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模拟试卷语文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模拟试卷语文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8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9 21:20: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模拟试卷语文卷
卷面书写等级______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测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卷与试题卷。
2.所有答案都必须做在答题卷相应位置上,请注意试题序号和答题序号相对应,直接做在试题卷上无效。
3.请在答题卷上写明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及座位号。
4.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1.任选一首诗默写。
2.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
过年,过的是浓浓的亲情。屋外天寒地冻,zhái yuàn( ▲ )里热气蒸腾、温暖如春。Jīng lì( ▲ )了一年奔波的家人,都从五湖四海huì jí( ▲ )一处。从正月初一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五,大家都放下了心里的chóu yuàn( ▲ ),围坐在一起,温着酒,吃着菜,聊着家长里短。窗外的烟花爆竹声duàn duàn xù xù( ▲ ),不绝于耳。孩子们走街串巷,xuān nào( ▲ )声、笑声传遍邻里。整个村庄dàng yàng( ▲ )在一片喜庆中。
3.下面三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每组都有一个错误的,请把它选出来。
A. 笨拙(zhuō) B. 豁开(huò) C.迷蒙(méng) D.惟妙惟肖(xiào) ( ▲ )
A. 提供(gōng) B.烹调(pēng) C. 政府(zhèn) D.迥然不同(jiǒng)( ▲ )
A.入场券( juàn) B.摇曳(yè) C. 旗帜(zhì) D.叱咤风云(zhà) ( ▲ )
4.下面三组词语,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把它选出来。
(1)A.嘟囔 B.拥戴 C.报怨 D.自作自受 ( ▲ )
(2)A.慷慨 B.制服 C.缝隙 D.忘乎所已 ( ▲ )
(3)A.骤然 B.撒脱 C.悬崖 D.斩钉截铁 ( ▲ )
5.下列加点字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 )
A.书戴嵩画牛 一日曝书画 B.冀复得兔 终身不复鼓琴
C.今乃掉尾而斗 家祭无忘告乃翁 D. 少选之间 少壮不努力
6.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读书时要根据阅读目的,有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读书方法。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跳读。
B.《开国大典》在描写阅兵式的场面时,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从整体和局部两个角度描写了部队的风采。
C.“唱红脸”是指在传统戏曲中勾画红色脸谱扮演反面角色,比喻在解决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当严厉或令人讨厌的角色。
D.《穷人》借环境描写来突显桑娜的人物形象。读小说时,关注小说的环境描写有利于理解人物形象。
7.下面标题与拟题方法对应准确的一项是( ▲ )
A.《灯光》--用文章线索拟题 B.《宇宙生命之谜》--用主要事件拟题
C.《夏天里的成长》--用人物语言拟题 D.《三黑和土地》--用文中人名拟题
8.概括这段话的主要内容,下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坐在电脑前,鼠标轻轻一点,世界近在眼前。优雅的音乐、网上聊天使我们放松心情;奇闻轶事、大好河山使我们大开眼界,不出门便了解世界;搞笑的视频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了几分乐趣;网上购物、读书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便捷……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使我们乐在其中!
A.网络使我们放松心情。 B.网络让我们大开眼界。
C.网络使我们生活便捷。 D.网络融入我们的生活。
按要求写句子。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为强化大家的环保意识,请你以“水、空气、动物、土地”中的一个为对象,拟一条环保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喝茶能提神,在茶香中还可以平复心情。”妈妈对我说。(改为不用“说”来表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回忆自己所学的内容,再填空。
(1)脍炙人口的诗文中有许多成语:红军不怕远征难,____▲____只等闲;等闲识得东风面,____▲____总是春;《伯牙鼓琴》里的“巍巍乎若太山”和“汤汤乎若流水”也被后人概括为____▲____,用来比喻乐曲高妙。
(2)有画面的诗句,可以通过想象来体会。如读到“____▲____,____▲____”时,脑海里会浮现出江南春天的美景;读到“____▲____,____▲____”时,会想象黄河从远方蜿蜒奔腾而来的画面。
(3)2020年6月,加勒万河谷,外军悍然越线挑衅,中方前往现地交涉的五位戍边将士和他们进行了殊死搏斗。他们印证了曹植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他们用生命告诉我们“祖宗疆土,____▲____,不可以尺寸与人”。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
(一)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
夫①学者所以求益②耳。见人读数十卷书,便自高达,凌乎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鸮③。如此以学自损,不如无学也。
【注释】①夫:句首发语词。②益:长进。③鸱鸮:一种鸟。古人认为是恶鸟。
11.文章是如何一步步得出“以学自损 不如无学”的结论的?请根据短文填写图表:
(二)神舟十二号安全返回
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在太空工作出差90天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
【材料一】返回地面需要完成几步?
神舟载人飞船包括轨道舱、推进舱和返回舱3部分。
飞船返回过程中,首先与轨道舱分离,之后返回舱和推进舱利用反推减速,改变飞船姿态,进入返回地球的弹道,通过姿态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返回落点范围。
之后,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返回舱带着3名航天员返回地面。
飞船再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速度太快,与大气产生剧烈摩擦,变成了闪光的火球,周围产生等离子气体层,导致电磁波被屏蔽,形成“黑障”,使返回舱暂时与地面失去联系。 直到距离地表高度约40千米处时“黑障”消失,返回舱与地面的联系可再次恢复。
紧接着,就是回收着陆阶段。
当返回舱距离地球约10公里时,开始回收着陆作业,打开降落伞,抛掉返回舱的防热底,在距离地面1米左右时,反推发动机点火,确保返回舱软着陆,最大程度确保航天员安全。
【材料二】为什么选择首次回收飞船的东风着陆场?
返回舱安全着陆东风着陆场后,其标位系统开始工作,指示自己所在位置,以使搜索救援系统及时发现目标,东风着陆场的搜救人员会按要求到达着陆位置,回收返回舱,医保人员会协助航天员出舱,并及时完成身体检测,确保航天员安全。
之所以降落在东风着陆场,是因为东风着陆场的面积差不多是四子王旗着陆场的10倍,在攻克了沙漠搜救技术后,东风着陆场具有地广人稀的优势,安全系数更高。
东风着陆场系统,已完成了三次全系统搜索回收综合演练,并开展了多次针对着陆区域复杂特殊地形的搜救、野外生存等训练。
【材料三】回来后还要被隔离吗?
航天员返回后感受最明显的就是长期失重环境带来的不适应,航天员中心更有针对性地为航天员准备了恢复计划。
第一阶段:医学隔离期
大概三周到四周,参照三级隔离制度,航天员与外界基本隔绝。
航天员会得到充分的休息和膳食营养,然后才能适度地活动一些上肢促进体液的再分布,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并进行相关的理疗保健和身心调养。
航天员需再适应地球重力环境,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航天员还会接受按摩或一些渐进式的运动等方式以恢复身心状态。
第二阶段:医学疗养期
这个阶段将维持大约20天至30天。
航天员将入住天气好、空气好的疗养院,在继续恢复健康的同时逐渐增加活动量。
第三阶段:恢复疗养期
这个阶段大约3个月。
航天员各项生理参数将被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如果3个月后航天员身体情况良好,就要开始正常的日常训练。
12.阅读短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飞船返回过程中,需要通过姿态调整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返回落点范围。 ( ▲ )
(2)飞船返回时进入“黑障”,将无法与地面联系,直到距离大气层约40千米处时“黑障”消失,又可恢复联系。 ( ▲ )
(3)选择东风着陆场的一个原因是该着陆场已完成了三次全系统搜索回收神舟飞船,安全系数更高。 ( ▲ )
(4)航天员身处太空,那里没有新冠病毒,所以返回后不需要医学隔离。 ( ▲ )
13.文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___▲___的说明方法,说明了东风着陆场___▲___的特点。
14.说明文追求严谨真实,【材料一】中加点字“约”“左右”的表述却模棱两可,是否不符合说明文的要求?说说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1) 如果要完成“说说航天员的身体是如何逐步再适应地球重力环境的”这个任务,我会着重阅读材料__▲__,并能提取关键信息完成下表。
阶段 时间 调节方式 调节目的
医学隔离期 约3周到4周 充分的休息和膳食营养; ( ▲ ); 理疗保健和身心调养; 按摩或一些渐进式的运动。 促进体液的再分布; ( ▲ ); ( ▲ ); 提高立位耐力,消除飞行后疲劳。
医学疗养期 大约20天至30天 入住天气好、空气好的疗养院; 逐渐增加活动量。 ( ▲ )
恢复疗养期 约3个月 / 各项生理参数将被恢复到飞行前的状态。
阅读任务,完成下面练习。
①如果要完成“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从太空到落地的完整过程是怎样的?”这个任务,我们需要联读哪几则材料( ▲ )(多选)
A.【材料一】 B.【材料二】 C.【材料三】
②请阅读你所选的材料,用简短的语言回答这个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人生的重量
①国贸大厦负二层的溜冰场上,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在溜冰场上自如地滑行。他戴着耳机,不时侧身单腿直滑,娴熟的步伐及那头花白的头发引来众人注目。
②有人拿着相机录下这个场景,发了朋友圈。视频慢镜头中的他微闭双眼,张开双臂,无声地滑翔、旋转,像一只刚刚从暴风眼里穿过的海燕。他陶醉在这片冰的世界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缓缓绽放的笑容,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天真,脸上淡淡的悲伤中还透露出感受着生命活力的欣喜。
③老人年轻那会儿就爱滑冰。有一天,他遇到人生中的一件大事。那天,他和往常一样下班回家,打算吃完饭带儿子去溜冰场玩。但等着他的是怎么也唤不醒的儿子,那个天真可爱的孩子紧闭双眼躺在冰凉的地板上,比地板更凉的是孩子的身体——刚过15岁生日的儿子因先天性心脏病突发,已离开了人世。他不能接受这个事实,身高快赶上父亲的活泼开朗的孩子怎么说没了就没了呢?他一度想追随儿子一走了之。但最终,他放弃了这个想法,选择努力、认真地活下去。不是说这世上只要有人念想着,逝去的人就不会离去吗?那就好好地活着,为了儿子——他在,儿子就在。
④可是,他对生活的留恋与期盼都被儿子带走了。
⑤日子拖着他那副硕大的身躯缓缓向前,太沉重了,有时他都嫌弃自己的肉身是如此累赘。他总是想,儿子摆脱了那副有着先天残缺的身体,现在大概自由了吧,身轻如燕了吧。但他呢?还要如此沉重地挨过多少个日日夜夜呢?
⑥有一天,他呆滞的眼神扫过屋角的冰鞋,眼里有了多日以来的第一点光亮。那双曾经每天被他擦拭得亮闪闪的冰刀如今斑痕点点。他试着穿上冰鞋,扶着栏杆,一步步地滑行。慢慢地,他张开双臂,双脚蹬着冰面,他滑起来了,不,他飞起来了。那一刻,他似乎也身轻如燕了,他从命运那双想要将他躁躏至死的巨手中摆脱出来了——只要在冰上,悲伤就追不上他。滑起来的时候,风声呼啸而过,好像在提醒他身体的存在。他戴上那副从不离身的旧耳机,隔开风声人声,隔开世事苍凉。那一刻,他的世界是轻盈的、欢欣的。他带着对孩子的爱,重新爱上滑冰,爱上生活。
⑦他从这一年滑向下一年,将悲伤与时间都甩在了身后。在冰场每年举办的邀请赛上,他总是拿下65岁以上年龄组的第一名,因为65岁的组里只有他一个人参赛,没有人和他争。他昂头说这句时,有点调侃也有点骄傲,还有一些小小的落寞。
⑧他现在常说的一句话是:“我这个动作(正在学习的动作)要能成,可就太幸福了。”滑冰,让他重新有了感知幸福的能力,不,也许这种感知力比从前更强了。因为失去过的人,才知道眼下拥有的一切多重要。
16.阅读短文,完成以下练习。
(1)文章开头和结尾记叙的是___▲___(A.过去,B.现在)发生的事,中间的主体部分记叙的是___▲___(A.过去,B.现在)发生的事,我们把这样的记叙手法称为___▲___。
(2)这样的记叙手法有什么好处?( ▲ )
A.首尾呼应 B.串联全文 C.设置悬念
17. 阅读第③-⑧自然段,梳理情节,完成表格。
18.读下面的语句,完成练习。
句①:他戴着耳机,不时侧身单腿直滑,娴熟的步伐及那头花白的头发引来众人注目。
句②:他陶醉在这片冰的世界里,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缓缓绽放的笑容,有着和年龄不相称的天真,脸上淡淡的悲伤中还透露出感受着生命活力的欣喜。
句③:他试着穿上冰鞋,扶着栏杆,一步步地滑行。慢慢地,他张开双臂,双脚蹬着冰面,他滑起来了,不,他飞起来了。
句①主要描写了老人的___▲___和___▲___,表现了老人 ___▲___特点。
句②是描写了老人的___▲___,从中可以体会到老人是个___▲___的人。
(3)句③是抓住老人的___▲___来写,描写了老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文中画“______”的部分,这两处都有“身轻如燕”这个词语,但代表的含义不同:第一处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处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本文的题目“人生的重量”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
这个冬日充满了“温暖”。医护人员奋斗在抗疫一线,让我们享受健康的温暖;外卖小哥英勇挽救轻生女子,让我们感受生命的温暖;务工人员带宠物一起返乡,让我们体会陪伴的温暖……你的冬日有过温暖的经历吗?请以“温暖”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
重点部分写具体;
融入自己的感情;
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写完后读一读,能用规范的修改符号进行恰当的修改。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模拟试卷语文卷
答题纸
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六年级模拟试卷语文卷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
一、积累与运用 (35点)
1.(3点)(书写正确1点,书写端正1点,格式符合要求1点)
2.(8点)(错一字扣0.5点)
宅院 经历 汇集 愁怨 断断续续 喧闹 荡漾
3.(3点)
B C A
(3点)
A D B
5-8(4点)
B C A D
9.(4点)
(1)略
(2)“喝茶能提神,在茶香里还可以平复心情。”妈妈告诉我。(合理即可)
10.(10分,每空为1点,有1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
万水千山 万紫千红 高山流水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当以死守
二、阅读理解 (35点)
11.(2点)
便自高达,凌乎长者,轻慢同列;人疾之如仇敌,恶之如鸱鸮
12-15.(17点)
12.√ × × ×(4点)
13.作比较 面积大(2点)
14.符合说明文的要求。“约”“左右”都表示不确定,说明是返回舱距离地球大概10公里和距离地面大概1米的情况,若删去这两个词则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的严谨。(3点。回答符合要求得1分,理由合理得2分)
15.(8分)
(1)三(1点)
适度的上肢活动;
改善心血管调节功能;
提高心血管系统和支持运动器官功能;
继续恢复健康。(4点,每点1分)
(2)AB(1分)
神舟飞船与轨道舱分离,调整姿态,进入地球弹道,再与推进舱分离,进入大气层,突破“黑障”后软着陆,搜救人员回收返回舱。(2分)
16-20(16点)
16. B A 倒叙 A (2点)
17. 重拾滑冰 滑冰获奖 悲痛 欢欣 (共2点,每空0.5点,意思接近即可)
18.(7点)
(1)动作 外貌,年老但滑冰技术娴熟。
(2)神态,热爱生命。
(3)动作,重新爱上滑冰的过程
19.(2点)
儿子去世后没有残体的束缚,灵魂自由了;老人从失去儿子的悲伤中释怀了
20.(3点)
人生中遇到的困难要学会释怀,不要任由其成为自己过重的负担。(结合生活实际作答)
基础知识:共35点,29—35点为优秀,21—28.5点为合格,21点以下为待合格
阅读理解:共35点,28—35点为优秀,21—27.5点为合格,21点以下为待合格
习作表达:共30点
优秀(27—30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事例具体,详略得当,语句通顺,400字以上,错别字1-3个。
合格(18—26点):能围绕中心从不同的方面或选择不同的事例写,事例基本具体,语句基本通顺,350字左右,错别字4-8个。
待合格(18点以下):没有围绕中心来写,事情写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字数明显不足,错别字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