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漳州市初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二)
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 (1)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2)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3)受任于败军之际 奉命于危难之间
(4)示例: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持节云中 何日遣冯唐
西北望 射天狼
2.(1)(3分)①圈 ②淀 ③蓬
(2)(3分)B
(3)(3分)相关探索必将持续深入并表现出丰富多样的方法路径和实践形态。
3.(6分)
示例 1:我认为是“环境影响性格”。《骆驼祥子》中的祥子从农村到北平谋生,
最大的梦想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他是一个老实、坚忍、自尊自强的人。后来,
他遭受一系列的打击,变成了一个麻木、狡猾、自暴自弃的人。造成这样变化
的原因是旧社会对普通劳动者的推残,让他的人性扭曲。
示例 2:我认为是“经历塑造性格”。《简·爱》中的主人公简·爱自幼父母双亡,寄居
舅母家受尽虐待,这些经历塑造了她强烈的自尊心与叛逆反抗的底色。成年后,
她与罗切斯特相爱,却在婚礼上发现对方有疯妻被囚禁。面对深爱之人的挽留,
她毅然选择离开,这一抉择并非天性使然,而是童年被欺辱的经历锤炼出的精
神独立与道德底线在支撑她。
二、阅读(67分)
(一)(7 分)
4.(3 分)雪花随风漫天飞舞,轻盈地飘落在远处的山林之间,为山野披上了一层洁白的纱
衣。诗人描绘了一幅雪花天地间随风飘洒的美丽动态画面。
5.(4 分)由欣赏自然美景的愉悦,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雪花飘落内心的惆怅、无奈以及
孤独感伤。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二)(16 分)
6.(3分)D
7.(3 分)(1)砍 (2)充满 (3)恼怒
8. (6分)
(1)(木工)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锯!”那拿锯的就跑到左边去锯。
(2)(那些人)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的发话,没有一个敢自做主张的。
9.(4 分)示例:梓人善统筹全局、严格用人、精准规划,与宰相治国需知人善任、制定法
度、确保大政方针相符。(答出两点即可)
【参考译文】京兆伊将要修饰官衙的房屋。木匠左手拿着长尺,右手拿着木杖,站在中
间。他衡量房屋的承担情况,察看木料的性能酌情选用。挥动他的木杖说:“用斧子砍!”那
拿斧子的就跑到右边去砍;回头指着木材说:“用锯锯!”那拿锯的就跑到左边去锯。不一会,
拿斧子的砍,拿刀的削,全都看着他的脸色,等待他的发话,没有一个敢自做主张的。那些
不能胜任的人,被他愤怒地斥退了,也不敢有一点怨恨。他在墙上绘了官署房子的图样,刚
满一尺大小的图样却细致详尽地画出了它的建筑构造,按照图上微小的尺寸计算,建造起的
高楼大厦,没有一点误差的地方。已建成后,在上栋上写道:某年某月某日某某修建,原来
是他的姓名,凡是被他役使的工匠都不在上面列名。我围绕着一看,感到非常惊讶,然后我
才知道他技术的精湛和伟大啊!我认为:木匠师傅之道与宰相之道很类似,所以特别写下来,
然后收藏起来。
(三)(20 分)
10. (3 分)B
11.(3 分)(1)通过“我”的视角观察边防生活,记录老赵的经历,使故事更具现场感和
可信度。(2)以“我”的疑问,如墓前水果来源、老赵身份之谜,推动悬念的揭开。(3)通
过“我”的所见所感,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边防战士的坚守与牺牲精神。
12.(8 分)
(1)(4 分)“犁”字生动刻画出岁月在老赵脸上留下的深刻痕迹,写出了老赵饱经风
霜的沧桑和艰辛,为后文其身份的揭示埋下伏笔。
(2)(4分)用“鹅毛”比喻大雪,突出雪势的密集,与后文“瞬间就化了”形成对比,
暗示战士们体温炽热、劳动强度大,侧面表现了战士们铲雪时的忘我投入与坚韧。
13.(6 分)哈达的洁白与高原的“雪”“白云”形成意象呼应,既凸显烈士精神的纯净无瑕,
又象征着边防战士对职责的坚守如同哈达般纯粹;哈达作为藏族文化符号,体现了边疆地区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军民融合的深厚情谊;表达对烈士的追思以及对沉默守望者奉献精神的赞美。
(四)(12 分)
14.(3 分)B
15.(3 分)不能;因为第 3 段的观点是县城平凡却有温度的俗世生活能吸引游客,而材料
抒写自然景观能净化心灵,强调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情感体验不同,因此无法支撑文
章观点。
16.(6 分)示例:今天,我为大家推介我的家乡——漳州。这里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漫步
江东古桥,仰望南靖土楼、林语堂纪念馆等,近距离触摸历史。这里,你
可以沉浸式体验布袋木偶戏、漳浦剪纸等民俗活动,沉浸体验别样人文风
情。这里,交通便捷,高铁站、高速公路纵横交错,让出行高效便捷。于
古城品茶、土楼寻幽,开启沉浸式休闲度假。漳州,等你赴约!
(五)(12 分)
17.(3 分)D
18.(4 分)示例:我认为背诗词免门票是文化传承的“巧思”。这样做能让游客在享受旅游
的同时进一步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此外,背诵诗词是最契合景区文化特
质的创意行为之一,能够真正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双赢;也能增强人们的文
化感悟力,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19.(5 分)拓展景区的文化深度;配套诗词讲解服务;打造诗词文化长廊或主题区域;合
理管控景区物价;联合文化机构,媒体平台等举办诗歌文化节等。
三、作文(60 分)
20.按中考评分要求。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2025 年初中毕业班适应性练习(二)
语 文 试 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满分:150 分)
友情提示:所有答案都必须填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答在试卷上一律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23 分)
1. 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 分)
(1)陈子昂《登幽州台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用空间辽阔抒发悲
哀苦闷心情。
(2)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他崇高的理
想和美好的心愿。
(3)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写他在艰难时期承担重任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
(4)古人常借典故抒发报国之志,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9分)
顺应时代发展,“守正创新”已然成为广大文艺工作者进行文艺创作的主流方法选择,
越来越多地体现在文艺创作实践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求资源、汲取滋养,体现了守
正创新的主体精神;从中华美学精神中寻求意趣,是坚持守正创新的有效美学路径;从艺术
门类转译中寻求破圈 ① (quān),是守正创新的增量动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历久弥新,积 ② (diàn)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
识,是中华民族(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
发展的时代语境下,相关探索必将持续深入并表现出丰富多样的实践形态和方法路径。正因
其丰富多样,文艺发展才更加朝气 ③ (péng)勃,文艺创作( )才更加可期。
(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①②③处相应的汉字(正楷字或行楷字)。(3 分)
(2)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 分)
A. 一脉相承 生生不息 百家争鸣 B. 薪火相传 生生不息 百花齐放
C. 一脉相承 川流不息 百花齐放 D. 薪火相传 川流不息 百家争鸣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语序有误,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不得改变句子原意。(3分)
3. 名著阅读交流。(6 分)
人的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你认为是“经历塑造性格”还是“环境影响性格”?根据
你的阅读经验,结合某部名著内容,选择一个人物,谈谈你的看法。
1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二、阅读(67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7分)
小 雪 [注][唐]戴叔伦
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
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
【注】戴叔伦:曾任御史中丞,任期内政绩卓著,晚年上表辞官归隐。
4.诗歌第一、二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简要分析。(3 分)
5.诗人在赏雪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显著变化。请简要概括。(4 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 6-9 题。(16 分)
京兆尹①将饰官署。梓人②左持引③,右执杖,而中处焉。量栋宇之任,视木之能举,挥
其杖,曰:“斧!”彼执斧者奔而右;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俄而,斤者斫.,
刀者削,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其不胜任者,怒而退.之,亦莫敢愠.焉。画宫于堵,
盈尺而曲尽其制,计其毫厘而构大厦,无进退焉。既成,书于上栋曰:“某年、某月、某日、
某建”。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余谓梓人之道类
于相,故书而藏之。余谓梓人之道类于相,故书而藏之。
(节选自柳宗元《梓人传》)
[注]①京兆尹:古代官职名。②梓人:木工,建筑工匠。③引:度量工具。
6.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B. 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C. 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D. 则其姓字也/凡执用之工不在列/余环视大骇/然后知其术之工大矣
7. 根据“方法提示”,解释下列加点字词。(3分)
加点字词 方法提示 释义
根据字形推断字义
斤者斫. :擊也。从斤石聲。 (1)斫:______
(《说文解字》)
根据词典推断词义
盈.尺而曲尽其制 ①满足,自满;②富裕,有余;③充满; (2)盈:______
④增长。(《古汉语词典》)
联系课文解释词义
亦莫敢愠.焉 (3)愠:______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2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8.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顾而指曰:“锯!”彼执锯者趋而左。
(2)皆视其色,俟其言,莫敢自断者。
9.末句“梓人之道类于相”意为木匠师傅之道与宰相之道很类似。请结合选文内容分析作者
这样说的原因。(4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 10-13 题。(20 分)
沉默的守望
梅世雄 郑茂琦
①这里的一切都是土黄色的,土黄的山、土黄的路连成一片。唯有天上的云彩千姿百态,
有的像鸟群,轻盈地飞在空中;有的像河流,一条长长的云带飘在山间……
②边防连建在河谷,推开窗户就是雪山。环顾四周,山叠着山,峰连着峰,满目荒凉。
我们每次巡逻都会经过那块墓碑,祭拜着 4 名多年前牺牲的战士。连里有个老班长说,那 4
名战士是在暴风雪天救援藏族老乡车辆后,返回连队的路上,车辆打滑失控摔到了悬崖下面。
那里刚好是一个转弯处,路面还算宽,但是处在背阴面,又有泉水从崖壁渗出,所以路面常
年结冰。
③墓碑简易朴实,红色基台上嵌着一块水泥做的石碑。石碑时间久了,早已变得灰暗不
光亮。但墓前经常摆着果品,墓碑周围也十分整洁。墓碑上面的字,战士们每年都会用红笔
重新描一遍。
④碑文是一首诗,标题是“沉默的守望”。诗中写道:“你/你是谁/你是永远屹立的钢铁
脊梁/今天,我想你/把你们的名字刻在英雄的纪念碑上/让坚硬的磐石,重现你无悔的目光/
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把人间的安详点亮/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你沉默的守望。”
⑤落款是“无悔敬书,谨以纪念……”后面是牺牲战士的名字。
⑥3 月是退伍季,连队组织几个即将退伍的战士去扫墓,结果发现墓前摆着几盘新鲜的
橘子和苹果。大家心里不禁纳闷起来,封山几个月了,谁还舍得把这么多水果摆在这里?
⑦下山路上,会路过山脚那家茶馆。茶馆是一个跛脚的汉族老大爷开的,大家都习惯叫
他老赵,唯独指导员喊他赵哥。
⑧老赵头戴一顶摘掉帽徽的军帽,上衣是藏族传统的黑色服饰,下身是一条旧军裤。赤
黑色的脸被岁月犁出了道道深沟,微微一笑时,就会露出褶皱里藏着的几道伤疤。虽然走路
一颠一颠的,但他的脊背依然笔挺,脚步也很扎实。
⑨一个晴天,我们和几个即将退伍的战士一起乘车出山。正好老赵也要到县上看病,所
3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以指导员就把老赵也一块捎上。指导员说,有老赵在,万一路上有情况他也能帮衬。
从连队到县上的团部有几百公里,路上需要翻越四五个海拔 5000 多米的达坂。早上
出发的时候无风无雪,还有阳光照耀。越往山上走,风越大,不一会儿竟飘起了雪。老赵摇
下车窗,往山顶一看,雾蒙蒙一片,又嗅了嗅冷飕飕的空气,他说,估计达坂翻不过去了。
虽说走边防是常事,但在近 6000 米的达坂上遇到如此恶劣的天气,还是第一次。此
时,寂静的山顶只有我们一辆车。坐在车里,我们就跟老赵闲聊起来。驾驶员忽然问:“当
年牺牲的那几名战士您认不认识?”老赵听后,忽然变得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老赵开口说,认识,随后跟我们讲起了当年那场雪。
那天的雪比今天大多了。连队接到乡里的电话,说有一辆老乡进山的车陷进雪里了,请
求救援。连长带上 4名战士走了很久,终于在达坂上碰到了被困车辆。当时,山上的雪已经
没过了小腿,连队的车无法靠近。
战士们只能扑下身子,用铁锹把轮胎周围和汽车底盘下的雪一锹一锹铲出来。老乡尝
试轰油门前进,还是不行。连长带头推车,猛地大喝一声,几人一齐发力,车辆终于冲了出
去。但是眼前还有几百米积雪路段。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用铁锹铲出一条路。
5000 多米的达坂上,人活动一会儿就气喘吁吁,连长带着 4名战士轮流铲雪。鹅毛
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瞬间就化了。大约铲了两个小时,车子终于一步步脱困了。
为了安全,连队的车在前带路,老乡的车跟在后面,沿着军车的车辙前进。
车行驶至一处连续下坡路段的弯道,山上忽然滚下几块巨石,前面的军车躲闪不及,
驾驶员猛打方向,车头就朝向山崖一侧,加上积雪下结着一层厚厚的冰,车子瞬时滑下了山
崖。
老乡把消息带回乡里,周围的百姓都拿着工具往这里赶。直到大伙儿把受伤的战士往
山下抬的时候,一路上还有不少乡民在往山上走。
可惜,4名年轻的战士还是牺牲了。老赵越说越悲伤。
老赵所说的那条路,就是我们每次巡逻的必经之路……
越往下走,海拔越低,积雪越来越薄。行至一处搓板路,车子颠簸得厉害,老赵怀里
的包被颠了出去,东西散落一车。我们帮他捡东西的时候,无意间瞥见了他的病历本,原来
老赵叫赵无悔。
想到老赵刚才讲的故事,我们问老赵,那个连长姓啥,后来咋样了?老赵收拾好包,
淡淡地说,那连长姓赵,受伤后就退伍了。
忽然又想到墓碑上的落款,还有诗里面那句“无悔的目光”,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
4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快到县城了,我们和老赵坐在车上,望着远方的树,树上系着一条条洁白的哈达,远
远看着像压在枝头的雪,又像飘向天边的流云。
(有删改)
10.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中多次描写高原的土黄色与云彩,暗示自然环境的恶劣与生命的美好共存。
B. 文章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当年战士们不幸牺牲的经过,使文章情节更丰富。
C. 墓碑上的诗歌《沉默的守望》既是对烈士的悼念,也暗含着老赵的自我抒怀。
D. 文章第④段引用碑文诗歌,使文章在质朴平实中又增添了一份诗意和抒情氛围。
11. 本文以第一人称讲述故事,请分析这一叙事视角的作用。(3 分)
12. 联系上下文,按要求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8分)
(1)赤黑色的脸被岁月犁.出了道道深沟,微微一笑时,就会露出褶皱里藏着的几道伤疤。
(赏析加点字)
(2)鹅毛大雪飘落在他们的头上,瞬间就化了。(从修辞的角度赏析。)
13.文章结尾处写“洁白的哈达 ”有什么意蕴?请简要分析。(6 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 分)
“宝藏小城”何以触动人心? 李卓尔
读过千遍汪曾祺的小说,不如去一次江苏高邮,品尝“吱,红油就冒出来了”的咸鸭蛋;
在福建平潭岛看“蓝眼泪”,像是漫天星辰坠入了大海;走近山西应县木塔,凝神注视,一
窥千年前匠心的绝妙……县域旅游火爆看似偶然,实则厚积薄发。
深厚的历史底蕴使一座座小城极具魅力,有着别样的人文特色,如同一本读不完的书,
等待着游客不断去探寻。
县城那有滋有味的烟火气,用平凡的日常触动着游客的情感“开关”。在安徽黄山黟县,
朴拙的民居依山而建,雨后的青石板街道上,挑着扁担、背着竹篓的当地人穿梭其间,灰白
色的建筑错落有致地点缀在翠绿的山谷中,炊烟袅袅升起。走在徽州古镇和周边的田野山林
中,离开快节奏的城市生活,抚平内心的焦躁。一些看似平凡的日常,却构成了最有温度的
部分。县城生活的“松弛感”、“烟火气”,给人们提供多元的情绪价值和社交价值。游客选
择用脚步去寻找美景和风土人情,也是在用乡村度假的方式放松心情。
旅游目的地的下沉,背后是游客需求的升级,和对于旅游体验感的强调。人们的需求由
注重观光向兼顾观光与休闲度假转变,沉浸式体验受到欢迎。在浙江湖州安吉县,背靠绿水
5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青山,“露营热”持续走高。安吉结合市场需求,积极推出文体旅深度融合的露营基地群。
让不同的露营基地承办与其规模、条件相匹配的相关赛事,如射箭、滑翔伞、皮划艇等,将
赛场延伸到环境优美的乡村,增强度假的趣味性、参与感。如今,很多县域的交通通达性大
幅提高,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小城供给“上新”能力在增强,应更多围绕游客需求进行微创
新、微聚焦,向高品质和多样化旅游转变。
县域旅游因其“小众”吸引游客,也容易因为激增的人流,出现接待能力不足等问题。
有游客表示,在一些县城旅游,一天就能把核心景区逛完,后续就会觉得无聊。去年,贵州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因为“村超”走入大众视线,为了给游客更好的体验感,黔东
南州推出乡村公路旅游。这条旅游路线全长上千公里,把数个县市的民族村寨串珠成链,进
行整体提升打造。贵州省内多个支线机场还开通了空中快线,把支线机场串联起来,游客可
以快速地抵达贵州的知名景点。对旅游资源相对匮乏或不够集中的县城而言,可以通过加强
规划和设计,将分散的景点串联起来,或是与毗邻的县城加强合作,深度整合、错位发展、
跨县联动。有着深厚历史底蕴和别样人文特色的中国县城,未来定会有更多可能。
(有删改)
1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文章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形式,主体部分层层递进进行论证,逻辑严密。
B.第 3段与第 4段的语言各有特色,前者简明准确,后者形象有感染力。
C.文章结尾处提出了县域旅游存在的问题、解决方法和期望,呼应标题。
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道理论证等方法,增强论证说服力和权威性。
15.下面的材料是否可以支撑第 3 段的观点?为什么?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16.为打造品牌城市,扩大城市知名度,请你根据提供的部分旅游资源,围绕文章中“‘宝藏
小城’触动人心”主要原因,为漳州这座城市写一段推介词(100 字左右)。(6 分)
材料:漳州市区千年古城,江东古桥,南靖土楼,林语堂纪念馆,滨海火山国家地质公
园,布袋木偶戏,漳浦剪纸,舌尖美味如四果汤、卤面、猫仔粥,四个高铁站及
贯通各县区的高速公路……
(五)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 17-19 题。(12 分)
材料一:
当下,背诵诗词正以一种独特而温暖的方式在各大景区悄然绽放。这样的玩法算得上是
一种“文化变现”,因为,它给人带来的直观利益是省去门票钱。它让文化成了一种可以触
6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摸和感受,甚至是可以直接“使用”的现实存在。相比于走马观花式的打卡,背诗能让游客
做足功课,使他们在享受旅游的同时,进一步接触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景区和游客互动的
现场充满了欢乐感。
当然,背诗词免门票作为一种文化推广手段,其持续性和影响力还需进一步观察和评估。
如何在保持活动新鲜感和吸引力的同时,确保文化内容的深度和广度,避免流于表面形式;
如何平衡文化教育与旅游体验的关系等,这些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但无论如何,“背
诗免票”的走红表达了人们今天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这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来说都
是美好的姿态和信号。
(摘编自《钱江晚报》)
材料二:
背诗词的游客可以免票,这一安排能够真正实现游客与景区的双赢。
首先,全国名胜古迹众多,想在竞争激烈的文旅市场上吸引游客需要景区拿出独特的营
销创意。与那些刻意制造噱头或进行不必要“网红化”包装的做法不同,背诵诗词是最契合
景区文化特质的创意行为之一,它既不会显得过于哗众取宠,又能带来一些关注度。
再者,即便算“经济账”,背诗词免门票也不会给景区增加多少成本。景区每天能接纳
多少背诗词的游客,是可以大概估算数量的。只要将这个数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景区经
营者就不用担心有太大的经济压力。
更何况,历史文化景区不能只追求经济利益,还得重视文化传播问题,做好文化传承事
业。特别是对一些未成年人而言,背诵经典的意义不可小觑。或许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
小时候在老师的要求下学习古诗词,其实也未必真的能理解作品的内涵,只是机械地背诵和
记忆。长大之后,随着阅历增长,才会对古诗词的韵味与价值有更多认识。从这个意义上讲,
景区引导游客背诗词免门票的做法,也能增强人们的文化感悟力,对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有
“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摘编自《钱江晚报》)
材料三:
浙江网友:在“历史文化景区”背诵相关诗词,讲解历史文化背景,应当成为景区
与游客交流互动的必备项目。这既可以提高游客的学习兴趣,更能够增强社会大众的历史文
化自信,一举多得,大有裨益!
7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
吉林网友:重点在于景区内其他消费的价格要亲民,不然大部分游客也不会买账。
北京网友:历史文化景区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重视文化传播问题,做好文
化传承事业。
贵州网友:给景区点赞,既是营销策略也是文化输出传承,一举多得!
17.下列对材料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背诵诗词免景区门票对游客来说是一种“文化变现”,能直接让游客享受利益。
B.背诗能促使游客深入接触传统文化魅力,同时也能使游客和景区的互动充满欢乐。
C.景区通过合理控制免票人数范围,能够有效降低经济压力,成本也不会增加太多。
D.背诗免票对未成年人的意义最为显著,因其能辅助理解诗词内涵并提升文化感悟力。
18.背诗词免门票是文化传承的“巧思”还是“营销噱头”?请你结合材料内容谈谈你的看
法。(4分)
19.为推进文旅高质量发展,请你结合材料内容提出合理建议。(5分)
三、写作(60 分)
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写作。(60 分)
国乒女队队员孙颖莎在总结自己的巴黎奥运之旅时说道:“巴黎之行,有收获也有遗憾。”
她和王楚钦逆风翻盘,为国乒首夺奥运混双金牌;但又双双失利,无缘奥运单打金牌。人生
海海,起落浮沉。潮起时,激情涌动,生命之花美丽绽放;潮落时,宁静沉思,智慧之光静
谥闪烁:让遗憾转变为下一次在赛场上的动力。所以无论成功还是收获,无论失败还是遗憾,
都是一种美。
读了上面材料,你有什么感受与思考?请以《收获与遗憾》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自选文体;自定文意;不要套作、抄袭,不要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600 字。
8
{#{QQABBQI15gIwghSACY6KFQV4CwiQkJIhJYokBRAcqAYLyR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