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 语文试卷 卷面书写等级
(考试时间:90分钟)
(
等级
)
积累与运用
从本册语文书中任选一首诗,按要求写在横线上。第一行写题目,第二行写作者和朝代。 【原创】
(
◎
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
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
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原创】
很róng xìng( ),杭州成为了第19届亚运会的主办城市。从获得主办权的那一刻起,杭州就开始了积极准备,一座座zhǎn xīn( )的场馆bá dì ér qǐ( ),一条条地铁线陆续开通,“赋能亚运”APP成功上线。本次亚运会yù jì( )参赛国家(地区)最多可能达到63个,杭州市民也将jiē chù( )到更多的外国朋友,对此杭州已预备多套疫情防控方案。亚运盛会的脚步越来越近,杭州将xiōng yǒu chéng zhú( )地迎接它的到来!
选择题。 【原创】
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错误的,请将错误一项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1)A. 供(gòng)职 B. 倭(wō)瓜 C. 虬(qiú)枝 D. 风光旖( yí )旎 ( )
(2)A. 憎(zēng)恨 B. 眷(juàn)恋 C. 踉(niàng)跄 D. 抓耳挠(náo)腮 ( )
(3)A. 血泊(pō) B. 精湛(zàn) C. 踌(chóu)躇 D. 龇( zī )牙咧嘴 ( )
2. 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圈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1)A. 锻练 B. 调度 C. 拟定 D. 情不自禁 ( )
(2)A. 由衷 B. 慈详 C. 笼罩 D. 心惊胆战 ( )
(3)A. 保姆 B. 纽扣 C. 附庸 D. 养遵处优 ( )
3. 下列加点字词,换成括号中的现代词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女子及笄(年满十六岁)之后,便可谈婚论嫁。
B. 没地(难道)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C. 吾盾之坚(坚固),物莫能陷也。
D. 武松读了印信榜文(公告),方知端的有虎。
4. 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一项填到括号里。
(1)“石猴喜不自胜,急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用下面的词替换加点词语,最合适的是( )
A. 情不自禁 B. 喜形于色 C. 沾沾自喜 D. 痛哭流涕
(2)妹妹说她自己会穿衣服了不用我们帮,可从房间里出来的她,衣服前后穿反了,裤脚一高一低,弄得我们( )
A. 心惊胆战 B. 忘乎所以 C. 哭笑不得 D. 手忙脚乱
5. “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下列关于“古典名著”的表达,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古代长篇小说通常由一回或若干回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小故事,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
B. “卷脏莲蓬吊搭嘴,耳如蒲扇显金睛。獠牙锋利如钢锉,长嘴张开似火盆”,这句话是《西游记》中对沙悟净外貌的描写。
C. 《西游记》第六十一回是“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从这一回的标题上可以知道写的是孙悟空三借芭蕉扇的故事。
D. 读名著时可以联系上下文来猜测一些较难理解的语句。
“横竖撇捺有乾坤,一笔一画成文章”,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甲骨文中的很多形声字,是古人在象形字的基础上增加声符或形符创造出来的。
就是甲骨文中的“车”,就是小篆体中的“秉”。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颜真卿是楷书四大家之一。“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就是形容他的书法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汉字已经有三四千年的历史,汉字字体的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草书-楷书”。
照样子完成下面句子的练习。 【原创】
读句子,体会人物的内心,再照样子运用学过的描写方法,选择一个写一写。
悲痛欲绝——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
①期待落空 ②久别重逢
___________——
恰当运用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能够呈现景物独特的魅力。读下面的句子进行体会,再照样子写一写。
行船速度极快——两边的建筑飞一般地倒退,我们的眼睛忙极了,不知看哪一处好。
群鸟飞过湖面——
下面的语段有三处错误,请用恰当的修改符号把错误的地方改正确。【据学霸冲A卷改编】
班级读书交流会上,王老师请张子晨讲《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张子晨面带笑脸,讲得很投入。故事一讲完,老师忍不住情不自禁为他鼓掌,教室里随即也热烈的爆发出掌声。
根据课文内容或要求填空。【1、2改编,3原创】
古诗中字字珠玑,句句深情。“___________________ ,不破楼兰终不还”,那是王昌龄保家卫国的壮志;“剑外忽传收蓟北 ,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杜甫忽闻胜利消息后的喜悦;“___________________,也傍桑阴学种瓜”,那是范成大对天真、勤劳的孩童的喜爱;“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那是李白送别好友时的不舍。
读课文我们认识了很多形象鲜明的人物: 的诸葛亮、 的小嘎子、 的刷子李、 的船长。
下列诗句,没有告诉我们“为人之道”的是( )
A.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B. 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
多行不义,必自毙。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等级
)阅读理解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原创】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①,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②其父钟繇曰:" 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③。毓面有汗,帝曰:" 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 战战惶惶,汗出如浆。" 复问会:" 卿何以不汗?" 对曰:"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①令誉:美好的声誉。②语:对……说。③敕见:奉皇帝的诏令觐见。
联系上下文,读读“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于是敕见。”这两句话,括号处是作者表达时的省略,你认为省略了( )
魏文帝 B. 钟繇 C.钟毓、钟会 D父亲
钟氏之子钟毓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应“卿面何以汗?”(用原文回答),钟会又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回应魏文帝的问题(用原文回答),从钟氏之子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孩子。
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曾发布过《中国的对外援助》白皮书,数据显示,中国对外援助资金保持快
速增长,2004年至2009年平均年增长率为29.4%。从1950年开始,以我们向朝鲜和越南两国提供物资为序幕,我们就开启了对外援助的宏大征程。尽管那时候我们底子薄、经济落后,但对外援助的步伐从没停止,从为坦桑尼亚修铁路,到印度洋海啸、东南亚国家禽流感、智利地震等人类重大灾难中,中国人从来没有缺席。
材料二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中国及时向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抗疫经验,已发布了8版新冠肺炎治疗方案和防控方案,翻译成多语种和世界各国分享。自疫情暴发以来,中国开展了新中国历史上时间最集中、规模最大的紧急人道主义援助。迄今,我国对外抗疫援助已惠及150多个国家。中国对外提供的抗疫支持和帮助,包括医疗物资援助、疫苗援助、派遣医疗专家组、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支持国际多边平台和机构应对疫情、帮助困难国家应对债务挑战等。
材料三 我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国内新冠疫苗的全民注射的同时,时刻不忘身处国外的同胞们。因此,2021年5月23 日,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疫苗的“春苗行动”首先在迪拜正式启动。“春苗行动”是中国政府推出的为海外中国公民接种新冠肺炎疫苗的产或外国疫计划,计划主旨是积极协助和争取为海外同胞接种国产或外国疫苗。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6月29日,“春苗行动”已协助超过170万海外中国公民在160个国家接种中外新冠疫苗。
中国对外提供的抗疫援助主要包括哪几个方面?( ) (多选题) 【原创】
提供医疗物资、疫苗援助
帮助困难国家应对债务挑战
积极开展“春苗行动”
加快公共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根据材料内容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改编】
中国的对外援助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二年就开始了,之后一直没有停止过。 ( )
中国对外抗疫援助的特点是时间集中、规模大。 ( )
“春苗行动”已协助超过170万海外中国公民在160个国家接种中外新冠疫苗。 ( )
“春苗行动”主要是推进海外中国公民接种国产新冠疫苗。 ( )
【材料一】中划线句子中的“平均”一词能去掉吗?为什么? 【原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完以上材料,我们深深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请你结合三则材料,照样子从不同方面赞美祖国的伟大。 【原创】
例: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原创,2(2)、5、6的题型参考历年期末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张军开了家手机专卖店,地段不太好,生意却做得风生水起。
②一天中午,张军在店里跟一个中年男子谈价格,还有一个老头儿在柜台前转悠,好像在挑选手机。一个小青年急匆匆地走进来,见状欲言又止,犹豫了一下,转过身准备离开。
(
我从“
急匆匆地走进来
”“
欲言又止
”“
犹豫
”“
转过身
”看出小青年很着急卖手机但又有所顾虑的矛盾心理,他有些慌张和忐忑。
)
③张军看在眼里,连忙大声招呼。小青年站住了,但仍然没说话。张军走到柜台的另一边,小青年跟过去,小声说:“我有一部手机想卖给你,要不要?”
④小青年从兜里掏出一部崭新的苹果手机,在张军面前晃了晃说:“不还价,一千块。不是因为着急用钱,我才不卖呢。” 张军见怪不怪,但眼前这个小青年他从来没有见过。他笑了笑说:“对不起,本店是合法经营,不收来路不明的东西。”
⑤小青年的表情有些不自然,又主动降了二百块钱。张军仍然不为所动,后来干脆不理睬他了,去和那个中年男子继续谈起来。中年男子对张军的做法很赞赏,本来他还跟张军讨价还价,现在爽快地说:“好了,就按你说的价格成交。”
⑥小青年盯着张军看了几秒,又扫了一眼中年男子,犹豫了下,说:“那你先忙,我等一下再来,价格方面还可以商量,真的,你考虑考虑吧。” 张军摇摇头,毫不含糊地说:“你不要来了,到下家去吧,不是钱不钱的问题。”
⑦小青年很失望,依依不舍地离开 , 刚走了十几米,就听到后面有人喊他,是刚才在店里挑选手机的老头儿。小青年正疑惑,老头儿已经快步走到他身边,微笑着说:“我正好差一部手机,能不能卖给我?只要价格划算,卖给谁都是卖。”小青年求之不得,说:“一千块。” 老头说 :“你这就不厚道了,不能坐地涨价,欺负我是个老头子?刚才在店里我都听见了,我也不落井下石,还是原来你们谈的价,八百。”
⑧小青年笑起来,冲老头说:“ 好好好,不欺人,八百就八百。掏钱!”老头麻利地掏出一沓人民币,数了八张红票子递过去,小青年右手接钱,左手递手机。两个人没有再说话,各奔东西。
⑨几天后,西边的手机店出事了,有人当场抓住偷手机的小偷,小偷告诉警察偷来的手机都卖给了那家手机店。老板被警察带去审讯,不光罚款,还要判刑。
⑩张军心里开始慌张,心想:还是让老李暂时避避风头吧。
半个月后,一个女子走进张军店里,要卖手机,虽然价钱很便宜却拿不出发票。张军直摇头。女子出去后,张军努努嘴,老头儿赶紧追出去。
听老头儿说要买自己的手机,女子很高兴,她对老头儿说:“跟你明说了吧,我这部手机是偷来的,你敢要嘛?”老头儿说:“不是偷的我还不要呢。你开个价,划算我就买。”
女子说声好,右手就伸进了挎包里。老头笑眯眯地看着,却只见女子拿出了一副手铐,他惊呆了,想跑。可为时已晚,女子一把拽住他,将他铐住。
张军的脸色瞬间煞白,腿一发软,差点儿坐到地上。
请你给本文取个合适的标题,写在横线上。
通过动作、语言、神态等的描写,体会人物的内心是常用的方法。请完成以下练习。
请仿照课文给出的批注,给第6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做批注。
读第8段划横线的句子,从“麻利地掏出,右手接钱,左手递手机”等词语体会人物内心,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老头儿和小青年各自都还有事,所以他们内心都很着急,匆忙完成交易。
B.老头儿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掏钱速度很快,他对完成这项交易成竹在胸。
C.小青年的动作很娴熟,说明他很有经验了,他想尽快完成交易,以免节外生枝。
(3)读划“ ”的第 段,看到老头儿被抓的那一刻,张军心理会想些什么?他的结局会如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根据文章内容,完成表格,梳理信息。
人 物 行 为 角 色(填字母) 事件
张军 开了家手机店,生意火爆 E
中年男子
想卖张军手机,( ) 起因、经过、结果
老头儿 向小青年、女子低价购买手机
以手机为饵,( )
文中人物的身份是什么,请把下列选项填入到上表“角色”一栏中。
老李 B.警察 C.小偷 D.顾客 E. 店老板
找出主要人物和关键情节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概括文章内容。请你结合上面的表格,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事件。(标点符号不占格,不超40个字)
有人认为打“☆”的第⑩自然段即使删除,也不影响文章的阅读,你同意吗?你认为这段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等级
)
习作表达【原创】
题目:______的您,我喜欢
从小到大,你一定遇到过很多老师,有的和蔼可亲,有的风趣幽默,有的多才多艺,有的知识渊博……你最喜欢哪一位呢?你最喜欢他(她)身上哪一点呢?请以“______的您,我喜欢”为题,选取一两件关于他(她)的典型事例,运用多种描写方法,把你喜欢这位老师的原因写清楚。感情真实,语句通顺,450字左右。
(
200
)
(
400
)
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积累与运用(35点)
一.3点(符合书写要求1点,书写端正美观1点,错一个字,包括标点,扣0.5,1点扣完为止。)
二.8点。错一个字扣0.5点。
三.12点(第1、2各3点,第3、4题2点,第5-6题1点。)
D C B ;2. 练-炼 详-祥 遵-尊; 3.A; 4.B、C; 5.B; 6.D
四.1. 2点(能运用神态、动作、语言等描写方法表现人物内心得1点,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
2. 2点(能用上动态描写的方法得1点,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
五.3点。(把“笑脸”改成“笑容”;去掉“忍不住”或者“情不自禁”;“热烈的”和“爆发出”交换顺序)
六.7点(第1题每空1点,有一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第2题,每空0.5点,错别字0.5一个,扣完为止。第3题为1点,D)
阅读理解(35点)
文言文阅读(4点)
1.C
2.战战惶惶,汗出如浆。(1点); 战战栗栗,汗不敢出。(1点)
3.机智;聪明(1点)
现代文阅读(31点)
(13点)
ABD (3点)
(1)√ (2)√ (3)× (4)× (4点)
不能。“平均”是指均匀的意思,不代表中国对外援助资金04-09年期间每年的增长率都能达到29.4%,加上更能体现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谨性。
能结合材料得1点,从多个方面来歌颂祖国的伟大得1点,语句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
示例:我们的祖国真伟大。即使新中国刚成立经济底子薄也不忘支援朝鲜和越南;新冠疫情期间不遗余力地对各个国家提供援助。
(18点)
手机;敢不敢要;真的不能要,等等都可以。(1点)
(1)A (1点)
(2)示例:我从“盯着”“看了几秒”“扫了一眼”看出小青年以为张军是因为中年男子在所以不收手机,从“价格可以商量”“考虑考虑”看出小青年想把手机卖掉的迫切心情,他还没有放弃。(写出关键词语得1点,词语不一定写全;写出内心感受得1点;语句通顺意思相近得1点)
(3)张军会想:糟了,老李被抓,事情要败露了,马上要轮到我了吧。(1点)结局是被警察抓走。(1点)
想到张军店里买手机;小青年;被张军拒绝;女子;抓不法分子 (5点,每空1点)
D C A B (2点,每空0.5点)
张军假装拒绝小青年,实则通过老李低价收购手机,最后事迹败露,被女警察抓获。(写清起因经过结果得1点,不超字数得1点)
不同意。(1点)为下文老头儿被抓作铺垫,预示了故事的结局。(1点)
积累与运用:共35点,21-29点为合格,29点以上为优秀,21点以下为待合格。
阅读理解:共35点,21-28点为合格,28点以上为优秀,21点以下为待合格。
习作表达:共30点,26-30点为优秀,18-25.5点为合格,18点以下为待合格。
选材(5点) 组材(10点) 语言(15点)
A 5点:能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特点鲜明,事例典型 10点:能合理安排内容,叙述比较具体,注意结构设计,重点突出 9点:叙述比较具体,重点突出,但个别地方欠合理 15点:语言通顺连贯,对于反映人物特点的描写具体生动 13-14点:语言通顺连贯,对于反映人物特点的描写具体生动;有1-2处语句不够通顺(包括错别字、标点、用词不当;相同的只算一处)
B 4点:能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事例比较典型 3点:能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内容前后一致合乎情理 8点:结构完整,安排欠合理;能看出重点部分 6-7点:结构基本完整,只是简单介绍一个事例或多个事例 11-12点:语言通顺连贯,词语运用恰当,能有一些比较细致的描写,虽有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但总体不影响阅读 8-10点:语言基本通顺连贯,有一些描写,个别语句不够通顺不影响阅读
C 2点:能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内容过于简单 1点:能够围绕人物特点选择事例,内容前后不一致 0点:跑题或没写 4-5点:结构不完整或只有一段,结构较为混乱 1-3点:只写了一两句话,不能形成文段 0点:没写 5-7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于小部分内容的理解 2-4点:有较多的句子不连贯、不通顺,影响了读者对大部分内容的理解 0-1点:语言表达混乱,词不达意,不能表达自己的意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