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 海陆分布》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积累:陆地和海洋的名称与分布特点,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的理解。
2、提高与训导:通过共同观察与探讨,发现问题、解决难题。答疑、发展智能、加强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合作能力。互动率达100%
3、情意修炼与开导:
(1)、组织学生通过地球仪、地图学习、指认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在图上的位置等知识,同桌、小组互相讨论与检查,积极性高、气氛活跃。
(2)、学生综合历史、文学等知识学习地理,促进了各学科间的综合联系。投入率达95%
4、观念确认与引导:
(1)通过对海陆位置的认识与学习,形成正确的海陆分布观。
(2)能运用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指认正确图形。(教学目标的分立表述,有利于教师全面考虑本课教学的思路,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评估,但是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各教学目标之间是协同为一体的。)
【教学重难点】
1、全球海陆分布特点及海陆面积比例。
2、掌握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挂图;
2、学生准备:地球仪、地图册,收集有关与本课有关的人文资料;
【教学过程】
(一)地球?水球?
1、结合课本,自主学习
学生活动1:
观察地球仪,比较地球表面是陆地面积大?还是海洋面积大?海陆分布呈什么形势?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海洋连成一片,陆地被分割成许多块。
学生活动2:
读图对比:“世界海陆分布图”、“世界海陆面积比较图”,看看陆地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哪个半球?图中北极地区和南极地区分别是陆地还是海洋?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北极地区几乎是一片海洋,南极地区却是一块陆地。
(地球仪与地图是教学资源,也是学习媒体。利用学习媒体进行学习,这是教学情景场的主要表现形式,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引导学生选择优质高校的教学资源,营造教学情景,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
自主阅读,举例说明
学生阅读完课本中的“人类探索地球面貌的历程”这段文字,引导学生结合已学历史、语文等知识,结合各人课外自学的知识,列举与本阅读材料有关的事例。
(二)七大洲和四大洋
1、合作学习,理解概念
学生结合地图,自学课本上“大洲、大陆、岛屿、半岛、海峡”概念,教师在黑板上列表,学生补充概念。
2、运用概念,辩认图形
学生活动3:
教师在黑板上画出“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检查学生理解概念,
运用概念的情况。
概念
大洲
大陆和它附近的岛屿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岛屿
面积较小的陆地
半岛
陆地伸进海洋的部分
海峡
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大陆、岛屿、半岛示意图
(古人云:学以致用,教师在课堂上要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能力。)
东、西半球图”,了解大洲、大洋的名称。
(1)、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哪几个大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亚洲、欧洲、大洋州、非洲主要分布在东半球,南美洲、北美洲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2)、赤道横穿哪几个洲的大陆?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北半球?哪几个洲的全部或大部分分布在南半球?
赤道横穿南美洲、非洲大陆,欧洲、北美洲全部在北半球,非洲、亚洲大部分在北半球,南极洲全部在南半球,南美洲、大洋州大部分在南半球。
(3)、读“东、西半球图”找出四大洋的名称与位置,并比较它们面积的大小。
(通过师生活动、生生互动,了解七大洲、四大洋在地球上的位置与大小,给予学生相互交流的机会,形成教学问题场与教学情景场的叠加。)
比一比、认一认,看谁能准确、快速地说出教师在黑板上画出的简易地图上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相对位置与面积的大小。
大洲、大洋海陆分布图
板图教学:读“亚洲、欧洲、非洲的分界线图”和“东、西半球图”,
掌握下面几条洲际分界线。
亚、欧分界线,亚、非分界线,南、北美分界线
(教师不断创设教学情境,产生新的问题,优化教学情景,如抢答、辩论等,促使生成新的教学资源,产生新的教学情境场,给学生提供展示各种能力的机会,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与运用知识的兴趣,为学生下节课迁移知识与情景做好准备。)
(三)探究活动
1、周末到书店看相关书籍,有经济能力的可购买与所学知识有关的地理书籍,并学会整理与己有关的资料
2、整理有关的资料后,下结课在全班展开讨论与交流,彼此互补短长、相得益彰
《3.1 海陆分布》习题
1.半岛是( )
A.一面临海 B.二面临海 C.三面临海 D.四面临海
2.四大洋中面积最小的是( )
A.北冰洋 B.印度洋 C.大西洋 D.太平洋
3.下列两洲之间的分界线没有运河或海峡的是( )
A.亚洲和非洲 B.南美洲和北美洲
C.南极洲和大洋洲 D.欧洲和非洲
4.濒临三大洋一组的大洲是( )
A.南北美洲和南极洲 B.亚洲、北美洲和南极洲
C.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D.欧洲、非洲、大洋洲
5.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A.欧洲和非洲 B.亚洲和非洲 C.欧洲和亚洲 D.亚洲和北美洲
6.自印度尼西亚开始沿赤道自东向西经过的大洲依次是 ( )
A.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 B.亚洲、非洲、南美洲、大洋洲
C.大洋洲、亚洲、非洲、南美洲 D.大洋洲、北美洲、非洲、亚洲
7.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序号表示的大洲名称
① 洲 ② 洲
③ 洲
(2)图中字母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A. 运河 B. 山脉
C. 山脉 E. 海峡
(3)世界上哪些大洲之间仅以海峡为界?
。
答案:
1.C 2.A 3.C 4.B 5.C 6.C
7. (1)①亚洲 ②欧洲
(2)A.苏伊士运河 B.乌拉尔山脉 C.欧洲和北美洲 E.欧洲和非洲
(3)北美洲和亚洲 南美洲和南极洲 欧洲和北美洲 欧洲和非洲
《3.1 海陆分布》习题
一.选择题
1.地球上陆地和海洋的面积比例是( )
A.4∶6 B.3∶7 C.2∶8 D.1∶1
2.关于地球上海陆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 B.南半球陆地多于北半球
C.西半球陆地多于东半球 D.陆半球陆地多于海洋
3.下面关于海和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海洋的中心部分是洋,边缘部分是海
B.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C.有的海与洋之间仅以海峡相连
D.大洋一般靠近大陆,由半岛与岛屿把大洋与另一个大洋隔开
4.关于各大洲的分界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苏伊士运河是南北美洲的分界线
B.巴拿马运河是亚非两洲的分界线
C.白令海峡是欧洲和非洲的分界线
D.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是亚欧两洲的分界线
5.被三大洋环绕的大洲是( )
A.南美洲 B.南极洲 C.大洋洲 D.非洲
6.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
A.大洋洲 B.亚洲 C.南极洲 D.南美洲
7.跨热、温、寒三带的大洲有( )
A.亚洲和欧洲 B.北美洲和南美洲
C.亚洲和北美洲 D.欧洲和北美洲
二.读图综合题
8.阅读南北半球海陆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______半球,乙图表示的是_________半球,我国位于_________半球。
(2)写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大洲名称:
A___________,B___________,C___________,D___________,
E___________,F___________,G___________。
(3)写出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大洋名称: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4)图中a处___________为运河,它是___________洲与__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5)图中b处___________为运河,它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6)图中d处___________为山、______________河和____________山脉,它是___________洲和___________洲的分界线。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A 3.D 4.D 5.B 6.C 7.C
二.读图综合题
8.(1)北半球 南半球 北半球
(2)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3)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北冰洋 (4)巴拿马 北美 南美
(5)苏伊士 亚 非 (6)乌拉尔 乌拉尔 大高加索 亚 欧
课件33张PPT。3.1 海陆分布 地球?水球?
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卫星照片(太空第一人——加加林)一、海陆分布三分陆地(29%),七分海洋(71%)阅读教材P32图3.1全球海陆分布,
可以得出什么结果?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陆地19%
海洋81%陆地39%
海洋61%北半球 南半球 世界海陆分布不均匀,从南北半球看,
陆地集中在 ____ , 海洋分布在_____。北半球南半球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陆地38%
海洋62%陆地20%
海洋80% 西半球 东半球从东西半球看,陆地集中分布在 ____ 海洋集中分布在 ____东半球西半球看看是海洋大还是陆地大?陆地10%
海洋90%陆地48%
海洋52%2、世界海陆面积比较所谓:七分海洋三分陆地可以看出:
人类赖以生存的栖息地是这么少!
那海洋和陆地如何分布?大陆岛屿半岛你能给他们对号入座吗?ABC半岛 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半岛岛 屿岛屿 : 面积较小的陆地大洲: 大陆与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大陆:面积较大的陆地,亚欧大陆是最大的大陆。二、大洲和大洋 找一找! 考考你!CGAEBDFF 考考你!CGAEBDFF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非洲南极洲北美洲欧洲亚洲北美洲南美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440030001000900140024001800单位:万平方千米欧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找一找!东半球西半球赤道穿过:非洲、亚洲、大洋洲、南美洲白令海峡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海:大洋的边缘部分
黄海南 海东 海海峡:沟通两个水域的狭窄水道(海上交通要道)台湾海峡1、区分几个概念渤海日本海 找一找!ADCB分辨四大洋!太平洋印度洋
北冰洋大西洋大西洋ABCCD 你说对了吗?好望角麦哲伦海峡大依次经过的大洲和大洋是? 大洲七大洲 欧洲 亚 洲非 洲北美 洲南美洲 大洋洲南极 洲 乌拉尔山
乌拉尔河
大高家索山
土尔其海峡 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地球海洋71%陆地29%大陆岛屿半岛四大洋白令海峡课堂小结填空:1、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是 ,最小的洲是 ;最大的洋是 。
2、世界上跨经度最多的洲是 ,跨经度最多的是 。
3、被三大洲环绕的洋是 ,
被三大洋环绕的洲是 。
4、赤道穿过的大洲是 洲、 洲、 洲、 洲。
5、亚欧两洲的分界是 山、 河、 山脉、
海峡,
亚非两洲的分界是 ,
南北美洲的分界是 。亚洲太平洋南极洲北冰洋南极洲乌拉尔乌拉尔大高加索苏伊士运河巴拿马运河土耳其北冰洋非亚大洋南美大洋洲七大洲名字的由来
欧洲:
欧洲的全称是欧罗巴洲,英文为Europe。关于欧洲这个名称的由来,有一些传说。在希腊神话中,德米特(Demeter)是专管农事的女神,她保佑人间五谷丰登、人畜两旺。而在古代,公牛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耕畜,女神既然主管农事,自然就要坐在公牛背上了。因此在有关这位女神的画像中,人们总是把她画成坐在公牛背上的模样。这位女神的另一个名字叫欧罗巴,人们出于对女神的敬意,就把欧罗巴称为大洲的名字。此外,还有一个流传广泛的传说:“万神之王”宙斯看中了腓尼基国王的漂亮女儿欧罗巴,想娶她为妻子,但又怕她不同意。一天,欧罗巴在一群姑娘的陪伴下在大海边游玩。宙斯见到后,连忙变成一匹雄健、温顺的公牛,来到欧罗巴面前,欧罗巴看到这匹可爱的公牛伏在自己身边,便跨上牛背。宙斯一看欧罗巴中计,马上起立前行,躲开了人群,然后腾空而起,接着又跳入海中破浪前进,带欧罗巴来到远方的一块陆地共同生活。这块陆地后来也就以这位美丽的公主的名字命名,叫做欧罗巴了。
亚洲:
亚洲是世界七大洲中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个洲。它的名字也最古老。全称是亚细亚洲,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其英文名为Asia。相传亚细亚的名称是由古代腓尼基人所起。频繁的海上活动,要求腓尼基人必须确定方位。所以,他们把爱琴海以东的地区泛称为“Asu”,意即“日出地”,而把爱琴海以西的地方则泛称为“Ereb”,意为“日没地”。Asia一词是由腓尼基语Asu演化来的,其所指的地域是不很明确的,范围是有限的。到公元前一世纪Asia已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行政省的名称,以后才逐渐扩大,包括现今整个亚洲地区,成为一个世界最大的洲名。
非洲:
非洲是阿非利加洲的简称,其英文名为Africa。对于Africa一词的由来,流传着不少有趣的传说。一种传说是,古时也门有位名叫Africus的酋长,他在北非建立了一座名叫Afrikyah的城市,后来人们便把这一大片地方叫做阿非利加。另一种传说是“阿非利加”是居住在北非的柏柏尔人崇信的一位女神的名字。这位女神是位守护神,据说早在公元前1世纪,柏柏尔人曾在一座庙里发现了这位女神的塑像,此后,人们便以女神的名字“阿非利加”作为非洲大陆的名称。还有一种说法是Africa一词来源于拉丁文的Aprica,意思是“阳光灼热”的地方,与地中海北岸希腊、罗马相比,北非地区的阳光的确要灼热得多。再一种说法是Africa一词是由阿拉伯文Afar一词变来,意思是“尘土”,以该大陆的气候干燥,风沙大而得名。还有一种说法是,侵入迦太基地区(今突尼斯)的罗马征服者西皮翁的别名叫“西皮翁·阿非利干”,为了纪念这位征服者,罗马统治者就把这片地区叫做“阿非利加”。以后,罗马人又不断扩张,建立了新阿非利加省。那时,这个名称只限于非洲大陆的北部地区。到了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在非洲的疆域扩大到从直布罗陀海峡到埃及的整个东北部的广大地区,人们把居住在这里的罗马人或是本地人统统叫阿非利干(African),意即阿非利加人。这片地方也被叫做阿非利加,以后又泛指非洲大陆。
美洲:
美洲包括北美洲和南美洲。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作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并对大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亚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垮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于是,法国几个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作的杰出贡献。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地图上也加上了新大陆——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大洋洲:
大洋洲这个洲名的概念和范围,比地球上其他6个大陆要复杂一些,至今还没有一个国际公认和统一的解说。中国多数地理学家认为,大洋洲是指不属于其他大洲的太平洋岛屿的总称。包括奥大拉西亚、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4个部分。大洋洲的名称最早出现于1812年前后,由丹麦地理学家马尔特·布龙命名。当时仅指美拉尼西亚、密克罗尼西亚和波利尼西亚三大群岛,这就是狭义的大洋洲。
南极洲:
南极洲英文名为Antarctica,源出希腊文anti(相反),加上Arctic(北极),意为北极的对面,即南极。因该大陆处在地球的最南端,南极的周围,因此中文称为“南极洲”,是一个与地理情况相符的地名。南极洲是1738年由法国人布维发现的,他航海时发现了南极大陆附近的一个岛(今布维岛)。英国人库克曾到达过南极大陆周围的许多岛屿。但是,现在一般认为南极大陆是19世纪被发现的。据说,美国人于1820年首次看见南极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