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古建新生
年级: 七年级 单元:古韵悠长
学习领域:设计应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材分析: “古建新生”教材作为美术课程的一部分,不仅关注学生对美术艺术的学习与创作,更将视线投向了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通过这一主题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提升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增强对古建筑的认识和保护意识,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未来,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社会发展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古建新生”这一主题将在美术课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经过小学阶段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绘画技能。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绘画工具和材料,如铅笔、水彩笔、油画棒等,并能够对基本的色彩、线条和构图有一定的理解和运用。在“古建新生”这一主题下,学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学习古建筑的基本知识,包括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以及提上他们的动手能力,创作出建筑。
教学目标
1、审美感知:通过观察和欣赏古建筑,提高对古建筑艺术的审美感知能力。展示古建筑的高清图片或视频资料,直观感受古建筑的魅力。
2、艺术表现:运用美术语言和技巧来表现古建筑的艺术特色。练习的操作技能,能够较为准确地描绘出古建筑的形态和特征。讲解古建筑设计的基本步骤和技法,通过实际操作来巩固所学知识。
3、创意实践: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意实践。将古建筑元素与现代设计理念相结合,创作出具有新意的艺术作品。
4、文化理解:讲解古建筑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帮助理解其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引导关注古建筑保护的现状和问题,提升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教学重点:理解古建筑的艺术特色,包括其独特的建筑风格等。通过理解古建筑的艺术特色,欣赏和感知古建筑的美。
教学难点: 将所学的古建筑艺术特色准确地表现在自己的作品中。
教具准备: PPT、教案、示范材料等
学具准备: 速写本、教科书、铅笔、橡皮、陶土、卡纸剪刀等
教学方法: 讲授法、欣赏法、创作法
教学过程:
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上课,同学们好。
生:老师好
师:P1-2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大家带来了几张图片,请大家看看见过这些建筑吗
生:是寺庙。(预设答案)
师:P2-3对,分别是福州华林寺,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不同建筑有不同的美感,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学习《古建新生》。
生:好。
环节二:欣赏分析,探索新知
一、P4了解建筑内部
师:P5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高楼大厦的拔地而生,同学们是否有静下心来看看古建筑?请看老师展示的这幅图,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是中国古代工匠运用超凡的智慧修建了一座高约20层楼的木结构高塔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北,建成于辽清宁二年。
师:P6有一大奇迹就是,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的风雨、地震、战火的考验,依然巍然屹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生:有效的文物保护(预设答案)。
师:有这方面的原因,但不完全是。应县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斗拱众多,共计54种,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整座塔设计科学严密、巧夺天工,再加上当地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因而长久屹立不倒。
师:P7-8刚刚提到应县木塔斗拱众多,那么斗拱在建筑中起到什么作用,又如何在新时代的建筑设计中焕发新生
师:p9我们一起来看看,知道了斗拱: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他的特点:建筑物的重量由梁柱承担,墙壁不承受建筑的重量。只有围护和分割空间的作用。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P10为了让大家更直观的认识,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个视频,请大家认真观看,加深印象。
师:P11-14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斗拱的雏形。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来成为皇族建筑的专用构造。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也是因为斗拱的存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呼之欲出。当然斗拱还是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所在,如遇地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震冲击。比如看到福州华林寺、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古建筑,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师:P15斗拱中有一个很重要的榫卯结构是斗拱的重要组成部分。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其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则为卯。
师:有没有同学能想到跟我们现在还在继续玩的一种玩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生:鲁班锁
师:P16-17对,古人还利用榫卯原理制成造型多样的鲁班锁。当然鲁班锁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益智玩具,充满神奇趣味。
师:那现代的设计与传统元素相碰撞会产生什么美感呢?
生:传统中有现代(预设答案)
师:P18-20同学们请看,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是在传统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的颇具创造性的现代转译。看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主体建筑,斗冠由56根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结构叠加而成。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形似华冠,反映了“东方之冠”的主题。我们也就知道了在中国馆的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有什么意义?
生:传承美术遗存
P21了解建筑外部
师: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屋顶样式,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主要有什么样式呢 你都见过哪些 可以打开课本P35找找答案。
生: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师:P22-34同学们在书上发现了许多屋顶样式,那老师带着你们看看每个屋顶样式的建筑,请看Ppt。1.庑殿顶:古代建筑中单檐最高级的屋顶式样,山西临汾广胜寺大雄宝殿。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北京故宫乾清宫。2.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北京故宫保和殿,重檐歇山顶。河南开封铁塔公园接引殿,山西省临汾尧庙五凤楼3.悬山顶:山西平遥镇国寺山门。4.硬山顶:常用于中国传统民间居住建筑中,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5.卷棚顶:河南开封天波杨府杨家花园。6.攒尖顶:四面坡单檐攒尖顶,江苏苏州狮子林湖心亭。角式攒尖顶,北京故宫中和殿。圆式攒尖顶,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亭。最后我们看到这个组合顶是:河南开封天波杨府。
P35找不同
师:P36比较中国古建筑屋顶的传统样式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屋顶设计有何异同。
生:P37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飞檐翘角。
师:P38对,当然经过设计师的巧思,新的屋顶既简洁又大气,兼具中式传统风格与现代感。
环节三:合作创新,动手实践
师:P39通过刚刚的学习,现在时间要交给同学们啦,请你选择身边的古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特色和结构,并尝试用陶艺、纸艺等制作模型,并向大家介绍、宣传古建筑的制作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古建文化。
请注意有四个步骤。1.制作基本形态2.粘接组装3.塑造细节4.制作完成
环节四:欣赏评述,课外延伸
师:P40-42这节课的时间接近尾声了,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中国古建筑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我们要学会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传承古建筑中的艺术美与文化内涵,这样将使我们的民族更具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那老师希望课下同学们可以去你体验古建筑修复师的工作,找一找家乡的古建筑有哪些损坏的部分,并撰写一份保护方案。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
板书设计: 古建新生
建筑结构:
斗拱与榫卯
屋顶样式:
庑殿顶、歇山顶、悬山顶、硬山顶、卷棚顶、攒尖顶
制作步骤:
1.制作基本形态
2.粘接组装
3.塑造细节
4.制作完成(共42张PPT)
福州华林寺
北宋乾德二年(964年)
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
你见过这些建筑吗?
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
(五代)
古建新生
教学趴
(新教材)人美版七年级上册3.3
走进经典
应县木塔 辽 山西朔州
近千年前,中国古代工匠运用超凡的智慧修建了一座高约20层楼的木结构高塔一应县木塔。 应县木塔坐落于山西省朔州市应县城北,建成于辽清宁二年( 1056),是中国现存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塔式建筑。
应县木塔整体架构所用全为木材,没用一根铁钉。全塔斗拱众多,共计54种,被称为“中国古建筑斗拱博物馆”。整座塔设计科学严密、巧夺天工,再加上当地科学有效的文物保护措施,因而长久屹立不倒。
应县木塔历经近千年的风雨、地震、战火的考验,依然巍然屹立。你知道原因吗
了解斗拱与榫卯结构的原理和特点
感知发现1
斗拱在建筑中起到什么作用,又如何在新时代的建筑设计中焕发新生
斗拱: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
特点:建筑物的重量由梁柱承担,墙壁不承受建筑的重量。只有围护和分割空间的作用。有“墙倒屋不塌”之妙。
建筑结构:斗拱
早在战国时代,就出现了斗拱的雏形。
斗拱在唐代发展成熟,后来成为皇族建筑的专用构造。
斗拱上承屋顶,下接立柱,在中国古建筑中,扮演着顶天立地的角色。
因为斗拱的存在,中国古典建筑的屋顶得以出檐深远、呼之欲出。
斗拱还是中国古建筑抗震能力的关键所在,如遇地震,在斗拱的起承转合下,建筑体松而不散,如太极般以柔克刚,化解地震冲击。
因为斗拱结构,福州华林寺、山西高平崇明寺中佛殿、山西平遥镇国寺万佛殿等古建筑,可以屹立千年而不倒。
福州华林寺
榫卯结构是斗拱的重要组成部分。器物或构件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其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为榫,凹进去的部分则为卯。
榫卯结构
了解鲁班锁的内部结构。
感知发现1
古人还利用榫卯原理制成造型多样的鲁班锁。鲁班锁是广泛流传于民间的益智玩具,充满神奇趣味。
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国家馆“东方之冠”的设计是在传统斗拱造型基础上进行的颇具创造性的现代转译。
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四根粗大的方柱托起主体建筑,斗冠由56根横梁借助斗拱下小上大的结构叠加而成。层层出挑的主体造型形似华冠,反映了“东方之冠”的主题。
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
在中国馆的设计中应用传统元素有什么意义?
传承美术遗存
了解中国古建筑的屋顶。
感知发现2
中国古代建筑主要屋顶样式
中国古建筑的屋顶主要有什么样式呢
你都见过哪些
庑殿顶
歇山顶
悬山顶
硬山顶
卷棚顶
攒尖顶
山西临汾广胜寺大雄宝殿
庑殿顶:古代建筑中单檐最高级的屋顶式样
重檐庑殿顶是清代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
北京故宫乾清宫
歇山顶的等级仅次于庑殿顶。
北京故宫保和殿
重檐歇山顶
山西省临汾尧庙五凤楼
河南开封铁塔公园接引殿
山西平遥镇国寺山门
悬山顶
硬山式屋顶是一种等级比较低的屋顶形式,在皇家建筑和一些大型的寺庙建筑中,几乎没有硬山式屋顶。
硬山顶
常用于中国传统民间居住建筑中
河南开封天波杨府杨家花园
卷棚顶
攒尖顶
江苏苏州狮子林湖心亭
四面坡单檐攒尖顶
北京故宫中和殿
角式攒尖顶
北京故宫御花园千秋亭
圆式攒尖顶
河南开封天波杨府
组合顶
找不同
感知发现2
比较中国古建筑屋顶的传统样式与苏州博物馆新馆的屋顶设计有何异同。
苏州博物馆新馆 2006 贝聿铭 (美国) 江苏苏州
苏州博物馆新馆屋顶的设计灵感来源于苏州传统的坡顶飞檐翘角。
造 型
色 彩
装 饰
材 料
多元化
最大的变化是新的屋顶既简洁又大气,兼具中式传统风格与现代感。
请你选择身边的古建筑作为研究对象,了解其特色和结构,并尝试用陶艺、纸艺等制作模型,并向大家介绍、宣传古建筑的制作工艺,让更多人了解古建文化。
1.制作基本形态
2.粘接组装
3.塑造细节
4.制作完成
探索实践
学生作品
中国古建筑反映了当时中国建筑技术和艺术上的成就,是人类建筑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我们要学会将传统元素应用于现代设计中,传承古建筑中的艺术美与文化内涵,这样将使我们的民族更具艺术魅力和人文情怀。
小 结
修复工作能够为古建筑带来新的生命力。请你体验古建筑修复师的工作,找一找家乡的古建筑有哪些损坏的部分,并撰写一份保护方案。
课后拓展