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中段台山一中、开侨中学两校联考
高二生物学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全部答案在答题卡上完成,答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4.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5.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第1一12题,每小题2分,第1316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图所示为种群”S”形增长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冲群数虽
K2-------
012345678付间
A.b~e段出生率大于死亡率,e点出生率等于死亡率
B.防治虫害时往往选择c点所对应的时刻
C.e点附近捕捞可以持续获得较大的鱼产量
D.种群数量增大导致种内竞争加剧,进而K值减小
2.群聚有利于种群的增长和存活,过密或过疏都可阻止其增长,并对生殖产生负作用。每种生
物都有自己的最适密度。有些生物在种群密度很低时,其种群数量不增反降,甚至会走向灭
绝,这就是阿利效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群居动物因种群密度过低无法有效捕猎,属于阿利效应
B.濒危物种的种群密度极低时,阿利效应可能加速其灭绝
C.阿利效应的存在可能会减缓外来入侵物种的人侵过程
D.阿利效应与种群数量密切相关,且存在着负反馈调节机制
3.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多种生物只要能各自适应某一空间的非生物环境,即可组成群落
B.森林群落中林下喜阴植物的种群密度与林冠层的郁闭度无关
C.在四季分明的温带地区,森林群落和草原群落的季节性变化明显
D.过度放牧会改变草原群落物种组成,但群落中占优势的物种不会改变
【高二第二学期中段两校联考生物学卷第1页(共6页)】
5411B
4.为了防治莲藕食根金花虫,研究者在藕田套养以莲藕食根金花虫为食的泥鳅、黄鳝,并开展相
关研究,结果见下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套养方式
莲藕食根金花虫防治率(%)
藕增产率(%)
单独套养泥鳅
81.3
8.2
单独套养黄鳝
75.7
3.6
混合套养泥鳅和黄鳝
94.2
13.9
A.混合套养更有利于防止莲藕食根金花虫、提高藕增产率
B.3种套养方式都显著提高了食物链相邻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
C.混合套养中泥鳅和黄鳝因生态位重叠而存在竞争关系
D.生物防治优化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方向,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5.橘小实蝇是一种危害柑橘类果树的害虫。研究发现,雄虫能提供底物给直肠中的芽孢杆菌,
让芽孢杆菌合成吸引雌虫的信息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橘小实蝇雄虫吸引雌虫的信息素属于化学信息
B.雄虫直肠中的芽孢杆菌有利于橘小实蝇种群繁衍
C.用含该信息素的诱杀饵剂可改变橘小实蝇种群的性别比例
D.利用该信息素诱杀橘小实蝇雌虫属于化学防治
6.“太空养鱼”不再是梦!在中国空间站的“问天”实验舱,科学家专门构建了以斑马鱼为研究对
象的小型密闭生命生态系统。这个密闭的“水族箱”中约有1升多水、四五条斑马鱼,还有些
藻类和微生物。下列关于“水族箱”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四五条斑马鱼、藻类和微生物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
B.斑马鱼是这个生态系统的“消费者”,能够加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
C.各组分间能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不需要外界输入物质和能量
D.达到稳定状态后,各种生物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
7.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主要途径。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调查生物群落内各物种之间的取食与被取食关系,可构建食物链
B.整合调查所得的全部食物链,可构建营养关系更为复杂的食物网
C.归类各食物链中处于相同环节的所有物种,可构建相应的营养级
D.测算主要食物链各环节的能量值,可构建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8.野生草本植物多具有根系发达、生长较快、抗逆性强的特点,除用于生态治理外,其中一些可
替代木材栽培食用菌,收获后剩余的菌渣可作肥料或饲料。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种植此类草本植物可以减少水土流失
B.用作培养基的草本植物给食用菌提供碳源和氮源
C.菌渣作为农作物的肥料可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D.菌渣作饲料实现了物质在植物、真菌和动物间的转移
【高二第二学期中段两校联考生物学卷
第2页(共6页)】
541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