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9)(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学年语文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9)(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8.4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9 20:02: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五年级 语文试卷
卷面书写等级
等级
(考试时间:90分钟)
积累与运用
一、任选一首诗,第一行写题目,最后一行写作者,注意书写要求。1.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2.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根据萧山区期末卷书写题改编]
(
◎每一行诗句都居中写,注意上下、左右文字要对齐。
◎注意笔画、结构等方面的细节。
)
二、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1. 2022年2月2日,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正式开赛,电视机前的我qíng bù zì jīn( )地手舞足蹈,rè zhōng( )体育duàn liàn( )的爸爸,运动的积极性更高了。每天早上,我就早早起床xìng zhì bó bó( )地跟着老爸晨跑。一路上,hú dié( )、qīng tíng ( )为我们舞蹈,花儿对我们微笑,美好的一天开启![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三、选择题。
1.下面每组加点字的读音均有一个读音是错误的,请圈出来。[根据萧山区期末卷选择题改编]
(1)A.徘徊(huí) B.倭瓜(wō) C.燕园(yān) D.玷污(diàn)
(2)A.镌刻(juān) B.迸发(bèng) C.咆哮(páo) D.垂幔(wàn)
(3)A.黯然(àn) B.踌躇(zhù) C.俘虏(fú) D.绷带(bēng)
2.下面三组词语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圈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根据萧山区期末卷选择题改编]
(1)A.拨草 B.欺负 C.由衷 D.胸膛 ( )
(2)A.遮掩 B.委托 C.桅杆 D.布至 ( )
(3)A.眷恋 B.挺脱 C.蔚问 D.附庸 ( )
3.下列关于阅读古典名著的基本方法,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根据语文书园地知识点原创]
A.阅读时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的意思。
B.阅读时可以借助资料对名著中的人物进行了解。
C.阅读时如果遇到一些较难理解的词语,一定要借助工具书逐个理解意思之后再往下读。
D .阅读时可以结合看过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名著的理解。
4.马字的字体在历史上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根据文书课文知识点原创]
①甲骨文 ②隶书 ③ 小篆 ④ 金文 ⑤楷书
A.①④③②⑤ B. ①③④②⑤ C. ①②③④⑤ D. ①④②③⑤
5.下列对加点字词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根据学霸冲A卷选择题改编]
A.“请勿自误”中的“勿”是不要的意思,含有警告意味,表示禁止或劝阻。
B.“你挺不住可以哼叫”中的“挺”与“挺好”的“挺”意思不一-样。
C.“随即再筛一碗酒”中的“筛”是指把东西放在筛子里来回摇动。
D.“却看妻子愁何在"中的“妻子”指的是妻子和孩子。
6.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根据名校期末真题卷改编]
A.“父/不在,乃呼儿/出”的节奏划分是正确的。
B.“他(食指)的工作虽不如大拇指吃力,却比大拇指复杂。”这句话强调了食指比大拇指的作用大。
C. 人们常说的“颜筋柳骨”中的“颜筋”,形容的是颜真卿的楷书筋肉丰满,浑厚有力。
D.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中,将小艇比作“挂在天边的新月”,写出了小艇长、窄、深的特点。
四、照样子,完成句子练习。
1.仿照下面的例句,选择一种情景写一写。[根据语文园地八知识点原创]
他个子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左膀右臂,片刻不离。
雨点儿落在湖面上 跳蚤书市义卖时 群鸟飞过蓝天

五、根据提供的语境填空或选择。
1.《田忌赛马》中孙膑帮助田忌取得胜利的方法是 ,由此我们知道了 的道理;《跳水》中船长用 的方法保住了孩子的命,从船长身上我们学到了 。
[根据学霸冲A卷根据语境填空题精心改编]
2.古诗不仅让我们有了美的体验,更让我们受到爱的教育。如读到《游子吟》中的“ , ”我们感受到母亲对临行游子深深的爱;读到《稚子弄冰》中的“ , ”,我们感受到诗人对儿童的喜爱;读到《从军行》中的“ , ”,我们感受到将士们对家国的爱。[根据语文书知识点精心编制]
3.以下故事情节和人物相符,而且出自吴承恩的《西游记》的是( )[根据名校期末真题卷改编] A. 弼马温 大闹天宫而招祸 B. 关羽 刮骨疗毒
C.大禹 三过家门而不人 D. 沙悟净 天蓬元帅贬下凡
阅读理解
等级
一、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读书须有疑
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有疑。过了这一番,疑渐渐释。以致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
——《训学斋规》
(

)根据古文内容填空。[根据文言文原创]
(

) (

)
(
节节有疑
)
(
学有长进
)
(

)
(
有疑,却要无疑
)
(
都无所疑
)
陆九渊曾经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请结合本则文言文,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看法。[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一)风 筝
①入学前,每个年后,都有青黄不接的一段时间,我都会到外婆家“打秋风”。一个人走长长的山路,也不知害怕,因为憧憬着。外婆会做莱,稀饭熬得香,碧绿生生的,不用小莱都能吃几碗。
②外婆喜欢我,这是人尽皆知的。听说未开口叫的公鸡仔养人,每次去,她都要杀一只,切成小方块。因为鸡不肥,总要搁点肥肉一起炒,这一只鸡,是我一个人吃的。外婆说,整个吃下去,营养才是完整的。吃过的鸡骨头,外婆收集起来,香油炸过,用小石磨磨碎,冲给我喝。外婆做这一切的时候,我都在一边看着。
(
我从“收集”“炸”“磨”“冲”等动作描写的词语中看出了外婆细心地把鸡骨头磨碎了给“我”吃,突出了外婆对“我”的爱。
)
③那一个春日,晒场上空飞满了风筝,我吵着也要。外婆为难了,她不会做。她一辈子在地上,从未有过飞翔的念想。她就央求我的舅母,舅母说,鸡骨头粉你都会磨,咋就不会做风筝呢 那时候,我真是不懂事,只知道哭,外婆脸上的尴尬,是我隔了几十年光阴看到的。
④外婆拉着我去晒场。天上飘着各色的风筝,它们自由地舞动,就越发引起我的委屈。又有人在放了,一个人远远地牵线,一个人扶着风筝,说声“放!”,牵线的高举着手,使劲跑,风筝跌跌撞撞、载浮载沉,好多次后,终于扶摇直上了。外婆指给我看这些,说:“其实放风筝并不好玩,看看就好。”我就撒野了,打滚撒泼,说她是笨蛋,不会做才这样说。
⑤外婆的生活很累,她不能陪我,我就一个人看风筝,想风筝,幻想有一天自己拥有一支绸布的大蝴蝶风筝,我跑啊,笑啊,看着它在空中猎猎展翅,感受手上线拉紧着的那种快感。然而,我却只能看,因为我已经哭过——凡是外婆能给的,不哭她都给;能求的,我哭了她必定低声地向人求。孩子们的风筝是在城里买的,她无能为力。我就一个人站在风筝底下,仰望,幻想。
⑥忽然有一日,外婆拿出一只“风筝”,竹子骨,身子是用过年的对联糊起来的。虽然不是我想要的,但它毕竟是风筝,我还是(满不在乎 欣喜若狂)的。她似乎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去放风筝吧!”
⑦我确信,对所有的动作都烂熟于心,并且操作绝对规范,但外婆的风筝始终没有飞起来。它丢人地在晒场上拖着,许多孩子都大笑起来。我狠狠踩踏着它,不管外婆的伤心和尴尬,那一刻的我,肯定有着兽性的暴戾吧,因为外婆呆呆怔怔地看着我,不哄我,不说话。
⑧第二年我就上学了,外婆托小姨带来口信,说她做了一支绸布的大蝴蝶风筝,并且和我小舅试过,飞上天了,我(漫不经心 兴高采烈)地应着,却没有去。我有许多伙伴,并且日子也渐渐好了,不再闹春荒。她就来看我,我吃过饭,就出去玩,并不陪她说话。慢慢地我大了,外婆渐渐地不让人捎口信来了,她知道我真的没有时间回去。中学二年级,我得到垂耗,外婆去世了。我一路哭着去外婆家,但我知道我在村口大叫一声外婆,再没人远远地应我,微笑地迎我,拎着我的换洗衣服,满足我的无理要求。
⑨她给我留下一个沉沉泛黑的不锈钢勺子,一个桐油漆过的油光可鉴的小板
凳,还有那只不再鲜艳的绸布风筝—都是我爱的。我坐在石门槛上,第一次感到
痛彻肺腑的无力无助。耳边忽然响起舅母以前说过的话:“外婆养外孙,十月放风筝,风筝断了线,不见外婆面。”记忆中又浮现出外婆当时淡然的笑容,她是知道结局的啊,可是爱又怎么会因为知道结局而有所保留
⑩这只风筝,终于没有飞起。它在我的屋顶梁上渐渐朽坏,一触即破,纷纷扬扬着时间的粉屑。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第3期,有删改)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打“√”。[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2.用较快速度默读全文,照样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你眼前浮现的四个画面。
(

)
(

)
(
①吃公鸡仔
)
(

)
[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3.通过抓人物言行等的描写,可以体会人物的内心和文章表达的情感。请仿照短文第②自然段的批注事例,选择③或⑥自然段中画直线的其中一个句子作批注。[根据萧山区期末卷阅读题改编]
4.文中“ ”的句子,作者是在表达什么?( )(多选)[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A. 外婆因不会做风筝,到处求人,终无果,这让“我”感到很尴尬。
B. 由于“我”的任性,让不会做风筝的外婆尴尬而难受,在长大后,“我”才深刻地体会到了外婆当时的处境,“我”感到十分懊悔。
C. 外婆不会做风筝,央求舅母,小时候的“我”却无法理解外婆当时的尴尬处境。
D. 等“我”长大后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才理解了外婆因不会做风筝而难过的心情。
5.如果你是编剧,想把《风筝》改写成剧本,你会重点关注哪个画面?怎么写?
[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我重点关注的画面
我打算突出的细节
其他需要补充的
二、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练习。
【材料一】亚洲运动会简称亚运会,是亚洲规模最大的综合性运动会,由亚洲奥林匹克理事会的成员国轮流主办。1951年3月,第一届亚运会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当时只有489人参加。2022年9月,第十九届亚运会将在杭州举行。2018年的雅加达亚运会以及2026年的名古屋亚运会,一届届的举办,让亚运会的运作变得越来越成熟。目前,亚运会的项目有游泳、射箭、田径、羽毛球、篮球、拳击、皮划艇、自行车、马术、击剑、足球、高尔夫、体操等40个大项。2020年12月,亚奥理事会全体会议宣布在保持40个大项不变的前提下,增设电子竞技、霹雳舞两个竞赛项目。这是电子竞技和霹雳舞首次列入亚运会正式竞赛项目,电子竞技属“智力项目”,霹雳舞属“体育舞蹈”。
【材料二】
(
杭州2022年第19届亚运会会徽"潮涌"的主体图形由扇面、钱塘江、钱江潮头、赛道、互联网符号及象征亚奥理事会的太阳图形六个元素组成,下方是主办城市名称与举办年份的印鉴,两者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杭州亚运会会徽。
)
【材料三】
(
2022年第19届亚运会杭州市场馆设计图
)
(
比赛场馆建设做到能改不建、能修不换、能租不买、能借不租,力求节俭、决不铺张,除了杭州,同时还会充分整合
绍兴

嘉兴
、湖州、淳安等杭州都市经济圈范围内,以及
宁波
等滨海城市现有的场馆资源。围绕“
互联网+
体育”这个概念,“智能亚运”渴望得到广泛应用。
)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根据非连续性文本材料原创]
(1)亚运会每两年举行一次。 ( )
(2)会徽中的太阳特指“亚奥理事会”的至高无上地位,但未表现运动健儿的热情与活力。( )
(3)亚运会大项有42项,包括马术、霹雳舞、田径、拳击等。( )
(4)杭州亚运会的比赛项目都在杭州举行。 ( )
2.作为一名亚运会举办城市的普通市民,为缓减交通压力,我会建议大家:
[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3.亚运脚步越来越近,身在主办城——杭州的你,如果想为非亚运会举办城市的小学生送上一张书签,请你用上两三句话介绍你对亚运会会徽上其中一个元素的理解,在横线上写下来。[根据真实情境原创]
等级
习作表达
生活中哪个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哪怕是偶然见了一面。回想一下,当时发生了什么事?事情的前因后果是什么?并试着把这个人当时的具体表现写清楚。[根据语文书第四单元习作精心改编]
要求:1.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真情实感;2.从多个角度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清楚;3. 题目自拟,语句通顺,书写工整,字迹清楚,字数在450字左右。
2024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五年级语文期末检测卷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积累与运用(35点)
一、3点(书写正确1点,书写美观1点,格式正确1点)
二、8点(错一个字扣0.5点)
情不自禁 热衷 锻炼 兴致勃勃 蝴蝶 蜻蜓
三、10点(第1、 2题分别为3点,其余小题均为1点。)
1.ADB 2.拨一拔 至一置 蔚一慰 3.C 4.A 5.C 6.C
四、3点(运用比喻手法具体描写2点,文从字顺1点)
五、填空(11点,每空为1点,有1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选择题为1点)
1.调换马的出场顺序 遇到问题要认真分板观察到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对策,以达到预期的目的(意思接近即可) 举枪逼孩子跳水 面对困难要临危不惧、机智勇敢,这样才有可能转危为安(意思接近即可)
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3.A
阅读理解(35点)
一文言文阅读(5点)
1. ① 无疑者须教有疑 ②未知有疑 ③渐渐有疑 ④疑渐渐释 (4点)
我们在学习过程中要不断提出疑问,并且想办法解决它们,这样才会不断有进步。(意思接近即可)(1点)
二、现代文阅读
(一)风筝(15点)
1.欣喜若狂 漫不经心(2点)
2.②看风筝飞 ③踩踏风筝 ④捎信未去,外婆去世(3点,意思接近即可得分)
3.批注能仿照示例从文本理解角度出发,表达突出了外婆对“我”的爱,意思合理即可。(3点)
4. CD(4点,多选一个不得点,答对一个得1点)
5.(3点,言之有理即可)
外婆给“我”的风筝放不起来
外婆的表情、“我”的行为
外婆的心理、“我”的语言及周围人的嘲笑
(二)非连续性文本(15点)
1. √×××(8点)((1)错误原因:每四年举行一次;(2)错误原因:太阳图形是亚奥理事会的象征符号。(3)错误原因:亚运会大项有40项。(4)杭州亚运会的比赛场地,除了杭州,同时还会充分整合绍兴、嘉兴、湖州、淳安等杭州都市经济圈范围内,以及宁波等滨海城市现有的场馆资源。)
2.(言之有理即可。3点)
3.(一种元素,言之有理即可,审题不清,作相应扣分。4点)
示例:扇面造型象征着我国江南的人文意蕴,悠悠古韵,柔美温婉。
钱塘江和钱江潮头是会徽的形象核心,江潮奔涌就好像我们浙江儿女勇立潮头的精神气质。
习作表达(30点) 选材(5点)组材(10点)语言(15点)
要求:1.能够通过具体的事例,特点鲜明,事例典型。
2.能从多个角度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清楚;
3.语句通顺,反映人物特点的描写运用多种方法,具体生动,能表达真情实感。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