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册历史主题复习之经济发展复习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下册历史主题复习之经济发展复习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5 17:3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主题复习之
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与经济重心南移
半截塔中学:郭 军
学习目标:
1、梳理并强化记忆: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产生的作用。
2、通过对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学会分析经济发展的原因,产生的作用,以及重要的意义的方法。
3、通过学习增强民族自豪感,增强对祖国热爱的之情。
第一环节:基本知识梳理
1、阅读课本有关课文,梳理出隋、唐、宋、元、明、清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并进行强化记忆。
2、通过对各朝代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了解各朝代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其意义。
3、分析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表现、意义。
第二环节:图说历史
第二环节:图说历史
宋代《货郎图》
交子
第二环节:图说历史
《皇都积胜图》部分
青龙海水行龙纹扁瓶
第二环节:图说历史
徽商的房舍
广州十三行
第三环节:论从史出
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史书》记载,南方地广人稀,人们以稻米、鱼为主食,还采集果实和贝类为食…… 刀耕火种,没有积蓄,大多很贫困。
材料二:南宋时,民间流传: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材料三: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1)据材料一,描述了西汉时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与两宋时相比,西汉时南方经济的发展水平怎样?
(2)材料二、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3)你能说出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吗?
(4)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对我们今天的经济建设有哪些启示?
答:1.比较贫穷落后。
答:2、经济重心南移,南方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答3、①南方战乱少,社会相对稳定
②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技术和劳动力
③自然条件的变化,江南地区农业发展较快
答4、1.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
2.政府必须采取鼓励发展经济的政策;
3.我们要注重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环境;
4.对外开放是强国之路;
5.重视科技进步和人才的培养。……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1、宋代,我国南方经济超过北方的原因有( )
①南方战乱少,相对安定 ②许多中原人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劳动力 ③政府提倡 ④自然条件优越
A.①②④ B.①②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宋朝时期,逐渐跃居粮食产量首位的农作物是( )
A.水稻 B.小麦 C.粟 D.玉米
3、中国被称为“瓷之国”,到宋代陶瓷制造业发展到新阶段,下列对宋代瓷器制造业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江南地区成为我国制瓷业的中心
B.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
C.浙江哥窑烧制的青花瓷,给人以美感
D.景德镇发展成著名的瓷都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4、下列各项,不能说明宋代商业繁荣的一项是( )
A.各地城市和农村交通要道附近出现了大量集市
B.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C.原产于越南的占城稻引进中国,种植面积迅速扩大
D.汴京城内大酒楼的日客流量有1000多人
5、全国经济重心出现南移,开始于哪一时期?( )
A.五代十国 B.北宋 C.唐朝中后期 D.南宋
6、经济重心南移最后完成是什么时期( )
A.五代 B.唐朝中后期 C.北宋 D南宋
7、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无关的是.( )
A.夜市和早市的出现 B.宋金南北对峙的形成
C.交子的出现 D.海外贸易的兴盛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8、南宋后期,江南人们的生活主要可能发生的新变化是( )
A.开始以大米为食 B.丝绸衣服开始出现
C.纸币成为唯一流通的货币 D.已经穿上了棉布衣服
9、中国历史严正声明以农为本,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下列关于农业方面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齐民要术》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B.隋唐时期流行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
C.水稻在宋朝时跃居粮食产量首位
D.宋朝时,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南方
10、“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出现在( )
A.唐朝 B.隋朝 C.北宋 D.南宋
第四环节:达标检测
11、 .从魏晋以来南方经济开发到南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北人南迁为南方补充大量的劳动力 B.南方自然条件比北方优越
C. 北人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 D.“苏湖熟,天下足”谚语的流传
12、在文物收藏热中,某历史兴趣小组模仿中央电视台举行“鉴宝”活动。下列“宝物”一定不属于文物的是( )
A.标有:唐朝景德镇的瓷器--“唐三彩奔马”
B.标有:宋朝景德镇的瓷器--“绿釉黑花瓶”
C.标有:宋朝的指南针--“罗盘针”
D.标有:宋朝的纸币--“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