案】(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充分读懂诗词大意;其次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句子;最后要做到准确默写,不添字、不漏字、不错字。
【解答】(1)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注意“畏”“缘”“政”“凌”的写法)
(2)故园东望路漫漫 双袖龙钟泪不干 愿驰千里足 送儿还故乡(注意“漫漫”“袖”“驰”的写法)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3.(2024春 濉溪县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有别样的色彩。韩愈的“ 草树知春不久归 , 百般红紫斗芳菲 ”(《晚春》)写出了暮春时节百花盛开的一派生机;杜甫的“ 岱宗夫如何 , 齐鲁青未了 ”(《望岳》)设问开篇描绘了连绵不断的峰峦山色;龚自珍以“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两句表达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言外之意。
(2)古诗文中悠悠的水韵。《木兰诗》中木兰夜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流水声坚定了木兰保家卫国的决心;赵师秀《约客》“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从季节天气写起,展现了有声有色的江南景致。
【答案】(1)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易错字:芳菲、岱、作)
(2)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易错字:溅、蛙)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草树知春不久归 百般红紫斗芳菲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易错字:芳菲、岱、作)
(2)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易错字:溅、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4.(2024春 蚌埠期末)古诗文名句默写。
(1)中国古代文人以诗词言志,“情动而辞发”,创作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其中有表现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如“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有的表现了诗人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的精神,如诗句“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 ”(王安石《登飞来峰》);有的则借古讽今,表现晚唐皇帝求仙访道,不顾国计民生的,如“ 可怜夜半虚前席 , 不问苍生问鬼神 ”(李商隐《贾生》)
(2)古代的先贤常用蕴含哲理的诗文总结人生智慧,传达人生理趣。“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告诉我们要在困境中要坚持下去,一定会有新的出路,进入新的天地;(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许多生活中看似容易的事,做起来并不轻松的道理“ 政入万山围子里 , 一山放出一山拦 ”。
【答案】(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重点字:凌、缘)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重点字:疑、政)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词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可怜夜半虚前席 不问苍生问鬼神(重点字:凌、缘)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政入万山围子里 一山放出一山拦(重点字:疑、政)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5.(2024春 宣城期末)古诗文默写。
在诗文中,古人传情言志的方式非常精妙。
(1)赵师秀说寂寞:“ 黄梅时节家家雨 , 青草池塘处处蛙 。”(《约客》)写景寄情,用看似表现得很热闹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内心含而不露的寂寞之情。
(2)李白言思乡:“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写诗人自己的情怀,却从他人反说,不言“我”,而更见“我”感触之深,思乡之切。
(3)“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登飞来峰》)是王安石坚定的政治理想。言在此,意在彼。
(4)“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是周敦颐通过写莲的生长环境,歌颂的君子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美德。
【答案】(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易错字:塘)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易错字: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遮)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淤、濯、涟)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易错字:塘)
(2)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易错字:柳)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易错字:遮)
(4)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易错字:淤、濯、涟)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6.(2024春 凤台县期末)默写。
(1)家国之情往往融于思乡念亲之中:岑参的万千思念,尽在“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的嘱托中;游子在笛声中生发“ 此夜曲中闻折柳 , 何人不起故园情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的感慨。家国之情还表现为心怀天下的情怀:“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龚自珍虽脱离官场,但仍怀报国之志。
(2)古诗中饱含丰富的哲理。面对眼前的困境,陆游《游山西村》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自然之境启示我们满怀希望,走向光明;王安石的《登飞来峰》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告诉我们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的道理。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凭”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注意“畏”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7.(2024春 贵池区期末)默写。
(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家国之情是龚自珍虽脱离官场,却仍怀有的报国之志:①“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其五));家国之情是杜牧对那些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②“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泊秦淮》)。
(2)青春是什么?是勇气,是担当。乐府民歌《木兰诗》告诉我们③“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青春就是,即使身处军营,炽热的心也不会惧怕北方的寒气,月光的寒冷;杜甫的《望岳》告诉我们,青春须有④“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的乐观与自信;于谦的《石灰吟》告诉我们,青春须有⑤“ 粉骨碎身浑不怕 , 要留清白在人间 ”的无畏和决心。
【答案】(1)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红)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庭)
(2)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⑤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重点字:浑)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重点字:红)
②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重点字:庭)
(2)③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重点字:柝)
④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重点字:凌)
⑤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重点字:浑)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18.(2024春 界首市期末)默写。
(1)一草一木皆风景,一花一叶总是情。周敦颐的《爱莲说》中“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借莲花来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端庄自重;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动形象地诠释了中华民族无私奉献的传统美德。
(2)诗言情,词达意,古人以笔墨寄托情感,流传千古。诗圣杜甫在《望岳》中,用“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不畏艰险的攀登精神;陆游的《游山西村》,“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以山间水畔的景色,告诉人们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究会迎来光明和希望;而杜牧的《泊秦淮》,“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引发历史兴衰之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虑。
【答案】(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易错字:濯、涟、妖、作)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易错字:凌、览、疑、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易错字:濯、涟、妖、作)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易错字:凌、览、疑、犹)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正确书写。
19.(2024春 凤阳县期末)默写。
(1)古诗文中有“志”。刘禹锡在《陋室铭》中借“ 斯是陋室 , 惟吾德馨 ”表达了室主人高洁傲岸的节操和安贫乐道的思想情趣;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抒写其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人生态度;杜甫在《望岳》中用“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突出了泰山的高峻,写出了雄视一切的雄姿和气势,也表现出诗人的心胸气魄。
(2)古诗中以丰富的哲理启迪读者。陆游《游山西村》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告诉我们:不论前路多么难行,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人生就能“绝处逢生”;王安石《登飞来峰》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 , 自缘身在最高层 ”告诉我们:掌握了正确的方法,认识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就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答案】(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重点字:馨、濯)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疑、缘)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重点字:馨、濯)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重点字:疑、缘)
【点评】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
20.(2024春 青阳县期末)古诗文默写。
(1)荡胸生曾云, 决眦入归鸟 。(《望岳》)
(2)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3)箫鼓追随春社近, 衣冠简朴古风存 。(《游山西村》)
(4)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己亥杂诗》)
(5)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逢入京使》)
(6)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春夜洛城闻笛》)
(7) 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木兰诗》)
(8)《登幽州台歌》中表现诗人壮志难酬,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惆怅和孤寂的诗句精神是: 前不见古人 , 后不见来者 。
【答案】(1)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
(2)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遮”的书写)
(3)衣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简”的书写)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谁家玉笛暗飞声
(7)策勋十二转(注意“勋”的书写)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决眦入归鸟(注意“眦”的书写)
(2)不畏浮云遮望眼(注意“遮”的书写)
(3)衣冠简朴古风存(注意“简”的书写)
(4)化作春泥更护花
(5)凭君传语报平安
(6)谁家玉笛暗飞声
(7)策勋十二转(注意“勋”的书写)
(8)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1.(2024春 合肥期末)默写。
(1)诵读中华古诗文不仅能了解古人的思想,还能够发现古人别样的生活情趣,刘禹锡用“ 无丝竹之乱耳 , 无案牍之劳形 ”表达对没有嘈杂音乐和繁琐公文生活的惬意(《陋室铭》);赵师秀在夜半时分用“ 有约不来过夜半 , 闲敲棋子落灯花 ”表达期待友人到来排解心中的寂寞孤独之意(《约客》)。
(2)面对学习挑战,我们要有“ 会当凌绝顶 , 一览众山小 ”的雄心壮志和豪迈气概(杜甫《望岳》);面对生活困境,我们要有“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的勇气和信心(陆游《游山西村》);面对时代责任,我们要有“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的无私奉献精神(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答案】(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注意“牍”的书写)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无丝竹之乱耳 无案牍之劳形 有约不来过夜半 闲敲棋子落灯花(注意“牍”的书写)
(2)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2.(2024春 淮北期末)默写。
古诗文中常运用修辞手法来表情达意,如《木兰诗》中“ 万里赴戎机 , 关山度若飞 ”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神速;《泊秦淮》中“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引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只知寻欢作乐、不以国事为重的达官贵人的忧虑与愤慨;《竹里馆》中“ 深林人不知 , 明月来相照 ”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视为知音,写出了夜深人静、明月相伴的情景;《爱莲说》中“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君子高洁的情操;《陋室铭》中“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用对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的交往之雅。
【答案】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我们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注意“度”的书写)
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犹”的书写)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注意“涟”的书写)
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注意“鸿儒”的书写)
【点评】解答此类问题,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做到正确书写。
23.(2024春 安庆期末)默写。
(1)诗文绘景。《木兰诗》中用“ 朔气传金柝 , 寒光照铁衣 ”特定的北方之景烘托出木兰的勇敢、坚强;杜牧在《泊秦淮》中,用“ 烟笼寒水月笼沙 , 夜泊秦淮近酒家 ”两句写月色迷离,轻烟微笼,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气氛;杜甫在《望岳》中,用“ 造化钟神秀 , 阴阳割昏晓 ”两句写泰山的神奇秀丽、高大巍峨,抒发自己的惊叹喜悦之情。
(2)诗文言志。“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陆游《游山西村》)表达了在困境中坚持下去,终会出现豁然开朗的局面的人生思考;“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己亥杂诗》)作者借“落花”自喻,表达了自己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国家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答案】(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注意“柝”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烟笼寒水月笼沙 夜泊秦淮近酒家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注意“柝”的书写)
(2)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4.(2024春 六安期末)默写。
回首初中这一年的学习,我们对古诗有了一定的鉴赏能力,请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维度 古诗文名句 出处
主题 凌云之志 (1)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人生感慨 念天地之悠悠,(2) 独怆然而涕下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家国情怀 (3)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 龚自珍《己亥杂诗》
手法 寓理于景 (4) 山重水复疑无路 , 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借古讽今 (5) 商女不知亡国恨 , 隔江犹唱后庭花 。 杜牧《泊秦淮》
【答案】(1)会当凌绝顶 (注意“凌”的书写)
(2)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庭”的书写)
【分析】本题考查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根据提示和语境写出相应的句子,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
【解答】答案:
(1)会当凌绝顶 (注意“凌”的书写)
(2)独怆然而涕下(注意“怆”的书写)
(3)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5)商女不知亡国恨 隔江犹唱后庭花(注意“庭”的书写)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25.(2024春 肥西县期末)阅读古典诗文寻觅美德 默写。
品千古诗文,觅中华美德。龚自珍在《己亥杂诗(其五)》中,用(1)“ 落红不是无情物 , 化作春泥更护花 ”生动形象地凸显了无私奉献的精神;岑参在《逢入京使》中,用(2)“ 马上相逢无纸笔 , 凭君传语报平安 ”表达诗人对家乡亲人“报喜不报忧”的孝心;陆游在《游山西村》中,用(3)“ 莫笑农家腊酒浑 , 丰年留客足鸡豚 ”表现出民风的淳朴;刘禹锡在《陋室铭》中,用(4)“ 谈笑有鸿儒 , 往来无白丁 ”写出陋室来往客人高雅的情操;《木兰诗》中,(5)“ 可汗问所欲 , 木兰不用尚书郎 ”传达出木兰不慕功名利禄的品德。
【答案】(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书写)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出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
【解答】答案:
(1)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注意“作”的书写)
(2)马上相逢无纸笔 凭君传语报平安
(3)莫笑农家腊酒浑 丰年留客足鸡豚
(4)谈笑有鸿儒 往来无白丁
(5)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
【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
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
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
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
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
第1页(共1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