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
一、(35分)
1.(1)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2)衔远山 吞长江
(3)千古兴亡多少事 悠悠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共10分。每空1分)
2.(1)预 chuī 祝(共3分。每空1分)
(2)D(3分)
(3)①《藤野先生》(1分) ②《范爱农》(1分)
(4)不同:前者批判反对;后者支持赞同,感激怀念。(2分)思考:①反对束缚儿童天性,鼓励儿童个性发展;②对传统教育的批判;③激发儿童的求知欲、提倡乐学。(2分)
3.(1)先明确选哪条,再分别从“句式(结构、对称、韵律)”和“内容(主题关联、表意逻辑)”展开分析,清晰说明“为何选这条”即可。(3分)
(2)示例:红军遇到了很多困难,是什么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2分) 您想对年轻人说些什么呢(2分)
(3)示例:每一段事迹,都是一部震撼人心的英雄史诗。(2分)
(4)①行走在旧址中,我仿佛看到革命先辈们冲锋陷阵的壮烈画面,听到震天动地的呐喊声。(2分) ②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2分)
二、(55分)
[一](23分)4.B(3分)5.动作描写,运用“抓”“捏”等一系列动词,写出了摘棉花的全过程,表现了“我”动作的熟练、轻盈、心灵手巧,富有美感,写出了“我”活泼天真。呼应前文“十岁的我,干得最好的活儿就是摘棉花”,突出“我”摘棉花的成就感。表达了“我”对摘棉花的热爱以及对童年美好生活的怀念。(4分)
6.①交代母亲寻找“我”的原因;②为下文母亲找“我”很着急做铺垫;③体现了“我”摘棉花的疲惫,写出了“我”在棉田中感到舒适、安逸;④与文章标题相呼应;⑤表达了“我”对棉田的喜爱之情。(4 分)
7.①体现了母亲找到“我”的庆幸和“我”童年时候的天真,不懂事;②写出了长大后“我”对母亲的理解和内心的愧疚;③深化文章主旨,表达了对母亲的爱,体现了浓浓的亲情;④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共6分。每点2分,写出三点即可)
8.①棉花是本文的写作对象,作为文章线索贯穿全文;②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③棉花象征母爱;④侧面表现了作者对摘棉花的热爱;⑤表达了对童年生活的怀念;⑥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⑦表达了对以母亲为代表的广大劳动人民的赞美。(6分)[二](16分)
9.C(3分)
10.②石油开采与加工(1分) 低空经济是指在3000米以下,以低空空域为依托,由民用有人或无人驾驶航空器低空飞行活动衍生出的经济形态。石油开采与加工不需要利用低空空域。(2分)
11.政府与市场 发展与安全(共4分。每空2分)
12.①不要盲目发展,要有特色,开创飞行体验馆,创新体验项目;②与文旅结合,融入文化符号;③提高质量、区分度、差异度;④开发具有地域特色的航行路线。(6分)
[三](16分)
13.C(3分)
14.得嘉赏未尝喜/遇抑挫未尝惧/亦不形于言(2分)
15.(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3分)(2)善于和人交往,轻视钱财而乐于施舍。(3分)
16.示例:伯乐重要。有才能的人就像藏在暗处的明珠,而伯乐能发现并让他们发光。若没有太宗赏识吕端“大事不糊涂”,他的才能或许难以充分施展。(5分)
三、(55分)17.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