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2张PPT。《黄河颂》 冼星海简介 冼星海,广东番禺人。
1929年赴法国巴黎音乐学
院学习。1938年底回到延
安,1939年任鲁迅艺术学
院音乐系主任。
同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
党,曾谱写大量歌曲,《到
敌人后方去》、《黄河大合
唱》影响甚广。冼星海(1905-1945)光未然介绍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1927年在中学时代即参加革命工作,“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辍学,曾做过学徒、店员和小学教师。
1935年8月创作《五月的鲜花》歌词,以其深怀忧患与愤恨体现浓郁深沉的抒情气息广为传唱。
1936年抵达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事进步文艺活动。
1939年到延安后创作了歌颂中华民族精神的组诗《黄河大合唱》,经冼星海谱曲后风行全国。
新中国成立后,曾担任《文艺报》《人民文学》主编。 壶口瀑布风景
_ 黄河在这里以雷霆万钧之势,奔腾过来,咆哮而去,壶口瀑布既是黄河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精神的象征。
“风在吼,马在啸,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这雄壮的歌声唱出了黄河的风采,更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战无不胜,奋发图强的英雄气概。
日寇侵华罪证我们岂能任日寇铁蹄肆意践踏蹂躏!起来吧,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我们要保卫黄河,保卫母亲中国!创作时代背景 《黄河大合唱》是《黄河大合唱》的第二章,写于1939年,正值抗战爆发第三年,当时中国大片国土正遭受日寇的铁蹄的
践踏蹂躏,中华民族正处在危急存亡的关头,抗日救亡运动正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蓬勃兴起。 冼星海称赞它“充满美,充满写实、愤恨、悲壮的情绪,
使一般没有渡过黄河的人和到过黄河的人都有一种同感。在
歌词本身已尽量描写出数千年来的伟大黄河的历史了”。 1939年诗人到延安后,又创作了篇幅与规模更大的组诗
《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
《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
《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
诗中雄奇的想像与现实图景交织在一起,组成一幅壮阔
的历史画卷,歌唱苦难与抗争,刻画黄河的形象,反映中华
民族英雄儿女抗战的真实场面。黄河颂[朗诵词部分] 黄河颂 作词:光未然
作曲:冼星海 (朗诵词)
朋友!
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出现在亚洲的原野;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这里,
我们向着黄河,
唱出我们的赞歌。黄河颂[歌词部分]黄河颂[有感情地朗诵这首歌词 ]
这首歌词以气势取胜。假如你也能置身于国难当头、
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你便能产生热血
沸腾、壮怀激越的情感,就可做到有感情地诵读。
问题研究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 的作用? 1、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
的作用? “啊!黄河!”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从“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到“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分为三个层次: A、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 B、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 C、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问题研究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2.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是“屏障”? 把黄河比喻为“中华民族的摇篮”较易理解,黄河是中
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
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 把黄河比喻为“民族的屏障”,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
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可作为军事屏障,黄河
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
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问题研究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铁的臂膀”? 3.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万千条
铁的臂膀”? “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臂膀”比喻黄河流域中
的无数条支流 。 把黄河比喻为一个巨人,黄河主流是巨人的
躯干。 “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
可挡的气度和力量,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课后练习: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一、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二、他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黄河的气魄”这一关键词指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 从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方面来赞颂。 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
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
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
卫黄河,保卫中国。 课文板书设计黄河颂光未然(张光年)直奔东南金涛澎湃浊流宛转力劈中原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的屏障千万条铁的臂膀增强民族信念发扬民族精神绘黄河颂黄河抒壮志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
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
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在我们学过的诗歌中,有些诗直白抒情,风格豪迈,有些诗则委婉含蓄。你认为这首诗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再举出一两例吗?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 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
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多处以“啊,黄河……”这样
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
之美。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等诗词属于豪迈风格 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宋】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念奴娇①· 赤壁怀古②
【宋】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
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
起千堆雪③。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
乔初嫁了,雄姿英发④。羽扇纶巾, 谈笑间、强虏
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⑤。
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⑥ ①又名《百字令》。双调,一百字,仄韵,多用入声。 ②周瑜破曹操的赤壁在今湖北浦圻县,苏轼所游为黄州赤壁,
一名赤鼻矶。③千堆雪:流花千叠。“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又作“乱石崩云,惊涛裂岸,卷起千堆雪”。 ④周瑜二十四岁为东吴中郎将,人称周郎。小乔为乔玄次女,
其嫁周瑜在建安三年,为赤壁之战十年前事。⑤“笑应我多
情早生华发”的倒装。⑥酹: 以酒洒地,用以敬月。
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 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摆成天上的奇阵;人,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就是毒龙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象烧着漫天大火,使你感到热血沸腾;其实凉气逼来,你会周身感到寒冷。它呻吟着,震荡着,发出十万万匹马力,爷了地壳,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长诗《黄河颂》朗诵1
啊,黄河!河中之王!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发起怒来,赛过千万条毒蟒,它要作浪兴波,冲破人间的堤防;于是黄河两岸,遭到可怕的灾殃: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使千百万同胞扶老携幼,流亡他乡,挣扎在饥饿线上,死亡线上!
如今两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东方的海盗,在亚洲的原野,伸张着杀人的毒焰;于是饥饿和死亡,像黑热病一样,在黄河的两岸传染!
啊,黄河!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你亲眼看见,这五千年来的古国遭受过多少灾难!
长诗《黄河颂》朗诵2
英雄的故事,像黄河怒涛,山岳般地壮烈!啊,黄河!你可曾听见在你的身旁响彻了胜利的凯歌?你可曾看见祖国的铁军在敌人后方布成了地网天罗?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你奔流着,怒吼着,替法西斯的恶魔唱着灭亡的葬歌!你怒吼着,叫啸着,向着祖国的原野,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胜利的凯歌!
长诗《黄河颂》朗诵3
自古以来,在黄河边上展开了无数血战,让垒垒白骨堆满你的河身,殷殷鲜血染红你的河面!
但你从没有看见敌人的残暴如同今天这般;也从来没有看见黄帝的子孙像今天这样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黄河两岸,游击兵团,野战兵团,星罗棋布,
散布在敌人后面;在万山丛中,在青纱帐里,展开了英勇血战!啊,黄河!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古往今来,在你的身边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但是,你从不曾看见四万万同胞像今天这样团结得如钢似铁;千百万民族英雄,为了保卫祖国洒尽他们的热血;
长诗《黄河颂》朗诵4毛主席书法欣赏1 坚持抗战,坚持统一战线,
坚持持久战,最后胜利必然是
中国的。
(为延安《解放》周刊纪念抗战
一周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周年专刊题
一九三八年)毛主席书法欣赏2精神一到,何事不成。抗日战争中人人努
力,个个奋进,打上十年八年,没有不能
胜利的道理 (为蒋灿题 一九三九年七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