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五课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5课《鲁滨逊漂流记》,通过鲁滨逊的荒岛求生经历,展现了人类面对自然困境时的坚韧与智慧。课文结构紧凑,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塑造鲜明,特别是鲁滨逊的勇敢、乐观和创造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教学重点在于理解鲁滨逊的生存策略和心理变化,难点在于引导学生体会作品传达的冒险精神和自我救赎主题。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结合时代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其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在面对《鲁滨逊漂流记》一书时,已具备基础的阅读能力和一定的文学素养。他们通常对冒险故事充满好奇,但对作品的深层含义和人物心理分析可能理解不够深入。部分学生可能已初步了解鲁滨逊的漂流经历,但对作品的细节和鲁滨逊的生存智慧了解不足。因此,导读课需注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深入理解鲁滨逊的冒险精神和生存智慧,同时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了解作品写作背景,借助作品目录、梗概了解故事主要内容。
2.选择感兴趣的作品章节阅读,能交流初步感受。
3.大胆猜想故事情节,体会阅读的乐趣。
4.能对名著产生兴趣,主动制作阅读计划,开展阅读行动。
【教学重点】
1.选择感兴趣的作品章节阅读,能交流初步感受。
2.大胆猜想故事情节,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难点】
大胆猜想故事情节,体会阅读的乐趣。
【教学准备】视频素材、PPT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图片:孩子们,如果你一个人在这个荒岛上生活,会发生怎样有趣的事?
2.导入课题:同学们,这座岛在智利这个国家是真实存在的,它的名字就叫“鲁滨逊·克鲁索”岛,咦,我看到了大家惊呀的目光,此时你心里有什么疑问?让我们一起走进《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来探寻鲁滨逊的前世今生。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他们了解这本书的欲望。
二、第一站:探寻鲁滨逊前世今生
1.看插图和封面。
通过看封面和插图,大家可以快速锁定这本书的主人公名字叫?(鲁滨逊),我想考考大家,你觉得这个人物是现实生活中真实存在的吗?(不是)为什么?(因为这是一本小说)小说最大的特点是虚构,那鲁滨逊这个人物完全是作者通过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创造的吗?不是的,我们一起来揭开其中的奥秘。
2.看视频,知背景。
14到15世纪新航路开辟以来,航海冒险就成为当时西方人的一种时尚。作家丹尼尔·笛福通过了解塞尔柯克的传奇故事把自己多年来的海上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逊”不仅成为人们心目中的英雄人物,于是大家把塞尔柯克曾经生活过的小岛取名为“鲁滨逊·克鲁索岛”。怪不得大家称作家丹尼尔·笛福(1660—1731)为“英国与欧洲小说之父”。大家自由读一读笛福的介绍。此时此刻,相信孩子们已经通过了解背景和作者对鲁滨逊这个人物的诞生有了全面的认识,(板书:认识作者知背景)大家想更深入地了解鲁滨逊吗?(想),那就和老师一起对话鲁滨逊探索之旅吧!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创作背景,有助于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的意图,从而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思想。其次,通过对比小说中的虚构世界与现实背景,学生可以更加客观地评价作品,同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第二站:对话鲁滨逊探险之旅
1.同学们,看,谁给你们来电话了?接不接?(接)那请同学们看清接听电话的任务:请借助关键词和插图提示,用小标题理清故事情节,完成学习任务单一。
2.听故事简介,完成学习任务单一
3.分享学习成果。
孩子们善于倾听,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了解了《鲁滨逊漂流记》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板书:对话主角晓内容)我们一起来看目录了解故事情节。
4.看目录,你对哪一个故事情节最感兴趣?
5.从大家的分享中,老师得知大家对鲁滨逊和星期五有关的故事情节最感兴趣,我们一起登上鲁滨逊的友谊之船,对话星期五吧!
设计意图:用拨打语音电话的形式拉进鲁滨逊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鲁滨逊用第一人称的方式把故事讲给学生听,更容易让学生全情投入,有身临其境之感。
四、第三站:登上鲁滨逊友谊之船
阅读任务:
1.用速读的方法自由读《与星期五对话》片段。(计时5分钟)
2.小组合作讨论:
①想象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对话场景,演一演。
②大胆猜想,中间省略部分,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可能会有怎样的故事?
汇报阅读成果:
1.通过阅读片段,你了解到什么?
2.你来比划我来猜。他们刚见面时,只能通过比划明白对方的意图,请一个鲁滨逊演一演,大家来当星期五,猜一猜鲁滨逊想要表达的意思。再请一个星期五演一演,大家来当鲁滨逊,猜一猜星期五想要表达的意思。有没有哪两位同学想一起上台来演一演鲁滨逊和星期五是怎么相处的?
3.随着两个人的朝夕相处,鲁滨逊和星期五相处得越来越默契了,他们不仅能明白对方的手势,还能用语言正常交流,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们之间的这段对话。(女生来当鲁滨逊、男生来当星期五。)鲁滨逊面对一个与自己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慢慢改变了彼此,两人发展成亦父亦友的情谊。
4.大胆猜想中间省略部分,说一说鲁滨逊和星期五之间可能会有怎样的故事?(随机抽取学生回答)
5.大家通过大胆猜想故事情节,享受了阅读的乐趣,请大家把这个阅读方法用在以后的阅读中。(大胆猜想增乐趣)
6.通过这个片段的阅读,大家肯定有收获,请大家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我认识了一个的星期五,认识了一个 的鲁滨逊,见证了一段 的友谊。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解读鲁滨逊与星期五的友谊,能加深学生对作品中人物关系的理解,体会友谊和互助的力量。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发展,提升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鼓励学生更深入地探索书中其他人物关系和情节,促进对整本书的全面理解。
五、第四站:感悟鲁滨逊探险精神
是啊,作者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法,用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为我们塑造了敢于探险、乐观向上的鲁滨逊,老师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被这种探险精神深深吸引,于是老师对文中深受启发的句子进行了摘录,我们大家一起来读一读。(个别读加集体读)
1.孩子们,希望大家在像老师一样,在阅读中摘录自己喜欢的句子进行积累,不仅供我们回味书中的精彩情节,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板书:边读边摘悟内涵)
2.拓展:你们要知道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探险史,第一个从森林走出来的古猿是探险,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是探险,航空航天探索位置的宇宙是探险,攀上高山是探险,越过丛林是探险,穿过沙漠是探险,我们现在享受的幸福生活,也正是每一代有着探险精神的祖先开拓探索,拼搏发展而来的。
3.制作计划:读《鲁滨逊漂流记》等探险类书记,你会知道,探险需要有敢于冒险的勇气,坚定不移的意志,吃苦耐劳的品质和知进能退的睿智。请大家完成学习任务三,做好读书计划,徜徉在文字里,享受读书的快乐。
4.展示读书计划。
设计意图:让学生朗读文中好句,感悟鲁冰逊探险精神并制作阅读计划,帮助学生明确阅读目标和进度,提高阅读的系统性和效率,为深入理解全书内容打下坚实基础。
六、课堂小结
今天和大家的合作非常愉快,就把老师近期的阅读心得送给大家:我们不能走遍世界,却可以跟着书籍走世界,踏着作家们双脚踩过的足迹,感知世间的人情冷暖;我们不能看遍世界,却可以跟着书籍看世界,看见作家们看过的风景,瞥见每个角落的动人故事;我们不能访遍世界,却可以跟着书籍访世界,对话作家们搭建的精神花园,遇见更好的自己。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鲁滨逊漂流记》导读课
了解作者知背景
对话主角晓内容
大胆猜想增乐趣
边读边摘悟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