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
四年级 语文试卷 卷面书写等级
等级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积累与运用
请按照要求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横线上。要求:字距要比行距小;字的大小要基本一致;两边留的空白大致相等。 (原创)
从那小小的玻璃,你会看见雨脚在那里卜落卜落跳,你会看见带子似的闪电一瞥;你想象到这雨,这风,这雷,这电,怎样猛厉地扫荡了这世界。
读语段,根据拼音写词语。(原创)
世界上最xìng fú( )的事,莫过于为理想 奋 。3月4日,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正式举行,在会徽展示环节中,73岁的夏伯渝jiàn xíng( )理想的事迹让所有国人为之动容。1975年,夏伯渝首次攀登珠峰,由于把装备让给队友,双脚却失去了jiàn kāng( ),无缘登顶。之后,他nǔ lì( )挑战极限,终于在2018年成为中国第一个依靠假肢登上珠峰的人。这股钻劲儿鼓励了chéng qiān shàng wàn( )的中国人。在不到十天的冬残奥会上,赛场内外的拼搏、祝福与感动也shǐ zhōng( )环绕在残奥参与者们的心中。
三、选择题。
1.下面每道小题中,都有一个字的读音是有错误的,请打“√”。(原创)
(1)A.绮(qǐ)丽 B.挣扎(zhá) C.欺侮(fu) D.枝折(shé)花落
(2)A.枪栓(shuān) B.刹(chà)那 C.解剖(pō) D.供(gōng)养不周
(3)A.抡(lūn)拳 B.亲昵(nì) C.嘴唇(chún)D.一声不吭(kēn)
2.下面三组词语中,每组都有一个词语含有错别字,请圈出错别字,把正确的写在括号里。 (原创)
(1)A. 即将 B. 警戒 C.拂拭 D.歌声潦亮 ( )
(2)A. 藤箩 B. 妨碍 C.帐子 D.分辨是非 ( )
(3)A. 甜蜜 B. 迟纯 C.发愣 D.一丝不苟 ( )
3. 根据下面的描述,选择最恰当的一项填入括号中。 (原创)
(1)从那块琥珀,我们可以( )发生在几万年前的故事的详细情形。
A. 猜测 B. 推测 C. 猜想 D. 预测
(2)奶奶不慎摔断了大腿骨,被送进了手术室,我在手术室外( )(原创)
A. 心急如焚 B. 局促不安 C. 迫不及待 D. 伤心欲绝
4.下列句子中,冒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改编)
A.好一派丰收的景象:稻田像铺了地的金子,棉花咧开了嘴,高粱笑弯了腰。
B. 绝大多数人认为:昆虫度过了严寒的冬季,到了春天,就会苏醒过来。
C. 多少种绿颜色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
D. 小丽是个细心的孩子:瞧,她写完作文,连标点符号都要检查两遍。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原创)
A. 运动会上,小明一路飞奔,扬长而去,最终获得了金牌。
B. 妈妈就像一只纸老虎,只要我考试考砸了,总是会严厉地批评教育我。
C. 每当我伤心难过时,好朋友丽丽的慰藉总是让我备受鼓舞。
D.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萧山区2021年的经济仍平稳发展,成为杭州经济的千里马。
6.祖国的山川湖海是一道道独特的风景线,结合课文内容,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改编)
A.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中描绘了江南乡村夏日的美景。
B. 《天窗》告诉读者:天窗能带来快乐,根本原因是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
C. 《海上日出》中,巴金爷爷依次描写晴朗天气的日出和天边有云情况下的日出,从而表达了对日出这一自然奇观的喜爱之情。
D. 《白桦》诗人叶赛宁描写了家乡景色之美,表达了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四、根据要求写句子。 (原创)
1.体会例句加点部分表达的情感,照样子改写句子。
例: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身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他跑得真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仿照例句,用一组连续的动作将下面的情景写具体。
例:他勇敢地抓住窗框,两只脚有力地蹬着车厢,攀上了窗口。
傍晚,放学铃响起,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下面这段话有两处错误,请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这段话。(原创)
说起成长,小时候的情景就像放电影一样,一暮暮地出现在我眼前,我始终一直记得爸爸对我说的话:“只有脚踏实地,你才会增长知识,收获成功。”
六、根据语境填空或选择。 (原创)
1.诗能洗涤人的心灵。正如艾青说:“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如歌,“最喜小儿亡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唱出了儿童天真烂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片冰心在玉壶”唱出了志士的高洁正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犹有花枝俏”唱出了革命者的坚贞不屈……让我们浸润在诗歌的海洋中,在诗中成长。
2.苦难是一种修行,逆境是一种沉淀。遇到挫折,我们“不怨天,______________”
总以“天行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勉励自己永不言弃。
3.袁隆平爷爷所研发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人类生存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甘于奉献,淡泊名利的品质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正如以下诗句所言:( )
A.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B.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等级
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三个材料,完成练习。
纸 船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地每天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它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它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1.读诗歌,诗人冰心叠成的小船儿被抛到海里后,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她还是不断地叠着,希望纸船流到一个她想要它到的地方去。 (原创)
2.诗歌饱含着情感。这首诗歌与我们所学的短诗《繁星七一》《繁星一五九》在情感上的相同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是从诗中的哪个句子感受到的?请用“___________”把句子画下来。 (原创)
(二)昆虫的“鼻子”——触角
①古代流传过这样一个有趣的故事:秦朝灭亡后,楚汉相争,刘邦节节胜利,项羽步步败退,一直被逼到乌江边,项羽在江边看到由无数蚂蚁麋集而成的六个大字:“霸王自刎乌江”,以为蚂蚁代表了天意,于是拔剑自刎身亡。
②其实哪有什么天意啊,这只不过是刘邦手下足智多谋的军师张良所施的小计!张良算计着项羽必定要退到乌江,便事先派人用蜜糖水在江边写了六个大字,引来了无数的蚂蚁在字迹上吃糖,鲁莽的项羽果然上了当。
③蚂蚁怎么会知道江边有蜜糖吃呢 这全凭着它头上长的两个小“犄角”——触角!我们知道,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只是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而已。就拿我们常见的昆虫触角的形态来吧:蟋蟀的触角像一簇小胡子;蝴蝶的触角像两个小鼓槌;白蚁的触角像一串念珠;苍蝇的触角像多芒的小麦穗;而蛾子的触角则像一片小小的羽毛。
④形形色色的昆虫触角虽然很不起眼,却在昆虫的生活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例如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蚂蚁的麇集、苍蝇的逐臭等现象,无一不是依靠触角的作用。触角就是昆虫灵敏的“鼻子”。
⑤触角为什么能闻到气味呢 原来触角上分布着许许多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据动物学家研究,蜂王的每个触角上有2000多个嗅觉器,工蜂有6000多个,雄蜂有3000多个;雄金龟子的每个触角上有40000多个嗅觉器……昆虫的嗅觉器如此之多,难怪昆虫的触角要比人的鼻子灵敏亿万倍啊!
⑥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像蟑螂,如果你在它探头探脑觅食时,轻轻地碰一下它那细长的触角,它便会立即逃掉;雄蚊子凭着触角,能听到雌蚊子发出的营营声,找到雌蚊子在哪里呼唤;水中生活的仰泳蜻蜓用触角来平衡身体;水龟虫则用触角来帮助呼吸……看来,昆虫小小的触角里大有学问啊!
根据文意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原创)
(1)昆虫头上都长着触角,不同种类的昆虫有着不同形态的触角。 ( )
(2)蝴蝶的聚会、蜜蜂的采蜜、苍蝇的逐臭都需要依靠触角。 ( )
(3)蟑螂觅食时,若碰到它的触角,它会立即逃掉,因为触角有嗅觉功能。( )2.选择题。 (改编)
(1)短文开头讲“霸王自刎乌江”的故事的目的是 ( )
A.引出文章说明对象,让读者一目了然 B.表现张良的足智多谋
C. 增强文章趣味性,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D.说明失败自有天意
(2)这篇短文主要从______________两个方面来写昆虫的触角的嗅觉功能。 ( )
A.触角的形态和嗅觉器 B.触角的作用和触觉器
C. 触角的形态和触角灵敏的原因 D.触角的作用和触角灵敏的原因
3.文中第⑤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两种说明方法,是为了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中第⑥自然段运用了_______________的说明方法,又向读者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创)
4.读了文章的题目,你会提出一个什么问题?你又是怎么理解的? (原创)
我的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手掌里的清凉
①树阴下,有一大一小两个孩子,大的约七岁,小的看来不到三岁。树下有几个用砖块砌起的墩子,大的孩子以砖墩当桌子趴在上面做作业,小的也拿了一截铅笔在一张纸上胡乱画着。
②他们是兄弟俩,大的孩子放了暑假,从农村到这座城市打工的父母便把兄弟俩从家里接来,与他们团聚一些时日。
③风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特别爱恶作剧,越是酷热,它越是要把自己藏起来。弟弟
大约是受不了那酷热,抓耳挠腮的,满脸通红,有汗水从腮上掉了下来。这时,哥哥好像变戏法一样,从树桠上拿出一把扇子。确切地说,那不是扇子,只是一小块三夹板,拿绳子绑上了一根小木棍做柄。哥哥捏着那柄一个劲地给弟弟扇着。
④哥哥扇起的风,将砖墩上的灰尘搅起,在树叶缝隙筛落的阳光的照射下,就像一绺绺舞动的火。热热的风让兄弟俩感觉不到一丝凉快。这时,哥哥两眼直直地从街的缺口处望过去,他渴望有风吹过来,可是没有。
⑤哥哥显得非常失落。他下意识地四处瞅着,眼光突然就落到了一个地方,那多么像一块侧立起来的池子。也许他思绪的鱼儿已游回到了家乡,他家门前有一块池塘,不管多热的天,只要坐在池塘边树下的青石墩上,将双脚伸到水里,就会有一股透心的凉从脚下一直凉到头顶。
⑥哥哥来到了那“侧起的池子”前,他是认识的,那是一块玻璃。下面是墙砖,玻璃有些高,他踮了踮脚,仍然够不着那玻璃。随之,他“吭哧吭哧”地搬来几块砖头,顺着墙根码起来,站在砖头上,他这下能够着了。他将双手贴在玻璃上,感觉到了阵阵凉意。
⑦这时,他突然想起什么,赶紧将弟弟抱了过来。他要抱着弟弟站到那码好的砖头上,可就是上不去。努力几次后,他放弃了——因为他明白,凭着自己的力量,是不能抱着弟弟上到砖头上去的。
⑧他想了想,将弟弟抱回到树阴下,把自己的双手在玻璃上贴了一会儿,然后赶紧去握住弟弟的手。几乎在两个多小时里,哥哥就一直重复着这样的动作。
⑨直到快中午了,在工地上做饭的母亲来叫兄弟俩去吃饭,哥哥的这一动作才停止。妈妈问哥哥:“孩子,你为什么要这样做呢?”哥哥说:“我不能让弟弟热着,再说弟弟要是热得哭了起来,会影响爸爸妈妈工作的。”妈妈的两眼不禁红了,可哥哥似乎没有看到妈妈的表情,只顾高兴地说下去,“妈妈,我知道阴处的玻璃会是凉的,想不到城里的玻璃会这么凉。”哥哥一边说,一边拉着弟弟的小手,脸上露出稚气又兴奋的神色。
⑩妈妈本想告诉儿子:这玻璃之所以会这样凉,是因为玻璃后面的屋子里有大功率的空调。可妈妈没有说,她相信能将一手清凉传递给弟弟、心中想的是让爸爸妈妈安心工作的孩子,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
1.本文以“手掌里的清凉”为题,你觉得最主要的原因是( ) (原创)
A.文章以“手掌里的清凉”为线索,展开故事内容的叙述。
B.题目揭示了文章主旨,由手掌上传递的清凉来体现哥哥对弟弟的关爱。
C.题目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并且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
2.品析句段,填空或选择。 (原创)
(1)第⑧自然段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从____________、贴、____________这些词中可以感受到哥哥当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⑨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描写和____________描写,从“脸上露出稚气又兴奋的神色”可以体会到(A.哥哥因为给弟弟带来凉爽的开心与满足;B.哥哥受到妈妈表扬的开心与自豪;C.哥哥帮妈妈分担压力后内心的成就感)
3.文章中的一些关键语句,能够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帮助我们感受主人公的精神品质,请补全第③自然段的批注,并仿照所给批注,完成第⑥自然段中画波浪线句子的批注。
4.快速阅读文章,根据故事的发展顺序梳理短文,以小标题的形式填写下图。(原创)
5.第⑩自然段中妈妈相信“无论将来的日子过得如何,他都是人间最富有的”,对这
句话的理解,以下内容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因为哥哥对身边的人有爱心,这种善良的品质让他心灵富足。
B.从哥哥不断用手把清凉传递给弟弟的事,可以看出他做事有毅力,精神可贵。
C.哥哥遇到事情,善于动脑筋解决问题,即使走上社会也不会吃亏。
D.哥哥体谅父母,会从他人角度考虑问题,这些品质让他在人生路上走得更远。
等级
习作表达
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点,在你的周围,肯定有值得夸赞的人。有的人乐于助人,有的人善于思考,还有的人擅长某一种技艺……
请你以“夸夸____________”为题,选取一两件关于他(她)的事例,运用恰当的人物描写手法,表现出人物的优点,表达出对他(她)的感情。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注意内容具体,富有真情实感,语句通顺,不少于350字。
萧山区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四年级语文)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积累运用(37点)
一、3点(书写正确1点,书写端正一点,格式符合要求1点)
二、6点(错一个字扣0.5点)
幸福 践行 健康 努力 成千上万 始终
三、14点(第1、2题分别为3点,第3—6题小题均为2点)
1.C C D 2.D 潦—嘹 A 箩—萝 B 纯—钝 3.B A 4.B 5.C 6.D
四、1. 照样子改写句子(2点,恰当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欣赏之情得1点,句子语意正确,表达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1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
2. 运用连续动作描写场景(2点,连续动作三个及以上得1点,句子语意正确,表达通顺,无错别字得1点,1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
五、
六、8点(第1、2题每空为1点,有1个错别字扣0.5点,扣完为止。第3题为2点,A)
第1题:朝向理想的勇气 溪头卧剥莲蓬 洛阳亲友如相问 已是悬崖百丈冰
第2题:不尤人 君子以自强不息
阅读理解(33点)
(一)(4点)
1. 舟中的窗里 船头
2.表达了诗人对母亲深深的思念,对母爱深深地依恋。
句子: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去! (二)(13点)
√ × √ (3点)
C D (2点)
列数字 作比较 昆虫的触角上分布着许多能辨别气味的嗅觉器,使嗅觉变得十分灵敏。(共3点,说明方法错别字扣0.5点。)
举例子 触角除了有嗅觉功能外,有的还具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共2点,说明方法错别字扣0.5点。)
我的问题:第6自然段的“有的”一词,能去掉吗?(1点,没有问号扣0.5点)
我的理解:我根据联系上下文,得知“有的”不能去掉,“有的”表明并不是所有的昆虫的触角都有触觉、听觉等功能,去掉的话就与事实不符,所以不能去掉。(2点,表达的内容1点,表述不完整的酌情扣点,标点,错别字1点)
(三)(16点)
1. B (2点)
2. 抱回 握住 急于想让弟弟凉快下来 (3点)
语言 神态 A (3点)
3.天气酷热(天气炎热) (1点)
从“吭哧吭哧”、“搬”、“够着”等词语中,充分感受到了哥哥搬砖的费力,
从中也可以看出哥哥的聪明,十分会想办法。 (2点)
4. 绑棍作扇子 抱弟站砖头 哥握弟弟手 (3点)
5. C (2点)
评分标准
基础知识:共37点,30-37点为优秀,22-29.5点为合格,22点以下为待合格。
阅读理解:共33点,27-33点为优秀,20-26.5点为合格,20点以下为待合格。
习作表达:共30点
优秀(27-30点):能围绕一个闪光点用一、两件事情写,事例具体,特点明显,能恰当运用人物的描写手法,情感真实,语句通顺,350字以上,错别字1-3个。
合格(18-26点):能围绕一个闪光点用一、两件事情写,事例基本清楚,特点基本呈现,语句基本通顺,350个字左右,错别字4-8个。
待合格(18点以下):没有写出人物的闪光点,事情写不清楚,语句不通顺,字数明显不足,错别字多。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