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期末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期末单元复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6-18 16:26: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蜂房的顶部由三个全等的四边形围成,每个四边形的形状如图所示,其中,.则这个四边形对边的位置关系为( )
A.平行 B.相等 C.垂直 D.不能确定
2.如图,在三角形中,,,点可以在直线上自由移动,的长不可能是( )

A.5 B.6 C.7 D.8
3.如图所示,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①;②﹔③﹔④.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B.点到直线的垂线段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5.如图,点P是直线a外的一点,点A、B、C在直线a上,且PB⊥a,垂足是B,PA⊥PC,则下列不正确的语句是( )
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 B.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
C.线段AP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 D.线段AP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
6.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下列条件不能判定的是( )
A., B.
C., D.,
7.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和是同位角 B.和是同位角
C.和是同旁内角 D.和是内错角
8.如图,分别将木条a,b与木条c钉在一起,与构成内错角的是( )
A. B. C. D.
9.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是指( )
A.刻度尺和圆规 B.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C.刻度尺 D.圆规
10.判断两条直线平行有多种方法,老师在黑板上画出了下面的图形,让同学们添加一个条件,使,下面是甲、乙、丙、丁四个学生的方法,错误的是( )
A.甲同学: B.乙同学:
C.丙同学: D.丁同学:
11.如图,直线,直线与直线,分别交于点,,射线DF⊥直线,则图中与互余的角有 ( )
A.个 B.个 C.个 D.个
12.如图,已知,垂足为点,图中与的关系是( )
A. B. C. D.无法确定
二、填空题
13.如图所示,和是内错角的是: .(请把正确的序号都写上)
14.如图,已知:,平分,如果,那么 .
15.如图,已知直线,垂足为,且,若增加一个条件使得,试写出一个符合要求的条件 .

16.如图所示,,点B,O,D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度数为 .
17.如图,直线,若,,则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8.如图所示,点B,E分别在上,均与相交,,,求证:.
19.如图是一块梯形铁片的残余部分,量得,,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多少度?
20.已知:如图,于点D,于点F,,求证:平分.

21.如图所示,在内有一点P.
(1)过P画;
(2)过P画;
(3)用量角器量一量与相交的角与的大小有怎样关系?
22.如图,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其中,,.

(1)若
,求
的度数;
(2)试猜想

的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
(3)若按住三角板
不动,绕顶点C转动三角板
,试探究
等于多少度时,
,并简要说明理由.
23.如图,,则有何关系?为什么?
24.如图,,与交于点,平分,.
(1)若,求的度数;
(2)求证:平分.
《第七章相交线与平行线》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C D C B D B D
题号 11 12
答案 A B
1.A
【详解】先计算两角的和得,再根据平行线判定定理“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即可得出这个四边形对边的位置关系.正确识别“三线八角”中的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是正确答题的关键.
【分析】解:如图标字母,
∵,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故选∶A.
2.A
【分析】根据垂线段最短,可得最小为,据此即可求解.
【详解】依题意,,,
∴最小为,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熟练掌握垂线段最短是解题的关键.
3.D
【分析】利用平行线的性质求解即可.
【详解】解:,
,,

,,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4.C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线段的性质以及垂直的定义逐项判断即得答案.
【详解】A、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直线一定是平行线 ,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就是点到直线的距离,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故此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故此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定义、点到直线的距离、线段的性质以及两线垂直的定义等知识,属于基础概念题型,熟知相关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5.D
【分析】根据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垂线段最短的性质,逐项分析判断即可求解.
【详解】A. PB⊥a,线段PB的长是点P到直线a的距离,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B. PA、PB、PC三条线段中,PB最短,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 PA⊥PC,线段AP的长是点A到直线PC的距离,故该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D. PA⊥PC,线段CP的长是点C到直线PA的距离,故该选项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垂线段最短的性质,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6.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根据平行线的性质逐项判定符合题意的选项即可.
【详解】解:.∵,
∴,,
∵,
∴,
∴,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
∴,无法判断,该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
∴,该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B
【分析】本题考查三线八角,根据同位角,同旁内角和内错角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解:A、和是同位角,正确,不符合题意;
B、和是内错角,原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和是同旁内角,正确,不符合题意;
D、和是内错角,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D
【分析】根据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都在两直线的之间,并且在第三条直线(截线)的两旁,则这样一对角叫做内错角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解:根据内错角的定义可知:
∠1与∠2为内错角,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内错角,同位角,同旁内角的概念,要注意同时与同位角和同旁内角的概念进行区分.
9.B
【分析】尺是不带刻度的直尺,规是圆规,是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
【详解】解:尺规作图所用的作图工具是指不带刻度的直尺和圆规.
故选:.
【点睛】本题考查尺规作图的主要工具.注意,尺是没有刻度的直尺.
10.D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判定,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
根据题意,利用平行线的判定对选项进行判定即可求解;
【详解】解:A、根据,可以判定;满足题意;
B、根据,可以判定,满足题意;
C、根据,可以判定,满足题意;
D、根据,可以判定,不满足题意;
故选:D
11.A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4=∠3,由垂直的定义得到∠1+∠2=,再根据对顶角相等推出∠2=∠4,∠3=∠5,进而得到∠1+∠4=,∠1+∠3=,∠1+∠5=.
【详解】解:∵,
∴∠4=∠3,
∵射线DF⊥直线,
∴∠1+∠2=,
∵∠2=∠4,∠3=∠5,
∴∠1+∠4=,∠1+∠3=,∠1+∠5=,
故选:A.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对顶角相等,两个角互余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及对顶角相等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2.B
【分析】根据垂线的定义得出,然后由平角的定义即可得出与的关系.
【详解】解:,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垂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熟练掌握知识点是解题的关键.
13.①②④
【分析】根据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两个角分别在截线的两侧,且夹在两条被截直线之间,具有这样位置关系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逐一判断即可得到答案.
【详解】解:根据内错角的概念可知:①②④是内错角,③图不是.
故答案为:①②④.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内错角的概念,掌握其概念是解决此题关键.
14.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灵活运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由可得,则;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然后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解:∵,
∴,
∴,
∵平分,
∴,
∵,
∴.
故答案为:.
15..(答案不唯一)
【分析】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详解】解:可以添加条件,
∵,
∴,
∴,
∴,
∴,
∴.
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6.116°
【分析】由图示可得,∠1与∠BOC互余,结合已知可求∠BOC,又因为∠2与∠COB互补,即可求出∠2的度数.
【详解】解:∵,∠AOC=90°,
∴∠BOC=64°,
∵∠2+∠BOC=180°,
∴∠2=116°.
故答案为:116°.
【点睛】此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的知识,属于基础题,关键是掌握互余的两角之和为90°,互补的两角之和为180°.
17./42度
【分析】依据已知,即可得到,再根据,即可得出.
【详解】解:∵,,
∴,
又∵,
∴,
∴,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注意: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18.见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以及平行线的判定,注意等量代换的运用,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根据对顶角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到的条件,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已知,则得到满足的条件,再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
【详解】证明:如图,∵,
∴,
∴,
∴,
又∵,
∴,
∴,
∴.
19.,
【分析】由梯形的性质可知:,,继而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由题意得:AB//CD,
∴,,
,,
,.
所以梯形的另外两个角分别是,.
【点睛】本题考查了梯形,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平行线的性质.
20.见解析
【分析】由,,得,推出,进而得到,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解:∵,,





∴平分.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21.(1)作图见解析
(2)作图见解析
(3)与相交的角与相等或互补.
【分析】(1)利用平移的方法作出平行线即可;
(2)利用平移的方法作出平行线即可;
(3)用量角器量一量与相交的角与的关系为:相等或互补.
【详解】(1)如图所示
(2)如图所示
(3)与相交的角有四个:
所以与相交的角与相等或互补.
【点睛】本题考查基本作图及平行线的性质,难度较小,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各种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2.(1)30°
(2),理由见解析
(3)或60° ,理由见解析
【分析】(1)由,得出,即可得出结果;
(2)由,,即可得出结论;
(3)①如图②,当时,,则;
②如图③,当时,.
【详解】(1)解:∵,,
∴,
∴;
(2)解:,理由如下:
∵,

∴;
(3)解:当或60°时,.
如图②,根据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当时,,此时;
如图③,根据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当时,.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分类讨论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定理,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23..理由见解析
【分析】过点C作,证明,再证明,推出,进而可求出的关系.
【详解】.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C作.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与判断,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已知图形中有平行线和折线或拐角时,常过折点或拐点作平行线,构造出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这样就可利用角之间的关系求解了.
24.(1)
(2)见解析
【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进而即可求解;
(2)由平分,,根据垂直的定义得出,则,,即可得出,进而得证.
【详解】(1)解:,


平分,


(2)平分,

,即,
,,


平分.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几何图形中角度的计算,掌握平行线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