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末课外阅读专项训练-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理解
花的授粉
董纯才
①花有雌雄两种花蕊。花要结果子,必得要雌蕊得到雄蕊的花粉才行。
②有些花的雄蕊的花粉,会自动地落到本花的雌蕊上。可是有些花却要靠外界的力量做媒介,把这花的雄蕊的花粉传递到那花的雌蕊上。这样结成的果实或种子比较强健些。所以多数花为了得到强健的后代,使种族兴盛,都会找媒人给自己做媒。
③花所请的媒人,有风,有水,有昆虫。大概请昆虫做媒的花最多。在昆虫媒人当中,顶受花欢迎、有名气的,是蜂、蝶、蛾三大望族。
④花很懂得虫情世故,它们知道昆虫决不肯白白地替它们效劳。它们必定要备一份厚礼,才请得到媒人。所以它们特别制造了香甜的花蜜,作为酬谢媒人的筵席。花恐怕昆虫不知道它们有花蜜,还用了心计,它们会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迷人的香气,利用颜色、香气来招引昆虫上门。这跟商店用大招牌、装霓虹灯招引顾客的手段有些相像。
⑤昆虫一来到花里,就不客气地享用花备办的筵席。吃这顿丰盛的筵席的时候,昆虫还会带上一身花粉,等昆虫吃饱后,就把花粉传送到别朵花的雌蕊上,完成它的使命。
1.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花可以找 、 、 等帮助它们传粉,其中本文重点介绍的媒介是 。
2.文章中称昆虫为媒人,这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 。
3.借助关键词句概括短文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4.读短文第④段,花朵为了让昆虫传粉,做了哪些努力?
①制造香甜的花蜜
②
③
5.短文画线句子中的“大概”一词可以去掉吗?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可以去掉,带上“大概”显得啰唆。
B.不可以去掉,因为作者也不知道详情。
C.不可以去掉,因为下面的内容只是作者的猜想,体现了本文语言的准确性和严密性。
阅读理解
自然界的时钟(节选)
公鸡报晓,是人们所熟知的。其实,留心看看大自然里的生物活动,你会发现,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
仔细观察一下各种花开放和凋谢的时间,你会发现它们各有一张时间表。做啤酒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到八九点钟就凋谢了;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快中午时便收拢了;五点钟野蔷薇绽开笑脸;六点钟蒲公英和龙葵向你含笑点头;七点钟的芍药开始争妍斗丽;到了太阳当顶的中午,美丽的午时花才显示它的美貌;下午六点钟,丝瓜花悄悄地打开花瓣;日落西山以后,夜来香不声不响地开始吐香;月季在皎洁的月夜里,好像美女揭开了面纱……
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东方欲晓,百鸟就开始啼鸣了。日落西山,鸟入林,鸡上窝,躲在地洞里的老鼠却蠢蠢欲动了。猫头鹰似乎知道老鼠的底细。它白天睡觉,夜间到田野中巡逻捕鼠,不用小闹钟,到时它自然就起来了。
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都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正是靠着生物钟,花草才能感知时间,昆虫才能按时“赴约”。
6.短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自然界是一座奇妙的活时钟?(多选)( )
A.花朵 B.小鸟 C.植物 D.动物
7.结合短文第2自然段的内容完成下面的时间轴。
8.用波浪线画出第3自然段的关键句。根据这一关键句,可知第3自然段的大意为( )
A.植物知道时间。 B.小动物知道时间。
C.小动物们白天晚上都活动。 D.猫头鹰的作息时间。
9.什么是“生物钟”?用横线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阅读理解
印刷术的发明
印刷术发明之前,文化的传播主要靠手抄的书籍。手抄不但非常慢,而且容易抄错。所以当时的书很贵,穷人买不起。
大约在唐代,人们从印章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是将文字或图案雕刻在木板上,然后一页一页地印刷。雕版印刷虽然比抄书快,但也有不便之处:第一,刻版费时费料;第二,大量书版存放不便;第三,错字不容易改正;第四,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
北宋时期,毕昇发明了一种更进步的印刷方法——活字印刷术,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印刷技术。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制成单字字模,然后按照稿件把单字挑选出来,排列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印完后,这些字模还可以拆下来,重新组合,印制别的内容。这种方法既可以取代传统的抄写,又可以解决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经过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两个阶段,我国的印刷技术越来越成熟。后来,印刷术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又传到西亚和欧洲,极大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10.认真读短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11.雕版印刷有什么不便之处?请你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12.请你写出活字印刷术比雕版印刷术进步的地方。(至少写出两点)
1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充满智慧。在很多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结合本学期的学习和课外资料,照样子写一写你所了解到的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成就。(请至少举出两个例子)
[例] 张衡发明了测验地震的仪器——地动仪
下面是游园会宣传栏上张贴的有关传统建筑和艺术的文章,请你认真阅读后作答。
万里长城
我国的万里长城是世界上修建时间最长、工程量最大的冷兵器战争时代的国家军事性防御工程,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和骄傲。
雄伟的万里长城是中国古代劳动者创造的世界奇迹之一,也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长城绵延万余里,所以称“万里长城”。但今天我们见到的是明长城。
秦长城只有遗迹残存。秦始皇为了修筑长城动用了30万人,创造了人类建筑史上的奇迹。长城的修建在客观上起到了防止匈奴南侵,保护中原经济文化发展的积极作用。
汉代继续对长城进行修建。从文帝到宣帝,修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黑龙江北岸,全长近10000千米的长城,古丝绸之路有一半的路程是沿着这条长城走的,这条长城是历史上最长的长城。到了明代,为了防御外族的袭扰,从洪武年间至万历年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千米的边墙。
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现在经过精心开发修复,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司马台、慕田峪、嘉峪关等处已成为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长城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结晶,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血脉相承和民族精神。
14.长城被称为“万里长城”的原因是: 。
15.长城在历史上的作用是( ),如今的作用是( )。(多选)
A.旅游观光
B.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C.抵御外族袭扰
D.保护中原经济文化的发展
16.用横线画出第5自然段的关键句。
1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从数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秦始皇的残暴。
B.“奇迹”是反语,目的是讽刺秦始皇大张旗鼓地修建长城的行为。
C.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很赞赏万里长城创造的奇迹,但很反对秦始皇的做法。
D.从中能体会到修筑长城的人口规模之巨大,万里长城的建造很不容易。
18.如果你向外国朋友介绍长城,会从哪些方面介绍?结合短文写出两点。
[文学性文本阅读]豆豆为大家分享了一篇美文,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山林中的生灵吧。
迎春花开
陈爱民
①远山在冬天时是苍翠的,有些深沉,春天来到后不久,就是满眼的葱茏了。如果阳光再眷(juàn)顾一段时间,那将变成满山的斑斓(lán),叫人好生向往。
②迎春花从严寒中而来,有骨气,又使巧力,早早把一片金黄“哗”的一下呈现在人们眼前,好闻的淡淡的香气,立马在墙隅(yú)、溪头、坡地弥漫开来。桃花的登场也不晚,一树一树地连成片,即使路边只有一两棵桃树开着花儿,也能晃亮人们的眼睛。梨花开得相对安静一些,那素色的白尤其雅致。映山红是最烂漫的,它们共同努力,把整座山染成了一片红色。花儿们仿佛攒足了劲,互不相让,争先吐艳,一步步提升着春天的颜值。
③雨水节气刚落地,草木纷纷萌动。柳树急迫地绽出了新芽。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小草呢,“草色遥看近却无”只是昨日的印象,今天再去瞧瞧,已经是“浅草才能没马蹄”了。
④鸟儿们早早地忙活起来了。八哥长得虽不灵秀,一副黑黑的外表,却什么地方都去串一串门,很是打眼。它们蹲在那里时有些憨(hān)呆,但是飞起来时,那扑扑的响声却引人注意。灰喜鹊和花喜鹊们,从清早到傍晚一直发出叽叽喳喳的声音。麻雀们叫声细亮,一群群地飞起、落下,像一阵阵掠过的风。黄莺婉转地歌唱着,在枝头上兀(wù)自闪亮。燕子刚一回来,就喜滋滋地四处造访起来,它们轻盈地飞翔着,成为一道迷人的景致。
⑤在南方,雨水总是贯穿春天的全过程。一开始,春雨绵绵,落到水面上,只留下浅浅的“针眼”;后来,春雨有些急起来,四处的水面被碎碎地敲着,现出许多小小的漩涡来;再后来,雨帘就织得有些粗了,水面上的水花一朵朵盛开,雨落到池塘里,咚咚咚地响。夜里,雨继续下着,人们枕着一片雨声入睡。
(选文有删改)
19.请你用成语替换文中的加点词语,让文章更加生动。
① “共同努力”可替换为
②“急迫”可替换为
20.文章第②-⑤自然段分别从 、 、 、 四个方面,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展现了春日的生机和活力。
2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生动形象,能够让人想象出很多画面,我们从中体会到了( )(语文要素: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
A.花儿们慢悠悠地张开了花瓣,一点点发芽、长大。
B.花儿们你争我抢,黄色、粉色、白色、红色的花苞都冒出了头,让春天也变得色彩鲜艳起来。
C.漫山遍野的花儿享受着春风的吹拂,为春天增添了一抹亮色。
22.请你用横线画出文中你认为优美生动的句子,并说说这个句子好在哪里。(语文要素: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
阅读理解
大树和芦苇
① 小河边长着一棵大树,它那高高的枝丫伸到了半空中,那粗壮的树干看起来结实极了。河边还有一小片芦苇地,芦苇长得细细的,矮矮的,好像一不小心就会被折断。
② 这棵大树经常嘲笑这些芦苇说:“看看你们,风吹雨打就点头哈腰,真是一点骨气也没有!你看我,多大的风雨都不怕!”说完,大树还故意挺了挺胸膛。芦苇看了大树一眼,一声没吭。大树更得意了,哈哈大笑。
③ 过了几天,狂风大作,芦苇又顺着风弯下了腰,大树却依然挺直腰杆儿。风越刮越大,芦苇的腰都快低到地面了,可树还是苦苦坚持着。忽然“咔嚓”一声,大树被拦腰折断了,它痛苦地躺在地上,却发现芦苇安然无恙。
④ 大树惊讶极了,有气无力地问:“芦苇老弟,为什么我这么高大强壮都被风吹断了,你那么瘦弱却什么事情也没有?”这时,芦苇说话了:“那是因为风来的时候,我们知道自己非常弱,低头给风让路。可你却用身体来抵挡,所以被吹断了。”
⑤ 听了芦苇的话,大树觉得惭愧极了。
(节选自《伊索寓言》,有删改)
23.联系上下文,请你猜测“安然无恙”意思,写下来吧。
24.请你阅读文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
遇到狂风时的表现 结果
大树
芦苇 安然无恙
25.请结合文章内容,梳理大树的心理变化。
26.读一读,注意加点的部分,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
大树惊讶极了,有气无力地问:“芦苇老弟,为什么我这么高大强壮都被风吹断了,你那么瘦弱却什么事情也没有?”
她 :“你真是气死我了!”
27.读完这个故事后,你有什么话想对大树说?请你写下来。
文文和明明读了两个非常有趣的故事,想要学会复述,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但是遇到了一些麻烦,快来帮帮他们吧!
【材料一】
没头脑和不高兴
“没头脑”成了建筑工程师以后,首先就想设计一座少年宫,让全市小朋友能同时在里面玩儿。他画了张图纸,是一片三四百层高的大楼群,剧场、运动场、图书馆……应有尽有。
少年宫很快建成了。“没头脑”还收到请帖,被邀请去那儿看戏。一路上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有的还抬着锅碗瓢盆、蚊帐被褥……“没头脑”心想:去少年宫玩儿怎么跟去露营一样呢?
“没头脑”来到少年宫,刚想进门,门卫拦住他,问他怎么没带食物和被褥。“没头脑”纳闷儿:“看戏还用带那些玩意儿?这可太新鲜了!”门卫解释说:“这地方太大了,楼房太多太高了,楼里光有楼梯没有电梯,也没有指示牌,要找到剧场,没有十天半个月还真不行。不带吃的还不饿死?”
“没头脑”心里直懊恼:电梯和指示牌给忘了!设计图纸的时候怎么不好好想想呢?“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
起先几天还好,五六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28.文文不明白下面两个词语的意思,你快来帮他选一选。
新鲜:( )
A.(刚生产、宰杀或烹调的食物等)没有变质,也没有经过腌制、干制等
B.新奇、稀罕
C.(事物)出现不久
精神:( )
A.英俊,相貌、身材好
B.人的意识、思维活动
C.表现出来的活力
29.遇到不理解的词语我们可以用联系上下文的方法,请你说一说下面这个词语的意思。
垂头丧气:
30.明明觉得“没头脑”设计的少年宫不太好,它的缺点有( )。(多选)
A.没有指示牌 B.没有提供食物
C.只有楼梯没有电梯 D.楼太高太大
31.请你用横线画出与门卫的话照应的句子。
阅读课外短文,完成练习。
棍子告诉我
艾克拜尔·吾拉木
一天,农夫揪着一个青年来到县衙告状。农夫说:“这人在集市上一直跟着我,趁我不注意,把我的银子偷走了。”县令问青年时,青年一口咬定是农夫陷害他。
县令待两人把话说完,拿来两根棍子,说:“这样吧! 这两根棍子一样长,你们每人带一根回家,明天中午你们再拿着棍子来见我。要是农夫自己丢了钱,他拿的棍子就会长出两寸来;要是青年偷了农夫的钱,青年拿的棍子就会长出两寸来。”
两人回到家中,____
第二天,农夫跟青年来到县衙,两人把棍子交给县令。县令将两根棍子并在一起看了看,说:“青年,棍子告诉我是你偷了这位农夫的银子,你必须把钱还给他。”
(选自《阿凡提的大智慧》,有删改)
32.联系上下文,猜一猜农夫和青年回到家中的情形,试着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3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并试着复述故事。
34.短文中的县令是一个 (①诡计多端 ②足智多谋)的人。(填序号)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风;水;昆虫;昆虫
2.拟人;这样写让昆虫的作用形象生动,易于理解,让语言生动有趣。
3.多数花为了得到强健的后代,会找媒人给自己做媒。
4.装上艳丽的花冠;散出芬芳的香气
5.C
【答案】6.C;D
7.牵牛花;午时花;丝瓜花
8.植物知道时间,小动物也是这样。
B
9.在动植物生命的内部都有一个像钟表一样的机构,生物用它计量着时间这个神秘的生命之钟,就叫“生物钟”。
【答案】10.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的使用更广泛了,又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11.第一,刻版费时费料;第二,大量书版存放不便;第三,错字不容易改正;第四,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
12.①比抄书快②利用率高③提高了印刷效率,又可以解决印刷版重复利用率低的弊端,极大地提高了印刷效率。
13.①祖冲之把圆周率的计算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 ②李时珍编写了《本草纲目》
【答案】14.长城绵延万余里
15.CD;AB
16.长城有极高的旅游观光价值和极高的历史文化意义。
17.D
18.从各个朝代的长度、为丝绸之路提供便利、防御外族的袭扰等方面来讲。
【答案】19.齐心协力;迫不及待
20.花朵;草木;鸟儿;雨水
21.B
22.开始是小米粒模样,然后握成小小拳头,再接着舒展为一瓣瓣嫩黄,一个个村舍就笼着青青的烟雾了。
好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柳树的新芽”比作“小米粒”“小小拳头”,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柳树枝叶蓬勃生长的样子,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喜爱。
【答案】23.这里指大风过后芦苇平安无事地站立着,没有受到一点伤害。
24.依然挺直腰杆;被拦腰折断;顺着风弯下了腰
25.得意;惊讶;惭愧
26.怒气冲冲地说
27.根据故事内容谈几点自己的收获即可。
【答案】28.B;C
29.文中指因爬楼梯太累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30.A;C
31.“没头脑”只能跟着大伙儿,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碰乱撞地往里走,一层一层地往上爬。起先几天还好,五六天后,大伙儿全爬得垂头丧气地,没了精神。
【答案】32.农夫想:“我根本没有陷害别人,所以棍子不会长出来。”而青年看着手中的棍子想:“我说了谎,这根棍子就会长出两寸,我还是先砍掉两寸吧!”于是,他就拿刀把棍子砍了两寸下来。
33.青年偷走他的银子;一口咬定农夫陷害他;用两根棍子试探二人;把棍子砍短两寸;青年偷了银子
34.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