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3.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9 22:3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射洪中学 2025年上期初 2024级第二次核心素养评价
语文试题
时间:120 分钟 总分:150 分
*所有答案一律做在答题卡上,做在原卷上无效。一、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21 分)
1. 下面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蓦然(mù) 点缀(zhuì) 矗立(zhù) 屏息凝神(bǐng)
B.炽热( zhì ) 伫立(chù ) 迸溅(bèng) 气冲斗牛(dǒu)
C.挑逗(tiǎo ) 舷窗( xián) 竹篾(miè) 迥乎不同(jiǒng)
D.门槛(kǎn )玉黍(sǔ) 亘古(gèng) 锲而不舍(qiè)
2. 下列句子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我想起幽远的车铃,晴天里马儿戴着串铃在溜直的大道上跑着,狐仙姑深夜的斓语, 原野上怪诞的风……
B. 我睡眼蒙眬中很不情愿地起了床,到外面后发现月亮真的刚升起来,月光下的草原也在沉睡。
C. 我从极度难受的状态中解脱出来,一切不适都不见了,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轻松和舒
服,如释千均重负。
D.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嶂。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台阶造好了,父亲却衰老了,他那灰白而失去生机的白发让我刮目相待。
B.运动后的拉伸,会有效缓解肌肉酸痛和紧绷,但不少青少年却不以为然,马虎了事。
C. 无情的灾难不期而至 ,震撼心灵的不只有那一幕幕刺痛心灵的场景,还有一支支救援
队伍在废墟之中的身影。
D.《流浪地球》的票房大卖,刘慈欣也火了起来,成为最鲜为人知的科幻小说家。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射洪市围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中心,努力培养市民的文明习惯,使城市形象得到了提升。
B .读了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一文,我们不得不惊叹,生活中的鲁迅先生竟然是这般
的平凡真实、随和可亲、幽默有趣。
C .端午假期即将来临,学校提醒全体学生在户外活动中,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 .有学者认为,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将国学经典通俗化,有利于更多人研究、了解传统文化。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文学即是人学,表现“人” ,是文学的永恒主题。 。阅读这些“小人物”故事的过程,
其实也是审视人性、理解社会、逢化心灵的过程,那种虽平淡却绵长的温暖,萦绕在我们的心头,久久不散。
①这些“小人物”没有传奇的经历、壮丽的事业,没有深湛的学识、豪迈的言语,也没有 火一样的愤怒与冰一样的沉静。
②在文学作品中,我们与杰出人物同行,感受崇高的震撼,沐浴于理想、责任、正义、气节、博爱、睿智的光辉之中,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③但是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
④然而,社会中杰出人物毕竟是少数,“小人物”才是这个世界的主体。
⑤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与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写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与智慧。
A.①④⑤②③ B. ②④①⑤③ C. ①④⑤③② D. ②④①③⑤
6. 下列各项中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劳动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于学生而言,家庭是劳动教育的重要场所。从叠被子、
打扫卫生到洗衣做饭,千万不要小瞧这些身边的生活技能,它们看似琐碎,却是孩子们锻炼自我的第一道门槛。独立自主处理事务的能力和品性 ,也就从这一伸手一弯腰、一根线一粒米的家务琐事中,得到了培养和激励。
A .文中加点的词“对于”是介词,“是”是动词。
B .文中画线的“叠被子”“打扫卫生”“生活技能”三个短语都是动宾短语。C .文中画线的“第一道门槛”是偏正短语,“能力和品性”是并列短语。
D .文中加点的词“一根”是数量词,“了”是助词。
7.下列文学常识和课文内容理解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 .北宋欧阳修所著《归田录》中有一篇《卖油翁》,文章采用对比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沉稳谦逊的老翁形象,并告诉我们“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及“熟能生巧”等道理。
B .孙犁的小说《山地回忆》,文章采用倒叙的手法,从看到故人穿的“阜平蓝”粗布裤褂,引出作者在阜平的回忆,展现了在抗日战争艰难困苦的环境中,革命战士与人民群众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谊,赞美了纯朴真挚的人情。
C .光未然的诗歌《黄河颂》创作于抗日战争期间,全诗采用呼告、反复、比喻等修辞,主要以直接抒情的方式向黄河母亲唱出了豪迈的颂歌。
D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传记《列夫·托尔斯泰》巧妙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前半部分极力蓄势表现其“粗拙”的长相,后半部分笔峰一转,展现了他丰富的情感世界,字里行间洋溢着仰慕、崇敬之情。
二、积累与运用(14 分)
8. 诗文默写。(8 分)
生命的多彩,源于自身对待人生的态度。面对破败的房舍,刘禹锡说:“斯是陋室,(1) ▲ 。”这是生命的乐观;面对可汗的赏赐,木兰说:“(2) ▲ ,送儿还故乡。”这是对家人的依恋;国家动荡,生命的传承体现在“落红不是无情物,(3) ▲ 。”的奉献中;看似前途渺 茫,实则如陆游那句“(4) ▲ ,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潜藏的希望;同是面对天地山川,陈子昂在《登幽州台歌》中用“(5) ▲ ,(6) ▲ 。”抒发自己孤独寂寞之情;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7)“ ▲ ,(8) ▲ 。”表达一往无前、无所畏惧的进取精神。
9.综合性学习(6 分)
七年级(1)班组织开展“孝亲敬老,从我做起”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并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 :悟“孝”义】参考图片及“孝”的古文字,猜猜“孝”的本义。(古文字“孝”由“老”和“子”构成)(1 分)

(2)【活动二:巧对联】活动中,有同学拟写了一副对联。请结合上联,从备选词中挑选合适的词组组成下联。(2 分)
备选词:风尚好国泰民安 脸上开 敬老如花岁月新
上联:孝心似籽心里种
下联: ▲
(3)【活动三:说“孝”理】惠惠向好友倾诉自己的烦恼,她觉得妈妈管得太多,为此还和妈妈 吵了一架,现在甚至想离家出走。如果你是她的好友,你将怎样劝阻惠惠?请你引用以下《论语》中的一句名言进行劝说。(60 字左右)(3 分)
A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意思:父母在世,不出远门,如果不得已要出远门,必须有一定的去处。)
B 事父母几谏。(意思:侍奉父母,如果他们有不对的地方,得轻微婉转地劝阻。)

三、古代诗文阅读(22 分)诗歌鉴赏(7 分)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0.下列对《望岳》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由远望到近望,最妙的是“处处无望处处望” ,足见杜诗之匠心。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是实写,下句是虚写。这两句侧面描写泰山的景物,借大自然对泰山偏爱有加,表达诗人对泰山的喜爱之情。古人以山北水南为阴,山南水北为阳。“阴阳割昏晓”中的“阴”指泰山北面,“阳”指泰山南面。
七年级语文第 4页/共11页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荡胸生曾云”写诗人志随山高,“决眦”写诗人张大眼睛远望飞鸟归林,喜爱之情溢于言表,表达了诗人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开阔。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抒发了诗人不怕困难,决心实现自己远大理想和抱负的雄心壮志。
11.请赏析三、四句中的“钟”和“割”这两个字的妙处。(4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 分)
活板
①板印书籍,唐人尚未盛为之。自冯瀛王始印五经, 已后典籍皆为板本。
②庆历中,有布衣毕昇 ,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
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 字印,满铁范为一板,持就火炀之;药稍镕,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若止印三二
本,未为简易;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常作二铁板,一板印刷,一板已自布字,此印者才毕,则第二板已具,更互用之,瞬息可就。每一字皆有数印,如“之”“也”等字,每字有二十余印,以备一板内有重复者。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有奇字素 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不以木为之者,木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镕,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③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至今宝藏。
1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3 分)
A .持就火炀之 就:靠近

B .药稍镕 镕:同“熔” ,用高温使固态物质变为液态
C .用讫再火火:用火烧
D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殊:特别的

13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项是(▲ )(3 分)
A .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愿为市鞍马
B .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以钱覆其口
C .更互用之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D .其印自落,殊不沾污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
: 七年级语文第 5页/共11页
14.下列对选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选文思路清晰。先从雕版印刷写起,再介绍活字印刷的全部程序,后交代其下落。B .选文第②段按照调版、刻字印刷、 拆版的先后顺序介绍了活板的制作和印刷过程。C .选文介绍活字印刷的过程详略得当。详写制版和印刷程序,略写刻字和拆版程序。
D .选文紧扣事物特征说明。从备字“活”、排版“活”、用法“活”等方面体现活板之“活”。15.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不用,则以纸帖之,每韵为一帖,木格贮之。(3 分)

(2)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瞬息可成。(3 分)

四、现代文阅读理解(27 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16—19 小题。(14 分)
一个醺然的春天陆苏
①春天时,在看得见如画青山的山房里唤醒一座春眠不觉晓的柴灶,轻轻拭亮黝黑憨厚
的铁锅。在院子里一字摊开洗净的圆竹匾,请春日微绿的小风吹过青绿荡漾的麦田,吹过柠
檬黄湮染的油菜花地,吹过水边开满野花的小溪,吹过果树林、菜地,然后穿门入室,吹净屋内每一粒浮尘,从容铺排春天里最美好的小事——制茶。
②最喜明前茶,绿琉璃般。
③感觉是刚用一管雪白羊毫蘸绿墨写就的一首七言绝句,或是一绝世青衣①水袖轻扬的一支惊鸿舞。
④是用来吟诵,聆听,闻香,赏色,唯独不是用来喝的。谁能舍得喝下那样醉人,那般销魂的赏心悦目的一抔绿呢?
⑤午后,暖阳下,或者微雨中,明窗前,就着或远或近的青山、茶园,与一盏明前茶拱手对坐,仿佛每一寸时光都是葱绿的,澄澈的。
⑥春天似一列轰隆而至的火车,在一缕袅娜的茶香前戛然而止,慵懒地盘桓数日后,将各种新调制的颜色,沿着车辙,湮染了道路两旁的田野,又漫上了缓坡和山岗。
⑦而明前茶,就如春天的第一个邮差,把江南小村某一座茶山上某一棵茶树的一枚念想,
七年级语文第 6页/共11页
带去了远方。那芽尖在一杯沸腾的水中缓释而出的绿,是母亲的倾诉 ,是父亲的慰藉,是友人的问候,反正都是这春天第一拨席卷而至的惦记。
⑧偷得片刻闲,就着几块手工花生酥,小口小口地抿饮春日良辰,三水过后,茶汤渐淡,
却感觉每一根骨头每一个毛孔都透着浅浅的水绿,且有了微微荡漾的醉意。才知道,茶也是会醉人的。
⑨每年,妈妈都会在清明前亲手采一些刚破梗而出的嫩茶,它们被放在竹编的篓子、篮 子或匾上“摊青” ,平复离枝的心绪,或安置好我们看不见的刚置办下的春天的细软。然后,
进入“杀青”模式,在爸爸的手和铁锅、柴火的成全下,新茶把青葱翠绿的颜色和草本的香封 存在了扁扁、干干的小茶叶片内。出锅,散了余热,封了牛皮纸茶叶袋,在放了生石灰的缸里窖藏“收灰” ,给新茶去火,脱水。这制茶的过程,是一项劳作,也是一个仪式,那茶叶经了手工的反复翻炒、揉捻,茶香自指尖弥生,丝缕相缠,直至满屋缭绕,春天也在那一刻渐入佳境。
⑩爸妈手制明前茶的味道,是真正的小村的味道。哪怕是出自最好的乾隆御批的那几棵
茶树王的明前茶,也是不能比,不舍得换的。如同家里的土鸡蛋,自种的水果蔬菜,自酿的酒,对我而言,都是这世上最好的养心美食和补心良药。
⑩春茶的茶事短则十数天,长则二十几天,茶人们摘茶制茶一天不得闲,沾多了茶浆的
采茶的手会发黑开裂,沾多了炒茶铁锅的手会灼伤起泡,但那样的辛苦是他们一年所盼,越是忙,就意味着当年茶叶的收成越好。越是累,茶人们就越开心。
每一朵明前茶里,都倚坐着一个醺然的春天。
(选自《天津日报》,有删改)注释:①绝世青衣:戏曲中旦角的一种,扮演中青年妇女,因穿青衫而得名。
16.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 .文章开头点明主题,采用隽永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美好景象,如诗如画。
B .作者综合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的表达方式,写景叙事,抒发感悟,感情真挚。C .第⑧段写作者细细品茶,有了微微醉意,醉在了春日的美景和春茶里。
D .第⑩段中描写茶人们摘茶制茶,与父母制茶形成鲜明对比,衬托出茶人们的辛酸劳累。17.文中描写了父母制茶的过程,请结合文章第⑨段的内容分点概括。(4 分)

18.请从修辞角度,赏析第⑥段句子的表达效果。(3 分)
七年级语文第 7页/共11页
春天似一列轰隆而至的火车,在一缕袅娜的茶香前戛然而止,慵懒地盘桓数日后,将各种新调制的颜色,沿着车辙,湮染了道路两旁的田野,又漫上了缓坡和山岗。

19.请结合全文,分析题目“一个醺然的春天”的作用。(4 分)

(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 20—23 小题。(13 分)
活界碑丁迎新
①将军来了,年逾九旬的将军脱下军装已久,心中仍装着千军万马,装着边疆,人人还叫他将军。将军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唯有目睹,必须目睹。
②这是新疆毗邻某国边境几十平方千米的无人区: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滩一望无边,夏天蚊虫独霸天下,冬季零下四十摄氏度,狂风暴雪是主人,积雪深达一米。这一切,将军再熟悉不过。
③面前的人让将军吃惊不已,没想到他会如此老相。面色黑褐,石般质地,满是皱纹如
刀刻,腰背略显佝偻,步伐却矫健,精神抖擞。面对将军,他显得格外兴奋活泼。
④将军和男人,在偌大的天地之间巡视。
⑤男人居住的屋,石块垒砌,不大,但牢固。屋有些年份了,发黑又刷白,在荒原上格
外醒目。荒凉已属于过去,如今有绿草茵茵,似一张绿毯向四方铺陈。环屋而立的是树,一排排,一行行,个个精干,像严阵以待的士兵,不分昼夜站岗放哨。
⑥最夺目的是屋门正前方场地边的旗杆上,那面鲜艳的五星红旗,从不停歇地飘扬。旗
杆下接大地,上顶蓝天,虽不够光滑,不够笔直,但绝对直立向上。四面八方的树木草茎随时向它看齐。
⑦有草了,在原先风卷沙土扬的荒原上,虽不茂盛稠密,但毕竟是有了斑斑驳驳的草。男人指着那些草说,种的,一次不行两次,一年不行两年。我有的是时间和干劲。
⑧有树了,稀稀拉拉,像针插在地上,偶尔会成排,那肯定是在特定的位置上。男人说, 种树更难,我对儿子和女儿都没对它们好,眼睛盯着,用手扶着,怀里搂着。水,我舍不得喝,一口口喂给它们。天天守着它们,它们不敢不活,不活就对不起我了。
⑨将军有新的发现,这里或那里,同样是树、是草,长在那一块范围的是一个国旗的形 状。另一块是党徽的形状,又一块是八一的形状,平原广阔平坦,土黄草青树绿,站在远处
七年级语文第 8页/共11页
高处看,异常醒目。 以将军一生的经历,这是三个再熟悉不过的图案,也时时可见。但眼前
的景象,自然而然叠加到根深蒂固的荒凉背景上,心潮涌动,不能自抑。男人不在意,只是嘿嘿地乐,说,反正是植草,是栽树,不如一物多用。让那边的人一眼就能明白,这是咱中国的地盘,不但我在坚守,而且一草一木都在坚守。
@眼前是边境线了,将军看到了界碑。界碑只有一块,可沿着界碑,是一排长长的石头堆出来的长城,两端看不到边际。石头有大有小,有方有圆,但相互咬合穿插,像无数个人相互握手拥抱,肩腰搂缠,汇聚成强大的壁垒,生根兀立。这是什么样的工程?这里最多的是土,鸡蛋大的鹅卵石都不易发现。男人凭借一个人的力量,花费了多少时间,花费了多少心思!
⑩它们跟界碑一样,比我尽责多了。男人有点儿不好意思。不过,关键时候还得靠我。五十来年,劝返制止临界人员有上千吧,没发生一起涉外事件。说到这,男人脸上洋溢着自豪和自信。
⑩男人领着将军攀上高处,方圆几十千米尽收眼底。石墙,树木,草丛,置换了荒凉,
处处生机。男人的手从左指到右,转了一圈,骄傲地对将军说,我官不比你小啊,它们都是我的兵,日夜站岗放哨,戍守边疆。当年建制撤销解散,我让您特批我留下,我没愧对您吧?
⑥将军忍不住了,闭了半天的嘴一声干咳,喊出了立正的口令。男人发愣,怎么还要挨训?小时候,一喊立正就意味着训斥。将军的眼里隐隐闪着泪光,说,你站好,我给你敬个礼。
⑩这个军礼,沉重庄重,蕴含无限。男人的回礼是颤抖的,礼毕,他哽咽着说,抱歉!
我不能陪您终老了。我要在这儿守下去,死后的骨灰也埋在这些树根下,让树继续长,再壮些高些,随它们一起往下坚守。
⑥将军好想说,儿子,还有我呢,我们一起。
(有删改)
20 .下列对本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将军来到边境,“是来验证一件事、一个人,他不相信媒体上看到的” ,小说一开始就为读者设下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B .将军看到青草绿树组成的国旗、党徽与八一图案,“心潮涌动,不能自抑” ,主要因为这些让他想起了自己的戎马生涯。
C“眼睛盯着,用手扶着,怀里搂着” ,运用排比的修辞,表现了“男人”改变荒原的坚定信念、顽强意志。
D .将军眼里闪着泪光,庄重地给“男人”敬了个军礼,以这种反常的举动,表达了对“男
七年级语文第 9页/共11页
人”的肯定、尊重与礼赞。
21 .选文第②段对边疆恶劣环境的描写,有什么用意?(3 分)

22 .选文第⑨段的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3 分)

23 .作品的结尾出人意料,将军与“男人”是父子。其实,前文有多处伏笔,请结合文中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 分)

五、整本书经典阅读(6 分)
24 .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感悟革命作品中的精神力量。
(1)下列关于《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保尔头部受重伤治疗出院后,因暂时不适宜上前线,他便与朱赫来一起参加肃清反革命的工作,肃反委员会繁重的工作损害了保尔的神经。
B.保尔因救朱赫来被告密而被警卫队关押,后来撒谎才被释放。他不敢回家,便到林务官家找冬妮娅,冬妮娅的母亲接受了保尔。
C.看到朱赫来被土匪抓住,保尔奋不顾身地开枪打死土匪,救下了朱赫来。这一幕被丽 莎日睹,但是当受到讯问时,丽莎没有说出真相,以后也没有对任何人说起过。
D.冬妮娅和保尔以前是一对好朋友和恋人,多年后两人在筑路工地相见,冬妮娅对衣衫
褴褛,只是一个筑路工的保尔感到失望,.保尔对冬妮娅的“酸臭味”更是不屑一顾。
(2)人生处处充满选择。董卿在《朗读者》中说:“我们成为什么样的人,可能不在于我们付出的努力,而在于我们的选择。”请从下面人物中任选其一 ,结合他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来阐释你 对“选择”的理解。
①保尔(《钢铁是怎样炼成的》)②祥子(《骆驼祥子》)(3 分)

六、写作实践(60 分,其中书写占 3 分)
25.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 七年级语文第10页/共11页
题一:
人生旅途中,我们历经风雨,却也幸运地拥有无数次“被照亮”的瞬间:师长关切的目光,朋友贴心的举动,陌生人善意的微笑,书页间偶然间读到的一句话总有一些人、事、物,像一束光照进生活,带给我们温暖与力量。
请以“有幸被照亮”为题写一篇记叙文。题二:
2025年,《哪吒之魔童闹海》以153 亿票房刷新影史记录。导演饺子坦言:“我总想让观众看到从未见过的东西——包括连我自己都没见过的画面。”为此,他不断推翻“已经可以了”的成品,反复追问“还能再好一点吗?
在时光的长卷里,我们该以怎样的姿态面对人生呢?请以“还能再一点”为题,写
一篇记叙文。要求:
(1)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 (2)不得抄袭和套作。(3)文中不得出现可能泄露考生信息的真实人名、校名、地名。(4)不少于 600字。
【要求】
(l)若选题二,先补全题目。(2)立意深刻,感情真挚,思想健康;(3)以记叙、描写为主,可兼用其他表达方式;(4)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不套作,不抄袭,字数不少于 600字。
: 七年级语文第11页/共11页
  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市射洪中学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6月月考语文试卷答案
  1.C
  2.B
  3.C
  4.B
  5.D
  6.B
  7.B
  8.(1)惟吾德馨
  (2)愿驰千里足
  (3)化作春泥更护花
  (4)山重水复疑无路
  (5)前不见古人
  (6)后不见来者
  (7)不畏浮云遮望眼
  (8)自缘身在最高层
  9.(1)子女尽心奉养父母(或:晚辈侍奉长辈)
  (2)敬老如花脸上开
  (3)惠惠,“事父母几谏”,如果妈妈有不对的地方,你可以轻微婉转地劝阻,吵架和离家出走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好办法呀。
  8.B
  11.“钟” 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写出了大自然对泰山的偏爱,突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割” 字用夸张的手法,写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使山的南北两面一明一暗,突出了泰山的巍峨险峻。
  9.D
  10.B
  11.B
  15.(1)不用的时候,就用纸条给它们做标记,每个韵部做一个标签,用木格子把它们贮存起来。
  (2)遇到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僻字,随即刻制,用草烧火烘烤,很快就能制成。
  12.D
  17.①摊青:将刚采摘的嫩茶放在竹编的篓子、篮子或匾上,让其平复离枝的心绪。②杀青:在铁锅中用柴火翻炒,将颜色和香气封存在茶叶中。③出锅散余热:将炒好的茶叶出锅,散去多余的热量。④窖藏收灰:将茶叶封入牛皮纸袋,放入放有生石灰的缸里,给新茶去火、脱水。
  18.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春天比作一列轰隆而至的火车,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春天到来的迅速和热烈,以及春天在茶香中停留、蔓延的过程,表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之情。
  19.①题目 “一个醺然的春天”,既指春天的景色让人陶醉,又指春茶的香气让人沉醉,还指父母制茶的过程和亲情让人感动,点明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情感主旨。②“醺然” 一词富有诗意,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13.B
  21.①描写边疆恶劣的环境,突出了守边的艰难,为下文写 “男人” 坚守边疆的事迹做铺垫。②反衬出 “男人” 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
  22. 运用语言描写和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男人” 通过植草栽树来表明这里是中国地盘的想法和做法,表现了 “男人” 的爱国情怀和坚守边疆的坚定信念。
  23.①将军年逾九旬,心中仍装着边疆,而 “男人” 五十来年一直坚守边疆,两人对边疆的感情深厚,暗示了他们之间的特殊关系。②“男人” 说 “当年建制撤销解散,我让您特批我留下”,说明 “男人” 的留下与将军有关,暗示了他们是父子关系。③将军看到 “男人” 的老相和坚守边疆的事迹后,眼里闪着泪光,庄重地给 “男人” 敬礼,表现了将军对 “男人” 的心疼和敬佩,进一步暗示了他们的父子关系。
  24.(1)C
  (2)示例一:保尔选择了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道路。他在身体残疾后,依然以文学创作的方式继续为革命事业做贡献,体现了他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他的选择让他的人生变得有意义和价值。
  示例二:祥子最初选择了努力拉车,想通过自己的劳动过上好日子。但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打击后,他最终选择了堕落,成为了一个行尸走肉。他的选择导致了他人生的悲剧,说明了在黑暗的社会中,个人的努力往往难以改变命运。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