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5月)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联合考试(5月)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6-19 23: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江西省上饶市六校联考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5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塞罕坝的历史变迁是一部从绿洲→荒原→绿洲的传奇,即经历了从皇家猎苑到荒原沙地,再到生态奇迹的转变。该历史变迁中未涉及的是( )
A.初生演替 B.营养结构简单化
C.次生演替 D.生态承载力上升
2.研究人员利用AI算法,创建了针对蓝鲸的“D-calls”的自动化检测器,以快速反映出成年蓝鲸的数量和分布情况。“D-calls”是成年蓝鲸在社交互动中使用的一种叫声。研究表明,“D-calls”主要在浅水区域产生,且在秋季和冬季更为频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AI算法,可为保护蓝鲸策略上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
B.“D-calls”用于蓝鲸的社交,属于生态系统中的行为信息
C.投放该检测器时,应将其投放在蓝鲸活动频繁的浅水区
D.利用该检测器可准确反映出某区域蓝鲸种群的年龄结构
3.在生态学中,常按照繁殖策略的不同将生物主要划分为r-对策者(后代数量多、繁殖速度快等)、K-对策者(后代生存率高、繁殖速度慢等)。下列相关叙述或推测不合理的是( )
A.r-对策者属于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的物种
B.大型哺乳动物属于K-对策者,其后代数量较少
C.某K-对策者的生境遭到破坏,其K值会下降
D.在不稳定环境中,r-对策者较易成为濒危物种
4.火烧法作为一种生态修复手段,在改善海南坡鹿的生存环境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科研人员在海南坡鹿的生存环境(植被茂盛)中随机选取若干个植被分布较均匀的样方,每个样方中一半进行火烧处理,一半不进行火烧处理,一段时间后,统计海南坡鹿在样方地的采食和休息情况,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火烧地上,最先出现的生产者并非是地衣
B.每个样方所实施的处理措施可减少实验误差
C.火烧地对坡鹿的采食行为有一定的吸引力
D.坡鹿在非火烧地休息频率高,源于该地无天敌
5.江西省有多种典型的种植模式,如南昌市新建区的瑶河湾羊肚菌种植基地采用“树上摘果、树下采菌”的模式(模式1),即基地在3月份完成羊肚菌采收后,4月份在车厘子、蓝莓、猕猴桃等果树间套种芦笋等蔬菜;九江金蕾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山楂树与金银花间行种植的模式(模式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模式1的生物群落不仅有空间结构,也有季节性变化
B.林下培养羊肚菌可提高果树和羊肚菌对光能的利用率
C.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套种模式区生物群落的重要特征
D.模式2中山楂树与金银花的种间竞争强度与行距有关
6.花螺是一种农业害虫。科研人员为了比较不同诱杀剂对花螺的防治效果,在正常饲养条件下,将喷施了不同诱杀剂的食物投放到花螺的饲养环境中,并统计引诱率和诱杀率,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诱杀剂种类引诱指标 化学诱杀剂1 化学诱杀剂2 植物提取液 信息素 新型诱杀剂
对花螺的引诱率 17.1% 7.2% 4.2% 37.4% 34.1%
对花螺的诱杀率 12% 5% 3% 0% 32%
注:新型诱杀剂是由植物提取液和信息素组成的,其中信息素提取于花螺的腺体;引诱率=(被引诱到的花螺数量/总花螺数量)×100%;诱杀率=(被毒杀的花螺数量/总花螺数量)×100%。
A.调查某农田中花螺的种群密度,通常采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
B.该新型诱杀剂中两种主要成分对花螺的引诱率有协同作用
C.利用该新型诱杀剂防治花螺属于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生物防治
D.利用化学诱杀剂1或2防治花螺会导致花螺发生定向变异
7.《哪吒2》中的土拨鼠以川西高原的旱獭为原型,饺子导演将土拨鼠的形象融入传统神话故事,既是一种文化创新,也让更多观众了解到了川西高原的特色生态。土拨鼠在觅食或掘洞刨土过程中能增加土壤中的有机质,进而利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将土拨鼠的形象融入传统神话故事,体现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B.在川西高原生态系统中,土拨鼠能促进能量的流动和物质的循环
C.绿色植物利用土壤中的有机质,离不开土壤中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D.憨态可掬的土拨鼠大量繁殖利于川西高原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维持
8.三北防护林工程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标志,通过多年的努力,已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未来将继续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该工程初期,片面追求数量增长,而忽略树种选择和水分供应等,引发了一定的生态危机。对退化林进行修复时,需进行人工更新造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初期,遵循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和协调原理
B.砍伐枯死树木,促进退化林的自然更新,体现生态工程的自生原理
C.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初期,病虫害增加是显现的生态危机之一
D.我国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遵循经济发展符合生态规律的原则
9.江西的啤酒品牌众多,生产啤酒离不开发酵工程。如图表示啤酒工业化生产流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粉碎”阶段前,焙烤的温度不能使淀粉酶失活
B.“糖化”阶段,淀粉酶能将淀粉彻底水解成葡萄糖
C.“蒸煮”阶段,添加的啤酒花能产生特殊的风味组分
D.“发酵”阶段,接种的微生物通常是优良的单一菌种
10.沙漠洋葱是一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二的植物。科研人员为了快速繁殖沙漠洋葱,先以沙漠洋葱的叶片为外植体,进行诱导愈伤组织的相关实验,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结果可反映出沙漠洋葱的叶片细胞具有全能性
B.该实验所用培养基,不能诱导愈伤组织形成芽和根
C.与暗处理相比,昼夜节律处理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增长
D.若4~5周进行诱变处理,则昼夜节律组较易获得突变体
11.研究发现,精子中的miRNA可以调节胚胎中基因的表达。科研人员为了探究上述调节的机理,以解决重构胚较难正常发育的缘由,进行了相关实验,并统计各组的组蛋白甲基化水平,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需运用到早期胚胎培养技术
B.降低重构胚中组蛋白的甲基化水平,利于重构胚的发育
C.8细胞时期的重构胚中遗传信息的改变水平最高
D.与重构胚相比,获得正常胚胎无需使用显微注射技术
12.我国卫生部门规定了饮用水标准,1mL自来水检出的菌落总数不可以超过100个(37℃培养48h),不得检出总大肠菌群。某兴趣小组为了检测某自来水是否符合上述饮用水的标准,将5L水经滤膜过滤后,转移到含有伊红—亚甲蓝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上,适宜条件下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显示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的菌落数目有135个(如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自来水符合我国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标准
B.伊红—亚甲蓝的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C.该实验的培养时间为48h,统计的结果比真实值偏大
D.为了提高实验的可信度,需设置重复实验和空白对照
二、多选题
13.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利用抽样检测法进行统计。某次统计时,先将培养液稀释102倍,取1mL稀释液与等量台盼蓝染液(浓度适宜)混合,再使用血细胞计数板(如图,规格是25×16型)进行计数,多次取样镜检,每次镜检选取部分中方格进行统计,所选中方格内酵母菌的平均数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未染色酵母菌 22 21 23
蓝色酵母菌 4 6 5
A.每次镜检时,一个大方格内应选取5个中方格进行统计
B.该计数板上,每个大方格的体积为10-4mL,小方格的深度为0.1mm
C.该次统计结果为每毫升培养液中活酵母菌数为5.5×108个
D.将1mL培养液稀释102倍,所使用的无菌水可以不是99mL
14.某生态系统中,甲、乙、丙之间的捕食关系构成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三者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每个箭头的起点是因、终点是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箭头是乙指向丙,②处箭头是乙指向丙
B.乙同化的能量约占甲同化的能量的10%~20%
C.乙和丙之间的数量变化关系存在循环因果关系
D.丙种群的变化对乙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没有影响
15.江西省奉新县被誉为“中国猕猴桃之乡”,该县已经开发出猕猴桃果脯、果酒、果醋、啤酒、酸奶等多种深加工产品。如图表示利用传统方法制作猕猴桃果酒和果醋的简易流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猕猴桃果脯时,蔗糖进入果肉细胞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B.图中①过程与②过程对调,不影响果酒的品质,也不影响产量
C.图中③过程加入果胶酶和纤维素酶,可提高果酒和果醋的产量
D.利用该传统方法酿制果酒和果醋,发酵菌并非全部来自猕猴桃
16.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是一种通过将特定的转录因子导入成体细胞,使其重新编程为具有胚胎干细胞样多能性的细胞。如图表示将体细胞诱导出iPS细胞及培养iPS细胞(增殖和分化)的流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最初诱导出iPS细胞时,使用的体细胞是T淋巴细胞
B.①过程,若iPS细胞进行贴壁生长,则会形成单层细胞
C.①过程,需提供无菌、无毒环境,培养液的渗透压要适宜
D.②过程诱导形成的细胞,移植回患者,一般不发生免疫排斥
三、解答题
17.朱鹮是一种极具生态价值和文化象征意义的濒危鸟类。我国为了保护朱鹮,建立了多个朱鹮保护地和繁育基地,实施了人工繁育、就地保护和易地保护等抢救性保护措施。回答下列问题:
(1)调查动物种群密度的常用方法有样方法、标记重捕法等。但调查朱鹮的种群密度不宜采用标记重捕法,原因是 。
(2)朱鹮可作为生态系统的旗舰物种,研究其生存状况能够直观反映出生态系统的健康程度。由此可反映出生物多样性的 价值。我国对朱鹮进行抢救性保护时,有的地方实施就地保护措施,而未实施易地保护措施,作此决定的依据有 (答出1点即可)等。朱鹮喜好在高大乔木上营巢,且有沿用旧巢的习性,研究人员通过统计 估算某区域内朱鹮种群数量。
(3)在路边、村庄和山间的高大乔木上,朱鹮倾向于在山间的高大乔木上营巢,主要原因可能是 。
(4)若某保护区内朱鹮种群呈“J”形增长,2024年朱鹮的种群数量,则该保护区内,2023年朱鹮的种群数量是2022年朱鹮的种群数量的 倍。
(5)2025年4月,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朱鹮进入繁殖期,此时朱鹮的繁殖行为和领地意识较强,保护区进行了第二批野化放飞。该保护区选择4月份进行朱鹮野化放飞的目的是 。
18.崇明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我国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河口型潮汐滩涂湿地之一。该保护区内共记录到鸟类364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20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62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受胁鸟类84种。科研人员对该保护区内4种占优势的水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物种 观察数量 觅食生境出现率/% 鸟胃中主要的食物种类/%
生境1 生境2 生境3 小坚果 颈尖 草屑 螺类 贝壳砂砾 甲壳类 其他
绿翅鸭 2120 67 0 33 52.8 16.7 0 12 13 0 5.5
绿头鸭 1513 98 1 1 78.3 0.8 0 7.1 5.6 1.1 7.1
鹤鹬 1678 64 0 36 0 0 50.0 25.0 25.0 0 0
青脚鹬 1517 29 28 43 0 0 33.3 33.3 0 33.3 0.1
(1)该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64种,做此判断的依据是 。
(2)同一天的不同时段,生境1中青脚鹬的数量可能有较大波动,原因是 。
(3)据表分析,青脚鹬的生态位具体体现在 ;绿头鸭主要在生境1觅食,说明 ;绿翅鸭和鹤鹬主要的觅食生境相同,但两者的种间竞争关系较弱,原因可能是 。
(4)该保护区内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 ,这也是协同进化的结果。
19.近年来,我国在西部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图1表示我国西部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部分食物链,而图2表示该草原生态系统中植物同化能量的分配情况,其中GPP表示植物的总同化量,R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回答下列问题:
(1)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图1未呈现的有 。
(2)根据 ,可推知图2中的NPP指的是 。
(3)图2中,②是兔子和田鼠等第二营养级生物的 (填“同化量”或“摄入量”)。
(4)春季来临,该草原绿意渐浓,植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相继现身,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 功能;秋季末,牧民将草场中未被取食的牧草割下来,晾干后捆成草垛,作为牲畜在冬季的重要食物来源,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该措施的意义是 。
20.全球每年产生的纤维素的量非常惊人,若将这些纤维素用于生产可再生能源乙醇,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温室效应。科研人员欲从长期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森林腐殖质、牛场料槽旁土样、麦垛底部土样中分离出高效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以及对土壤微生物进行计数,部分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全球气候变化以外,全球性生态问题还有水资源短缺、臭氧层破坏、土地荒漠化、 (答出1点即可)等。
(2)从长期秸秆还田的农田土壤、森林腐殖质、牛场料槽旁土样、麦垛底部土样中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原因是 。
(3)图中A组④过程所用培养基中,碳源是 。经多次实验后获得了4种优良菌种,接种到含刚果红的鉴别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形成单菌落,结果如图所示。从中挑选出一种作为发酵工程的优良菌种,应选择 (填图中的字母)菌种,原因是 。

(4)图中B组采用的接种方法是 。⑧过程至少接种3个平板和1个空白平板,目的分别是 。若⑦过程稀释了104倍,相应平板上接种稀释液的体积为0.1mL,⑧过程用到了4个平板,待菌落数稳定时,统计菌落数分别为45、46、47、0,则该每克土样中微生物数量为 个。
21.在现代生物技术浪潮中,生物克隆技术以其神奇魅力引发无数遐想。如图表示培育克隆鼠的实验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卵母细胞进行去核操作时,所处的分裂时期为 。
(2)图中①过程,先使用相关技术将体细胞注入去核的卵母细胞,再通过电融合法使两细胞融合,供体核进入卵母细胞形成重构胚;②过程需要用物理法或化学法激活重构胚,目的是 。②过程运用了动物细胞培养技术,由于人们对细胞所需的营养物质尚未全部研究清楚,通常情况下,解决上述问题的措施是 。
(3)图中a、b指的细胞分别是 ,两者最终分化出来的细胞种类较多的是 (填字母)。
(4)进行图中④过程操作前,需对代孕母鼠进行 处理。该克隆鼠的一个原始生殖细胞经1次有丝分裂和1次减数分裂,最终形成 个配子。
参考答案
1.A
2.A
3.D
4.D
5.B
6.C
7.D
8.A
9.B
10.A
11.C
12.D
13.ABD
14.AC
15.CD
16.BCD
17.(1)朱鹮是濒危动物,标记重捕法容易对朱鹮造成伤害
(2) 间接价值和直接 栖息地相对完整、种群恢复潜力较大 朱鹮的营巢数
(3)山间相对较隐蔽,人类活动影响小,也不容易被捕食
(4)1+n
(5)有助于朱鹮更快地适应野外环境,并在繁殖期内迅速建立繁殖领地,提高繁殖成功率
18.(1) 大于 该保护区的物种丰富度指的是该保护区内所有的生物物种数,364种仅仅是该保护区鸟类的物种数
(2)(同一天的)不同时段,青脚鹬的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大小差异较大
(3) 在生境1~3中觅食频率较为均匀,食物以草屑、螺类、甲壳类为主,与绿翅鸭、绿头鸭、鹤鹬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绿头鸭的主要食物来源—小坚果主要来自生境1 两者的食物种类差异较大
(4)不同生物充分利用环境资源
19.(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 生物的同化量=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GPP=R+NPP) 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
(3)同化量
(4) 信息传递 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 “提高能量利用率”)
20.(1)生物多样性丧失、环境污染等
(2)这些土壤中富含纤维素,纤维素分解菌相对较多
(3) 纤维素 B 透明圈直径与菌落直径比值最大,该比值越大,分解纤维素的能力越强
(4) 稀释涂布平板法 减少实验误差、验证培养基灭菌是否合格 4.6×107
21.(1)减Ⅱ中期
(2) 使其完成细胞分裂和发育进程 向培养基中添加血清等天然成分
(3) 滋养层细胞、内细胞团细胞 b
(4) 同期发情 2/二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