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考核心考点 细菌、真菌和病毒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临淄区一模)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感染会导致各种疣和肿瘤疾病,如宫颈癌。目前,我国多地陆续启动健康民生项目——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PV无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
B.HPV是引起宫颈癌的传染源
C.HPV疫苗属于抗原
D.接种HPV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2.(2025 海陵区一模)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主研发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含有毒性减弱的甲型肝炎病毒),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疫苗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甲肝减毒活疫苗相当于抗体
D.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3.(2024秋 怀安县期末)善于观察思考的小北发现,家里的筷子洗后放在不通风的地方很容易发霉。据此推测霉菌的生长需要( )
A.空气 B.水分
C.有机物 D.适宜的温度
4.(2025 永定区一模)202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团队在《细胞》杂志公布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改造的新城疫病毒(NDV)携带来自猪的α1,3GT基因,感染癌细胞后,触发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癌细胞血管栓塞、组织坏死。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一定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B.人体依靠免疫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C.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
D.新城疫病毒(NDV)属于细菌病毒
5.(2025 郴州一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则在生产食品、医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癣是细菌引起的
B.甲烷菌发酵需要充足的氧气
C.可利用乳酸菌酿酒
D.某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
6.(2025 历下区二模)如下表所示生物特征与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特征 实例
A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涡虫、绦虫
B 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酵母菌、根瘤菌
C 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叶绿体 紫菜、海带
D 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油菜、红豆杉
A.A B.B C.C D.D
7.(2025 郴州一模)干巴菌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我国特有珍稀菌种,子实体一年生、珊瑚状。没有菌盖和菌褶,从柄上多次分枝,枝扁平带状。从图可知它类似于( )
A.细菌菌落 B.芽孢 C.霉菌 D.蘑菇
8.(2025 罗湖区模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泡菜的制作——乳酸菌 B.酸奶——酵母菌
C.醋的制作——醋酸菌 D.沼气的产生——甲烷菌
9.(2024秋 涟源市期末)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需将病毒接种到动物细胞中培养,这是因为病毒( )
A.个体微小 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C.结构简单 D.能够适应并影响环境
10.(2025 大连一模)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青霉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烟草花叶病毒
11.(2025 西山区一模)小明尝试在家制作酸奶,先取一袋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的酸奶,再密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其中加酸奶这一步骤相当于( )
A.制作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恒温培养 D.接种
12.(2024秋 栖霞区期末)艾滋病、狂犬病、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非常微小,需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
D.题中的三种病毒都属于动物病毒
13.(2024秋 金平区期末)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
B.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C.利用细菌产生青霉素
D.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14.(2024秋 利辛县期末)依据宿主的不同,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下列属于植物病毒的是( )
A.大肠杆菌噬菌体 B.新型冠状病毒
C.HIV D.烟草花叶病毒
15.(2025春 吴江区期中)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数量庞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①~④是几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B.②有些在恶劣环境中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③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依靠蔓延到培养基内部的营养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16.(2025春 吴江区期中)资料显示,67%~83%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旋菌没有叶绿体
B.幽门螺旋菌通过分裂生殖
C.幽门螺旋菌是真核生物
D.实行分餐制可预防幽门螺旋菌传染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2025春 路南区期中)探究不同碳源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产谷氨酸(味精的主要成分)的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基础培养基(仅含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不含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无菌水、摇瓶、分光光度计、氨基酸分析仪。
实验步骤:
(1)分别将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配制成相同浓度的溶液,作为不同碳源。
(2)取若干摇瓶,分别加入等量基础培养基,再分别添加等量的不同碳源溶液,配制成不同碳源的完全培养基。
(3)将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接种到各个摇瓶中,接种量相同。
(4)将摇瓶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30℃、180r/min)下振荡培养48h。
(5)培养结束后,取培养液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的OD值来确定菌体浓度,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谷氨酸含量。
实验结果:不同碳源下菌体浓度和谷氨酸产量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碳源 菌体浓度(OD值) 谷氨酸产量(g/L)
葡萄糖 0.85 12.5
蔗糖 0.70 9.0
麦芽糖 0.65 7.5
乳糖 0.40 3.0
①本实验中谷氨酸棒状杆菌区别于酵母菌的结构特点是 。
②本实验的将不同碳源配置成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目的是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碳源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和产谷氨酸的影响。哪种碳源最有利于谷氨酸的产生? 。说明判断依据 。
③除了实验中的碳源,你认为还有哪些环境条件可能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产谷氨酸?请列举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
④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最佳碳源的浓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实验设计应如何改进? 。
18.(2025 运城二模)
探究味精的制作与食用安全
味精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工业生产上多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法。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产原理】
(1)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细菌,因其细胞内 ,故它属于 (选填:原核;真核)生物,该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产生 ,后者进一步形成谷氨酸钠。
【生产过程】
(2)在用某种培养基对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技术人员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1。
在图1所示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过程中,菌体数目的变化趋势是 ,该菌的繁殖方式是 (选填:出芽;分裂)生殖;你推测影响该曲线变化的因素除培养时间外,还有 (一点即可)等。
【食用方法】
(3)技术人员查阅资料得知,谷氨酸钠受热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从而失去鲜味,因此探究了加热温度及时长与焦谷氨酸钠生成量的关系,实验数据如图2由此你认为在味精的外包装上应标明的食用注意事项是: (一点即可)。
【食用安全】
(4)有人认为食用味精有害健康。针对此观点,北京某医院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1 2 3 4
同品种大鼠(只) 20 20 20 20
味精的剂量(克/千克) 0 0.825 1.65 3.3
其他 保持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连续灌胃三个月。
结果 体重、取食、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等生理指标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各脏器外观均未发现中毒现象。
该实验的变量是 ;实验中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的因素除表中所示外,还有(一点即可)等;该实验的结论是 。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2025 临洮县一模)夏季是伊蚊繁殖的高发季节。伊蚊体内常携带有登革病毒,其叮咬人体后会使人患登革热。图甲表示伊蚊的生活史,图乙是登革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
(1)伊蚊的发育方式为 发育。
(2)登革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 ,它的结构简单,主要是由[ ]和遗传物质构成。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消灭伊蚊属于 。
(4)注射登革热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接种疫苗后,人体通过产生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作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20.(2025春 泗水县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胞壁增厚,会形成休眠体 。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
(2)图乙能产生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图中的 (填序号)可以把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中考核心考点 细菌、真菌和病毒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6小题)
1.(2025 临淄区一模)人乳头瘤病毒(简称HPV)感染会导致各种疣和肿瘤疾病,如宫颈癌。目前,我国多地陆续启动健康民生项目——为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HPV无细胞结构,但属于生物
B.HPV是引起宫颈癌的传染源
C.HPV疫苗属于抗原
D.接种HPV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流行的基本环节;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体和抗原.
【专题】归纳推理;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B
【分析】1.疫苗通常是用杀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于人体后,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2.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3.当病原体(细菌、病毒、异物等)进入人体后会刺激淋巴细胞,淋巴细胞就产生一种抵抗该病原体的特殊蛋白质叫做抗体;引起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如病原体等异物)叫做抗原,一定的抗体能够与一定的抗原结合,从而促进白细胞的吞噬作用,将抗原清除。
【解答】解:A.HPV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但能通过寄生在宿主细胞内增殖,符合生物的基本特征(如遗传、变异、繁殖等),因此属于生物,A正确。
B.传染源是指能够散播病原体的人或动物(如患者或携带者),而HPV是病原体(引起疾病的生物),B错误。
C.疫苗通常由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进入人体后能刺激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属于抗原,C正确。
D.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保护易感人群、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措施,D正确。
故选:B。
【点评】掌握抗体和抗原的概念、预防传染病的措施、病毒的结构特点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2025 海陵区一模)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我国自主研发的甲肝减毒活疫苗(含有毒性减弱的甲型肝炎病毒),免疫效果好,接种方便。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型肝炎病毒没有细胞结构
B.该疫苗会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
C.甲肝减毒活疫苗相当于抗体
D.接种疫苗的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抗体和抗原;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C
【分析】1.病毒无细胞结构,减毒活疫苗能引发特异性免疫。
2.疫苗通常是灭活或减毒的病原体,属于抗原,而非抗体。
3.接种疫苗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解答】解:A、病毒是一种非细胞生物,它们由内部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构成,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A正确。
B、甲肝减毒活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会刺激免疫系统产生针对甲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使人体获得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B正确。
C、疫苗通常是由减毒或灭活的病原体制成的,它们进入人体后能够刺激免疫系统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从而使人体获得对该病原体的免疫力。但疫苗本身并不是抗体,而是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物质,C错误。
D、传染病预防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接种甲肝减毒活疫苗能够使人体获得对甲型肝炎的免疫力,从而降低人群对甲型肝炎的易感性,目的是保护易感人群,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关键是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理解疫苗的作用原理、抗体与抗原的区别,以及传染病预防措施的分类。
3.(2024秋 怀安县期末)善于观察思考的小北发现,家里的筷子洗后放在不通风的地方很容易发霉。据此推测霉菌的生长需要( )
A.空气 B.水分
C.有机物 D.适宜的温度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细菌、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如水分、适宜的温度以及有机物。不同的细菌真菌还要求某种特定的生活条件,例如有的需要氧气,有的在有氧的条件下生命活动会受到抑制。
【解答】解:霉菌是一种真菌,霉菌的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有机物等条件。不通风的地方相比通风的地方会更潮湿,说明霉菌生长需要水分。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真菌的生活需要一定的条件。
4.(2025 永定区一模)2025年3月,广西医科大学赵永祥教授团队在《细胞》杂志公布的研究成果,他们利用改造的新城疫病毒(NDV)携带来自猪的α1,3GT基因,感染癌细胞后,触发超急性排斥反应,导致癌细胞血管栓塞、组织坏死。以下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一定使用了转基因技术
B.人体依靠免疫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
C.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变化而来的
D.新城疫病毒(NDV)属于细菌病毒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人体的免疫功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转基因技术.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现代生物技术;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D
【分析】病毒根据宿主不同可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细菌病毒(噬菌体)三大类。
【解答】解:A.研究中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将猪的α1,3GT基因插入新城疫病毒(NDV)中,构建出新型病毒,这一过程使用了转基因技术,A正确。
B.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B正确。
C.癌细胞是由正常细胞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等变化而形成的,C正确。
D.新城疫病毒(NDV)主要感染鸟类等动物,属于动物病毒,而不是细菌病毒,D错误。
故选:D。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转基因技术的原理和应用、病毒的结构特征、人体免疫的相关知识。
5.(2025 郴州一模)有些微生物会使人患病,有些则在生产食品、医药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足癣是细菌引起的
B.甲烷菌发酵需要充足的氧气
C.可利用乳酸菌酿酒
D.某些真菌能产生抗生素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D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或面包以及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制酱要用到曲霉,制味精要用到棒状杆菌,利用青霉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A.一些真菌寄生在人的体表或体内,引起人患手癣、足癣,即足癣是真菌引起的,A错误。
B.甲烷菌是一种厌氧菌,在没有氧气的环境中,利用如甲烷菌的发酵分解有机物,净化污水,即甲烷菌发酵需要无氧,B错误。
C.乳酸菌在无氧的条件和适宜的温度下,能分解葡萄糖产生乳酸,可用来制作酸奶等;利用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酿酒,C错误。
D.某些真菌如青霉发酵能提取青霉素,青霉素属于抗生素,用于疾病防治,D正确。
故选:D。
【点评】掌握细菌和真菌与人类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6.(2025 历下区二模)如下表所示生物特征与实例对应正确的是( )
选项 特征 实例
A 身体呈两侧对称,有口无肛门 涡虫、绦虫
B 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酵母菌、根瘤菌
C 无根、茎、叶的分化,无叶绿体 紫菜、海带
D 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 油菜、红豆杉
A.A B.B C.C D.D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藻类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经济意义;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专题】类比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A
【分析】(1)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背腹扁平、左右对称(两侧对称)、体壁具有三胚层、有梯状神经系统、无体腔,有口无肛门。
(2)藻类,结构简单,无根、茎、叶的分化。
(3)种子植物根据外面有无果皮的保护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4)细菌无成形的细胞核,是指在细胞核的外面没有核膜包着,而真菌、植物和动物等细胞核的外面有核膜包被。
【解答】解:A.涡虫和绦虫都属于扁形动物,扁形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呈两侧对称,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A正确。
B.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有成形的细胞核;根瘤菌是细菌,属于单细胞生物,没有成形的细胞核,B错误。
C.紫菜和海带属于藻类,无根、茎、叶的分化,但它们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C错误。
D.油菜属于被子植物,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红豆杉属于裸子植物,有根、茎、叶和种子,没有花和果实,D错误。
故选:A。
【点评】掌握各类生物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7.(2025 郴州一模)干巴菌是主要分布在云南省的我国特有珍稀菌种,子实体一年生、珊瑚状。没有菌盖和菌褶,从柄上多次分枝,枝扁平带状。从图可知它类似于( )
A.细菌菌落 B.芽孢 C.霉菌 D.蘑菇
【考点】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蘑菇菌褶的表面长有许许多多褐色的孢子,孢子落在适宜的环境中,能萌发生出菌丝,一段时间后菌丝长出子实体。
【解答】解:蘑菇有多种形态,其菌体由菌丝体和子实体组成,子实体通常包括菌盖、菌柄等结构。干巴菌虽然没有菌盖和菌褶,但它的子实体一年生、珊瑚状,从柄上多次分枝等特征与蘑菇的子实体形态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属于较为大型的真菌子实体结构,ABC不正确,D正确。
故选:D。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蘑菇的形态结构特点。
8.(2025 罗湖区模拟)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已广泛深入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下列搭配不正确的是( )
A.泡菜的制作——乳酸菌 B.酸奶——酵母菌
C.醋的制作——醋酸菌 D.沼气的产生——甲烷菌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B
【分析】微生物的发酵技术在食品、药品的制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如制馒头、面包和酿酒要用到酵母菌,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制醋要用到醋酸杆菌,利用青霉发酵可以提取出青霉素等。
【解答】解:AB.在无氧的条件下,乳酸菌发酵产生乳酸,使得菜或牛奶呈现一种特殊的风味,所以制酸奶和泡菜要用到乳酸菌,A正确,B错误。
C.制醋要用到醋酸菌的发酵,C正确。
D.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可以燃烧,用于照明、取暖等,是一种清洁的能源,D正确
故选:B。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与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和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等相关知识。
9.(2024秋 涟源市期末)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需将病毒接种到动物细胞中培养,这是因为病毒( )
A.个体微小 B.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
C.结构简单 D.能够适应并影响环境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B
【分析】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主要由内部的遗传物质和外部的蛋白质外壳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
【解答】解:病毒的个体微小,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结构简单,没有细胞结构,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所以,制备病毒灭活疫苗时,需将病毒接种到动物细胞中培养,这是因为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点评】掌握病毒的结构及生命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0.(2025 大连一模)下列微生物中没有细胞结构的是( )
A.青霉 B.酵母菌
C.大肠杆菌 D.烟草花叶病毒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病毒无细胞结构,其结构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
【解答】解:AB.青霉是多细胞真菌,酵母菌是单细胞真菌,它们的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因此,青霉和酵母菌都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故AB不符合题意。C.大肠杆菌属于单细胞细菌,其细胞结构包括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DNA等,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是原核生物。因此,大肠杆菌是具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故C不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植物病毒,其没有细胞结构,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构成。因此,烟草花叶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的微生物,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
11.(2025 西山区一模)小明尝试在家制作酸奶,先取一袋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的酸奶,再密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其中加酸奶这一步骤相当于( )
A.制作培养基 B.高温灭菌
C.恒温培养 D.接种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归纳推理;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D
【分析】细菌、真菌的培养步骤: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冷却后接种→恒温培养。
【解答】解:将少量细菌或真菌转移到培养基上的过程叫做接种。先取一袋鲜牛奶煮沸冷却,后加入少量的酸奶,再密封放在温暖的环境中发酵。其中加酸奶这一步骤相当于接种,故D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12.(2024秋 栖霞区期末)艾滋病、狂犬病、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引起的。关于病毒,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B.病毒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遗传物质组成
C.病毒结构非常微小,需要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形态结构
D.题中的三种病毒都属于动物病毒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
【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1)病毒的结构非常简单,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组成,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存,只有寄生在活细胞里才能进行生命活动。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就会变成结晶体。
(2)病毒是颗粒极其微小,一般都能通过细菌滤器,多数病毒直径在100nm(20~200nm),较大的病毒直径为300﹣450纳米(nm),较小的病毒直径仅为18﹣22纳米。因此必须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病毒。
【解答】解:A.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进行生命活动,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存活,A正确。
B.病毒的结构相对简单,没有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DNA或RNA)组成,B正确。
C.病毒的结构非常微小,通常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其形态结构。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较低,无法直接观察到病毒,C错误。
D.艾滋病病毒、狂犬病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都是寄生在动物体内,都属于动物病毒,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病毒的结构特点和生活方式。
13.(2024秋 金平区期末)微生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关于细菌和真菌说法错误的是( )
A.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
B.污水处理厂常利用细菌净化生活污水
C.利用细菌产生青霉素
D.细菌和真菌在生物圈的物质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考点】细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
【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有的细菌、真菌是有益的,有的细菌、真菌是有害的。大多数细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作为分解者参与了物质循环。
【解答】解:A.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因此常利用酵母菌发面酿酒,A正确。
B.在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中有很多有机物,可以作为细菌的食物,在无氧的环境中,一些杆菌和甲烷菌等细菌通过发酵把这些物质分解,产生甲烷。在有氧的环境中细菌把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从而起到净化污水的作用,B正确。
C.青霉素是由青霉菌产生的,青霉菌是真菌,不是细菌,C错误。
D.在自然界的物质循环中,细菌和真菌能够把动植物遗体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由此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D正确。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菌在自然界中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14.(2024秋 利辛县期末)依据宿主的不同,病毒分为动物病毒、植物病毒和噬菌体。下列属于植物病毒的是( )
A.大肠杆菌噬菌体 B.新型冠状病毒
C.HIV D.烟草花叶病毒
【考点】病毒的分类与噬菌体.
【专题】生物的分类.
【答案】D
【分析】病毒只能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根据它们寄生的细胞不同,可将病毒分为以下三类:专门侵染植物细胞的病毒叫做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毒;专门侵染动物和人体细胞的病毒叫做动物病毒,如流感病毒;专门侵染细菌的病毒叫细菌病毒(也叫噬菌体),如大肠杆菌噬菌体。
【解答】解:A.大肠杆菌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等细菌体内的病毒,属于细菌病毒,A不符合题意。
B.新型冠状病毒是一种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特别是能够感染人类,引起新冠肺炎,属于动物病毒,B不符合题意。
C.HIV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的缩写,它也是一种寄生在动物细胞内的病毒,特别是能够感染人类的免疫细胞,属于动物病毒,C不符合题意。
D.烟草花叶病毒是一种专门寄生在植物细胞内的病毒,特别是能够感染烟草等植物,引起花叶病等病害,属于植物病毒,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掌握病毒的分类是解题的关键。
15.(2025春 吴江区期中)生物圈中的微生物一般“无影无踪”,但又“无处不在”,数量庞大,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①~④是几种微生物的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可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后高温灭菌制成培养基来培养
B.②有些在恶劣环境中利用芽孢进行繁殖
C.③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
D.④依靠蔓延到培养基内部的营养菌丝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维持生活
【考点】细菌、真菌等其他生物的分类;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真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和真菌的分布.
【专题】结构模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图中①病毒,②细菌,③酵母菌,④青霉。
【解答】解:A.①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所以不能用牛肉汁与琼脂混合制成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A错误。
B.细菌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②细菌在恶劣环境中会形成芽孢来度过不良环境,但芽孢不是生殖细胞,B错误。
C.③酵母菌在有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彻底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大量能量;在无氧的条件下,能将葡萄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酒精,所以酵母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均能分解有机物获得能量,C正确。
D.④青霉菌属于真菌,营养菌丝蔓延到培养基内部,能够吸收水分和有机物,为青霉的生长提供营养物质,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细菌、真菌的结构特点及生殖方式。
16.(2025春 吴江区期中)资料显示,67%~83%的胃溃疡和95%的十二指肠溃疡是由幽门螺旋菌引起的。目前,我国约有7亿左右的人群感染了幽门螺旋菌。幽门螺旋菌可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
A.幽门螺旋菌没有叶绿体
B.幽门螺旋菌通过分裂生殖
C.幽门螺旋菌是真核生物
D.实行分餐制可预防幽门螺旋菌传染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
【专题】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C
【分析】细菌是单细胞个体,其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部分构成,但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核区,这是细菌的基本结构,是所有细菌都具有的。另外,有些细菌除具有这些基本结构外,还有一些特殊结构,如有些细菌细胞壁外有荚膜,有些生有鞭毛。
【解答】解:A.幽门螺旋菌是一种细菌,其细胞内并没有叶绿体,A正确。
B.幽门螺旋菌是细菌,细菌通过分裂生殖,B正确。
C.幽门螺旋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而不是真核生物,C错误。
D.幽门螺旋菌可以通过饮食等途径传染,因此实行分餐制,避免共用餐具和食物,可以有效地预防幽门螺旋菌的传染,D正确。
故选:C。
【点评】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生殖方式是解题关键。
二.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7.(2025春 路南区期中)探究不同碳源对谷氨酸棒状杆菌产谷氨酸(味精的主要成分)的影响,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某科研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实验材料: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基础培养基(仅含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不含碳源)、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无菌水、摇瓶、分光光度计、氨基酸分析仪。
实验步骤:
(1)分别将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配制成相同浓度的溶液,作为不同碳源。
(2)取若干摇瓶,分别加入等量基础培养基,再分别添加等量的不同碳源溶液,配制成不同碳源的完全培养基。
(3)将谷氨酸棒状杆菌菌种接种到各个摇瓶中,接种量相同。
(4)将摇瓶置于相同且适宜条件(30℃、180r/min)下振荡培养48h。
(5)培养结束后,取培养液离心,取上清液,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菌液的OD值来确定菌体浓度,用氨基酸分析仪测定谷氨酸含量。
实验结果:不同碳源下菌体浓度和谷氨酸产量数据如下:
根据上述实验,回答问题:
碳源 菌体浓度(OD值) 谷氨酸产量(g/L)
葡萄糖 0.85 12.5
蔗糖 0.70 9.0
麦芽糖 0.65 7.5
乳糖 0.40 3.0
①本实验中谷氨酸棒状杆菌区别于酵母菌的结构特点是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
②本实验的将不同碳源配置成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目的是 控制单一变量 ,根据实验数据,分析不同碳源对谷氨酸棒状杆菌生长和产谷氨酸的影响。哪种碳源最有利于谷氨酸的产生? 葡萄糖 。说明判断依据 在相同条件下,谷氨酸产量最高 。
③除了实验中的碳源,你认为还有哪些环境条件可能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产谷氨酸?请列举一个并简要说明理由 温度、pH、溶氧量等;原因是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菌体代谢和谷氨酸合成;pH变化可能抑制或促进菌体生长及代谢途径;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溶氧量不足会限制其呼吸和产酸 。
④如果要进一步探究最佳碳源的浓度,在上述实验基础上,实验设计应如何改进? 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测定谷氨酸的产量 。
【考点】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
【专题】对照实验思想;生物的分类.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控制单一变量;葡萄糖;在相同条件下,谷氨酸产量最高;
(3)温度、pH、溶氧量等;原因是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菌体代谢和谷氨酸合成;pH变化可能抑制或促进菌体生长及代谢途径;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溶氧量不足会限制其呼吸和产酸;
(4)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测定谷氨酸的产量。
【分析】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没有叶绿体;真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没有叶绿体。因此,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解答】解:(1)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细菌,酵母菌属于真菌,根据分析知,细菌与真菌的根本区别在于真菌具有成形细胞核,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
(2)一组对照实验中只能有一个变量,其它条件应相同,这样便于排除其他条件干扰实验。因此,本实验将不同碳源配成相同浓度的溶液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由实验结果知,在相同条件下,用葡萄糖作为碳源时,菌体浓度最高,谷氨酸产量最高。
(3)细菌的生长和繁殖的条件是适宜的温度、水分、空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因此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产谷氨酸的环境条件有温度、pH、溶氧量等;原因是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菌体代谢和谷氨酸合成;pH变化可能抑制或促进菌体生长及代谢途径;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溶氧量不足会限制其呼吸和产酸。
(4)实验已确定葡萄糖为最佳碳源,需进一步优化其浓度以提高产量。因此,要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测定谷氨酸的产量。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2)控制单一变量;葡萄糖;在相同条件下,谷氨酸产量最高;
(3)温度、pH、溶氧量等;原因是温度影响酶活性,进而影响菌体代谢和谷氨酸合成;pH变化可能抑制或促进菌体生长及代谢途径;谷氨酸棒状杆菌为需氧菌,溶氧量不足会限制其呼吸和产酸;
(4)配制不同浓度梯度的葡萄糖溶液,在适宜条件下,测定谷氨酸的产量。
【点评】掌握对照实验的原则及细菌的结构特征是解题的关键。
18.(2025 运城二模)
探究味精的制作与食用安全
味精是生活中常见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在工业生产上多采用谷氨酸棒状杆菌发酵法。请分析回答问题。
【生产原理】
(1)谷氨酸棒状杆菌是一种细菌,因其细胞内 没有成形的细胞核 ,故它属于 原核 (选填:原核;真核)生物,该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产生 谷氨酸 ,后者进一步形成谷氨酸钠。
【生产过程】
(2)在用某种培养基对谷氨酸棒状杆菌进行扩大培养时,技术人员将测得的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1。
在图1所示的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过程中,菌体数目的变化趋势是 先增加后减少 ,该菌的繁殖方式是 分裂 (选填:出芽;分裂)生殖;你推测影响该曲线变化的因素除培养时间外,还有 有机物(或PH、温度等) (一点即可)等。
【食用方法】
(3)技术人员查阅资料得知,谷氨酸钠受热后会生成焦谷氨酸钠,从而失去鲜味,因此探究了加热温度及时长与焦谷氨酸钠生成量的关系,实验数据如图2由此你认为在味精的外包装上应标明的食用注意事项是: 加热温度不易过高(或短时间加热) (一点即可)。
【食用安全】
(4)有人认为食用味精有害健康。针对此观点,北京某医院做了如下实验:
组别 1 2 3 4
同品种大鼠(只) 20 20 20 20
味精的剂量(克/千克) 0 0.825 1.65 3.3
其他 保持其他因素相同且适宜,连续灌胃三个月。
结果 体重、取食、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等生理指标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各脏器外观均未发现中毒现象。
该实验的变量是 味精的剂量 ;实验中应保持“相同且适宜”的因素除表中所示外,还有(一点即可)等;该实验的结论是 食用味精不会损害健康 。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细菌的营养方式和生殖方式;关注食品安全;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作用;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
【专题】坐标曲线图;过程示意图;对照实验思想;单一变量思想;生物的分类;日常生活中的生物技术.
【答案】(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谷氨酸;
(2)先增加后减少;分裂;有机物(或PH、温度等);
(3)加热温度不易过高(或短时间加热);
(4)味精的剂量;食用味精不会损害健康。
【分析】1、细菌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与动植物细胞的主要区别是,细菌虽有DNA 集中的区域,却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这样的生物称为原核生物。
2、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胞有细胞核,还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液泡等。与酵母菌一样,霉菌、蘑菇等真菌的细胞里都有成形的细胞核。真菌和动植物都属于真核生物。
3、对照实验是指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答】解:(1)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故谷氨酸棒状杆菌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属于原核生物。由图可知,谷氨酸棒状杆菌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分解大分子有机物,产生谷氨酸,后者进一步形成谷氨酸钠。
(2)由图1曲线可知,谷氨酸棒状杆菌扩大培养过程中,菌体数目的变化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谷氨酸棒状杆菌属于细菌,繁殖方式是分裂生殖。细菌生长和繁殖需要一定的外界条件,如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有机物等。因此,影响谷氨酸棒状杆菌菌体数目先增加后减少的因素除培养时间外,还有有机物、PH、温度等。
(3)由图2可知,相同加热时间下,加热温度越低,焦谷氨酸钠含量越低。故在味精的外包装上应标明的食用注意事项是:加热温度不易过高、短时间加热等。
(4)由表格可知,各组实验除味精的剂量外,其他实验条件都相同,故实验的变量是味精的剂量。实验的结果是各组大鼠的体重、取食、血常规、心、肝、肾功能等生理指标及心电图等均无明显异常,各脏器外观均未发现中毒现象,故实验的结论是:食用味精不会损害健康。
故答案为:(1)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原核;谷氨酸;
(2)先增加后减少;分裂;有机物(或PH、温度等);
(3)加热温度不易过高(或短时间加热);
(4)味精的剂量;食用味精不会损害健康。
【点评】掌握细菌的结构特点、细菌的生殖方式、食品安全、发酵技术在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对照实验的相关知识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解答题(共2小题)
19.(2025 临洮县一模)夏季是伊蚊繁殖的高发季节。伊蚊体内常携带有登革病毒,其叮咬人体后会使人患登革热。图甲表示伊蚊的生活史,图乙是登革病毒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中填序号):
(1)伊蚊的发育方式为 完全变态 发育。
(2)登革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 病原体 ,它的结构简单,主要是由[ ② ]和遗传物质构成。
(3)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消灭伊蚊属于 切断传播途径 。
(4)注射登革热疫苗可以预防登革热。接种疫苗后,人体通过产生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作 特异性免疫 (填“特异性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
【考点】病毒的形态结构及生命活动特点;传染病的预防措施;人体特异性免疫和非特异性免疫;昆虫的生殖和发育过程.
【专题】过程示意图;归纳推理;动物的生殖和发育专题;生物的分类;传染病和免疫专题.
【答案】(1)完全变态
(2)病原体;②
(3)切断传播途径
(4)特异性免疫
【分析】(1)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
(2)非特异性免疫是生来就有的,能对多种病原体有免疫作用,包括第一、二道防线;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昆虫的不完全变态发育经历卵、若虫和成虫三个阶段。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与不完全变态发育相比较多了蛹期。
【解答】解:(1)伊蚊的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阶段,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2)病原体是指引起传染病的病毒、细菌、真菌、寄生虫等。登革病毒是引起登革热的病原体,它的结构简单,无细胞结构,主要是由②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构成。
(3)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从预防传染病的措施分析,消灭伊蚊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4)特异性免疫是指第三道防线,产生抗体,消灭抗原,是出生后才有的,只能对特定的病原体有防御作用,是患过这种病或注射过疫苗后获得的。接种疫苗后,人体通过产生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叫作特异性免疫。
故答案为:(1)完全变态
(2)病原体;②
(3)切断传播途径
(4)特异性免疫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病毒的形态结构与生命活动特点、人体特异性免疫与非特异性免疫、昆虫的生殖与发育过程和传染病的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20.(2025春 泗水县期中)某生物兴趣小组对细菌、真菌非常感兴趣,于是他们通过观察、实验及查阅资料等方式,了解这些生物的结构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遇到不良环境时,细胞壁增厚,会形成休眠体 芽孢 。甲与乙、丙、丁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 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
(2)图乙能产生 青霉素 ,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图中的 丁 (填序号)可以把有机物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考点】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专题】结构示意图;归纳推理;生物的分类.
【答案】(1)芽孢;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青霉素;
(3)丁。
【分析】图中的甲为细菌;乙为青霉菌;丙为蘑菇,其中a孢子;丁酵母菌。
【解答】解:(1)芽孢是甲细菌度过干旱、严寒、干燥等不良环境的休眠体。甲细菌与乙青霉菌、丙蘑菇、丁酵母菌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图中的乙青霉能产生青霉素,它是一种著名的抗生素类药物,可以治疗多种细菌性疾病。
(3)在适宜环境下,丁酵母菌可以将葡萄糖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芽孢;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2)青霉素;
(3)丁。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细菌的基本形态和结构特点、真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细菌和真菌的区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