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工业生产与地理环境复习课学习目标1、通过练习来检测学生对工业区位因素掌握的情况并理解掌握不同类型的工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2、通过对工业联系、工业地域形成的一般过程的理解,来分析传统工业区、新兴工业区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3、通过材料分析来理解工业生产对理环境的影响。复习引领:1.东北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2、上海宝钢和辽宁鞍钢的主导区位因素分别是?
3、高新技术产业的主导区位因素是哪些?
4、五种指向型的工业部门举例
5、三种工业污染对应的工业部门及对应采取的措施?
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主要工业区地
理
环
境工业联系
与集聚工业地域的
形成和发展1.影响工业区位的因素工业区位选择社会经济条
件土地水源原料市场交通劳动力政策科技动力近年来,工业的区位选择越来越重视科学技术因素。自
然
条
件2.工业的主导类型原料市场能源劳动力成本知识和技术原料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产品不便于长距离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较高的工业需要消耗大量能源的工业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业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钢铁厂、甜菜制糖厂、甘蔗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水果罐头厂啤酒厂、汽水厂、家具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炼铝、炼铜等有色金属冶炼接近原料产地接近消费市场接近能源供应地(火电厂或水电厂)普通服装、电子装配、包带、制伞、制鞋等工业接近具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方集成电路、卫星、飞机、精密仪表等工业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发达地区乙醇被称为21世纪“绿色燃料”。据统计,每生产1吨燃料乙醇需耗用7.5吨甘薯,同时产生12.44吨酒糟、0.75吨二氧化碳和0.004吨杂醇油等。读下图,回答6~7题。
6.燃料乙醇的生产属于
A.动力指向型工业 B.技术指向型工业
C.市场导向型工业 D.原料指向型工业
7.图示产业联系的优势主要体现在
①有利于物质的循环利用 ②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
③提高了防洪抗旱能力 ④减少了化石燃料的消耗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DC2.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
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是实现区域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阅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北方局部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 A省区形成了一条绵延上千千
米的“奶牛带”,饲养着130多万头奶牛,这条“扔牛带”上分布着100多家乳品加工企业。近年来,伊利集团还在北京、上海、天津、青岛、兰州等地建立了生产基地。
(1)“奶牛带”上的乳品加工企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伊利集团在上海建立加工基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图中B区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该工业基地发展所用的原料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分)原料市场煤炭(3)在生产发展的同时,许多地区地表植被退化严重,C地区尤为突出。简要分析当地不合理的农业生产方式造成植被退化的主要原因。(2分)
(4)2010年11月27日19时12分,国家实施“西电东送”重点项目之一的——“宁东直流输电工程”向山东省正式送电。简要分析变“输煤”为“输电”对山东省经济、生态的积极意义。过度开垦,过度放牧经济意义:为山东省经济发展提供电力保障,促进山东省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
生态意义: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轻环境污染,改替生态环境。3.“农夫果园”番茄汁的原料主要来自新疆的A地区(见下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导致番茄榨汁企业在该地区布局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原料工业联系 工业集聚 工业地域导致形成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地域按照不同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两类:
①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
主要是在生产上有投入—产出联系的工业企业自发集聚形成的;
②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
既有与前者相同的类型,也有在共同的基础设施条件吸收下,不同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必须突破的3个重难点:
1.工业集聚与工业联系产品联系 2.工业分散
工业分散有助于缓解老工业区用地、用水紧张状况,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充分利用各地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解决工业发展中的问题时,可“对症”采取措施。
产业部门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形成产业链。读某产业链示意图,回答4~5题。
4.该产业链的核心产业是
A.钢铁 B.机械
C.汽车销售 D.汽车制造
5.该产业链Ⅰ→Ⅱ反映的工业联系方式是
A.产品上的联系 B.空间上的联系
C.工序上的联系 D.信息上的联系DA4.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之后,中国第三个区域经济合作板块——环渤海经济圈正在加速发展。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0分)材料一 环渤海地区略图。(1)与长江三角洲相比,在资源方面,制约环渤海经济圈区域发展的不利条件是________ 缺乏;为解决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建没的国家重点工程是____ ____。材料二 国务院已批复《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濒临渤海和黄海,与朝鲜半岛、日本列岛隔海相望,邻近京津冀地区。山东省是海洋大省,海岸线长3000多千米;滩涂、浅海、盐田等海洋资源丰富;目前山东省拥有涉海独立科技机构56家,拥有1万多名海洋科技人员。同时,经过近20年“海上山东”建设,山东沿海地区已经形成了一系列海洋产业带,具备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海洋产业基础。水资源南水北调工程2)海洋化工是环渤海经济圈重点发展的工业部门。下图反映了海洋化工与其他工业部门及资源之间的联系。请将该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工业部门补充完整。(2分) E______ __工业,F_____ ___工业。
(3)结合材料,简要说明我省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区位优势。
(4)试分析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承接发达国家产业转移带来的有利影响。电力钢铁 (3)地理位置优越;海岸线漫长,海洋资源丰富;海洋科技力量集中;海洋产业基础条件 较好;国家政策支持。(答出其中四点即可,4分)(4)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 判断下列工厂都有哪些污染(在表中用“∨”表示)重点突破∨∨∨∨∨∨∨∨
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一种风:常年盛行风向的下 风地带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
及河流上游远离居民区和农田小结:
两种风:与常年盛行风向垂 直的郊外多种风:将工厂设置在居民 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地带综合题:
1. 读"珠江三角洲某城市平面图",回答问题。(9分)
(1)图中农田区由种植水稻转变为生产时令蔬菜,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
(2)城市高收入人群住宅区往往选择C、D、E中的 处,理由是 。(3分)(3)在招商引资过程中,纺织厂、化工厂和精密仪器厂均有投资意向,你认为该城市应引进 厂比较合适,理由是 。(3分)
(4)该市拟建设一海滨浴场,若仅从风浪的角度考虑,图中A 、B两处中, 处比较合适。(1分)由于城镇化,市场消费的需求 C? 生态环境好精密仪表科技发达,环境优美,现代交通便利B德国鲁尔工业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