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
语 文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共 8页,满分 100分。
2. 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作为中华农耕文明的智慧瑰宝,“ 二十四节气” 蕴含着先民的深邃哲思。为探寻这份宝 贵遗产,阳光中学组织 “ 走近节气” 综合性学习活动,期待你积极参与,按要求完成任务。
观节气更迭,承千年智慧
“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二十四节气,凝聚着华夏千年智慧,是大自然馈赠的珍贵文化遗产。立春以破土 的嫩芽拉开 xù 幕,清明在纷飞细雨中 甲 (A. 承载 B记载)追思,芒种于烈日 下播撒希望的种子,冬至则以昼短夜长开启新的轮回 ……
千百年来,二十四节气不仅是指导农事的 “ 时令指南 ” ,更深刻 乙 (A. 滋润 B. 浸润)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它融入传统节日的烟火气中,嵌进民俗活 动的脉络里,默默见证着中华文明的赓续传承。即便在今日,二十四节气仍焕发
着蓬勃的生命力,如同一座连接古今的桥梁,让传统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熠熠生辉。
1. 根据拼音写出汉字,并给加点字注音。(2分)
2. 用正楷准确、规范抄写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2分)
3. 从语段括号内为甲乙两处选择适合语境的词语。(2分)
4. 参看示例,再选一个节气,完成一个书签文字部分的内容。(3分)
立春 含义:春之开篇,意味着万物开始挣脱冬日的束缚,焕发出崭新的生机。 诗意描绘:立春时分,漫山遍野的桃花像娇羞明艳的仙子,在暖阳下含笑摇曳 。
品节令词章,沐千载风华
一年四季,节气流转,古诗词里的 “ 时间美 ” 晕染成画面。《钱塘湖春行》 中,“ 几处早莺争暖树, ① ” ,白居易笔下的钱塘湖,正呈现出生机 勃勃的早春景象;《游山西村》中 , ② ,衣冠简朴古风存 ” ,春社日 的热闹成为陆游眼中未被时光冲淡的乡土温情;《约客》中, ③ , 青草池塘处处蛙 ” ,雨声与蛙声交织成夏日独有的节奏。而当秋风染黄芦苇荡,
《蒹葭》里的追寻者踏过晨露,看见“ ④ ,白露为霜 ” ,苍苍芦苇间 藏着对远方的怅惘;霜降时节,边塞的月光铺满铠甲,范仲淹听见羌笛在霜夜里 呜咽,在《渔家傲 · 秋思》中写下“ ⑤ , ⑥ ,将军白发 征夫泪 ” ;直到大雪覆盖西湖,张岱独往湖心亭,见 “ ⑦ ,天与云与 山与水,上下一白 ” ,天地间只剩水墨般的苍茫,这是冬日最寂静的诗行。
5. 将语段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7分)
结 语
春雨惊春, 甲 ;夏满芒夏, 乙 ;秋处露秋, 丙 ;冬雪雪冬, 丁 。二十 四节气,如同 ,在千年岁月里熠熠生辉,至今仍以时令的智慧滋 养着人们的心灵。遵循着它的脚步, 我们能感受季节流转的诗意,能收获蕴藏在节气智慧中 的丰饶收成。
6. 依次填入甲乙丙丁处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
①生命希望在彼蕴藏②热烈盛景于此铺就③岁月新章由此勾勒④山河金辉被其晕染
A . ①②④③ B. ①③②④ C. ③②④① D. ③①④②
7. 请在上文画横线的空白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
二、阅读(40分)
(一)阅读下面古诗文,完成 8-11题。 (11分)
【甲】
故事,三江看潮,实无潮看。午后喧传曰 :“ 今年暗涨潮。” 岁岁如之。戊寅八月,吊朱 恒岳① 少师,至白洋,陈章侯、祁世培同席。海塘上呼看潮,余遄② 往,章侯、世培踵至。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稍近,则隐隐露白,如驱千百群小鹅,擘翼 惊飞。渐近喷沫,冰花蹴起,如百万雪狮蔽江而下,怒雷鞭之,万首镞镞,无敢后先。再近, 则飓风逼之,势欲拍岸而上。看者辟易③ ,走避塘下。潮到塘,尽力一礴,水击射,溅起数 丈,著面皆湿。旋卷而右,龟山一挡,轰怒非常,炮碎龙湫,半空雪舞。看之惊眩,坐半日, 颜始定。先辈言:浙江潮头自龛、赭两山漱激而起,白洋④ 在两山之外,潮头更大,何耶?
(节选自张岱《陶庵梦忆 · 白洋潮》) 【注】①朱恒岳:朱燮元,浙江山阴人。 ②遄:迅速。 ③辟易:退避。 ④白洋:地名。
【乙】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8. 根据提示解释加点词语。(2分)
提示 解释词语
“ 故事” 中的“ 故” 与“ 两狼之并驱如故” 中的“ 故” 词义相同。 ( 1)故事
“ 始” 在《古代汉语词典》中的义项为:①最早、 当初;②才,方; ③曾经 (2)颜始定
9. 将下面选自【甲】文段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立塘上,见潮头一线,从海宁而来,直奔塘上。
10. 【甲】【乙】文段画横线句子都运用富有特色的修辞手法表现景物特点,请你简要赏析。 (4分)
11. 【甲】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对你有怎样的启发?请联系现实生活谈一谈。(3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2-14题。( 12分)
情动红光沟
①大巴车在秦岭山间疾驰,驶进一条狭长的山谷,它叫红光沟。我迟了近六十年才走到 这里,见到他们留下的痕迹,一砖一墙、 一字一符仿佛都在诉说着那段时光。
②六十年前,红光沟还不叫红光沟。那一年,陕西凤县,大山包裹着的安河沟,来了一 支队伍。他们在这片静谧荒芜的沟壑间踏勘。而后,这条狭长的沟被赋予一项特殊的使命, 连带着山,山上的石、树,都有了荣光。 一拨拨三线建设先行者涌入这条沟,一路风尘仆仆, 迎面而遇,是望不到边际的荒芜。凤州似乎也有些赧然,于是呼唤山间的花儿使劲地开,呼 唤鸟儿使劲地鸣,来迎接这群舍己忘私远道而来的人。他们有的曾留洋,有的是北京、上海 等地航天单位的青壮年职工和家属,有的是军工院校的毕业生 ……或许不久之前还在大城市 生活工作,转眼就响应号召,来到这大山深处耕耘。
③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建设人员驻扎在这里,日夜连轴,开山掘洞。应 着“ 发展航天,动力先行 ” 的口号,如今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六研究院的前身基地一点一滴 成形。为了尽快投入运行,最初的建设者根本顾不得好好修建居所,几十块土坯摞在一起,
加以麦草,便成了铺。临时帐篷、简易房、茅草屋 …… 白天忙碌,夜晚疲累,顾不得狼嚎阵 阵,亦酣然入睡。困难时期,经费紧张,为了尽量保障工程,山中生活更加艰苦。到了饭点, 漫山尽是拿着黑面或玉米面馒头的专家和工人。航天动力的种子便这样随着千辛万苦的一锨 一土,在山沟萌芽。这里也成立了红光公社,红光沟随之成为基地所在的代名词,在许多人 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④这里是中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的 “ 摇篮 ”。其中上下三层、面积超过六千平方米的 201洞历经数年日夜挖掘修筑而成。从起初一块淬火保护用的生铁屑都要从北京运送来,到 手拉肩扛地安装、改造设备,直至调试、开始一项项试验,众多建设者把半生岁月交付给了 它。那时,洞内试验用电负载特别大,为了不影响周边白天的用电,研发试验通常在晚上进 行。每到夜半,洞内便响起阵阵轰鸣声。这洞如今已然静谧,但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时空隧 道,那夜里试验的轰鸣声似乎还在耳畔回响。触摸这洞墙,好像尚有余温。当年墙壁上的隔 音颗粒将轰鸣声尽量阻在洞内,可能也将人们的欢笑吸纳。我在这洞的一头眺望,他们好像 依旧在另一头忙碌着,只听得一声惊叹:“ 成了!” 众人欢呼的声音立即回荡起来。
⑤当年他们写下的“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 的标语,如今仍清晰可辨。这些字,不仅写 在基地的墙壁上,亦刻在他们心中。被引为传奇的“ 厕所试验室 ” 便是一例。当时接到研制 任务的专家发现没有足够的试验场所和设施,河沟边的一个厕所也被利用起来。而这间临时 改造出的试验室竟意外沿用了十多年,并从中飞出有“ 山中金凤凰 ” 之称的姿态控制发动机。
1980年 5 月,他们历经无数个轰鸣声响彻的深夜研制出的发动机,推举着我国第一枚远程 运载火箭腾空升起。试验取得圆满成功的喜讯传来时,秦岭深处这处山洞里,人们潸然泪下。 过去的点滴涌上心头,无数个与轰鸣声相伴的夜终于没有被辜负。
⑥上世纪 70年代后期,沟里的生活条件逐渐好转,建设也越来越完善,逐步修建了居 民楼。但 80年代,当地遭遇罕见洪灾,基地的生产和生活设施也受到毁坏。在艰难的情况 下,他们仍全力恢复试验和生产,承担任务不变、研制经费不变、交付周期 不变。 1993年,
他们又奉命迁至西安,新一代航天人在林立的大楼间继续无言的航天动力之路,红光沟的荣 耀却并未被掩埋。近六十年前,那批从天南海北汇聚而来的人在深山中悉心雕琢,使红光沟 不再是无人问津的荒山深沟。而新的时光里,它作为国家工业遗产,成为弘扬航天精神的文 化园区。
⑦大山用自己的身躯记忆着,巨石将一切铭刻。树的年轮里有他们的影子,仿佛存着他 们回响的房屋还立在山脚。“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 这 20
个代表我国载人航天精神的文字被投射在墙壁上,老一辈航天人用行动诠释了它的内涵,而
今,又如洪钟大吕般响彻我的内心。
12. 说说标题 “ 情动红光沟” 的妙处。(3分)
13. 简要分析第⑥段中三个 “ 不变” 的表达效果。(4分)
14.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红光沟为什么可以成为 “ 弘扬航天精神的文化园区”。(5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 15—17题。( 11分)
班级计划编印“ 草原明珠 · 内蒙古” 宣传手册。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材料,请你参与编 写并完成任务。
【材料一】小蒙同学以 2025年《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为依据绘制的图表:
类别 核心数据 补充说明
农牧业 羊肉产量占全国 23. 8% 粮食总产量突破 800亿斤
能源产业 煤炭外运量全国第一 发电量外送规模连续十年领跑
生态保护 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 45% 新增沙化土地治理面积 1200万亩
【材料二】同学们的发言记录:
小牧:我的家乡在呼伦贝尔草原,每年夏季那达慕大会上,摔跤、赛马、射箭比赛精彩 纷呈!牧民们还通过直播卖牛肉干和奶制品,收入翻了好几倍。
小鄂:鄂尔多斯的“ 沙漠之光 ” 音乐节吸引了全球游客,库布其沙漠的绿洲徒步路线成
了网红打卡地。高铁通到我家门口,去北京只要 4小时!
小锡:锡林郭勒的蒙古包营地升级了智能设备,游客能体验 VR草原骑行。马头琴非遗 传承人开设了线上课程,年轻人争相学习。
小赤:赤峰的红山文化遗址建成了国家考古公园,岩画研学游特别火爆。我们还用 3D 技术复原了契丹古城的原貌!
【材料三】小鄂同学从报刊中整理的资料:
① 内蒙古创新 “ 草畜平衡 ” 政策,通过卫星遥感监测草原载畜量,牧民按 “ 电子围栏 ” 轮牧,草场恢复速度提升 40%。在阿拉善盟,梭梭林嫁接肉苁蓉的生态经济模式,让沙漠变 “ 金库 ”。
② 呼伦湖实施 “ 引河济湖 ” 工程后,水域面积扩大 500平方公里,疣鼻天鹅种群十年 增长 3倍。牧民自发组建 “ 护鸟队 ” ,用蒙古族长调呼唤候鸟归来。
③ 专家指出 :“ 游牧文化中的‘ 逐水草而居 ’ 蕴含生态智慧。现代牧区应传承‘ 三季轮 牧 ’ 传统,用科技赋能可持续发展。”
【材料四】小赤同学的读书笔记:
“ 守望北疆的绿色长城,是牧民手中栽下的每一株梭梭,是‘ 电子围栏 ’ 划定的生命边 界,更是马背民族与自然共生的古老誓言。从库布其的‘ 沙漠变绿洲 ’ 奇迹,到呼伦湖畔的 天鹅翩跹,内蒙古用科技之智守护草原,以文化之魂凝聚人心。这片土地教会我们:真正的 长城,不是砖石堆砌的高墙,而是代代相传的生态信仰。”
(摘自《内蒙古日报》《中国环境报》《中国国家地理》等)
15. 请根据材料补全 “ 草原明珠 · 内蒙古” 宣传手册策划表中甲、乙、丙三处内容。(3分)
材料序号 栏目名称 材料内容
已有内容 建议增加内容
材料一 “ 数” 说北疆 农牧业、能源、生态数据 甲:
材料二 乙: ________ 传统节日、文旅创新、交通 发展、文化传承 建议补充 “ 蒙古族服饰 展演”
材料三 “ 守” 绿色草 原 丙: 增加牧民护鸟实景视频
材料四 筑绿色长城 生态保护实践与科技人文结 合 补充 “ 牧民治沙先进事 迹”
16. 小牧认为材料三第@段专家观点与主题无关,你是否同意?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3分)
17. 请结合以上材料,以 “ 绿色长城,守望北疆” 为主题,写一段 100字左右的文字作为宣 传手册的结束语。(5分)
(四)名著阅读(6分)
18.( 1)《骆驼祥子》中,老舍通过对暴雨的描写,将自然环境的残酷与人物命运的崩塌紧 密交织,成为祥子逐渐堕落的重要标志。请结合虎妞难产死亡当晚的暴雨描写与祥子在烈日 下拉车的大雨描写,分析这两场 “ 雨” 与祥子走向堕落有何关联,并谈谈你的感悟。(3分)
材料一 : 天气突然变了脸。黑云像一群疯牛在天上乱撞,东一头西一头地乱卷,把太 阳撕成了碎片。……雨来了。不是雨点,是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 那么一片、 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 ……虎妞的嗓子哑了,
只剩下一丝游气,像秋雨里将断未断的蛛丝。祥子顶着雨往医院跑,水没到膝盖,每一步都 像踩在烂泥潭里。他摔倒了又爬起来,可到了医院门口,却听见里头的人喊:“ 这么大的雨, 医生出不了诊!” ……雨还在下,整个世界都在崩塌。虎妞的手凉了,祥子瘫在雨里,看着
车厂屋檐下的水帘子,忽然觉得这雨是老天爷在哭,可老天爷的眼泪也是冷的,和这世道一 样冷。
材料二:刚上好了雨布,又是一阵风,黑云滚似的已遮黑半边天。地上的热气与凉风搀 合起来,夹杂着腥臊的干土,似凉又热 ……祥子的衣服早已湿透,全身没有一点干松地方; 隔着草帽,他的头发已经全湿。地上的水过了脚面,已经很难迈步;上面的雨直砸着他的头 与背,横扫着他的脸,裹着他的裆。他不能抬头,不能睁眼,不能呼吸,不能迈步。他像要 立定在水中,不知道哪是路,不晓得前后左右都有什么,只觉得透骨凉的水往身上各处浇。 他什么也不知道了,只心中茫茫的有点热气,耳旁有一片雨声。他要把车放下,但是不知放 在哪里好。想跑,水裹住他的腿。他就那么半死半活的,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拽。坐车的 仿佛死在了车上,一声不出地任着车夫在水里挣命。
(2)文学评论家常以单字提炼名著精髓,用一字解码名著基因,如《红楼梦》以 “ 空” 照 见繁华幻灭,《水浒传》以 “ 义” 撕裂忠奸困局。请从下列作品中任选一部,用一个字概括 其核心精神或艺术特质,并结合内容阐释理由。(3分)
《红星照耀中国》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西游记》
三、作文(40分)
19.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40分)
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抚摸百草园泥墙根斑驳的岁月;朱自清在《背影》中 凝望父亲攀爬月台的佝偻剪影;史铁生在《秋天的怀念》中追忆母亲对孩儿的不舍牵挂;陆 定一于《老山界》里定格红军战士相让担架的星火微光;吴伯箫从《灯笼》中拾取父亲扎制 竹骨灯笼的昏黄暖色;杨绛在《老王》中捧起那岁月凝成的香油鸡蛋 ……这些沉睡在岁月褶 皱里的吉光片羽,都在轻声提醒:真正的温情从不张扬,它静静地栖息在生活的细节里。
以上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感触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和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文 章。
要求:1. 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2. 不少于 500字;
3. 不得抄袭、套作;
4.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2025 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卷(三)评分说明及作答示例
语 文(100分)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分, 3题 2分, 6题 2分)
题号 3甲 3乙 6
答案 A B C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96分)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 示例:序 qi à n 【评分说明】
共 2分,每空 1分,拼音和汉字要书写准确。汉字和拼音作答颠倒位置可以给分。
2. 示例: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评分说明】
共 2分。本题考点为汉字规范书写,要求用正楷书写。错写、不规范、不整洁的书写酌情扣 分。
4. 示例:
节气:谷雨
含义:“ 雨生百谷”,标志着春季的结束,此时降水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至关重要。
诗意描绘:谷雨时节,田中的秧苗挺直柔韧的腰身,尽情吮吸着大地母亲的乳汁,欢快的成长。 【评分说明】
共 3分,每空 1分。此题答题范围较为开放,表述合理即可得分。
5. 示例:①谁家新燕啄春泥 ②箫鼓追随春社近 ③黄梅节家家雨 ④蒹葭苍苍
⑤羌管悠悠霜满地 ⑥人不寐 ⑦雾凇沆砀 【评分说明】
共 7分,每空 1分,主要考查古诗文理解背诵,书写正确即可得分。书写出现错别字,该句
不得分。
7. 示例:如同闪耀在星空中的明星 【评分说明】
共 2分。所写句子比喻恰当,内容与前后文衔接紧密。
二、阅读(40分)
( 一 )( 11分)
8. 示例:(1)老的,旧的,原来的 (2)才,方(或② ) 【评分说明】
共 2分,每空 1分。第一空结合语境,意思相近即可。第二空填序号和词义均可得分。 9. 示例:(我们)站立在海塘上,只见潮头如一线银丝,从海宁方向奔涌而来,直冲向塘岸。 【评分说明】
共 2分,“ 一线” 翻译 1分,句意通顺 1分,直译意译均可。
10. 示例:【甲】文画线句运用比喻 ,把“ 稍近时的浪潮 ”比作“ 千百群小鹅”, 生动形象地写 出“ 稍近时的浪潮 ”的灵动、生机的特点和磅礴的气势。【乙】诗画线句运用拟人、夸张的修辞 手法,表现泰山景色的壮丽、神奇、秀美。
【评分说明】
共 4分,修辞手法及其作用各2分。
11. 示例:前辈说,钱塘江大潮的潮头是因龛山、赭山的阻挡与水流激荡而形成的,但白洋位于
这两座山之外的开阔水域,潮头反而更加壮阔。这让我们联想道生活中常见“ 压力催生动力”, 如学习中有适当的压力更能催人奋进;而白洋潮“ 更大 ”则启示我们,开阔环境中的自由奔涌, 如双减后的自主学习,能迸发出更大的能量。
【评分说明】
共 3分,解释原句 1分,联系现实生活具体阐释启发2分。
(二)( 12分)
12. 示例:“ 红光沟 ”直接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 情动 ”充满抒情意味,抒发了作者对老一辈航
天人的敬佩和赞美之情;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评分说明】
共 3分,每点各 1分。
13. 示例:文中连用三个“ 不变”,写出面对基地生产和生活设施被洪灾毁坏的艰难局面,建设者 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如期完成科研任务的决心和信心,表现了老一辈航天人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甘 于奉献的爱国情怀。同时,三个“ 不变 ”构成一组排比,增强语势,语气更加强烈。
【评分说明】
共 4分。答出“ 艰难局面下的决心、信心” 给 1分,答出“ 吃苦耐劳的精神和甘于奉献的爱 国情怀” 给 1分,排比手法及好处 2分。意思相近即可得分。
14. 示例:老一辈航天人扎根红光沟,他们放弃相对优越的生活,响应国家号召,把半生岁月都 交付给了航天事业;在环境极其恶劣、生活条件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建设航天基地;在缺少科研设 备、场地和能源的情况下开展科研攻关,成功研制出了中国航天液体火箭发动机;面对基地生产 和生活设施被洪灾毁坏的艰难局面,建设者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如期完成科研任务。他们身上体 现了“ 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 ”的航天精神,因此红光沟可以成为 弘扬航天精神的文化园区。
【评分说明】
共 5分,每点各 1分。“ 居住环境简陋” 占 1分,答出居住条件差的具体表现(如帐篷、简 易房、茅草屋等)亦可。“ 生活条件艰苦” 占 1分,答出饮食差的具体表现(黑面、玉米面馒头) 亦可。“ 工作艰辛” 占 3分,答出任意三个工作艰辛的具体表现(如 “ 手拉肩扛”、“ 夜间试验”、 “ 缺场所设施”、“ 改造厕所做实验室” )可得 3分;如果只笼统答 “ 工作艰辛、工作条件差、工 作困难” 而未结合文本细节,得 1分。
(三)( 11分)
15. 示例:甲:增加文化传承数据(如那达慕参与人数、非遗项目数量) 乙:“ 赏 ”草原风情(“ 探 ”草原新貌)
丙:“ 草畜平衡 ”政策、呼伦湖修复工程、牧区要传承传统与科技赋能并行。 【评分说明】
共 3分,每个 1分。甲部分须列举具体数据类别,乙部分须点明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 草原 风情” ,丙部分须准确概括文中提到的三项主要生态保护措施。
16. 示例:不同意。第@段引用了专家解读,阐明了传统游牧智慧要与现代科技相结合。这并非 多余,与材料三中的其它两则资料共同论证了“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这一主题,更具深度和说服 力。
【评分说明】
共 3分。明确表态 1分,点明主题 “ 传承与创新相结合” 1分,好处 1分。
17. 【评分说明】本题采用等级赋分的评分方法,共 5分。
等级 分值 等级描述 参考示例
一类 4-5分 用到材料中 的具体实例,紧扣 “ 绿色长城,守望 北疆” 这一主题, 体现“ 传承与创新” 思想,展现“ 生态 保护成果 ” ,语言 生动有文采。 绿色长城,是风沙中挺立的梭梭林,是呼伦湖 畔翩跹的天鹅群,更是牧民心中生生不息的信仰。 这里,卫星遥感守护草场,智能牧场延续千年游牧 智慧;那达慕的骏马扬起新时代的烟尘,红山岩画 诉说着远古的文明。内蒙古以科技筑牢生态屏障, 以文化凝聚民族力量,让沙漠退却、绿意绵延。北 疆的儿女,正以坚韧与智慧,在辽阔的草原上,谱 写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壮美诗篇!
二类 1-3分 扣住 “ 绿色 长城,守望北疆” 主题,具体实例较 少或没有,语言平 淡缺少文采。 绿色长城,牧草共生的画卷,更是牧民心中敬 畏自然、守护家园的永恒信念。这里,现代科技为 千年游牧智慧注入新活力,古老文化在新时代焕发 勃勃生机。
(四)(6分)
18.(1)示例:虎妞死亡之时暴雨象征命运无常,浇灭祥子对家庭温情的幻想,经济破产迫使 其直面现实冰冷;烈日酷暑中的反常大雨暗示社会压迫的窒息感,病痛摧毁祥子身体与意志, 使其彻底放弃尊严。我从中感悟到当我们无法改变环境的时候,要学着去适应环境,不被环境 压垮,更不要沉浸于消极的心态,无论怎样的风雨,都应该乐观勇敢地面对。
【评分说明】
共 3分,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出两场“ 雨” 与祥子走向堕落的关联得 2分,写出合理感悟得 1分。
(2)示例一 :《红星照耀中国》——赤,红军长征“ 爬雪山、过草地 ”的赤诚意志,彰显对理 想的绝对忠诚;“ 红小鬼 ”们投身革命的纯粹热情,亦如“ 赤子之心”;书中对“ 红色中国 ”的 纪实性描写,贯穿“ 赤旗漫卷 ”的革命底色,展现信仰的炽热与不可动摇。
示例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炼,以“ 炼 ”概括主人公保尔 · 柯察金的成长历程与
精神淬炼。保尔从童工到革命者,历经战场厮杀、疾病折磨、失明瘫痪等磨难,保尔最终以文
学创作重获生命价值,完成从平凡青年到“ 钢铁战士 ”的终极淬炼。“ 炼 ”是肉体的煎熬,更 是精神的升华。
示例三:《西游记》——悟,以“ 悟 ”概括师徒四人取经路上的修行与觉醒,取经过程即 “ 修心之路”。孙悟空从“ 大闹天宫 ”的顽劣到“ 皈依佛门 ”的觉悟,历经戴紧箍咒、真假美 猴王等情节,最终“ 悟得正果”;唐僧历经八十一难,亦在苦难中领悟慈悲与执着的真谛。
【评分说明】
共 3分,选取恰当的、贴合作品的字得 1分,结合作品的情节内容或人物精神阐释理由得 2分。
三、作文(40分)
19. 【命题解读】
这些细节都 “ 沉睡在岁月褶皱里” :是过往的、容易被时间掩埋的瞬间。它们都是 “ 吉光 片羽” :珍贵而闪光的碎片。它们共同指向一种“ 温情”。 材料最后一句点明主旨 :“ 真正的温 情从不张扬,它静静地栖息在生活的细节褶皱里。” 这道作文题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从 平凡琐碎中挖掘情感的珍宝。写作的关键在于:聚焦具体、真实、微小的生活细节,通过细腻 的描写展现其中蕴含的深沉的温情,并结合自身经历写出由此引发的独特感悟与思考。
等级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等级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分值 34-40分
27-33分 20-26分
0-19分
分值 34-40分
27-33分 20-26分 0—19分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内容 表达
记叙性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等级描述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详实,情感真挚。 表达方式运用自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
符合题意,中心明确,内容比较详实,情感真实。
表达方式运用恰当,结构完整,条理清晰,语句通顺。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情感不够真 实。
表达方式运用基本恰当,结构基本完整,条理基本清楚, 语句基本通顺。
偏离题意,中心不够明确,内容空洞,情感不真实。 表达方式运用较差,条理不清楚,语句不通顺。
议论性作文分项分等评分标准 等级描述
立意精准,论点明确,论据充实准确。
灵活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论证严密,说理深刻,语言有 力。
立意准确,论点明确,论据充实。
灵活使用论证方法,论证合理,说理深刻,语言流畅。
立意准确,论点明确,有论据。 能使用论证方法,语言通顺。
立意不准,论点不明确,论据不典型。
没有论证方法,论证逻辑和结构不清,叙多议少,表达 不清。
【作文评价补充】
1 .建议只要达到写作基本要求的作文赋分在及格线上。
2 .立意、选材、结构、语言等方面有鲜明特色的文章可给满分。
3 .只要立意没有脱离材料不要轻易评判为跑题作文,写作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4. 19分以下作文要提交评审组长认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