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深圳市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广东省深圳市菁华中英文实验中学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课件:第20课 西学东渐 (共1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6-06-24 12:4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17张PPT。千年变局 苦苦寻路   这条路 布满了荆棘
  这条路 充满了艰辛
  这条路 镌刻着苦难辉煌
  这条路 闪耀着光荣梦想
  这条路 热烈的鲜血浇灌了复兴的萌芽
  这条路 滚烫的汗水浸透了希望的原野第21课 西学东渐●看中国社会 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国王乔治三世:尔国王表内恳请派一尔国之人住居天朝,照管尔国买卖。此则与天朝体制不合,断不可行。其实天朝德威无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无所不有。然从不贵奇巧,并无更需尔国制办物件。 ——《清实录》 一、鸦片战争“第一鞭”时的震撼
——看世界,“师夷长技”?探究一:《海国图志》在当时历史背景下它会畅销吗?请说明理由。 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他们“因此被指责为‘溃夷夏之防’、有失国体而受到舆论的强大压力。
——雷颐《历史何以至此:从小事件看清
末以来的大变局》
结论:传统文化观念成为
学习西方的障碍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鞭”后的抉择 材料一:李鸿章(洋务派)“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不能及”。——学器物,“中体西用” 材料三:倭仁(顽固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以忠信为甲胄,礼义为干橹”。江南制造总局炮厂汉阳铁厂北洋水师战舰第一批赴美留学幼童甲午海战?探究二:甲午战争的惨败击碎了洋务派的强国梦,难道“中体西用”的强国路错了吗?●实现近代化必须打破旧制
度和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甲午海战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
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
——谭嗣同《有感》(1896年春) 此次大败,割地赔款,国人痛之。此非日本之胜我也,乃我闭关之自败也。日本昔日也闭关也,而及早变法,学欧洲之政教,是
有今日之强而胜我也。
——康有为三、甲午海战“第三鞭”下 的觉醒
——仿制度,变法救亡 “伏乞上师尧舜三代,外采东西强国 , 立行宪法 , 大开国会 , 以庶政与国民共之,行三足鼎立之制,则中国之治强,可计日待也。”
——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宣传
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
——人教版必修三 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国家属于人民。
——选自人教版必修三

严复介绍《天演论》,认为只要实行变法,就会“自强保种”,符合“天演”和进化。
——选自人教版选修一 荣禄教训康有为:“你知道不知道,祖宗之法是不能变的!”
康有为回答道:“祖宗之法是用来治理祖宗疆土的,现在祖宗留下的疆土都快要保不住了,祖宗之法还有什么用呢?”●变与不变 材料一:维新派立学会、办报纸、兴学堂起到了启发民智、组织力量和制造舆论的重要作用、拒不完全统计,1895——1898年之间,维新派创办的学会、学堂、书局、报报馆多达300余所。 ——人教版选修一 ?探究三:维新变法的思想解放作用有哪些? 材料二:严复先生《天演论》,当时犹如惊蛰之春雷响彻神州大地,多少人读之有如醍醐灌顶之感。吴玉章、胡适、鲁迅、陈独秀、李大钊、郭沫若、毛泽东等人都深受影响。曹聚仁先生曾说,他在20年中读过500种以上名人回忆录,其传主(即回忆录的主人公)差不多都看过《天演论》,可见影响之深广。
——陈文振 《追思严复先生》林则徐、魏源看世界,“师夷长技”李鸿章、张之洞学器物,“中体西用”康有为、梁启超仿制度,变法救亡四、总结升华由“器物”到“制度”由“看”到“用”再到“变”由“自信从容”到“实用应对”再到“痛苦焦虑”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爱国救亡,仁人志士的热血在燃烧,它留给后人的更多的是思考。学完本部分内容后,谈谈你的历史感悟。学史明理 思考感悟 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
——陈旭麓薪火相传 探寻新路课后探究: 在全球化的今天,各种文明交流、碰撞、融合,我们中国也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请课后思考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