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整合与提升 课件(共4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六单元整合与提升 课件(共45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6-21 08:42: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5张PPT)
单元整合与提升
单元整合 学习提升 洞察世态,剖析人性
教考衔接 素养提升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单元写作 指导训练 叙事要引人入胜
目录索引
单元整合 学习提升
洞察世态,剖析人性
洞察世态,剖析人性
社会现实复杂多样,人间世相千姿百态,我们需要以正确的立场、睿智的头脑和敏锐的眼光,去观察思考,分析鉴别。《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小说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的旧中国的黑暗现实。《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很好地揭示了“官逼民反”的主题,正是山神庙的这把火,才使得林冲对官场的仅存的美好愿景化为泡影,不得已只得投靠梁山。《装在套子里的人》塑造了一个性格孤僻、胆小怕事、恐惧变革,想做一个纯粹的现行制度的“守法良民”的别里科夫形象。《促织》借讲述前朝故事,曲折地表达了对清代黑暗现实的辛辣讽刺和强烈愤慨。《变形记》深刻而生动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冷漠,描绘了资本主义社会中的“异化”现象。
五篇小说,通过虚构的人物形象与故事情节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生活,描摹出千奇百怪的人情世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索。阅读这些小说,我们要向作者学习,提高对社会现实进行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激发我们的想象,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
1.小说是讲故事的艺术。故事的叙述人称与视角及偶发事件是理解小说的重要入口,请根据下面的表格综合分析本单元小说的叙述人称与视角、偶发事件与作用。
篇目 叙述人称与视角 偶发事件与作用 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 偶发事件(举例) 作用
《祝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促织》 《变形记》 提示
篇目 叙述人称与视角 偶发事件与作用 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 偶发事件 (举例) 作用
《祝 福》 第一人称为主,第三人称为辅 双重视角(既有“我”的有限视角,又有卫老婆子的全知视角) 柳妈与祥林嫂无意谈起的阴司的事 ①人物角度:反映人物心理,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
②情节角度: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做铺垫。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山神庙庙门被石头挡住,三个放火者的闲谈 篇目 叙述人称与视角 偶发事件与作用 叙述人称 叙述视角 偶发事件 (举例) 作用
《装在套子里的人》 第一人称 双重视角(前半部分采用“我”的有限视角,后半部分采用全知视角) 科瓦连科对别里科夫的用力一推 ③环境角度:渲染自然环境氛围,暗示社会背景或社会环境特点。
④主题角度:揭示/突出/暗示/深化/升华主题。
《促 织》 第三人称 全知视角 成名的儿子偷偷打开了养蟋蟀的小盆,导致蟋蟀死掉 《变形记》 第三人称 双重视角(叙述者视角、格里高尔视角) 格里高尔被门缝夹住受伤 2.小说的环境是人物生活的舞台,也是人物性格与命运形成的必然因素,请综合分析五篇小说中的环境描写与人物形象特点,体会中间的因果作用。
篇目 环境描写 主要人物的特点及成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主要人物的特点 成因
《祝福》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装在套子里的人》
《促织》
《变形记》
篇目 环境描写 主要人物的特点及成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主要人物的特点 成因
《祝 福》 浓郁的祝福气氛,阴冷的年底景象 封建礼教对底层百姓,特别是对再婚妇女的鄙视与迫害,鲁镇人的冷嘲热讽与自私 祥林嫂,勤劳善良、质朴顽强,却一步步被逼迫,被戕害,被吞噬 封建礼教的三从四德观念以及冷漠的社会扼杀了她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步步紧逼的风雪描写 封建统治者对普通人的迫害,北宋末年混乱的朝政和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 林冲,有地位有武艺,与人为善,逆来顺受,最后被逼得走投无路,上了梁山 封建官僚制度和衙门黑暗、人心险恶,造成官逼民反
提示
篇目 环境描写 主要人物的特点及成因 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主要人物的特点 成因
《装在套子里的人》 无 沙俄专制统治思想对人们自由生活的钳制,鹰犬密布,告密成风,人心惟危 别里科夫,胆小怕事,墨守成规,性格孤僻,言行荒唐,最后抑郁而死 遍布各地的沙皇鹰犬钳制人们的自由,死气沉沉的社会令人窒息
《促 织》 无 封建统治者对百姓肆意盘剥,荒淫娱乐,使百姓民不聊生 成名,忠厚老实,胆小怯懦,历经磨难,变悲为喜 荒淫的皇帝,荒唐的社会,造成荒唐的故事
《变形记》 无 资本主义非人道的利益追求使人处于“非人”的境地,没有温情,缺少人道 格里高尔,拼命努力,活得卑微压抑,精神崩溃,失去生活能力 社会与家庭的逐利与冷酷让人变成“非人”
教考衔接 素养提升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鉴赏小说的环境描写
环境作为小说的三要素之一,是小说阅读要关注的重点,也是常考点。小说环境一般包含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它们对推动情节发展、塑造形象、表现主题均有重要的作用。
高考小说阅读环境类题目常见设题角度有环境特点如何,运用了何种环境描写手法,环境描写的作用有哪些等。其中对环境描写作用的考查最为常见。
人物在一定的环境中展开生存活动,事件也在一定的环境里发展。弄清小说中环境描写的特点对准确理解作品思想内容、提高阅读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要注意区分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
技法攻略
1.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作用
(1)掌握自然环境描写的基本作用
类 别 作  用
环境方面 ①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②暗示社会环境;③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人物方面 ①烘托人物心情;②表现人物身份、地位、性格等;③暗示人物命运。
情节方面 ①暗示或推动情节的发展;②为后面情节的发展做铺垫或制造悬念;③作为情节发展的线索;④与标题相呼应,诠释了标题的内涵;⑤开头的环境描写,引出下文……的内容(为下文……做铺垫),与结尾相呼应;⑥结尾的环境描写,与上文……内容相呼应,使结构完整。
主题方面 ①揭示主题;②深化主旨。
(2)根据位置判定其作用
景物位置 作用分析
小说开头 给全篇“定调”,或定下情感基调,或定下叙述基调,使得叙述更舒缓自然、顺理成章。
人物出场前 为人物出场做铺垫,暗示人物身份。
某个情节中 推动情节的发展。
人物描写中 烘托人物的心理,揭示人物的性格。
小说主背景 可能是作为一种象征。如海明威《老人与海》中的大海,便是人生的象征;老人与海的斗争,象征了人与自己命运的斗争。
其他位置 营造特定的意境、渲染特定的气氛以感染读者。
注意:小说中某个场景的作用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这要结合具体的小说文本进行具体分析。
2.掌握社会环境描写的作用
首先,要找出具体体现社会环境的词句。社会环境描写不像自然环境描写那样集中,“软环境”文字是渗透于字里行间的,阅读时要注意捕捉并整理相关信息。
其次,扣住环境特点,多角度思考。分析作用是建立在对其特点的把握之上的,只有准确把握了社会环境的特点,才能合理地分析作用。分析时注意以下思考角度:
①交代人物活动的地点(具体场所)和生活环境。
②交代人物活动及其成长的时代背景,揭示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
③交代人物身份,表现人物命运,或影响、或决定人物性格。
④制造悬念,为情节发展做铺垫,使故事产生波澜。
⑤揭示社会本质特征,揭示主题。
3.规范答题步骤
解答环境描写作用类题三步骤
第一步:找句子,析特点。
找到环境描写的具体语句,分析环境的特点,因为环境的特点与作者写此环境的作用是一致的。
第二步:定角度,找对应。
找到分析环境描写作用的思维角度并做对应分析。这里要注意区分自然环境描写作用与社会环境描写作用各自不同的思维角度。
第三步:分条列,规范答。
组织答案时,要按每个角度的作用分条列出来,这样答案要点更明晰。
模拟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除夕的夜
阿 成
漫天的大雪下了整整一天,整座城市变成了雪国。我总觉得夜里的雪下得静悄悄的,俨然无声的背景音乐,令人有一点迷茫和感伤。
老伴儿重病已住了半年多的医院。医生说,看能熬过这个年吧,要是能,或者有可能再延长一段时间。我暗自落泪,内心依然巴望奇迹发生。
除夕,我请求回家过年,医生摇了摇头。回不了家,那就在病房里守岁吧。我想,无论如何也要过一个像样点的年啊。我知道老伴儿吃不下东西了,但哪怕是摆摆样子,让她看一看也好啊。于是,我上街寻找饭店,去买几个老伴儿爱吃的菜。
大雪甫落之后,东北的除夕夜更加寒气袭人。我踏着雪向前走着,内心很凄凉。现在,这条十里长街上只有我一个人的脚印。
边走边寻找着。街道两旁大商家、小商店、饭店都关门了。在如此清静的大街上,孤寂、凄凉和失落始终伴我一同寻找。但是,想到今年的除夕或许就是老伴儿的最后一个年了,我心里就不觉得冷了,我无论如何也要把这十里长街寻遍。记得小时候,为了逃避父亲的打,离家出走,在下雪的夜里我躺在天棚上,看着从瓦隙中飘落下来的雪花,那种孤凄与今夜的感受是何其相似啊!现在自己有家了,就会深深地爱上这个家。
这条路可真长呵,加上是难走的厚厚雪路。最后,路过一个胡同口,我看到几个流浪汉正在用小铁桶涮“火锅”,他们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他们对我说,兄弟,过来喝酒呀,咱们一块儿过年吧!
我说,谢谢,不了,我还有事。
大过年的有什么事啊 你看这么多吃的呢,都是区政府白给我们的,我们就喜欢在大街上吃,这才来脾气呢!说着,他们举起了啤酒瓶,兄弟,过年好!过来喝一杯吧!
我说,过年好!你们尽兴吧,我真的是有事。对了,附近有还开门的饭馆吗 我想弄几个菜给住院的老伴儿。
他们答道,往前走到头有一家小饭馆开门,我们的佐料就是她给的呢。
我离开时,那几个流浪汉在喊,祝你老伴儿早日康复!
我听了,眼泪就流下来了。自老伴儿患病后,我第一次听到陌生人祝福我老伴儿早日康复。
老伴儿得了重病之后,我没有通知单位的任何人。我始终认为,一个人的困难永远是自己的,要自己去面对。
雪愈下愈大。果然,在街的尽头我看到了那家小饭馆,我又禁不住热泪盈眶了。
年轻的老板娘见我进来,便站了起来。我问,我想买几个菜带走可以吗 给医院的病人。
饭馆的老板娘说,当然可以,你先选菜吧。然后她说,我给厨师打个电话。
我点了几样老伴儿平时爱吃的菜。哦,只是不知道这家饭馆能不能做,这大过年的。老板娘说,没问题。
厨师很快就回来了,他冲我点了点头。是啊,若是这时候对方的表情里稍微有一丝的不满,都会伤害到客人——这个除夕夜里脆弱的人哟。
我问,今天的和平时还是一个价钱吗 老板娘说,大过年的,不能乘人之危,平时卖什么价还是什么价,还要做得更好、更精细些才对呀。
菜做好了,品相不错,我决计打车回医院。上车后,司机说,过年好!去哪儿 我说,第一医院。司机说,家里有人住院 我说,老伴儿。
司机长叹了一声,这年哪,有人欢喜有人愁哇。刚才我拉了一位老大娘。我问,大娘咋才回家过年哪 老太太一听就流泪了。我就跟她说,大娘,大过年的,咱得高高兴兴的,对吧 临走时,那个老太太非要给我一百块钱。我说,我怎么能要您钱呢 您留着吧。老太太说,就当是我给你的压岁钱了。我一听,眼泪哗哗的。最后,我还是悄悄把钱塞到老太太的包里了,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人人都有犯难的事呀。老哥,你看我,媳妇在家等着我呢,可我为了家人还在路上奔波哩!
回到医院,病床上的老伴儿很高兴。看着一桌子的菜,她说,大年三十儿还有饭店开门
我说,这是托你的福,说明你的病很快就要好了,好事就从今天开始啦。
老伴儿听了也蛮高兴的,她竟然慢慢地坐了起来。零点的钟声响了,我们老两口儿举起酒杯祝福彼此。老伴儿闪动着泪花说,难为你了。我说,别这么说,我愿意,高兴着哪。
老伴儿说,好好活着。
我说,什么
老伴儿说,你一定要好好活着。
(选自《长城》,有删改)
1.文中对雪夜的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提示 ①渲染寒冷的环境气氛,烘托了人物伤感的心情。除夕夜,下雪不止,天气寒冷,而老伴儿重病,“我”心情沉重,这里用寒冷的雪夜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哀伤。②用寒冷的天气反衬出流浪汉、出租车司机和饭店老板娘、厨师等人热心、善良的形象特征,凸显出伟大的人性光辉。(意对即可)
2.本文塑造了丰富的人物形象,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提示 ①塑造了相濡以沫、为对方着想的深情夫妻形象。老伴儿得了重病,“我”没告诉别人,体现了“我”敢于面对困难的形象。②塑造了流浪汉以苦为乐、乐于助人、富有同情心的形象。③体现了饭店老板娘和厨师待人善良、服务热情、生意公道、为他人着想的品质。④出租车司机开导老大娘,还不收其车费,送老大娘到车站,看她进了进站口才走,体现了他为人热心的品质。(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单元写作 指导训练
叙事要引人入胜
叙事要引人入胜
【学习目标】
1.学会在叙事类写作中合理安排情节,写出事情的波折,做到叙事引人入胜。
2.善于运用语言、动作、肖像、心理、细节等多种描写方法来塑造人物形象。
技法指导
“溪水因山成曲折,山蹊随地作低平。”曲折是文章的魅力所在,曲折的构思让文章跌宕生姿,曲折的情节让读者手不释卷。“文似看山不喜平。”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起来会让人觉得味同嚼蜡。只有情节曲折、波澜迭起的文章,才能引人入胜。那么,写一篇记叙文,该如何从平淡处显出波澜呢
第一,抑扬交错。就是根据人们认识事物的客观规律,将生活素材交错组织在一起,通过前后素材的反差,突出表现对象的本质属性,鲜明地刻画人物性格,揭示主题的一种构思方法。“抑”,就是抑制,对人、事、物进行贬抑;扬,就是扬起,对人、事、物进行褒扬。抑扬法有两种:一是欲扬先抑,二是欲抑先扬。抑扬互动,前后形成鲜明的反差,出乎读者预料,既可以更加彻底地展现人物的本质,又能制造波澜,引人入胜。
第二,设置悬念。设置悬念,与我们平时说的“卖关子”“藏包袱”类似,就是在文章的开头或者中间设置疑问或矛盾冲突,引起读者某种强烈的期待或热切的关注,使读者欲罢不能,沉浸到作者创造的情节中去。通俗地说,它是在情节发展中设置谜面,使读者产生急切的期盼心理,然后在适当的时候揭开谜底。如鲁迅的小说《祝福》,先写故事的结局——祥林嫂在一片祝福声中寂然死去,无人关心,无人过问。这就造成了悬念:祥林嫂的命运为什么如此悲惨 她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是怎样被一步步逼上绝路的 这些悬念,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了解事情的原委。于是下文叙述了她大半生的生活片段,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罪恶本质。
第三,铺陈误会。铺陈误会,即利用人物之间的猜疑或误解来激化矛盾,掀起波澜,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最终释疑。误会往往表现为人物不了解事实真相,将事实上的因果关系,错误地判断为另一种并不存在的因果关系。为了强化误会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文章常对误会作必要的渲染和强调,其结局一般是情节陡转,误会解除,有时也可能是误会加剧。
第四,安排巧合。巧合法是利用生活的偶然事件来安排故事情节的方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如课文《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安排了许多巧合。篇首写林教头巧遇李小二,为下文写李小二知恩图报埋下伏笔。后写李小二巧遇陆虞候,牵出林冲上街买刀准备复仇的情节。再写草料场巧遇大风雪。正是风大雪紧,林冲才被迫到山神庙安身;正是风大雪紧,林冲进了山神庙,才用大石头顶住庙门,从而听到了仇人的谈话,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忍无可忍,愤而杀敌,实现了性格上质的飞跃。整篇课文,连设巧合,环环相扣,推动着情节发展。在安排巧合时一定要把条件写充分,不能违背生活常理,要让读者感觉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第五,实现突转。所谓“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发展方向上去,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事情的发展方向突然发生转折,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掀起波澜,将读者对事件意义的理解推向一个新的高度。这种转变,或表现为喜事突然变成悲事,或表现为人物从顺境突然转为逆境,完全出乎人们意料;反之亦然。关键在于突转之前要选取与中心立意相反的事层层铺垫,步步烘托,再一下子倒转,使结尾产生震撼人心的力量。
佳作赏析
佳作赏读 亮点评析
等  待 山东一考生 窗外,风沙漫天。 空荡荡的楼道里,方昭足足站了两节课了。【1】 【1】倒叙,设置悬念。


这在他看来不算什么了不起的折磨——挨批评、罚站、写检查、被叫家长,升高中前,这些对于他来说就如家常便饭。他早就习惯了这种生活。 不过这次略有不同。这次惩罚他的梁老师可是出了名的好脾气,虽然自己以前没少气她,可是她从来都是对自己的无理挑衅“一笑置之”,今天却让自己站了这么久,估计是被气坏了吧。不知道这次等待自己的是什么新招。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掠过一丝诡笑。 要说今天的事情不算小:上课时,用手机上网聊天被逮了个正着! 他的行为很有掩饰性,时不时抬头望望黑板,趴在桌面写写字,偶尔还和老师做一下眼神的交流互动。到现在方昭也没想明白:单人单桌的,一周了都没事,其他老师都没发现,怎么偏偏今天让这个温柔的梁老师发现了呢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了——“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啊!【2】 【2】插叙原因,埋下伏笔。

更惨的是,手机被没收的时候,方昭还没来得及关上聊天窗口: 小小鸟:哈哈,哥儿们,玩得痛快吧 我说过一般人都不会发现。(阴险) 帅狼:高!前几天她还说我听课认真了呢。傻帽儿一个!(龇牙) 小小鸟:她是36+2。(坏笑) 帅狼:呵呵! 小小鸟:怎么样,得谢我吧 …… 回想起这一幕,他就不由得跺脚——这回糗大了。 课间十分钟,梁老师也没过来搭理自己。会不会给家长打了电话,等着家长来呢 瞧着外面昏黄的天,方昭等得多少有些不安了。 “方昭——梁老师叫你去二楼谈话室。”一个老师朝他说了一句,径自走了。 “谈话室 不去办公室 老师真的把家长叫来了 ”方昭心里犯了嘀咕。【3】 【3】误会法,为下文情节展开做铺垫。
推开谈话室的门,里面没有人。 方昭走进去,站在办公桌前,望着窗外,预想着可能发生的情景,想着“对策”…… 又一个课间十分钟过去了,还没有人进来。 “梁老师干什么去了 是不是去请高人来处理我呢 ” 等待猜想间,方昭的目光游移在房间内。 一封信躺在桌上,上面写的是自己的名字:方昭(收)。【4】 【4】信是释疑的道具,情节合情合理。


   他瞧了瞧门口,没有动静,这才忐忑而好奇地将信封拿起。 信没有封口,他打开信纸—— “帅狼:工作了,比较忙,一直没有和你联系。还记得临上高中时的情景吗 那时你曾和我说过……” 谁写的 怎么这么熟悉自己的过往 方昭迷糊了,赶快继续往下读。 “……忘记梦想了吗 要勇敢坚韧,懂得执着奋斗……” “如果你明白怎么做了,就先回到教室上课吧……” “——一直支持你的蓝月亮” “蓝月亮” 难道梁老师就是那个“蓝月亮” 那个曾开导、鼓励自己的网友“蓝月亮” 【5】 方昭的心仿佛被震了一下。他知道,不能再等待了。 窗外,天渐渐明朗起来。几缕阳光静静地泻在办公桌上。







【5】情节突转,出乎意料。
点评 作者先用倒叙,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接下来,插叙原因;对方昭的心理
活动的描写,又运用了设置误会的方法,再次让读者产生期待心理;“读信”是调动人物情感的又一个高潮,使悬念迭生;结尾的突转和巧合,加上“不能再等待了”的一语双关,再次引发了读者的无限想象。全文引人入胜,耐人寻味。
单元实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从古至今有无数英雄人物:岳飞、林则徐、邓世昌、赵一曼、张自忠、黄继光……他们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他们也不乏儿女情长,有对美好生活的眷恋。中华英雄令人钦敬,是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榜样。
请以《我心中的英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自选一位英雄,叙述他在你心中的形象,写出英雄人物的风貌和你的情感,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作文的题目是《我心目中的英雄》。首先要明确自己心目中的英雄是哪位英雄,可以是材料中列举的历史英雄,可以是其他为了祖国、为了正义,不畏艰险、不怕牺牲的英雄,也可以是生活中令自己敬佩、给予自己帮助和启示的普通人。我们身边的普通人,或许没有立过赫赫战功,也没有过人的胆识与技能,但他们同样拥有令人敬佩的品质,这样想来,他们也是“英雄”!然后要写清楚自己为什么认为自己选定的对象是英雄。既然将之定位于“英雄”的高度,就要仔细想想哪些事能反映其高贵的品格,然后甄选出最具代表性的事件精雕细琢。具体写作时,可选用影响大的事例表现英雄伟大,亦可选择生活中的小事,以小见大,凸显英雄也有社会普通人的儿女情长。表达方式以记叙为主,适当的议论抒情也不可缺少,注意表达自己对英雄的仰慕之情,体现英雄的榜样力量。
一、有关名言
1.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3.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孔子
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5.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
6.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国事家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二、有关事例
1.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景海鹏
执行4次飞行任务,3次担任指令长。从“神七”
的首次太空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九”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神十一”的33天中期驻留……作为中国四度飞天第一人,2023年5月30日,景海鹏又搭乘“神十六”奔赴新的太空任务。
景海鹏1966年出生于山西运城。读高中时,他偶然在学校报刊栏里看到一位与他同名的空军飞行员的照片,他羡慕又景仰,飞行的梦想由此萌生。
1985年,景海鹏通过思想、身体、文化等层层选拔,如愿考入空军第二航空预备学校。经过预校和飞行学院五年的学习,他顺利毕业,成为一名歼击机飞行员。
1996年,我国开始选拔首批航天员。景海鹏得知这一消息后,全身心投入高强度训练、高压力备战、高风险任务,只为实现从优秀飞行员到合格航天员的转变。
“载人航天飞行99.99分和100分永远是天地之别。地面训练,有差错可以重来;太空飞行,永远没有从头再来的机会。”在景海鹏的字典里,没有“差不多”,只有“更完美”。
自2016年完成“神十一”任务后,景海鹏的职务、岗位在变,但20多年如一日的飞天备战从未停歇。
2.感动中国人物——钱七虎
颁奖词:什么才是安全,不是深藏地下,构筑掩体,是有人默默把胸膛挡在前面。什么才是成就,不是移山跨海,轰天钻地,是奋斗一甲子,铸盾六十年,是了却家国天下事,一头白发终不悔。
事迹:钱七虎长期从事防护工程及地下工程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创建了中国防护工程学科,建成了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创新研究群体。在国内倡导并率先开展了深部非线性岩石力学基础理论,以及深部防护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毁伤效应的研究,填补了深地下工程抗核武器钻地爆炸效应的防护计算理论的空白。2019年,获第七届全国道德模范“全国敬业奉献模范”;2019年,入选“中国海归70年70人”榜单;2022年,获颁“八一勋章”。
本 课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