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资源套餐(教学设计、课件、习题、素材等)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6-24 08:49:51

文档简介

《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聚落的发展过程,认识世界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目前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2)了解城市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3)认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并懂得的其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读图分析聚落的发展过程,分析说明世界城市人口比重、城市规模的变化特点。
(2)通过探讨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进一步明确保护传统聚落的意义。
(3)用角色扮演的方法,让每个小组分别扮演旅游者、文物工作者、市民、经商者、政府官员等,就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如平遥古城)发表自己的观点。
4、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正确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积极为解决城市环境问题出谋划策。
(2)通过欣赏美丽的世界文化遗产的景观图片,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培养美感。
(3)形成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自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二、教学重点
聚落的发展过程;城市聚落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三、教学难点
如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屏幕展示“水城威尼斯”“土家竹楼”“福建土楼”“平遥乔家大院”“北京四合院”“上海的现代化建筑”等的景观图片,同时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进行导入。
一处处的传统聚落是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独具匠心的种种现代聚落更闪烁着人类的科技之光。同学们,你知道目前聚落的发展特点吗?你知道世界上有哪些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有什么重要意义呢?同学们,让我们满怀激情,在历史中遨游,在山水中呼吸!
[合作交流,分析探究]
一、聚落的发展
1.屏幕展示课本图6.6“聚落的发展”,引导学生分析讨论聚落的发展过程,分析聚落形成和发展的原因,并即使进行归纳。
村落的形成——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和防疾病,因此形成了村落。最初的村落规模很小,房屋也比较简陋。
村落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逐渐转向饲养家畜、栽培作物、生活安定的定居生活,居住条件有了很大进步。村落规模扩大了,人口增加了,房屋质量也有了改观,村落多依河而建,而且多建在气候条件较好的平原地区。
城市的形成——随着生产的发展,生产力的进一步提高,一些交通方便与利于交换的村落逐渐成为周围村落商品买卖的集聚地,当这些居于中心地位的村落发展到一定规模时,就形成了城市。
城市的发展——随着经济的发展,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基础与极大的推动力,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人口越来越多,道路越来越宽,车辆越来越多。在城市景观中最明显的就是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一般而言,城市经济水平越高,城市的建筑物高度越高。
2.屏幕展示城市高楼林立、人头攒动的景观图片,同时展示课本图6.7“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6.8“世界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的数量”,图6.9“上海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完成读图要求。
(1)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
(2)世界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的数量逐年增加,说明了什么问题?
(3)近百年来上海城市用地规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在学生分析讨论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小结。
(1)图中反映出1800~2002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城市人口比重由5.1%提高到47.2%。城市人口从哪里来?只能从农村人口转化,所以资料反映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大量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世界城市化水平增高。
(2)图中反映出1950~1996年世界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数量的变化,人口在100万以上城市的数量由72个增加到326个,说明世界大城市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3)图中反映出1911~2000年上海城市用地规模的变化,在城市化过程中,上海城市规模迅速扩大,城市人口迅猛增长,这是世界上的大城市发展的共同规律。
在回答这三个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归纳目前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城市数量增多,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是目前聚落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3.过渡:城市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与进步,由于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数量的迅猛增长,也给社会生活带来一系列问题: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多、社会秩序混乱等,从而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屏幕同时展示课本图6.10“城市的环境污染”(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展示如交通拥挤、住房紧张、就业困难等的景观图片),组织学生讨论城市的发展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及时进行小结。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大气污染、水污染、生活垃圾污染和噪声污染等。
(1)大气污染是由于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向大气排放各种污染物,超过了环境所能允许的极限,使大气的质量发生恶化,从而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造成破坏性恶劣影响。造成大气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三种:城市居民做饭或取暖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烟气;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
(2)水污染是指外来物质进入水体的数量达到破坏水体原有用途的程度。城市工业废液和居民生活废水是水污染的重要来源。
(3)噪声是指妨碍人们休息、工 作和交谈,以及损害人体健康的声音。城市环境噪声主要来自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
(4)垃圾污染是指城市固体垃圾等废弃物急剧增加而未得到及时处理,达到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的程度。城市垃圾主要包括炉渣、煤灰、生活垃圾中的纸类、塑料、食品等,以及建筑固体废弃物,如灰、土、砖瓦等。
5.过渡: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聚落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也给人们留下了遗憾,一些传统的聚落遭到了破坏,甚至消失。因此,如何处理好聚落的发展和保护的关系,就成了全人类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
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展示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带领学生学习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让学生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习题
1.世界上一些聚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原因是 (  )
A.这些聚落特色鲜明,不易伪造。  
B.它们可供游人欣赏,有重要的旅游价值。
C.它们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
D.它们是当时民居的特色建筑,具有民族象征意义。
2.下列地理事物一般不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是 (  )
A.古代的城堡、庙宇    B.皇家的宫殿、陵墓 
C.历代著名的雕塑、碑刻   D.国家自然保护区
3.下列世界文化遗产的名称与其所在地一致的是( )
A.巴黎塞纳河岸——意大利? B.威尼斯城——法国?
C.平遥古城——山西省? D.丽江古城——湖南省
4.聚落不断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 B.自然环境的不断变化
C.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D.农业地位下降,工业地位上升
5.关于保护传统居民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
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建成楼房
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
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
6. 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应该 ( )
A.不要乱动,任其自然发展 B.干脆拆掉,盖高楼建筑
C.安排居民入住 D.大力保护,禁止破坏
7.村落是怎么形成?
答案:
1~6 CDCABD
7.人类为了生存,必须建立适当的居住地以防寒暑、避风雨、防野兽和防疾病,因此形成了村落。最初的村落规模很小,房屋也比较简陋。
《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习题
1.关于乡村与城市聚落演变的过程,正确的是(    )
A.村落的形成 城市的形成 村落的发展 城市的发展
B.村落的形成 村落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 城市的发展
C.城市的形成 村落的发展 村落的形成 城市的发展
D.村落的发展 城市的形成 村落的形成 城市的发展
2.山西吕梁山区某村庄居民外迁新村,原有村落衰落,这是因为(    )
A.人们向往外面的新生活 B. 原有村落大气污染严重
C.原有村落生存条件太差 D.原有村落噪音污染严重
3.城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    )
A.附近农村大量使用农药和化肥  B.春季沙尘暴带来的扬尘
C.市郊污水处理厂的废气   D.工矿企业和汽车产生的烟尘废气
4.下列不是世界著名的文化遗产的是(    )
A.意大利的威尼斯 B.山西平遥古城 C.丽江古城 D.长江三峡
5.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古建筑的是(    )
A.有人在古建筑物上刻写“×××到此一游”。
B.为了招揽游客,在旅游风景区大兴土木,建设大面积的宾馆和饭店。
C.敦煌博物馆对外轮流开放石窟,限制参观人数。
D.某历史文化名城为了建设经济开发区,拆掉了古建筑群。
6.连线
大利 四合院
丽江 竹楼
西双版纳 窑洞
因纽特人 冰屋
黄土高原 古城
北京 水城威尼斯
答案:
1~5 BADDC
6.连线
意大利 四合院
丽江 竹楼
西双版纳 窑洞
因纽特人 冰屋
黄土高原 古城
北京 水城威尼斯
课件22张PPT。6.2 聚落的发展与保护情景感知探究新知学以致用(点击进入)(点击进入)(点击进入)目标导航(点击进入)学习目标1.城市的发展带来的问题。
2.懂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返 回返 回聚落的发展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点击进入)(点击进入) 返 回 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聚落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一些聚落在衰落,更多的聚落在崛起。 聚落的发展村





市聚落的分类乡村聚落城市聚落农村牧村渔村林场城市问题城市问题 返 回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传统聚落是历史时期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从不同侧面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民俗等信息,是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点击图片观看更多资料) 平遥古城是我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聚落。就如何珍惜和保护这座古城,请发表你的观点? 返 回 世界上第一批城市,多数诞生于河流的中下游平原上,其原因是 ( )
①有充足的水源,灌溉便利 ②有肥沃的土壤 ③有便利的水运条件 ④有天然的防卫屏障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练一练A对于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民居,正确的做法是( )
A.全部拆除后建设现代化高楼
B.全部拆除后照原样重建
C.应该大力保护,并进行合理化改造
D.不要乱动,任其发展C再见意 大 利 水 城
——威 尼 斯 威尼斯是浪漫的水城,河多,桥也多,一百多条运河纵横全市。运河两侧多棕红色屋顶的矮楼,少有高层建筑。 希腊雅典卫城修建于公元前5世纪,集古希腊建筑和雕刻艺术之大成。帕特农神庙是卫城中主要的建筑物,全部由白色大理石砌成。拉美西斯二世神庙 神庙建于3300年前,它在山岩中雕凿而出,本身就是一座巨大而精美的雕刻作品。1964~1968年,为了免遭因建造阿斯旺大坝而上涨的尼罗河水淹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持下,神庙被切割成2000多块,分别编号,在距离原址200多米的地方拼合还原,并建造了一座假山来覆盖它。返 回云南丽江古城 安徽西递村 山西平遥古城泰山周口店文化遗址龙门石窟十三陵苏州园林返 回课件6张PPT。阅读材料,分组讨论下面问题 资料一:丽江古城是我国云南西北部一部历史悠久的少数民族城市,1997年丽江古城被评为世界文化遗产。世界遗产委员会为丽江写下了这样的评语:“古城丽江把经济和战略重地与崎岖的地势巧妙的融合在一起,真实、完美地保存和再现了古朴的风貌。古城的兼职历经无数朝代的洗礼,饱经沧桑,它融汇了各个民族的特色而声名远扬。丽江还拥有古老的供水系统,这一系统纵横交错、精妙独特,至今仍在有效的发挥作用。” 资料二:近年来,丽江旅游业发展很快,再给当地带来经济繁华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古城原有的宁静被打破,当地传统的民族文化和特有的生活习俗受到冲击,自然环境受到一定的干扰。2007年丽江古城因原住民流失、过度商业化而遭到世界文化委员会的批评。阅读教材中资料一、资料二的内容,并在课下搜集相关资料,讨论以下问题:
1.丽江古城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有哪些主要特色?你怎样理解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丽江的评语?
2.丽江在发展旅游业的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
3.如果你去丽江旅游,作为一名旅游者,你能为保护丽江古城做些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