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5年广东省广州市广州中学等校联考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0 08:17:25

文档简介

广州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6月阶段性练习
九年级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8页,分三部分,共20小题,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自己的考生号、姓名;
同时填写考场试室号、座位号,再用2B铅笔把对应这两个号码的标号涂黑。
2.选择题答案用2B铅笔填涂;将答题卡上选择题答题区中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
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改动后的答案也不能超出指
定的区域:不准使用铅笔、圆珠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
一、(5小题,16分)
1.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A.行辈/行头
埋怨/埋头苦干
B.呜咽/咽气
间接/间不容发
C.悔恨/欺侮
瞭望/眼花缭乱
D.伫立/贮蓄
襁褓/强词夺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虔诚
云宵
原心动魄
鸠占爸巢
B.取谛
陡峭
形消骨立
思贤如渴
C.旁鹜
遗憾
格物致知
走头无路
D.飘逸
羸弱
油光可鉴
自惭形秽
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儒林外史》中封建读书人群像让人叹为观止,鲁迅称它“秉持公心,指摘时弊”。
B.今年的广交会特别热闹,摩肩接踵,全球客商在这里见证了中国企业的创新实力。
C。学习不能只靠死记硬背,要学会触类旁通,从一道题中总结出一类题的解题规律。
D.电影《长安三万里》精美的画面设计和诗歌吟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一个城市居民的良好素养是衡量这座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
B.中国动漫电影正以其独特的文化魅力和日益精湛的制作技术,赢得观众的广泛赞誉。
C.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事业又迈出重要一步的关键环节。
D.当前,科普工作不仅要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还要普及科学知识。
5,学校开展“音乐中的非遗”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8分)
(1)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粤剧,又称“广府大戏”,流行于岭南地区。小广参观了粤剧
艺术博物馆,觉得下图中博物馆的缩标设计很有特色,请你为他解读该标识的设计要素和寓
意。(4分)
第1而片及而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24分)
一、(5 小题,16分)
1. D
A项:行辈(háng)/行头(xíng),埋怨(mán)/埋头(mái);
B项:呜咽(yè)/咽气(yàn),间接(jiàn)/间不容发(jiān);
C项:悔恨(huǐ)/欺侮(wǔ),瞭望(liào)/眼花缭乱(liáo);
D项:伫立(zhù)/贮蓄(zhù),襁褓(qiǎng)词夺理(qiǎng)。
2. D
A项:云宵→云霄,鸠占雀巢→鸠占鹊巢;
B项:取谛→取缔,形消骨立→形销骨立;
C项:旁鹜→旁骛,走头无路→走投无路;
D项无错别字。
3. A
“叹为观止”指赞美事物好到极点,而《儒林外史》对封建读书人的批判并非
赞美,用在此处语境不当。
4. B
A项:搭配不当,“素养”应是“衡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之一”;
C项:句式杂糅,删去“的关键环节”;
D项:语序不当,应先“普及科学知识”,再“弘扬科学精神、倡导科学思想”。
(1)设计要素与寓意:
标识以汉字“粤”为主体,变形为传统戏曲头饰(如凤冠),体现粤剧的地域文
化特色;
右侧融入古琴、水袖等元素,象征粤剧“唱念做打”的表演形式;
整体造型如舞台帷幕,寓意粤剧艺术的传承与展示;
英文“CANTONESE OPERA ART MUSEUM”标明博物馆属性,中西结合,彰显文化
包容性。
(2)采访对话补全:
① 为了这次古筝独奏,你做了哪些准备呢?
② 我更深切地感受到了《高山流水》中知音文化的魅力,也体会到非遗音乐需
要用心传承。
二、(1 小题,8分)
(1)
① 造化钟神秀
② 芳草萋萋鹦鹉洲
③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④ 溪云初起日沉阁
⑤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⑥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2)
诗词名句 批注 出处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惜春伤时,淡淡惆怅 晏殊《浣溪沙》
杨花落尽子规啼 春光消逝,萧条暗淡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第二部分 阅读与鉴赏(46分)
三、(5 小题,16分)
7. B
A项:“曾益”的“益”是“增加”,“益慕”的“益”是“更加”;
B项:“色”均指“脸色”;
C项:“师”分别指“军队”和“老师”;
D项:“之”分别为“的”和“代词,指书”。
8. C
断句为: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
(1)这样之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
以使人死亡。
(2)(勾践)自己亲自下田耕种,夫人自己动手织布。
乙文:宋濂幼时家贫,借书抄录、远求名师,历经苦寒仍坚持求学,最终“卒
获有所闻”,印证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丙文:勾践卧薪尝胆,“苦身焦思”,与百姓同劳作,最终趁吴王北上时伐吴成
功,体现了在忧患中崛起的道理。
11.(4 分)
(1)五言律诗。
(2)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达对友人的宽慰与豁
达,情感乐观豪迈,超越离别伤感。
《送友人》:借“浮云”“落日”“班马鸣”烘托离别愁绪,“挥手自兹去”流露
不舍,情感更细腻深沉。
四、(8 小题,30分)
(一)(13分)
12. B
A项:“最高可节省 3万元”而非“节省 3万元”;
C项:“新”还体现在智能化、网联化等方面;
D项:因果倒置,是技术进步促使消费者选择电动汽车。
13. A
“中国已成为电动汽车领域的最强者”于文无据,材料仅提及产销数据,未涉及
综合实力对比。
14. D
“面临寒冬”表述绝对,材料四虽提及问题,但新能源汽车仍有政策支持和技术
发展空间。
认同爸爸(换购新能源汽车):
价格优势:部分新能源车比燃油车便宜,可节省购车成本。
技术进步:续航提升、充电设施完善,使用更便捷。
环保价值:减少碳排放,助力“双碳”目标。
政策支持:可能享受补贴、免税等福利。
认同妈妈(反对换购):
养车成本高:车险保费高、配件更换贵(如激光雷达)。
续航焦虑:高速充电不便,极端天气下续航缩水。
基础设施不足:小区充电桩排队,公共充电设施覆盖不全。
保值率低:新能源车贬值较快,长期使用成本未必低。
(二)(17分)
16. C
第⑨段未使用比喻修辞,而是通过对比酒花大小(黄豆、绿豆)和口感差异来介
绍。
内容上:将装甑的“轻、松、匀、平”与母亲做棉被的工艺类比,突出酿酒工
艺的精细,增强画面感。
结构上:引出下文对酿酒师傅装甑过程的描写,为后文“人生修炼”的感悟做
铺垫。
情感上:借生活场景的联想,表达对传统工艺的亲切感与文化认同。
(1)动作描写:用“握、弓、起、抛撒”等动词,细致刻画酿酒师傅装甑的连
贯动作,展现其技艺娴熟,富有画面张力。
(2)比喻修辞:将酒泡比作绽放的花,生动写出酒花瞬间聚集又破碎的动态美,
体现摘酒工艺的诗意与玄妙。
历史文化底蕴:凉州自古产酒,唐诗中诸多咏酒名句(如岑参诗),印证酒文化
的悠久传承。
工艺与诗意结合:“摘酒”“看花”等工艺命名充满文学性,体现古人将劳作智
慧与审美情趣融合。
人文精神浸润:从酒文化中可见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如醉酒女子的憨态)、对诗
意的追求,彰显中华文化的生命力。
第三部分 写作(50 分)
20. 《从未离开》
提示:可写亲人的爱、故乡的记忆、某种精神(如坚持、勇气)等,通过具体事
例体现其“从未离开”的陪伴与影响,注意情感真挚,结构清晰。
附加题(8分)
(1)阿龙纳斯
(2)示例:祥子被大兵抢走新车、被孙侦探敲诈积蓄、虎妞难产而死等。
(3)D(《尚书》《春秋》《战国策》)
(4)英勇无畏(或:乐观向上)
示例一(《儒林外史》范进):
范进科举屡败,直至 54 岁中举,期间受尽嘲讽(如胡屠户辱骂),仍坚持读书。
中举后虽一度疯癫,但最终凭借学识入仕,在污浊的科举制度中挣扎求生,是与
命运对峙的“孤勇者”。
示例二(《简·爱》简·爱):
简·爱在舅妈家受虐待、洛伍德学校受欺凌,成年后面对罗切斯特的隐瞒与疯妻
的存在,仍坚守尊严,拒绝做情妇。她独立自强,敢于反抗不公,最终追求到平
等的爱情,是泥泞中前行的“孤勇者”。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