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19 22:19: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翡翠(fěi) 榛子(zhēn) 焖饭(mèn) 掺和(cān)
B.骡马(luó) 娴熟(xián) 唾沫(tuò) 僧人(sēng)
C.敦厚(dūn) 机杼(zhù) 正月(zhèng) 獠牙(liáo)
D.演绎(yí) 栖息(qī) 脱缰(jiāng) 万象更新(gēng)
2.下列文学作品与相关人物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鲁滨逊漂流记》——鲁滨逊、“星期五”
B.《骑鹅旅行记》——尼尔斯、蜥蜴比尔
C.《爱丽丝漫游奇境》——白兔先生、公爵夫人
D.《汤姆 索亚历险记》——波莉姨妈、乔埃 哈波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四字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每年四月洛阳都会举办牡丹文化节,五湖四海的游客纷至沓来,一起欣赏美丽的牡丹。
B.2020年10月14日火星“冲日”,天文爱好者们目不转睛地观测着这一天文奇观。
C.这位老人终于在临终前,回到了这片生他养他的土地,真是死得其所了。
D.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参演这部儿童电影的小演员们表现非常优秀。
4.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表示引用”的一项是(  )
A.荷兰有“欧洲花园”的美誉。
B.“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
C.他给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D.那些在科学领域有所建树的人,最后把“?”拉直变成“!”,找到真理。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父不在,乃呼儿 乃破琴绝弦
B.一人虽听之 虽与之俱学
C.故园无此声见 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D.为设果,果有杨梅 为是其智弗若与
6.下列句子中“等闲”的意思与“烈火焚烧若等闲”中“等闲”的意思相同的是    (填序号)
A.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二、填空题
7.结合语境,根据读音补充词语,并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
嫦娥揽月、祝融探火、羲和逐月……这些充满làng màn 诗意的名字,jì tuō 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数代航天人甘于jì mò ,wú jù 生死,将一个个bù kě sī yì 变成了现实。每个目标的实现都令中华儿女rè xuè fèi téng 。
8.结合语境,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古人常常面临分别,留下了许多千古佳句。李白送孟浩然时伫立江边,久久凝望:“ ,唯见长江天际流。”汪伦送李白则载歌载舞:“李白乘舟将欲行,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以酒相送:“ ,西出阳关无故人。”高适在《别董大》则说:“ , 。”豁达开朗,劝慰勉励,溢于言表。
(2)诗中景物常寄托情思。“柳”在送别时有“留”意,如《采薇》“昔我往矣, 。”“月”则代表游子思乡怀远,如《十五夜望月》“ ,不知秋思落谁家。”“竹”象征坚韧不拔的品格,如《竹石》“ , 。”寄托了诗人不屈的高尚情操。
三、信息匹配
9.走进整本书阅读。
同学们在“悦读悦美”活动中撰写了读后感,选择书名补充到读后感的标题中。
《童年》 《鲁滨逊漂流记》 《十万个为什么》 《汤姆 索亚历险记》
《水浒传》 《爱的教育》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小英雄雨来》
(1)祸福相依,冷静面对——读 有感。
(2)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读 有感。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读 有感。
(4)从梁山好汉看世间沧桑——读 有感。
四、现代文阅读
10.阅读。
格兰物船长的儿女
【梗概】
①这个精彩的冒险故事是从一封求救信开始的。
②1864年7月26日,哥利纳帆爵士乘坐游轮“邓肯号”在海上航行,水手们从鲨鱼腹中意外发现了一只瓶子,瓶内有一封被水浸泡过的信件,经过仔细研究,哥利纳帆爵士认为这是失踪两年的格兰特船长的求救信。他请求英国政府派军舰去寻找这些遇难的船员,竟遭到了拒绝。哥利纳帆爵士很气愤,他找到格兰特的儿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亲自带队寻找格兰特船长。
③由于求救信中的字被腐蚀,只知道一个确切的信息:格兰特船长的船是在南纬37度线上沉海的,而不知道准确的失事地点。他们就在远近闻名而又粗心大意的法国地理学家巴加内尔的指导下,在南纬37度线上开始了一场环球之旅。
④随着巴加内尔一步步补全、研读残缺不全的信件,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越澳大利亚,深入新西兰岛屿,环绕了地球一周。他们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而又在地震、洪水和野兽的袭击下差点儿丢了性命。一路上险象环生,奇遇不断。在穿越澳洲大陆时,一行人还遭到了格兰特船长昔日的手下——流窜犯艾尔通的陷害,失去了财物和马匹,多亏哥利纳帆爵士的表兄麦克纳布斯少校明察秋毫,他们才渡过难关。
⑤但是,哥利纳帆爵士依然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万念俱灰的他命令将艾尔通放逐泰伯岛,准备返回苏格兰。没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在泰伯岛上,他们巧遇格兰特船长,亲人团聚,这次历时五个月的环球旅行终于胜利结束。
【节选】
①塔卡夫(向导)像野兽在笼子里一样,在院子里兜了一个圈子,然后突然跑到他的马(桃迦)跟前,马已急得不耐烦了。爵士看到他这样做,心里又悲痛又恐慌。
②“他要丢下我们了!”罗伯尔(格兰特船长的儿子)看见塔卡夫马上就要上马,便脱口叫起来。“他永远不会丢下我们!”爵士说。
③当塔卡夫揪住马鬃的时候,哥利纳帆用手一把抓住孩子的胳膊。
④“罗伯尔!我的孩子!你知道吗?他要为我们牺牲自己!他要向别处奔去,引狼群追他!”
⑤“塔卡夫啊!朋友!”罗伯尔扑到塔卡夫的脚前大叫。
⑥哥利纳帆和塔卡夫都想自己来引开狼群,谁都没有让步的意思。
⑦突然,塔卡夫被猛地推了一下,跌到旁边去了。桃迦蹦起来,前蹄悬空,急不可待地跳过了火线和一排狼尸,同时一个孩子的声音叫着:
⑧“原谅我,爵士!”
⑨说时迟,那时快,罗伯尔已经扒在马背上,抓住马鬃,消失在黑暗中。
⑩但是这叫声,就是在他身边的塔卡夫也听不见。一片骇人的咆哮同时爆发起来了。原来红狼一窝蜂似的涌去追那匹马,全体一致向西跑去,快得如同鬼影一般。
塔卡夫和哥利纳帆赶快追出院子。这时平原又恢复平静了,他们只隐约望见一条黑色的曲线远远地在夜色中移动着。哥利纳帆倒在地上,痛心疾首,他绝望了,紧握着两手。而塔卡夫却是另一种表情,他分明在微笑,和平时一样镇静。
“桃迦,好马!孩子,能干!一定得救!”他不断地说着,点头赞许。
即使塔卡夫有这样的信心,可怜的爵士还是急得要死,一直急到天亮。凌晨4点,东方渐渐泛白了,他们开始寻找罗伯尔。
(1)阅读《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梗概,获取信息。
①为营救格兰特船长提供重要线索的物件是 。
②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场 的营救之旅。
(2)请根据《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梗概梳理故事情节。
① →② →水手陷害,失去财务→③ →意外相逢,亲人团聚
(3)读文中划“ ”的句子,按要求填空。
划线句子是对红狼的① 描写。从“② 、快得如同鬼影一般”等短语可以看出红狼的③ 。通过对红狼的这一描写,从侧面表现出罗伯尔④ 的优秀品质。
(4)阅读下面《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目录示意图(部分),完成题目。
①发现求救信 ②空降的神秘人物 ③万兽逃离 ④消失的罗伯尔 ⑤逃离狼群 ⑥洪荒聚后惨别离 ⑦船长有了消息 ⑧冒险横穿澳大利亚 ……
(1)文段中节选的内容可能是所列目录中第 章的内容。
(2)读了上面故事梗概与节选内容,你还想读第 章,因为
阅读。
昙花终于怒放
①我爱昙花。
②三年前的春天,朋友送给我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
③不久,我便依照朋友的叮嘱,把这株昙花移植到花盆里,天天浇水,日日松土,不时除草,但由于光照不足,昙花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差不多长高了三倍。时间久了,我的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她终是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④今年中秋佳节将临的前几天,我突然发现最长的那枝已冒出小蕾来,每隔一天就大了许多,如小型的佛手。农历八月十三日,我来到花架边观察,只见嫩绿的花苞低首含羞,微启小口。我立即预感到,今夜昙花终于要怒放了。大约到晚上九时,她便开始悄然开放。原先柔软下垂的筒状萼部,徐徐向上翘升,作白天鹅抬头状。花瓣随之缓缓展开,如玉女提裙起舞,清香阵阵,优美绝伦。啊,她就是“月下美人”啊!
⑤过去未见昙花开放,感到非常神秘,真想一睹其仙姿芳颜。以前看到的都只是画家笔下的清影和摄影家镜头下的清艳,见不到她的动态美姿,也闻不出她的清香。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
⑥这朵昙花,花冠硕大,高雅洁丽,雍容华贵,香气清新诱人。皓月当空,一家人在花架边,尽情欣赏“月下美人”,乃是今秋最美好的享受。
⑦种昙花三年,不开属自然,开了亦属自然,何必计较时间的迟早?里尔克说:“有何胜利可言,挺住就意味着一切。”此乃至理名言。她一年不开,两年不开,第三年终于怒放了。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就能开花结果。
⑧昙花的品性令人感慨,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
⑨我爱昙花。
11.联系全文可知,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在结构方面的作用是 ,在内容方面的作用是 。
12.伴随着昙花的生长,作者的心情也发生着变化。请从②﹣⑤自然段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并用文中词句填空。
——有点心急—— ——
13.读画“____”的句子,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    
A.作者发现昙花是因为光照不足才生长缓慢的,找到了原因心里就不那么着急了。
B.在作者看来,昙花终是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
C.昙花开放时是非常美丽的,为了欣赏到这难得一见的美景,再漫长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D.昙花的使命就是开花,只要坚持等待,就一定能等到结果,因此不用心急。
14.第⑧自然段从 和 两个方面介绍了昙花,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 之情。
15.作者从终于怒放的昙花中悟出了什么哲理?写出文中相关语句,并联系实际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
五、文言文阅读
16.阅读。
王育①苦学
王育少孤贫,为人佣,牧羊豕②,近学堂。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③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代育还羊豕,给其衣食,令育与其子同学。育遂博通经史,仕伪汉④,官至太傅。
(选文有删改)
【注释】①王育:东晋十六国时期的著名学者。②豕(shǐ):猪。③截蒲:截断水杨树枝条。④仕伪汉:在伪汉做官。伪汉,指东晋十六国时期我国北方的一个政权,与东晋对立,因作者以东晋为正统,故以“伪汉”称之。
(1)文中“育常有暇拾薪”中“暇”的意思是① ;据此,你可以猜测出词语“无暇顾及”的意思是② 。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闻而嘉之(赞许)
B.闻而嘉之(用鼻子嗅)
C.育遂博通经史(于是,就)
D.育将鬻己以偿(卖)
(3)用自己的话说说画线句子的意思。
(4)王育的“苦学”主要体现在① 、② 两件事上。
(5)下列不是郭子敬赞赏王育原因的一项是    
A.王育是个孤儿,家里很贫穷,小小年纪就给人放牧。
B.王育收集柴草,用卖柴草的钱,请人帮他抄书。
C.王育丢了牲畜,想卖身偿还雇主的损失。
D.王育学习刻苦,夜以继日地学习。
(6)你一定积累了许多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典故,这个故事让你想起了① 、② 等成语。你一定还积累了许多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比如:③ 。
(7)关于读书的诗句我们积累了很多,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读书感受的是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六、书面表达
17.快乐习作,妙笔生花。
孩子,时间的长河缓缓流过,现在的你即将毕业了,首先祝贺你。回忆往昔,回忆那些在一起的时光,不禁思绪万千:回忆与同学在一起的时光,精彩的瞬间仍印在脑海中;回忆与老师在一起的时光,一股莫名的感动会涌上心头;回忆与亲人一起的时光,温馨的画面定格在记忆中……请以“与你在一起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内容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2)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3)书写工整,不少于400字。
《小升初重难点检测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六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B B C B A D
1.B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
A.掺和(cān)——(chān);
C.正月(zhèng)——(zhēng);
D.演绎(yí)——(yì)。
故选B。
2.B
【详解】本题考查课外阅读理解。
B.蜥蜴比尔是《爱丽丝漫游奇境》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故选B。
3.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C.“死得其所”指死得有价值,有意义,多用于形容为正义事业而牺牲。这位老人临终前回到生他养他的土地,用“死得其所”不恰当,应该使用“落叶归根”。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
引号的用法有:①表示引用;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强调指出;④表示讽刺或否定。
A.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B.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引用。
C.文中的双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D.文中的双引号表示强调指出。
故选B。
5.A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B.之:奕秋的教导/代指认真学习的那个人;
C.故:故乡/缘故、缘由;
D.为:给/难道;
故选A。
6.D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辨析。
“烈火焚烧若等闲”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等闲:平常。
A.“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出自清代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意思是 如今轻易地变了心,你却反而说情人间就是容易变心的。等闲:轻易,随便。
B.“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写怀》。意思是要抓紧时间为国建功立业,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等闲:轻易,随便。
C.“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出自唐代刘禹锡的《竹枝词九首》。意思是总是怨恨人心比不了这江水,无缘无故也会平地掀起波澜。等闲:无端,平白无故。
D.“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七律·长征》。意思是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等闲:平常。
故选D。
7. 浪漫 寄托 寂寞 无惧 不可思议 热血沸腾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漫”“寂”“寞”“惧”“热”“沸”“腾”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8. 孤帆远影碧空尽 忽闻岸上踏歌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杨柳依依 今夜月明人尽望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识记和理解。
(1)“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出自高适的《别董大》,意思是不要担心前路茫茫没有知己,普天之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这句诗雄壮豪迈,全然不写千丝万缕的离愁别绪,而是满怀激情地鼓励友人踏上征途,迎接未来。
书写时注意“孤、影、踏、酒、愁”的正确写法。
(2)“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郑板桥的《竹石》,意思是竹子经历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仍然坚韧不拔,不管你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依然坚韧挺拔。句诗借物喻人,通过竹子的坚韧形象,赞美了那些在困境中依然坚守信念、不屈不挠的人们。
书写时注意“磨、劲”的正确写法。
9. 《鲁滨逊漂流记》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汤姆 索亚历险记》 《水浒传》
【详解】本题考查对经典名著的熟记。
《童年》高尔基的著作,书中形象地描绘了主人公阿廖沙悲惨的童年。
《鲁滨逊漂流记》美国青年鲁滨孙由于所乘坐的货船在海上沉没,孤身一人流落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岛上,开始为生存而奋斗,在逆境中学会克服困难,
《十万个为什么》是一部有许多科学知识的科普读物,里面的知识包罗万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科学、地理、动物、植物。
《汤姆 索亚历险记》美国小说家马克·吐温的作品,小说描写主人公天真活泼、敢于探险、追求自由,不堪忍受束缚及枯燥乏味的生活,幻想干一番英雄事业。
《水浒传》全书围绕“官逼民反”这一线索展开情节,表现了一群不堪暴政欺压的“好汉”揭竿而起,聚义水泊梁山,直至接受招安致使起义失败的全过程。
《爱的教育》意大利小说家亚米契斯的短篇小说,通过一个小学三年级学生,用日记形式叙述小学生们在一年中学习和生活的情况。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瑞典女作家塞尔玛·拉格洛夫的童话作品,作者运用幽默生动的笔调为孩子们描绘瑞典一幅幅气象万千的美丽图画,并通过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对瑞典的地理和地貌、动物、植物、文化古迹、内地居民和偏僻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与风俗习惯进行了真实的记录,融文艺性、知识性、科学性于一体。
《小英雄雨来》讲述雨来聪明勇敢应对日本人的英雄事迹。
(1)祸福相依,冷静面对是指读《鲁滨逊漂流记》作品的感受。
(2)不同视角下的瑞典百科全书是指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作品的感受。
(3)成长中少不了冒险精神是指读《汤姆 索亚历险记》作品的感受。
(4)从梁山好汉看世间沧桑是指读《水浒传》作品的感受。
10.(1) 瓶内一封被水浸泡过的信件 漫长、险象环生、奇遇不断
(2) 偶得信件,决定营救 不知地点,开始环球 险象环生,奇遇不断
(3) 动作 一窝蜂似的涌去 凶猛迅急 勇敢
(4) ⑤ 七 这一章很可能揭示了关于格兰特船长的关键信息,这将直接影响整个故事的走向。作为读者,我们渴望了解这位神秘船长的下落,以及他的家人和朋友将如何继续他们的搜救任务。
【详解】(1)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由文章【梗概】中第③自然段“由于求救信中的字被腐蚀,只知道一个确切的信息:格兰特船长的船是在南纬37度线上沉海的,而不知道准确的失事地点”可知,为营救格兰特船长提供重要线索的物件是一封残缺不全的求救信。文中提到他们在寻找格兰特船长的过程中,由文章【梗概】中第④自然段“随着巴加内尔一步步补全、研读残缺不全的信件,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越澳大利亚,深入新西兰岛屿,环绕了地球一周。他们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而又在地震、洪水和野兽的袭击下差点儿丢了性命。”可知,要在南纬 37 度线上环球旅行,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越澳大利亚,深入新西兰岛屿,遭遇了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等重重困难,还在地震、洪水和野兽的袭击下差点儿丢了性命,甚至遭到了艾尔通的陷害。这些都表明这次营救之旅充满了各种危险和挑战,不是一帆风顺的。
(2)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故事开始于哥利纳帆爵士发现求救信,文章【梗概】中第②自然段“哥利纳帆爵士很气愤,他找到格兰特的儿女,组织了一支探险队,亲自带队寻找格兰特船长。”然后组织了探险队去寻找格兰特船长,这是“偶得信件,决定救援”。之后他们在南纬 37 度线上开始环球之旅,文章【梗概】中第④自然段“随着巴加内尔一步步补全、研读残缺不全的信件,他们穿过南美洲的草原,横越澳大利亚,深入新西兰岛屿,环绕了地球一周。他们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而又在地震、洪水和野兽的袭击下差点儿丢了性命。一路上险象环生,奇遇不断。”期间经历了登高山、爬冰川、过沼泽等危险,这是“环球旅行,险象环生”。一直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文章【梗概】中第⑤自然段“ 哥利纳帆爵士依然没有找到格兰特船长,万念俱灰的他命令将艾尔通放逐泰伯岛,准备返回苏格兰。”哥利纳帆爵士万念俱灰,准备返回苏格兰,这是“渡过难关,放逐水手”。
(3)本题考查的是分析人物形象。
通过对红狼“一窝蜂似的涌去追那匹马”“全体一致向西跑去”“快得如同鬼影一般”这样迅猛、疯狂的动作描写,展现出红狼的来势汹汹和极度危险。而在这样的危险情境下,罗伯尔勇敢地骑上马引开红狼,从而侧面烘托出罗伯尔的勇敢无畏。他敢于主动冒险,用自己的行动去保护其他人,这种勇敢的精神在红狼凶猛的衬托下更加凸显。
(4)本题考查的是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段节选的部分主要描述了众人遭遇红狼袭击,罗伯尔骑马引开狼群以帮助大家逃离的情节,重点在于“逃离狼群”的过程,与第5章“逃离狼群”的主题紧密相关。文中详细描写了狼群的凶猛以及众人在这一危机中的应对,充分展现了逃离的紧张和危险。例如:结合故事梗概,我还想读第8章,因为在故事梗概中提到他们在冒险过程中要横穿澳大利亚,而这一过程中必然会经历许多未知的挑战和精彩的情节,我很想知道他们具体会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危险,以及他们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并完成横穿澳大利亚这一艰难任务的。
11. 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 总结全文,点明主旨 12. 高兴极了 淡然了 欢喜欲狂 13.B 14. 品性 生命力 喜爱和赞美 15.作者从终于怒放的昙花中悟出的哲理是: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就能开花结果。
受到的启示是: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只求一瞬间的辉煌就满足了,就像我们学习知识,只要坚定目标,用对方法,坚持努力,就一定能学有所成。
【解析】11.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
结合第①自然段的句子“我爱昙花。”和结合第⑨自然段的句子“我爱昙花。”可知,这两个自然段都提到的内容是我爱昙花,在结构上的作用是首尾呼应,使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内容上直抒胸臆,表达了“我”对昙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总结全文,点明我对昙花的喜爱之情的文章主旨。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与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第②自然段的句子“三年前的春天,朋友送给我一株昙花苗,种在白瓷壶里,枝叶铁青如剑,精心系上的红丝带临风飘拂。我高兴极了!”可知,当“我”看到这株桃花苗时,“我”的心情是高兴极了。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昙花长得很慢。我有点心急了,但急有何用?”可知,当“我”发现昙花长得慢时,“我”的心情是非常着急。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时间久了,我的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可知,当“我”发现昙花长势正常时,“我”的心情是淡然的。
结合第⑤自然段的句子“今夜如愿以偿,真正见到鲜活美丽的昙花怒放,真是欢喜欲狂!”可是,昙花怒放时,“我”的心情是欢喜欲狂的。
13.本题考查句子赏析。
结合第③自然段的句子“一天一天过去,一年一年到来,一直未见她结蕾开花。这株昙花长势还算正常,从原来的一枝发成三枝,叶子变得厚实起来,三年差不多长高了三倍。时间久了,我的心情也就淡然了,花开不开任由她去吧。她终是在生长着,只要她能延续生命,也就可以了。”可知,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是:这起初作者可能对昙花开花充满期待,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复一年都没有见到花开在漫长的等待中,作者的心态逐渐发生了变化,不再执着于谈话是否开放。转而关注昙花一直在生长,在延续生命,从而接受了现状,心情变得淡然。
故选B。
14.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或情感。
结合第⑧自然段的句子“昙花的品性令人感慨,她不急功近利,不争宠于群芳,一瞬的辉煌就已满足。昙花的生命力可谓强矣!她随处能够生存,叶可青万年,花可放万年!”可知,作者是从是品性和生命两个方面介绍了昙花,表达了作者对昙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5.本题考查开放性作答。
结合第⑦自然段的句子“世上一切美好的事物,只要能坚持,就能开花结果。”可知作者从怒放的昙花中悟出的道理是世界上一切事物的美好,只要坚持就能开花结果。
启发:我们在追求目标和梦想的道路上,不要因为短期内看不到成果而轻易放弃,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就像昙花居然真的三年才花,但是只要坚持生长和积累,最终迎来绽放的时刻,在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就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收获成功的果实。
16.(1) 空闲 没有空闲时间去照顾或考虑
(2)B
(3)有一次他因为专心学习而导致羊和猪走失了,主人因此要鞭打他
(4) 收集柴草,用卖柴草的钱,请人帮他抄书 丢了牲畜,想卖身偿还雇主的损失
(5)A
(6) 悬梁刺股 囊萤映雪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7)D
【详解】(1)本题考查字词解释和诗句理解。
文中“育常有暇拾薪”意思是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暇”指的是空闲时间,因此“无暇顾及”就是指没有空闲时间去照顾或考虑某事。
(2)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B.闻而嘉之:听闻了这年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嘉”在这里应该是“赞许”的意思,而不是“用鼻子嗅”。故选B。
(3)本题考查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在“亡失羊豕,其主笞之”一句中,重点词语:亡的意思为丢失。答的意思为鞭打。句意: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羊和猪弄丢了,他的雇主用鞭子打了他。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育常有暇拾薪,以雇书生抄书。后截蒲以学书,日夜不止。亡失羊豕,其主笞之,育将鬻己以偿”可知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既未尝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其雇主鞭挞他。王育准备卖身以偿还牲畜的损失。第一件事情说明他通过劳动筹集资金来获取学习资源,第二件事情说明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并愿意付出努力来弥补损失。因此王育的“苦学”主要体现在①收集柴草,用卖柴草的钱,请人帮他抄书;②丢了牲畜,想卖身偿还雇主的损失两件事上。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育将鬻己以偿,于是郭子敬闻而嘉之”这一句可知郭子敬赞赏他的原因主要是他在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学习和对责任的担当。A选项描述的是王育的背景,不是郭子敬赞赏王育原因。故选A。
(6)本题考查成语及名言警句。
与读书有关的成语典故:韦编三绝、悬梁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借光、手不释卷等。
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7)本题考查诗文词句理解。
A.“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表达了诗人对稻谷丰收的喜悦之情;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绘了“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的情景,出自《枫桥夜泊》。表达了作者的羁旅之思,家国之忧,以及身处乱世尚无归宿的愁闷心情。
C.“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的意思是它们采尽百花酿成蜜后,到头来又是在为谁忙碌?为谁酿造醇香的蜂蜜呢? 出自唐代罗隐的《蜂》。
D.“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出自宋代朱熹的《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二》,意思是: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表达了读书后的豁然开朗和自由自在的感受,符合题目要求。
故选D。
【点睛】参考译文:王育少时候是一个孤儿,很贫穷。他作为别人家的工人,负责放牧牲畜,其地点离学堂很近。王育时常都有空闲的时间,他就收集柴草,(卖掉),请书生帮他抄书。后来王育截取蒲枝当笔来学习,从早到既未尝停止。后来王育放牧时把牲畜弄丢了,其雇主鞭挞他。王育准备卖身以偿还牲畜的损失,这时郭子敬听闻了这年事,他对王育的行为表示赞赏,因而他代王育偿还了牲畜的损失,并且供给衣服和食物,使王育与他的儿子一起上学。于是王育渐渐能够博通经史,后来在伪汉作官,至到太傅的职位。
17.例文:
与你在一起的时光
小时候,我最喜欢和爸爸一起去公园玩耍。那时候,每个周末,爸爸总是带着我去公园散步,享受大自然的美好。我还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了一个特别美丽的公园。
那天,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公园里的花草树木都显得格外美丽。我和爸爸手牵着手,一边欣赏着花朵的绽放,一边聊着天。爸爸告诉我,这里的花草都是经过精心培育的,每一朵花都有自己的名字和特点。我听得津津有味,对每一朵花都充满了好奇。
突然,我看到了一朵特别美丽的花,它的花瓣像粉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花香扑鼻。我忍不住伸手去摘,却被爸爸拦住了。他告诉我,这朵花是公园的宝贝,不能随便摘走。我有些失望,但是爸爸告诉我,我们可以用眼睛欣赏,用心感受,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大自然的美丽。
我们继续往前走,来到了一个湖边。湖水清澈见底,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我看到一只小鸟在湖边欢快地歌唱,我也跟着它一起唱起来。爸爸笑着说,我们是湖边的歌手,让湖水和小鸟都听到我们的歌声。时间过得很快,我们在公园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回家的路上,我感受到了爸爸的温暖和关爱。我知道,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是那么的宝贵和美好。
回忆起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我感到无比幸福和满足。爸爸不仅是我的父亲,更是我的朋友和伙伴。他教会了我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丽,如何保护环境。他的陪伴让我感到无比的安心和快乐。
我希望以后还能和爸爸一起去更多的地方,创造更多美好的回忆。与爸爸在一起的时光,永远都是我最珍贵的宝藏。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本题为命题作文,要求以“与你在一起的时光”为题,写一篇记叙文。结合要求可知,可以写自己的老师、同学、亲人,写你与他们之间的美好回忆。选择一个与你共度时光最多,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物。选材要典型,让人印象深刻,在叙述事件的过程中,要注重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材料的安排上要详略得当,叙述要有条理。
开头:开门见山,写出与谁在一起的时光?
中间:将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重点写经过,结合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能使情节更加真实可感。
结尾:总结式或抒情式扣题,照应主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